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担起“第四极”使命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最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终于锚定了中国“第四极”的位置。
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同时以这4个极来建设面向世界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这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在国家重大规划文件中与其他3个发达城市群处于同一等级,而且要同时一起建设最高规划目标。
“
成渝“升极”,势在必行。
”
事实上,自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提出、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审议,短短一年时间,成渝城市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加速黏合、壮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的中国西部科学城“多点开花”,构建创新策源牵引动力体系;中欧班列(成渝)“联名营业”,跑出内陆开放加速度;公园城市从“首提地”到“示范区”,探路生活城市的比较优势……
以成渝两个中心城市为引领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塑造了支点优势。这不仅是西部城市“补短板”的抱团发展,而是要担负起“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历史使命。
第四极,为什么是成渝?
胡焕庸线,将我国版图分为西北和东南两部分。直线以东,36%的国土总面积容纳96%的人口;直线以西,64%的国土总面积仅有4%的人口。胡焕庸线自上世纪30年代被发表,线两侧的人口比例始终大致保持该水平。
这条线,同样给区域经济发展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统计数据显示,直线以东诞生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用全国2.8%的土地聚集了约18%的人口,贡献了约38%的GDP。而西部地区却只能长期“跟跑”,被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缺少强有力的支点来撬动地区发展。
成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是中央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步重要“落子”。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增长极。
“中国区域经济的格局需要在西部拥有一个‘第四极’来平衡整个国土的空间格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向四大城市群联动报道组记者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重要的机遇,是处于西部的地理位置。从区域发展的中心外围体系角度来看,整个中国城市体系在成渝位置出现中国的第四个中心,“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而在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因其迥异于三大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未来或许会是解构胡焕庸线的关键。
从地图上看,成渝如果能与东部沿海三大增长极连点成线,将形成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间,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这不仅将有力撬动西部地区发展,有效破解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将有效带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重庆
事实上,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中间地带的成渝地区,近年来已叠加多项国家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交汇点,是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示范区……
同样重要的是,山水相依、人文相通、产业相近的成渝地区有合作的基础和协同的探索。
成渝自宋后归统一体,一直是引领川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的“双子星”。2019年,成渝经济总量分别为1.7万亿和2.36万亿元、相当于全球国家经济总量排名的第46和第38位,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产业同质构成了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2020年GDP成绩单中,排名第5的重庆急速缩小了和广州的差距,排名第7的成都紧追苏州,双城的经济增速都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成渝高铁
更多新格局正在打开:2019年,川渝两地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举行两次党政联席会议,出台10个工作方案和政策文件,成达万高铁等27个川渝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成渝高铁实现1小时直达,95项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异地办理……
在陆铭看来,这或许将是下一个五年城市群的趋势——不是通过行政力量“圈定”经济联系有限的城市成“群”,而是更加注重市场的力量去调节。
内循环的回旋空间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一盘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内循环最大的回旋余地,也可以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杨继瑞看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在地理上都有一面是向外的,这意味着当外循环受到冲击时,其供应链和产业链也将受到影响;而地处西部腹地的成渝地区,是内循环的最大回旋余地。
成都市区往南25公里,兴隆湖波光粼粼。春节前夕,这里迎来好消息: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启动区项目已完工,将在3月移交运营。去年,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进入全球前十。
天府新区兴隆湖畔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中的“一核”,过去3年里,成都科学城共引进重大项目212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引聚高新技术企业438家;聚集新经济企业3600余家、年均增速超20%。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在谈到“十四五”时更直言,将打造更多抢占制高点的川版“国之重器”,建强“实验室”、布局“大装置”。
创新资源对于城市战略产业的赋能是显而易见的。刚刚过去的3月3日,国内投影设备企业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大涨近300%,公司总市值达到265亿元,引得各方关注。极米科技的成功背后,是电子信息产业在2020年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成功迈上“世界级”。
极米科技
这家土生土长于成都的企业,2018年开始将视野向外延伸。当年底,极米科技进军日本,针对日本市场特点推出了首款智能投影吸顶灯,迅速打开日本市场,成为日本家用投影第一。
极米科技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背后,也是成都已实现从内陆城市到开放前沿的“转身”。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2020年4月,四川省科技厅与重庆科技局签约,携手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成渝地区将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
“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是一次‘新三线建设’。”有专家这样预测。
外循环的节点枢纽
创新是最强动能,开放就是最大变量。
今年1月1日上午10时,相距280公里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汽笛声同时响起,两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站台,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正式发车。
这是我国首次批准两地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并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从成都、重庆同时发出的中欧班列(成渝)号,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智能家电等货物,分别驶向欧洲的波兰罗兹和德国杜伊斯堡。
“在RCEP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的背景下,中欧班列(成渝)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将为西部对外发展构建更加畅通、高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发改委、交通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纪寿文认为。
中欧班列(成渝)号
某种程度上,纪寿文的判断基于2020年成渝两地的外贸逆势增长。当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给沿海城市的外贸带来冲击时,成渝两地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在2020年均创下历史新高——成都达7154.2亿元,同比增长22.4%;重庆6513.4亿元,增长12.5%。
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预示着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成为最大受益者。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节点,成渝从被动开放的内陆城市向主动开放的内陆前沿演变,在内陆腹地形成国际门户枢纽。
如今,成渝已经形成了东西向连接长江黄金水道与中欧班列无缝对接,沟通长江经济带和欧洲各国;向南直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陆海新通道已常态化运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成渝地区的有机衔接;向北通过国际班列直达俄罗斯的交通格局,成渝也将成为欧亚大陆的贸易中心门户,一个链接中南半岛和欧洲市场的双向开放枢纽。
今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试飞,预计今年就将投入运营。这个“十三五”规划中最大的民用机场项目,无疑将给成渝融入双循环打开新的维度。
2021年1月22日,国航B747-8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试飞
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欧盟、东亚势必会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市场,产业合作、经贸往来对航空枢纽产生重要影响,是发展航空枢纽的很好机遇。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已经能深刻感受到,无论是贸易规则、国际环境规则都要迎来重大变化,”马剑指出,航空枢纽的本质,不仅能吸引高端资源聚集、培育新动能、通过枢纽的辐射效应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接下来也将提升城市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
生活城市的比较优势
如果说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有何不同,宜居,是最大的特质。连续13年获幸福城市称号的成都,更将其视为未来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最大优势之一。成渝地区被赋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使命,成都从“公园城市首提地”上升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显然,也聚焦于这一比较优势。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从趋势上看,成渝城市群在全国十大主要城市群中,是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占全国比重唯一保持双增长的地区。
“
成渝是用什么留住人的?
”
刚刚过去的春节,成都和重庆接待游客的数量分别占据了全国第一和第三位。同时,成都还拿下了旅游收入、游客数量的“双第一”。
在疫情精准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文旅景区并不是消费热点,个性化、多元化的户外消费成为成都另辟蹊径的增长点。年轻人身着汉服,“穿越”十二月市,重温城市的文化记忆;火龙灯舞的民俗韵味和AR光影秀的科技感结合,让绕城而流的锦江成为点亮夜经济的载体。近800万市民、游客走进公园、绿道,感受新年喜乐氛围;“夜游锦江”项目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游船票天天秒光……
“夜游锦江”
在新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团队看来,正是这些场景的打造,赋予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带来了城市的归属感。这,也是人们选择一座城市的重要原因。
其实,一线城市群都在“十四五”中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上海提出了“五个人人”,再度聚焦、强化“一座城与一群人”;而深圳在民生工程上的大手笔,被外界解读为“恶补”欠账。成都,则在“十四五”规划中写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出把企业、市民的感受作为评价“第一标尺”。
未来,年轻人或许会因为“世界最长的绿道”选择成都,或许会因为“生活成本最有竞争力”选择成都,或许会因为“巴适的创新创业就业环境”选择成都……无论如何,他们的到来,将帮助成都优化人口结构、激活城市发展活力。“身在公园,春暖花开。”生活在这座公园城市,有15分钟公共服务圈,有开门见绿、推窗见田的生态环境,更不必当“候鸟族”去跨城通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有着上下半场之分。“上半场”是用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的逻辑是,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也就是说,“十四五”正在进入的城镇化“下半场”,将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打造吸引人、服务人、让人幸福的高品质宜居生活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第四极”上,或将开创出不同于其他城市群的示范意义。
四大城市群联动报道组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