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新旧动能转换他山之石|解码中部崛起的“合肥模式”

曾经,默默无闻;如今,举世瞩目。

刚刚发布的2008-2017中国主要城市发展速度排行榜,合肥以GDP年均33.25%的增速与贵阳领跑全国。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等多国大学联合推出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合肥入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20强,位列12。

发展速度还是表象,合肥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含量和高质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新旧动能转换他山之石|解码中部崛起的“合肥模式”

鸟瞰合肥 张大岗 摄

2017年1月,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花落”合肥。

2017年4月,合肥成功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跻身中国制造“国家队”。

2018年5月底,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在合肥举办,合肥将走进世界舆论场,与世界握手,与全球对话。

合肥,一个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并不起眼的城市,近年来却异军突起,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和科技创新的全国“样板”。这一波澜壮阔变革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触摸历史的细节,才能知其深刻;远眺未来的格局,方能晓其长远。临报采访团南下合肥,驻足聆听发展的脉搏,用心感受创新的魅力,全力解码中部崛起的“合肥模式”。

“无中生有 小题大做”江淮大地崛起“科技城”

“合肥是一座年轻的省会城市,原先是一穷二白的县城,有个形象的说法‘三个5’,5平方公里面积,5万人口,外加5盏路灯。”合肥市科技局调研员赵政这样说。这虽是合肥人的自我调侃,但也道出了合肥城市规模不大、基础建设薄弱、产业基础单一等先天性不足。

回望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探寻发展背后的规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1969年,受国际关系影响,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进行战略外迁。原定的几个目标省份,先后婉拒。时任安徽主政者李德生主动表示,合肥愿意接收。合肥人自己节衣缩食,对中科大却付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力量。位于淮河以南不供暖的合肥给中科大装了暖气,专门批了个“科学岛”给中科大搞科研。有了合肥的倾力支持,因为外迁损失了三分之二“家当”的中科大得以迅速发展。中科大与合肥就像患难之交的挚友,相携相扶,也彼此成就。合肥有了中科大,就像有了灵气,整座城市从此打上“科技之城”的烙印,城市的科技底蕴愈来愈丰厚。

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和企业进行对接,合肥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2008年,因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自身效益不佳的京东方想在外地建设“液晶6代线”。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京东方一路南下,被很多地方婉拒,因为接纳京东方不仅要出地,还要出钱,那时的京东方正在亏损,扩产需要接纳地襄助。

别人眼中的“烫手山芋”,合肥却视若珍宝,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带人主动对接,要“娶”京东方进门。“京东方要在合肥上马6代线”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干部表达了不解与困惑,“思想解放也不能冒失”“6代线技术不成熟”“没听说过这个产业,存在高风险”,一时间“京东方该不该落地”成为热议。

众说纷纭中,合肥市委果断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委办局一把手全员参会,先听液晶产业“科普”讲座,后围绕“京东方与合肥合作”进行“有一说一、发自肺腑”的讨论。

10年后的今天,在见证了那场“激辩”的合肥日报总编辑助理、采访中心主任汪竞看来,不啻为合肥思想解放的一次高光时刻。“没有那次决断,合肥的科技产业发展至少滞后5年,或许到现在也不一定能够破题。”

“坐而论道”后,合肥上下凝聚起共识,作出了一个现在看来依然需要足够远见和魄力的决定:市财政拿出150亿元,以参股形式全力支持京东方在肥发展。

一年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落地。京东方为合肥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集聚并带动了上下游75家企业落户,平板显示产业的航母从这里起航。

2015年,合肥平板显示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关口,形成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球唯一拥有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三条高世代线的城市。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块液晶屏出自京东方;每10部平板电脑,就有3块屏是京东方生产。随着京东方在合肥的成功,曾经垄断的日本液晶屏产业崩盘,夏普被迫卖身富士康。价格高高在上的液晶屏开始变得“物美价廉”,“中国屏”昂首走向世界。

“引”中科大、“娶”京东方,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两则故事、一个套路,合肥主政者的魄力、战略眼光和勇于担当,合肥人的热情、真诚和付出成就了今天的“科技城”。

与此同时,合肥的城市边界也在持续拓展。

2005年,面对“三个5”的城市发展困局,合肥市委发起了一场“大拆违、大建设、大发展”活动,不仅拆除了城乡违建,为发展腾出足够空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思想禁锢,拆掉了干部脑中的“官本位”思想,孕育了“创新基因”。

2011年,经过争取,国务院批复地级市巢湖一分为三,市区居巢区、庐江县并入合肥。合肥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开启“拥湖发展”新时代,为“科技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或许源于徽人的精明,合肥的城市基因里自带永不服输、不甘人后的执着,兼有慧眼识珠、点石成金的智慧。

“科技为桨 智造为帆”造就新时代“创新高地”

“以科技为浆,以智造为帆,造就这新时代的创新高地;以文明为经,以实干为纬,划动这新时代的大湖名城!”

在肥期间,“美丽合肥”诗文征文大赛正如火如荼进行,这首诗被网友评价“点出了合肥最深刻的内涵——创新”。

车行合肥市区,随处可见“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创新之都、科技之城”的牌匾。陪同采访的合肥日报记者苏晓琼表示,合肥是包拯和李鸿章的故乡,“包公故里、淮军摇篮”曾是合肥的“名片”。近10几年来,从“十一五”时提出工业立市,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再到党的十九大后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合肥历届班子都把科技创新作为立市之魂,一张蓝图绘到底,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诚然,科技、创新,已融入合肥的骨髓、沁入合肥的血脉,成为新时代合肥的城市气质和独特优势,也为合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尝到中科大带来的甜头,合肥一直对大院大所“孜孜以求”。从引入中国科技大学算起,到现在已拥有60多所高校、13家中央驻肥科研机构、959家各类研发机构、15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试验室、5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225人,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86人,各类科技人员60余万人,入围全国四大科教基地。

在肥期间,临报采访团循着市党政考察团的足迹,来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得知投资10亿元的合肥城市生命线工程二期已上线运行,除了扩大桥梁、综合管网等服务范围外,还对城区5.79万部电梯安装了唯一的“身份”标识并纳入实时监控,将遇险救援时间缩小了6小时。“如果没有协同创新平台,类似城市生命线这样的很多成果只能待在论文上被束之高阁。”清华大学合肥院相关负责人说。

既要孜孜以求,也要携手同行。合肥曾经流传这么一句话:“科大在天,我们在地,中间是空气。”加强校地间的合作,打通科研与企业的“隔阂”,架起实验室与市场的“桥梁”,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的合肥闯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破题路径,初步构建形成了“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全链条。

坚持高位谋划推动。2013年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型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到30多个部门和县(市)区、开发区,并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2017年12月18日至19日,合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奏响了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最强音。

深化政策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改革科技投入体制,打破部门“藩篱”,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1+3+5+N”政策体系,即一个政策规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三个管理办法,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五项具体政策。全面落实普惠政策,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企业170家、激励总额4.7亿多元。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德智慧产业园、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等;加快与知名高校院所深入合作,建设并运行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北航、哈工大、广州能源所、工信部电子5所等合作共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我们正研究出台《大院大所合作导则》,目前已形成初稿。”合肥市发改委高技处科员张杰介绍。

“去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5%。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3%就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是区分创新型城市与非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分界线。”合肥市经信委科技处处长项婷婷说,今天的合肥,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近者悦 远者来”合“肥”培育“养人”沃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期间,对合肥创新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一片创新的天地。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今日世界,所有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

合肥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人才创新才智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释放,真正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养人”热土。

“2007年到2017年,是合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一大批海归学子、高端人才、科研团队来肥逐梦。”汪竞举了2个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例子。

人称“哈佛八剑客”的8名博士,先后离开美国,来到合肥“科学岛”,组成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核心科研团队。或许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国之重器”——“稳态强磁场”。距离“科学岛”东北方向15公里的一座工业产房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张天舒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高端ITO靶材的中试生产。如果没有高端ITO靶材,就没有新型显示产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是合肥既“清清爽爽”光明磊落、又“亲上加亲”真诚服务的新型政商关系的生动体现。

高新技术企业既“烧脑”又“烧钱”,资金瓶颈扼杀了无数有潜力的项目。怎样留住这些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成为考验主政者智慧的大问题。

在合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借助科技和金融融合政策,没有资金顾虑,专注创新研发,快速发展成为“瞪羚企业”。

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高新集团达成首轮300万元投资,研发生产的鼠标彻底颠覆传统鼠标定义,实现语音打字、语音上网、语音翻译,销量突破13万只;2017年下半年入驻中国声谷后,速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累计获得2000余万元天使投资,目前已与多家知名车企达成合作,提供新一代智能液晶仪表系统解决方案……

负责运营管理中国声谷的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为加快中国声谷建设,安徽省、合肥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强化金融创新,安徽省政府每年配套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政策兑现,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项目;另一方面坚持市场推广,优先使用部省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协助打通企业合作渠道。

合肥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全力促进产业与金融、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调整国有资本运营机构,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及地方金融三大控股公司,采取基金、科技金融产品、“借转补”、事后奖补等四种扶持方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股设立19支子基金,总规模87.5亿元,引导基金出资17.58亿元,放大4.98倍;设立市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3.09亿元,面向全球招引人才创业,已完成放款45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围绕产业转型,在《安徽省人才工作10条》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了《合肥市人才工作20条》,有针对性地招才引智;为拥抱大数据产业“新蓝海”,设立市数据资源局,统筹全市信息化、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工作职能,支撑合肥市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对有资金缺口的重点项目先行垫资,提供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交钥匙’服务;围绕‘提品质、塑形象’,连续两年举办‘好品牌、好故事’大赛,开展省质量奖、星级班组和QC小组评审……”赵政表示,合肥的产业、人才、金融等政策不见得是最优惠的,但对企业而言转型发展的导向性很鲜明,对人才而言创新发展的氛围很“亲才”,对金融机构而言与经济相互驱动的循环很“良性”,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项目、高品质人才扎根合肥,汇聚成创新合肥决胜未来的强大动力。

日报记者 刘斯峰 朱鹏

新旧动能转换他山之石|解码中部崛起的“合肥模式”

上一篇新闻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势头好

下一篇新闻

从先导集团收购三星康宁先进玻璃陶瓷靶材业务,看ITO靶材市场现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