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新加坡疫情期间的心声

自从疫情开始,新加坡在外的名声真是起起落落。尤其是在抗疫方面,夸也曾被夸上天,一摔也是摔得惨。

现在随着逐渐解封,舆论又开始找到了新方向:“新加坡解封是不是太早了”?

来源:SCMP

尽管新加坡“名声在外”,有好有坏。但要真说起新加坡抗疫好与不好,还得由在这里生活的人来评价,感受才最真实。

咱们先来看看~

41%的本地人满意当局的抗疫工作

据5月13日发布的一项国际研究,调查了各国人民对各国当局的抗疫工作进行的满意度。

如果单从结果来看,新加坡人对当局的处理满意度为41%,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来源:todayonline

全球得分最高的是中国(86%),之后是越南(82%),新西兰(67%),马来西亚(59%)等。

不过如果要从疫情信息来看,其他国家可能就比不上新加坡了——有高达93%的人认为政府的工作做到位,信息发布准确且及时。

这个调查还抛出一个问题:“疫情结束时,你认为新加坡会赢还是会输?”

认为新加坡会在疫情危机中变强大的,有42%的人。但也有26%的人觉得新加坡也许会“元气大伤”。

来源:techielobang

看起来4成的支持率很小,但实际上新加坡对“疫情后会恢复”的信心已经远大过一些西方国家,比如英美、欧盟等国。

据这项调查的组织者坦言:新加坡远超其他民族的乐观态度,将会成为让他们度过当下危机的一种正能量。

只是这场疫情下,一方面确实要度过危机,当局的决断与处理会是我们最大的倚仗。

来源:BI

但在另一方面,危机下的每一天,却是需要靠我们自己去过的——

听说这个阻断期里,拿PR的朋友要生宝宝了。可新生命的到来让他欣喜,却也让他顾虑重重,为什么?

听说这个阻断期里,拿学生准证的朋友要回国了。可她心情还没来得及兴奋,就先低落,这个时候回去,对吗?

听说这个阻断期里,拿EP的朋友要回国了。公司倒闭,准证取消,PR没有消息,不回去,新加坡还待得下去吗?

听说这个阻断期里,拿SP的马国朋友已经在新加坡的租房内待了整40天。不知道马来西亚家里的孩子,他们还好吗?

听说这个阻断期里,拿WP的不少中国客工每天都在担惊受怕,尽一切资源在问:“你能帮我确定,我在的这个宿舍是没有被感染的吗?”

这些,你听说了吗?

1)新移民夫妻:

第二个孩子在这个4月到来

我其实是个很恋家的人。或者说我很眷恋有家人陪伴的温暖,这一次我老婆生孩子,我想了很多遍这个场景:

在医院,我妈抱着孩子,我爸就站在边上看着,二老笑得合不拢嘴。过一会家里的姐姐也挂了视频通话过来,争着看她这刚出生的侄子。

而我陪在老婆边上,看着这一幕,心满意足。

来源:椰友 | 独自在病房的老婆

但...... 因为这个疫情,所有打算都乱了套。

老婆的预产期就在4月,而这时的新加坡已经“全城阻断”,有时候看着空街心底都会有点不踏实。

这回老婆生第二个孩子,我真有种兵荒马乱的感觉。

来源:椰友 | 独自在病房的老婆

原本爸妈应该在预产期两个礼拜就从中国过来,但现在都过不来。孩子要生那两天,我必须去医院陪护。

但是家里没帮佣,我的大儿子还小,也不能就不管不顾把他一个人丢家里。黑,他会怕,空房子,他也会怕。

再加上医院已限定只有一人陪护,无奈我只能拜托朋友帮忙照顾两天。虽然只有两天,但讲视频电话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

“爸爸,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小宝宝呢?”

那一刻说心不酸,是假的。只是面上还得笑着说:

“很快,你乖乖的。我会和妈妈带小宝宝去找你,然后我们一起回家。”

来源:椰友 | 带上刚出生不就的“小宝”,和老婆打车去带“大宝”

当时我在想,如果爸妈在身边就好了。我和老婆来新10年了,好不容易稳了一个小家,可,也只稳了我们这一个小家。

疫情一来,就像平静的海上起了浪。我们的家要很小心,很小心,因为旁边没有大船能靠,小船,再小心一点。

2)留学生:

我应该在这个时候回国吗?

疫情跟点炮仗一样在新加坡炸了。

结果炸懵的是我们这一群留学生。整天家族群里边咋咋呼呼:“哎新加坡病例又XXX了,你要不赶紧回来吧,别傻不愣登一个人在那了。”

...... 可以看出来我家里人越催越狠了吧。

来源:vox

他们的想法就是新加坡疫情严重,学校也开不了课,而且还不知道疫情要延续要什么时候,那不如干脆回国,中国现在安全。

可是我应该回去吗?身边本地的一些同学早就回家了,只剩下我们这一群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回。

我们先看机票,好家伙一趟单程机票上万。折算下来够我两个月伙食费了吧。

机票贵不说,少也是少得可怜。整个5月从新加坡飞中国的航班居然一张也没有了,不过据说会有新票跳出来......

于是我们这一群留学生,有打算回没打算回的都开始日夜兼程地刷票,特别是想回国的朋友,感觉整个人都魔怔了:

“我有时候睡到半夜会猛惊醒,我回国机票还没定!”

甚至每天抓着人就问:“抢到票了吗?”

其实我很能理解这个感受。有时候“想回家”只是一个念头,但是......

微信上每一条来自家人的消息,都是对自己的担忧与关心。爸妈不会明著说矫情话,只是日夜等着他们的孩子安全归家。

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做了决定回去,机票再贵,再难买,回程再有风险,也要离开,就算国内先等着他们的是漫长的隔离期。

直到租房里自己的身边再没有一个熟悉的人作伴,只有曾被自己刻意遗忘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卷土重来。

来源:Chinadaily

透过窗看阻断期的新加坡,到晚上也是空荡寂寞。

“我应该回去。”

3)客工:

“我所在的宿舍有没有被感染?”

我最好的青春,是在新加坡的工地上度过的。新加坡有很多建筑公司,这也给了我们这些外劳就业的机会。

但如果你要问在这里工作苦吗?我会说苦也不苦。

疫情前,每天一早到工地做工。大家都坐罗里,相当于国内的货车,只不过国内的货车后边载的是货,这边载的是人。

来源:researchgate

不管是中国来的,印度来的,孟加拉来的,缅甸来的,都挤在这个后车厢里随地而坐。

上工后就开始忙碌了。这一天好不好过有时候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大晴天的时候遭点苦,中午休息就路边找块阴凉地躺一下。

有时候工程急,赶工通宵也是要的。累,脏,乱,我们也知道这样不舒服,但为了赚钱我们会去习惯。

来源:loy-chuan photography

我知道我们这个群体在新加坡,有的人看不起。但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只是做自己的工作,挣这份薪水,能过日子也让家里好生活罢了。

直到这次疫情爆发。

我不知道外面都是怎么议论这个事情的,但我知道很多工友,包括我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却怕这种莫名其妙的病。

宿舍整个的封起来,我们没办法知道自己所在的宿舍是不是“有情况”。甚至听说很多工友被感染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如何被染上的。

来源:slate

听说有的工友因为测试呈阳性带走,但是他的去处和信息是被拒绝透露的。甚至连他们自己的老板都不知道。

我们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

我在想我们需要答案吗?我们只是希望能够安全。在宿舍里不能外出,突然闲下来,和疫情前每天的工作甚少休息形成了巨大反差。

来源:the conversation

空下来的时间我们刷刷手机,更多的还是和家里人视频。

对着视频那边的人家长里短地聊,说这里一切都好,被感染的地方离自己住的还远,仿佛这样说心里也能得到安慰。

我们什么都不说,是因为在这里的担心与恐惧,没必要带给家人。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真的对自己的处境放心。

上一篇新闻

重金移民新加坡,竟是因为这6个原因

下一篇新闻

online买蛋糕?新加坡这几家蛋糕又美又好吃哦~~oh不,美到我都舍不得吃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