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押宝ofo“自救”再失败 上海凤凰转型二十年

财经网 十玖

押宝ofo“自救”再失败 上海凤凰转型二十年

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许久未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上海凤凰,因状告共享单车企业ofo登上了头条。

8月31日晚,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由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ofo运营主体)拖欠贷款6815.11万元,于近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建厂121周年的上海凤凰,本欲借着与ofo的合作再次“高飞”。然而,随着共享单车风口的逐渐“消失”,留给凤凰的徒有“一地鸡毛”。而此次起诉ofo,也让昔日结婚必备“三大件”之一的上海凤凰,不得不继续自己“屡转屡败”的二十年自救之路。

辉煌的过往

上海凤凰的成功,来源于凤凰自行车,但也正是因为凤凰自行车,上海凤凰陷入如今的窘境。

上海凤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光绪23年即1897年的同昌车行。1958年,由同昌中心厂在内的267家小厂合并,组建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二八自行车是上海凤凰的明星产品,这款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主打轻巧、便捷,色彩也更为丰富,一经推出,大受好评,上海凤凰也因此确立了自己的自行车行业龙头地位。

虽然定价较高,但阻挡不了国人对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执着”,一时间,凤凰自行车供不应求。根据资料,上世纪六十年代,“凤凰”、“飞鸽”、“永久”等自行车的标价均在100元以上,而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才三四十元。并且,自行车不是有钱就能买到,需要凭票购买。

不过,凤凰并不满足国内市场,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先后出口新加坡、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地区。1980年9月14日,凤凰牌自行车首次进入了欧洲市场,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欧美市场的中国自行车品牌。九十年代初,国内有三分之一的出口自行车都是凤凰出品。

1993年,上海凤凰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在境内公开发行A、B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凤凰股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此时,危机也在酝酿。

“市场”竞争下的产量腰斩

上市后的上海凤凰,一时风光无俩,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道路。彼时,除主营自行车业务以外,上海凤凰开始拓展经营工程塑料、酒店、国际贸易等产业。

在主营自行车业务上,上海凤凰推出了“联营”模式,联合江苏、浙江、广西和新疆等地的43个单位,组成了“凤凰自行车(集团)公司”。联营当年,凤凰年产大幅提升,达620万辆。

上海凤凰并未意识到,潜藏的“危机”正在“爆发”。1990年,上海凤凰的自行车产量突然遭到腰斩。而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小型制造商也逐渐脱离“联营”,自立门户,不仅成了凤凰的“敌对方”,还把凤凰拖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

自行车厂商的“泛滥”,加之“桑塔纳”、“捷达”等私家车登上舞台,导致国内的自行车市场不容乐观,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除了内忧,凤凰还面临着外患。在国内自行车厂商大肆吆喝之时,一些台资和外资自行车公司纷纷进入大陆市场,并避开低价竞争的老路,推出了中高档产品。如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在江苏昆山独资设立了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其自行车走中高端路线,跟凤凰的低价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了解,2003年,“巨大”的平均出口单价为125美元,而凤凰平均出口单价仅为40美元左右,占比只有三分之一。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挤压下,凤凰股份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据凤凰股份1999年的年报显示,在1997年至1999年之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下降21.6%、17.4%和14%。

“自救”之路道阻且长

陷入困境的上海凤凰,在二十年间多次尝试自救,然而无一例外均以“失败”收场。

出海是上海凤凰选择的第一条道路。资料显示,90年代末,上海凤凰每年生产的400多万辆自行车,几乎全部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前期,出海给上海凤凰带来了巨额的营收。上海凤凰2002年至2005年的年报显示,这几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5亿元、14.30亿元、20.06亿元和16.54亿元,其中,海外营收分别为9.02亿元、9.52亿元、14.06亿元和10.56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的67.57%、64.69%、70.09%和63.85%。

然而,2005年7月19日,由于欧盟对中国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税率由30.6%上升到48.5%,让“依靠出口”的上海凤凰损失惨重。

转型电动车、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上海凤凰的第二条道路。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开始,凤凰就开启了由单一的自行车业务向多元化的转型之路,先后推出了电动车、儿童自行车等多款产品。

而到了2010年,上海凤凰甚至推出了“凤凰计划”,公司欲在三年的时间内花三亿全力打造凤凰这个新品牌。按照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总裁王朝阳彼时的说法:电动车,正是凤凰苦苦寻觅的一个新的历史跳板,可以帮助凤凰产品转型。可见,凤凰把“宝”几乎全力压在电动车上。

但是,王朝阳和他的上海凤凰可能并未意识到,此时的电动车市场早已被新日、绿源、雅迪、爱玛等占据,要想从中分一杯羹,对于涉足电动车领域未深的凤凰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近几年上海凤凰的年报显示了此点,其电动车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的电动车销量为5.62万辆,而同期爱玛电动车的年销售量为330万辆,两者可谓天差地别。

2013年至2014年之间,上海凤凰又先后对子公司天津市凤仙电动车有限公司进行了清算,并对另一家子公司上海凤凰电动车无锡有限公司实行了注销。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凤凰All in电动车的计划犹如“鸡肋”。

而根据最近与ofo的合作来看,上海凤凰又将再一次“自救”失败。

风口过后一地鸡毛

ofo曾经给上海凤凰带来过希望,但随着风口转“凉”,凤凰搭的“共享单车”这辆快车也失去了动力。

上海凤凰与共享单车的“情缘”要追溯到2016年春末。那时,摩拜共享单车悄然在上海上线,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员工突然接到上级指示,要求一看到摩拜就立马拍照传回公司。

但是,上海凤凰并没有急于入局,对此,王朝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凤凰是老字号的传统制造业,对互联网思维和运营都不熟悉,融资能力也不是强项”。

直到几个月后,随着ofo、摩拜被资本捧的越来越高,王朝阳坐不住了。既然不能亲自运营共享单车,那就“曲线救国”,通过跟已有的共享单车运营商合作达到目的。据传,那年8月,王朝阳跟公司负责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的人员开了两天两夜的会,而开会目的则是讨论如何“吃到”共享单车这块“大蛋糕”。

在两大共享单车巨头中,上海凤凰选择了ofo,这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营收。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自行车销量比上年增加了36.12%,为291万辆。2017年报显示,子公司凤凰自行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上涨,分别为6.93亿元、8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1.4%和6638.63%。

然而,蜜月期不足2年,上海凤凰却一纸诉状将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ofo的运营主体)告上了法庭。曾经被誉为“天作之合”的两家公司,如今却以“婚姻破裂”、对簿公堂收场。

根据诉状,截至目前,凤凰自行车仅向东峡大通(ofo运营主体)及其关联公司提供各类自行车产品186.16万辆,不及约定数量的四分之一。而受此影响,上海凤凰8月24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逾50%。

此外,相关资料显示,ofo还拖欠了云鸟、德邦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数亿元的欠款。因此,在ofo商业化道路遇阻,并且陷入了融资迷局的情况下,凤凰自行车能否“讨回”6815.11万元的贷款还有待商榷。

凤凰本是想追逐风口红利,结果红利没收多少,还把子公司“赔”了进去,可谓是有苦说不出。而缺少了ofo这一大客户,公司的其他产品还处在转型期。未来,如何维持业绩,对凤凰来说,就像一把高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一篇新闻

承担责任 抗击疫情!津西党委及万名员工捐款捐物再献爱心

下一篇新闻

现代农业引领,莆田涵江民丰气象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