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1日 星期六

许群群:放下话筒拿铁锹 “土家歌星”当牛倌

许群群,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她曾漂洋过海到新加坡,用她的歌声,在短短四五年时间里,赚下人生第一桶金——2000多万元人民币。

正当她准备再度远涉重洋,继续自己的歌唱事业时,母亲的一个电话,让她回到家乡恩施鹤峰当起了牛倌。

许群群:放下话筒拿铁锹 “土家歌星”当牛倌

妈妈买回50头牛 骗她回家当牛倌

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13年春节。她在广州买了些演出服,再一次准备乘飞机远赴新加坡时,在机场接到了母亲赵打来的电话。

妈妈没给任何人商量,竟独自去山东买回了50头牛,然后在老家找了个没有人住的山洞养了起来。想起弟妹还小,妈妈身边没有人手帮忙,不放心的她只好先回来看看再说。

挂断母亲打来的电话,许群群乘飞机回了恩施。

许群群说,回来后她才知道,这是妈妈设“计谋”,为的是想把她留在身边。

许群群从小就特别怕动物,尤其是牛喘气的时候更不敢靠近。可是,当她看到妈妈一个人在山洞里忙碌,很不忍心,就跟在后面帮忙,直到几个月以后,她才敢给牛喂草。

母牛不肯喝豆浆 她端起盆子做示范

从头做起,谈何容易?

相比生活条件的艰苦,经验的缺乏给许群群带来的困难更大。最早的50头牛是妈妈花35万元在山东买的,一路辗转运到恩施,有一些牛受不了舟车劳顿,出现了肺部感染等症状。

头一年,50头牛死了20头。剩下的30头牛,有20头母牛,许群群把它们全部留了下来。

再次起步,许群群首先改善养牛场的条件,盖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牛棚,先给牛搬了家,自己还在住山洞。母牛要生小牛了,她在旁边守着。

第二年,九成母牛都成功生下了小牛,可是这些刚做“妈妈”的母牛或许是太紧张,奶水很少。许群群自己用黄豆熬成豆浆,给母牛催奶。母牛第一次看到白花花的豆浆不肯喝,许群群就端起盆子,自己先喝了一口给它做示范,示范了几次,母牛竟然真跟着喝了起来。

山洞里开演唱会 几十头牛成“听众”

回老家以后,许群群也开过“演唱会”,地点就在丁家洞,主打曲目是《牧羊曲》,只不过听众就是洞里的几十头牛。

这不是“对牛弹琴”的笑话,许群群说,音乐可以舒缓人的紧张情绪,对牛一样有这方面的效果。听她的歌时间长了,母牛也不那么紧张了,给小牛的奶水也充足了。

许群群介绍,第二年,养牛场的收入就达到了400万元。此后,她开始加大投入。2014年底,通过专家牵线,她引进了国际知名的良种肉用牛西门塔尔牛,一次就是150头,花费数百万元。光是一头用于育种的公牛,就花了10万元。去年底,出栏400头优质肉用牛,收入近1500万元。

现在,养牛场的规模扩大了近10倍,许群群不但要跑销售,还要跑牛种改良和引进,也没太多时间给牛唱歌了,但是牛舍里安装了音响和扩音器,牛每天仍会定时欣赏音乐。

带动乡亲致富 找到了新舞台

创业初期,她带领乡亲住山洞,吃粗粮,战高温,斗严冬,购设备,建厂房,聘专家,抓生产……她的一双手被铁锹磨出了血泡,磨起了茧子凭着。这份执着,她一步步走向成功。

刚回乡时,没人认为这个“小歌星”会成功,还有不少村民在背后议论,说许群群是来圈地骗项目贷款的。听到这些话,许群群也哭过,但经历过创业艰难的她,今天还是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们。2014年,还在创业初期的她就以自己的牧场为基础,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30户。

许群群觉得她已经找到了这个更大的舞台,这些牛带着她和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大道。

上一篇新闻

中国银行:调动多方面力量 举全行之力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下一篇新闻

世界历史遗产——福建客家土楼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