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经是格力的老大哥,广告全民皆知如今落得破产收场
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即使没有用过新飞的冰箱,但肯定对它的广告不陌生。
上世纪90年代,新飞、海尔、美菱、容声并称中国冰箱行业的“四朵金花”,在市场上显赫一时。
荣耀时刻,新飞曾经是格力的“老大哥”生产的冰箱成为国民品牌代表之一。但是如今格力不仅成为民族品牌的代表更是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相比较而言,新飞电器就要惨淡许多。
一代家电霸主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让无数人扼腕叹息。到底为何新飞会衰落至此呢?部分员工认为大股东无心经营,大股东认为下滑源于“大环境”。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盲目的引进外资,导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衰落。
马云曾经说过,"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新飞的破产是时代的一个缩影,留下的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还应该对那个时代有所反思。
1958年,中原大地河南新乡市,出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无线电设备厂,这个工厂作为一家军工企业,主要生产配套军用通讯设备。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后,军工企业遭遇技术替代和市场替代的冲击 ,因为产品单一,加上军费削减,无线电设备厂已累计亏损70多万元,濒临破产。
上世纪八十年中期,国人的生活和收入水平已普遍提高,家用电器兴起,让濒死的无线电设备厂迎来新生。
1983年,时任厂长的刘炳银很快把目光瞄准了当时在大城市颇受欢迎的电冰箱,将一条成熟的意大利飞利浦公司的电冰箱生产线引进新乡地区。
军工厂开始转型造冰箱,取名新飞,新飞冰箱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时,国内家电行业起步不久,技术不成熟,冰箱普遍噪声大故障多,很难得到消费者信任,国内家电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霸占。
与海尔的张瑞敏砸冰箱立志做好冰箱的决心相同,新飞的立足仍然依靠两个字——质量。
为突破这一屏障,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海尔张瑞敏一样,刘炳银也曾演出过“砸冰箱”的苦肉计。
1990年5月20日,新飞冰箱订货会现场,400多台新飞生产的冰箱一字排开,刘炳银声音激昂:“这些都是我们厂生产出来的不合格产品,如果把这样的冰箱卖给用户,是我们新飞人的耻辱!必须全部销毁!”话音刚落,刘炳银率先举起铁锤砸向第一台劣质冰箱。
这一锤子下去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新飞冰箱一度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销量蒸蒸日上。当然除了重视质量,创新也是新飞崛起的重要原因。
早在1987年,禁止使用原制冷剂氟利昂的议定书出台不久,刘炳银就敏锐觉察到,使用环保制冷物质、主打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冰箱将是大趋势,这对当时还在着力解决质量难关的冰箱业来说,还是个非常新潮的想法。
新飞在中国家电市场叱咤风云时,格力还没开展冰箱业务,也没有西门子、三星什么事。1996-2005年,新飞冰箱长期位居全国前三,新飞厂也成为当时人们眼中的金饭碗。
情势很快急转直下,外资的引入成为新飞不断走下坡路的关键所在。
1994年,新飞冰箱成为河南省“引进外资嫁接和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战略的试点。在新乡市政府的撮合下,新飞冰箱成功引入外资。其中,代表新乡市政府的大股东新飞集团控股49%,新加坡最大的房地产和酒店投资发展商丰隆集团持股45%,剩余6%的股份由河南省驻新加坡办事处创办的新加坡豫新电器持有。自此,新飞冰箱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新飞电器。后期又进行一系列的股权转让,新加坡丰隆集团在新飞电器实现绝对控制,股权占了90%,中方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新飞”自此成为新加坡品牌。
从2005年起,新飞冰箱市场占有率开始急剧下滑,截至2012年,新飞冰箱的市场占有率已下滑到6%,在此之后的4年时间里,新飞冰箱市场占有率更是下滑至3.2%,早已被甩出冰箱行业的第一、第二梯队。
丰隆集团本身不做制造业务,又对中国家电市场不熟悉。在丰隆全面接管的几年间,新飞业绩急转直下,关闭了空调线、新飞九厂、小冰箱线,还致使新飞错过了多元化发展的机遇。
日前,丰隆亚洲操盘的新飞并没有找回当年的感觉,反而破产清算了。
据悉,新飞破产重整中将清退所有员工,预计补偿约1.58亿,测算所得的债权申报总额超过25亿,而新飞账面总资产测算不到11亿。
一代冰箱大王最终破产清算收场,不仅是新飞电器需要总结经验,更多的人都应该有所反思。
相比于新飞电器,格力显然是幸运的。它曾经一度面临着外资收购的风险,但最终在证监会股改意见政策的变动之下,格力电器逃过一劫。
2005年7月底,外资开利集团准备进驻珠海格力电器,展开收购前的尽职调查。珠海市政府直到开利要做尽调时才把相关收购方案透露给格力电器管理层。
幸运的是,当年证监会实行实行“全流通”的股改意见,根据该意见格力集团在一年内不能转让格力电器的股份,而一年之后转让比例也只能在5%-10%。因此开利集团收购格力的行为并不可行,格力电器得以逃脱被卖结局。
但更多的国产品牌却没有格力电器这般的运气。
1990年,美加净嫁给了美国庄臣公司,“美加净”商标被庄臣以合资方式收购,作价1200万元。第二年,美加净的销售额就过山车式下滑,从前一年的3亿多元降至600万元,可谓惨不忍睹。
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1994年,德国汉高公司收购拥有孩儿面品牌的上海可蒙公司,而汉高与可蒙之间的合作也是中国日化行业第一起外资并购案。收购后,汉高研发推出全新孩儿面产品,并加大广告及展品的推介,但孩儿面称霸面霜市场的风光早已不在。
1994年,北冰洋和百事可乐合资,但没过多久就关门,北冰洋汽水从市场上消失。2007年,一轻控股收回“北冰洋”商标,2012年北冰洋汽水重新上市。目前,北冰洋汽水95%的销量都在北京,同时开始向京外市场扩展。网友们纷纷感叹:“那略带中药味的健康可乐,终于回来了!”而期间的心酸,能与谁人说呢!
1994年美国金佰利收购“舒而美”,并携“高洁丝”进入中国卫生巾市场,但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最终退出市场,现被同门“高洁丝”取代。
1994年,宝洁收购了“熊猫”所有资产,只生产自己的汰渍、碧浪等产品,逐渐吞噬了“熊猫”的市场。
在所有因收购而衰落的本土日化品牌中,“活力28”的命运最为唏嘘。1996年活力28与德国邦特色公司合资后,德方未兑现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活力28”逐渐淡出市场。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宣布收购“小护士”,这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首次收购行为。那时的小护士是国内排名第三的护肤品品牌,品牌认知度高达99%,市场份额4.6%。
被收购后,欧莱雅重新改造推出新的小护士,但没能被认可,市场占有率急速下降。多年过去,被“卡尼尔”取而代之的小护士,在市场上几乎销声匿迹,也许不久之后再也没有人会提起它了。
……
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国有品牌与外资的合作,几乎以全军覆没告终,取得好结果的着实乏善可陈。
曾经历尽艰辛逐渐成就一番事业的国有品牌,在面对着外资的入股和收购时缺乏了清醒的认知,将自己的命运全盘交付给外资,最终落得雨打风吹散。这是中国的国有品牌交付的一笔昂贵的学费,代价是惨痛的,希望教训也会是深刻的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