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掠魂夺魄红浸沁


掠魂夺魄红浸沁

掠魂夺魄红浸沁

方鹏霏

高古玉中的红色浸沁又称血沁、枣皮红、鹤顶红、人参朵、珠砂片、胭脂斑、鸡血红、孩儿面、洒金红、铁锈红、宝石红、樱桃红、米砂红、鹿皮红、石榴红、膏药红、大红袍、老土红等,颜色鲜艳夺目、娇嫩欲滴、美妙异常,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入土玉,一般经过地下数千年至少二千年以上形成,一千五百年至二千年之间形成的红色浸沁颜色均比较浅淡。鬼斧神工的红色浸沁古玉夺魂掠魄,意匠天成,廓然自巧,深受广大玉器爱好者热力追捧。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缤纷绚丽,琳琅满目的,无定律可言。清代赵汝珍《古玩指南》曰:“古玉十三彩”。其实古玉沁色何止十三彩!在实践中世人用美誉之词生动形象地将古玉沁色形容成: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石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天青、澄潭、水苍,还有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等等。市场价值红色浸沁古玉最高,次为鹦哥绿,再次秋葵色,其它浸沁玉结合玉质、年代、工艺、大小、完整程度等综合考虑其价值高低。

硃砂形的点状红色浸沁春秋战汉多见。出土之后盘玩时间愈久愈鲜亮。其因是地下长期与铁元素为伍,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玉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变成三价铁离子,所以生成褐红色浸沁了。清赵汝珍《古玩指南》曰“红色沁石灰中生成”。红色较鲜的鸽血红浸沁是数千年与石灰或石灰岩接触生成;如果二千年左右与石灰为伍,只能生成孩儿面、枣皮红、洒金红。另外,青白玉中自身未氧化的一些铬元素与铁元素相互为伍,二千年以上生成的红色是褐红色或乌红色。红色浸沁的真品玉根本无法仿造,明清时期的做色、烧色而成的红色浸沁,根本无法与远古、上古、商周春秋战国西汉红色浸沁相提并论,行家一眼便识。工艺水准不到代的也根本与古玉不沾边,那些均是现代和近代人伪造染色而成,假的使人不忍目睹,丑的使人看一眼都倒胃,不在红色浸沁之列。

真品红色浸沁古玉是很难得到的,全在缘份、机遇、巧合。当然,数千年地下形成的红色浸沁古玉市场价值不菲,有些甚至昂贵的令人吐舌或骇人听闻。但正如香港大收藏家张宗宪所言:“高精尖稀艺术品,价格高了还会高”!未来升值空间巨大,市场价值无法估量。如张宗宪1986年110万港币买进的经11.3厘米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碗”,20年后的2006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以1.51亿元港币成交!20年增长137倍!创造了当时珐琅彩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自然,市场经济,各取所需,有钱人玩真品,无钱人或想捡漏人玩赝品。人的层次不同,结果和结论就不尽相同。为了使没有见过真品红色浸沁的收藏爱好者或初入道的收藏者认识数千年地下所自然形成的红色浸沁古玉,特发两件红山文化红色浸沁高古玉以飨同道。

掠魂夺魄红浸沁

此红山文化阴阳环(镯)一只径8.5厘米,另一只径8厘米。阴阳者两圆孔大小不一也。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特征。此类玉环专家学者原来归类于商周春秋玉器系列,自从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南山出土良渚文化方条形玉环(镯)后,研究人员和专家才惊叹:新石器时代先民己经能制作出如此工艺高超的玉器!故对此类玉环(镯)才归结到新石器时代。该红山文化玉环白玉质, 地下5600多年浸润呈漂亮的褐色沁和琥珀沁, 局部有红色沁, 光素无纹,优美匀称,线条流畅,造型大气,古朴粗犷,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上佳精品,至宝难得。

国人爱玉,因为玉器含蓄不俗气、有独特意义。特别是佩玉,巧妙用作装饰,便可体现人的品味、品位、修养,产生非同一般的效果,具有艺术的美。戴金太俗,也过于张扬;佩钻太亮,给人炫耀之感;只有佩戴玉器的人,清丽柔婉,深润中庸,内敛含蓄,温润低调而不失美感。

高古玉在经历数千年的洗礼后,历经沧海桑田来到今世,像弃儿一样流落街头和地摊,被识宝的港台客商及来自新加坡、日本、韩国、欧美的古董商以低廉的价格买走,流落异乡、散失海外。古玉由于国内市场没开放,不能交易,故价格低廉。但被国外学者视为重要文化遗产珍品,市场拍卖价格均高于国内数倍甚至数十倍,让人痛惜,值得国人深刻反思。造成当前高古玉市场价值严重错位的不公平待遇,影响了高古玉价值难以在市场正常发挥出来。但是,给睿智的收藏家造成了最佳介入高古玉收藏的千载难逢大好机会。此阴阳玉环孩儿面浸沁十分漂亮,属大美之器;也属孤品——红山文化带红色浸沁玉环(镯)凤毛鳞角,至今仅见此两环。环为抽象龙形,龙是水神,祭祀崇拜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囤满倉溢、丰衣足食。环在新石器时代又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戴上环可以使人在冥冥之中与神通话,传递人、神之间信息,柔美俊逸,潇洒达观,别具风格。

古玉中有相当一部分器物呈现缤纷斑斓、五颜六色的多种沁色,其中红色浸沁的古玉以其亮丽夺目、娇艳欲滴、柔嫩旖旎的美妙色彩深受广大古玉爱好者的青睐。红色浸沁的主要形成因素大致可分为石灰致沁、硃砂致沁、铁元素致沁。有人说是死人血液浸润而成的血沁说法根本不靠谱,大家都知道:人一死,血液就会凝固变为黑色,如何能够使得坚硬的玉石被浸蚀为红色浸沁呢?

掠魂夺魄红浸沁

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古玉辨》载:“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星三光之陶熔。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之奇致异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彩,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 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数百年、数千年受物理化学的作用,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

古代与现代琢玉工具不同,雕琢出来的产品自然也不同。古代工匠以老工具琢玉,认真细致,一件玉器要用一年或更长时间,是用生命雕琢,故有朴拙的气韵。当今工匠用科技工具如电钻、电刀、雷射等制作仿古产品,初看华丽有余,细看内涵、气韵、神志不足。观赏古玉须设身处地穿越时空去探索,则对古代文明就有了另一番认识 ,就会对古人有无限崇拜敬昂。

硃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体系,其硫化汞含量在95%以上。玉器对 硫化汞的吸收具鲜明的个性特征,即“极其缓慢”,故所产生的红色均在表面和花纹的沟谷处。但硃砂如果被水稀释后成为液体,数千年亦会被玉吸收,使玉器有了莹莹润润的浅红色。如果硃砂是干粉沫,与玉接触,仔细观察古玉的红色浸沁:受沁状态较为分散,无规则,似乎是与土壤、棺木及周围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粘附在了古玉表面之上,肉眼观察入沁极为浅簿,而色泽通常却非常亮丽。

掠魂夺魄红浸沁

古玉为什么要涂抹硃砂呢?一是红色崇拜,红色象征生命和力量,红色鲜艳夺目,可以美化器物,可以令人亢奋,使人联想到鲜血、战斗,随之而来的是果敢、刚毅。二是玄秘神圣,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先人就将硃砂粉撒在死者周围,在石器、骨器、牙器、贝器上涂染硃砂,把红颜色的运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是巫术所为,西藏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就有在石器上涂抹硃砂的现象,在陶器上亦涂抹硃砂,如仰韶文化镂空人面覆盆,人脸部涂有硃砂,其功能应与巫术活动有关,属巫师而为之。

再看铁元素作用于玉所生成的红色浸沁,一般显灰红色、褐红色、磁红色、乌红色等。和田玉的成分主要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杂质含量高低决定了玉石的颜色,含量越高颜色越青,这与二价铁进一步氧化变为三价铁有关。研究和田玉红皮籽料的人得出结论:红皮子料一般在河道中下段,当旱季时玉皮大部分暴露在阳光之下,还有一半长期浸泡在水中不宜产生沁色。玉质越白、质地越密、铁杂质越少,越不易产生红色浸沁;有浸沁部分一般质地较软。也就是说:有温度、氧化条件、物理化学作用,才可以产生红色浸沁。当然,有些古墓经过一系列的地质活动,埋葬在地下的玉器也会如同上述那些和田籽料一样,经河水冲刷、暴晒而又被重新埋入地下,生成红色浸沁。也有一些古墓,经地震性的地壳运动,产生一定热能,把与铁元素为伍的古玉焐热、闷热、蒸热,也会形成鲜艳夺目的红色浸沁。此类红色浸沁深入玉器机理,有深浅不一的过渡色,为世人鉴定真赝玉器提供了标本。

掠魂夺魄红浸沁

此对红山文化阴阳玉环受石灰长期浸润、旬蒸霞煨,形成了莹莹润润、鲜艳活泼、明丽天然的孩儿面沁色,愈显古朴奇特、幽玄朴茂、滋润鲜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增加了此对玉环的秀雅与美感,丰富了玉器的五德与灵性,成为不可多得的上佳饰品。也可做为亲朋好友之间的贵重赠送礼品。出土后仅清洗洁净,未径过盘玩和佩戴,如果有半年以上佩戴或者盘玩,相信将会更加温雅细腻,华滋莹润,秀致亮泽。

世上宝物难遇难得,全在缘份与机遇。此对阴阳玉环有美妙的孩儿面沁色,增加了其高贵身份。沁色是埋入土中被周围各种元素长期浸润所生成的另类颜色;沁色是鉴定古玉真假和体现价格的重要特征,宛如古玉的"身份证"。现代人完全无法用电动工具仿制出沁色!因为沁色皆为数千年的周围环境和化学物理作用下自然形成。古玉收藏者多少都有一点儿偏爱红色浸沁的嗜好,俗语说: “古玉挂红,价值连城”。带有红色浸沁的古玉,着实令人赏心悦目,会有大名家所绘国画一样“言犹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古人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玉器上的孩儿面浸沁,除长期与石灰接触、日久天长所生成外,还有在玉器上涂抹硃砂,长期与硃砂或赤铁矿伴生一起,也可以生成孩儿面或其它红色浸沁。安阳殷墟妇好墓底有一块玉器被染成了浅红色!这与堆放了大约有1平方米左右的硃砂有关。妇好墓发掘时,离地面6米的深处,所有水均被硃砂浸染得通红,将水排干后,看到玉器周围留有厚厚的硃砂层。在器物上涂抹硃砂红色的习俗源于人类对红色的崇拜。红色象征生命和力量,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火辣辣的感觉。河南安阳曾出土一块祭祀刻辞铭文的牛胛骨,巨大而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160余字,双面涂朱,背面文字笔划内亦填朱,色彩艳丽,字迹分明。可见涂抹硃砂的器物不仅应用于安葬,重要的祭祀场合也使用涂抹硃砂器具,比把活人、活畜、活禽杀死用血来祭祀,涂硃是很大的进步了。

沁色是古玉器的年代标志,也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在地下浸蚀环境中生成的沁色,表面常伴有浸蚀的共生物质同时出现在玉器上,这就会产生三色以上或五颜六色的沁色,此类玉器价值更高,古人曰:“家有五色沁(玉),凤凰骐麟飞”。红山文化玉器,天然形成的红色浸沁较少、较轻,而常见的白色水沁、黄褐土沁、黑色沁、绿铜沁较多。红色浸沁多出现在白色、黄色、秋葵色皮壳的玉器上面。

掠魂夺魄红浸沁

古玉在地下多年,表面都有后天生成的自然旧色和包浆。真古玉的包浆较厚,且分布均匀自然,惹人喜爱,爱不释手,有一种发自内部的滋润光泽。这种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统一的光泽,且有油性,不同于抛光后出现的表面玻璃光。高古玉即使腐蚀较为严重的某一局部,仍会显示出其一致性、深润性、酥油性光泽。高古玉光泽发自内部,所谓精光内蕴就是高古玉之特征,而不是表面浮光。

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无玻璃光泽,表面光泽与玉的硬度及解玉砂颗粒的精细相关。一般地说,玉质硬度高光泽强,磨砂痕迹轻; 玉质软、石性重者光泽差;解玉砂颗粒匀细光泽强。刚出土的红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层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泽,不同于现代的油蜡抛光技术而出现的光泽。

一件古玉红色浸沁的生成,非此即彼。亦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生成红色浸沁,如既有朱砂的作用,亦有与赤铁矿或铁器共存一起的作用,还有长期和石灰或石灰岩为伍,与松香、棺木、铬元素混合物等共同的作用,加之玉材本身含有不同杂质的因素经物理化学作用,均会生成红色浸沁。

掠魂夺魄红浸沁

2021年3月24日

作者简介: 方鹏霏,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已在国内外有关报刋杂志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2000多篇,荣获中、省、市有关报刋杂志各类征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多次;出版发行有54万字散文集《秦巴揽翠》。

地址: 陕西城固县委宣传部(退休通干)

上一篇新闻

应对变局、中日学者对话: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对今日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新闻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我们的必修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