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滋浑厚 临池生辉——夏湘平先生印象
本网讯(黎舜童)纵观当今中国,不乏书者,亦不乏书家,然书法大师寥寥矣。追古溯源,却泰斗星耀,墨韵流芳,令后人叹为观止。李斯、蔡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米芾、黄庭坚、赵孟頫、文征明、吴昌硕、齐白石、林散之······无以列数。今日书坛夏湘平先生享有“夏隶”、“隶书圣手”之誉,该是可以随缀其后的。
夏湘平先生是湘潭县石潭镇人,1930年出生,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对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5岁时在父亲的启蒙下临池捉笔,他最初临习颜真卿、何绍基、邓石如及《曹全碑》等碑帖启蒙。10岁即代父为人书写寿屏对联,在湘潭县城念初中时有个“九丰绸缎店”请他为之题写招牌而崭露头角。
夏湘平先生曾说:“凡专攻汉隶一法,在前后十余年间的寻寻觅觅中,我依次接触了点画圆润的《曹全碑》、工整规矩的《乙瑛碑》、笔力劲挺的《礼器碑》、粗犷朴拙的《张迁碑》、结体随势的《鲜于璜碑》,还有《史晨碑》、《张猛龙碑》等。我本着“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的原则进行临摹学习,不论寒暑,耐得寂寞地沉潜涵泳其间。通过广临博取,不仅熟悉了各碑的个性特点,同时也把握了隶书的共性规律和基本技法,逐渐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形成了对不同汉碑的审美取向,我偏爱高古朴拙、自然天成的格调。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一本《石门颂》,使我眼光突然一亮,如同邂逅久违的故人,它那苍劲率意的线条,那宽松奔放的结字,那字里行间的潇洒自然,流露出一种天趣,这正是我心系多年的审美追求。从此,我奉为拱璧、爱不释手。当年我在总政上班,每天来回几趟班车要浪费不少时间,我便随身携带它在班车上边翻边读,从笔法、字法到章法逐渐地心领神会。几年过去,人们便开始认为我写的隶书是嫡亲的《石门颂》后裔了。《石门颂》与其它属于“庙堂气”的汉碑八分书不同,它带着“山野气”的民间自由气息,有“隶中草书”之称。清代张祖翼曾跋此碑云:“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告诫初学者不宜取法。而我偏对它情有独钟,吃透消化变为己有,不能不说是长期广临博取汉碑而进一步升华的结果”。
中国汉文字多奇诡也!其中奥妙学问,难以尽述。字中有情思妙语,书中有至理大道。夏湘平先生对字、对文常怀尊崇敬畏之心,不敢有丝毫随意和懈怠。观夏湘平先生挥毫作书,腕下力足,点画遒劲,结字凝重,气象苍茫。我见过诸多书家创作,其情状各异也:或屏息凝神,或吟咏有声,或如醉如痴。夏先生言语不多,看上去静如止水,不张不扬,提管洒墨,心到手到,蓄万丈狂澜于心田,积数十年涵养于笔端,眼随笔走,笔随心移,其书法用笔掺籀篆行草意趣,线条丰筋健骨,结字典雅宽博,古拙雄奇,磅礴爽劲,清雅俊逸,于平夷中追险绝,静蕴中求跳宕,中宫开阔,有庙堂气。然字距张驰缓重自然得体。虽字距大开却一气呵成,字的神韵如行云流水,和谐统一似用行草的节奏和韵律。所以有一种疏淡潇洒、拙朴天真的气息。当他将军人的刚毅果敢与艺术家的执着追求结合起来并全身心地投入书法创作的时候,书法的真正神奇才翩然而至。这一无形的力量一直引领着他数十年躬耕不辍,不断创造着书法的奇迹。观者无不受其感染而心动。对此,其夫人体会尤深。夏湘平先生作书,夫人每每立于案旁,先生一笔一画,常常会牵动两颗相印之心。夫人坦言:“那笔画之间是有言有语,有情有意的,我读得出,听得懂。”我想,要读懂他的作品,是需要花时间去体悟的,而要读懂他的为人,更需要相当的心力和智慧。
“学古变古”、“学法变法”,营造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是他要求自己同时又提醒他人的经验之谈。读夏湘平先生书法,你会强烈地感受到那流动在作品之中的广取博览、自成一家的艺术独特性。“夏隶”,猛一看,是“嫡亲”的《石门颂》“后裔”,可读得久了,看得细了,又觉它与《乙瑛》《礼器》、《史晨》、《曹全》、《张迁》等有点“沾亲带故”(刘洪彪语)。我亦有同感。以“草情隶韵”为特色的夏隶,不仅广纳诸隶之长,而且将草书的情致渗入其中,形成了“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独特隶书之风。
如果你作个比较,那一定会发现,“夏隶”在统一的风格下变化多端,难以捉摸。且不说全篇2500余字的《离骚》中,那180多个“兮”字,在他的笔下,各有面貌,或率意,或苍古,或雄健,或婀娜,就是不同作品中的普通字句,也会因作品要求的不同出现不同的风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不可重复的创造,产生了作品云谲波诡、潇洒朴拙的艺术原创性,颇具独特的个性和高深的境界。
还有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熔铸思想和情感而生的艺术表现性。夏湘平的书法表现力极强,这也正是他的作品深受各界同仁朋友称道和推崇的原因之一。作为军人艺术家,他有铮铮铁骨浩浩豪气,亦有耿耿丹心绵绵柔情。这移诸作品,便无形中丰富和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在2500余字的惊世骇俗长篇巨幛中可见一斑。16张四尺整宣纵横恣意,一气呵成,若没有才、情、胆、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作品如人。没有思想之锤的敲打,没有情感之水的浇灌,艺术的生命将是脆弱的。在夏湘平的作品中,除了娴熟的技巧,更有情怀的释放和精神的认同。通观夏湘平一件件隶、篆、行、草各种书体的作品,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崭新世界,我们可以尽情领略云卷云舒,我们可以深刻感受潮起潮落,我们可以慢慢品味无尽的情意,我们可以静静体会不言的大美。
最早看到夏湘平先生的书画作品,已近40年了。印象深刻的是1992年得见夏湘平先生书《离骚》,反复研读,视为天书。后又恭读他所书周敦颐《爱莲说》长卷,感受到夏湘平先生诗一般意境与高层次审美的融汇。在长卷的后面有沈鹏先生、欧阳中石先生、林岫先生的题跋。沈鹏先生曰:“夏公湘平余益友也,专治隶书,源出石门颂而博取多方卓然成家矣。今观所书周敦颐《爱莲说》,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见夏公之为人;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想见夏公之书艺;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想见夏公之书风;而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其人其书其风,尽在此矣。”欧阳中石先生写道:“湘平先生疏淡率真,出入于两汉诸刻石之间,甚得其中的典雅风致。”“但觉清隽才逸,绝无笔墨之羁囿而情在青檀之外。此讵大方之家书到极处之必然也哉。”林岫先生则说:“人书俱老,清雅独芳。”我以为三位先生所作评点甚为中肯,虽未涉及诸多方面,但是讲到了夏湘平先生其做人,其书风的精髓,实乃专家高论。艺术家的地位与影响,既取决于其直接的艺术部分,更包括艺术身份之外的诸多社会因素。苏东坡论书说“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夏湘平先生宅心仁厚,刚毅木讷,人宝其书,非为无由。
在中国书法史上,隶书于汉魏时蔚然大观,后世能超群拔俗者寥寥可数,兹夏湘平先生得之矣。“夏隶”风格独特,读者过目不忘。夏先生拈出《石门颂》体系的脉络神髓,抽象之、夸张之、符号之,发挥广大。它的“反结法”,结构与解构两法不一不异,左右逢源,相得益彰。文字部件的“不争”,使得中宫开阔,有庙堂气;同时增加出无形的审美趣味,扩展出无限的思维空间。“夏隶”书体的笔法,碑与帖合而为一,碑的厚重拙朴与帖的巧妙灵活,其用笔颤掣,筋骨峻嶒,如锥如锤,比之折股画沙,多出雕刻感;隶韵草情,局部笔画仿佛缪篆姿态,平添装饰之美。“遂觉已步人褒斜道上,侧身于石门左右,时而又遥领庙堂之肃穆”,欧阳中石先生在跋夏湘平先生书周敦颐《爱莲说》书卷中有此语,真知音也。
《唐山抗震十周年纪念碑》《汨罗江屈原离骚碑》《朝阳阁赋碑》等……静静欣赏夏湘平先生法书精品,我再度思考瞬间发生于纸张平面上可以存在与启发的空间与时间之关系。书法,是立体的、多维的。因笔法而改变结体,因结体而改变章法,整体完备而又具体而微,形神统一。疏离而不失引力,需要作者的胆识,所谓笔墨张力,其实是心力感应。
“会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论书有此说,那不是凡俗意思的物质衰老,而是取之不竭的艺术意欲、精神活力。夏湘平先生于隶书沉潜涵泳,穷幽探微,历数十年熔冶、磨砺、修炼,终于玉汝于成,而享誉“夏隶”“隶书圣手”。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古今中外的艺术经典,总是把无数感动凝固起来,打通视听,思接千载。无须赘言,去湖南汨罗看一看那《离骚碑》,去读一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去听一听“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鳩之先鸣”,去触摸一下那笔底雄强的书法丰碑,或许更会感同身受的。
夏先生5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并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当过文艺指导员、宣传干事等,长期坚持从事美术创作,搞过油画、版画、国画等。
1957年调广州军区政治部担任美术创作组组长,1976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负责全军书法、美术创作的领导工作。随之社会活动日趋频繁,从这时起夏先生就侧重于书法创作。多次出访数国,1983年随中国军队画家代表团访问朝鲜;1984年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新加坡与之艺术交流。
夏湘平先生曾连续三届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全国书法展,全国美展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院副院长等职。1986年沈鹏先生在《解放军画报》以“涉猎诸家、临池生辉”专题介绍了他。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书画展。大量作品被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英国、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许多博物馆、纪念馆收藏。也有大量作品镌碑刻石,如郑州黄河碑林、岳阳楼、南岳山等,所书巨型石碑《唐山抗震十周年纪念碑》、《汨罗江屈原离骚碑》更是令人峰高仰止······
夏湘平先生参与创作出版了《当代中国书法大字典》、《书法字海》和央视《艺海纵横》隶书讲座、示范教学录像片专辑等,并有如1986年的《中国书法百家墨迹精华》、1987年《当代名家作品赏析》、2015年《夏湘平书法艺术砚边八十年》等书法专著和名人名家辞典都收入了夏湘平先生的作品和入典多种名录。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录制的《翰墨飘香》和2003年摄制的《流金岁月》电视纪录片分别录播了《书法家夏湘平》和《夏湘平专集》。
夏湘平简介:
夏湘平,1930年11月7日生,湖南湘潭人。历任文工团员、宣传干部、文艺指导员、广州军区政治部美术组组长、1976年调总政文化部负责全军美术、书法领导组织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一、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全国美展评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副院长。
作品欣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