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你属于哪里?
《中国青年》杂志
China Youth
大多数时候,
我们都期待着出门看世界的机会,
世界也确实挺大的,
比如东京和巴黎的距离。
说真的,
世界那么大,你看懂了吗?
“welcome to England”
文 | 刘琦
前往伦敦前,我曾几次在心里描绘这座城市。它大概是历史悠久的,城市中的人们保守又传统。阿克罗伊德在《伦敦传》里写道:“一到冬天,万物尽失,便只剩伦敦。”
作为全球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匆忙运转,人来人往。
留学伦敦,我与这座城市稍微熟悉起来——绝不敢妄称了解的,发现伦敦倒并非想象中的那般不可接近。
英国人绅士礼貌的举止、悦耳的英腔和委婉的措辞,虽然有时被认为是自诩高贵实则保守的文化表现,背后的听者却能切切实实感受到尊重和被用心对待。
有次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征集留学生在伦敦遇到的温暖故事:有人说在超市里忘记带零钱被一名流浪汉解救,掏出1镑帮他付款;
另一位同学在同样的困境中得到一位英国老爷爷的帮助,对方笑眯眯地留下一句“welcome to England”。
生活中偶遇的细微的友善,总能让身在异乡的人产生“家”的感觉。让人慢慢感到融入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多数英国人的友好和体面,还有整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自由生长,许多个突破现有文化认知的第一次自然而然地完成。透明的亮晶晶的文化泡沫飘浮在泰晤士河的上空。
如果说在伦敦遇到的人——多数英国人的善意和来自世界各方文化的交汇,让生活变得坦然有力,那么伦敦本身的文化资源更是滋养多彩生活的土壤。
伦敦的文化理念不仅仅在于对历史和艺术的静态陈列,而更像是要策划一场集会或展开一场对话。它离不开人们的传承与经营。
比如许多博物馆在周五晚上都会延长开放时间,制造一个个博物馆奇妙夜:在自然科学博物馆里放映科幻大片,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某个角落上演一段即兴歌剧表演。
伦敦的文化活动也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当多面的伦敦在我们面前逐一展开。
西区剧场的剧目既精致又精彩,《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几个常驻剧上演了十几年依旧场场火爆,同一场剧看过四、五遍的观众也并不鲜见。
去东区Brick Lane一带逛复古集市,每个店铺都陈列着店主的得意收藏,琳琅满目。如果中意某物,店主也十分乐意同你攀谈一番,将其风格特征和历史娓娓道来。
话剧、摇滚、文学、时尚、涂鸦……伦敦的艺术文化怕是讲也讲不完的,它们深深扎根于历史,又在一代代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得到传承演化。
伦敦的魅力让许多人愿意留下来为之奋斗,这座城市也为优秀的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22岁开始在伦敦创立自己的个人服装品牌Miss Patina,汪雅婧曾被英国教育理事会评为7位“英国优秀留学生典范”之一。
在她身上,英国的教育理念中“理论与实践”的平衡以及伦敦的丰裕资源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过,创业似乎离着从事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有些遥远。另一批选择投身学术事业的留学生,则受益于英国政府和学校提供的相应的资金支持。
比如,英国在经济和社会科学方面最主要的研究资助机构——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设立了多种资助项目,能够涵盖学者学术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
ESRC设立的项目每年约有1500个名额,申请程序相对复杂,整个流程需要3-6个月。但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英国学术机构的严谨,能够保证获得资助的科学项目的质量和水准。此外,一些学校也设立独立的奖学金项目。
总之,英国政府和学校并不缺乏奖励政策用来挽留优秀的留学生。但是名额有限,而且程序严谨,想要留下,努力表现足够的诚意和实力。
“ってね!”东京攻略
文|依然
《天下无贼》里,葛优口出一锤定音:“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对日本来说,这道题的难度系数还要再翻一番:二战后 “婴儿潮”诞生的劳动力大量退休、低生育率导致的少子化、理工科学生就读数量减少、毕业后不愿到制造业就业……
其举国上下无一处环节不似爱德华·孟克笔下的《呐喊》,惊声尖叫着“缺人!缺人!”
而去年10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2018年版《全球竞争力报告》,日本像坐上直升机,从上年的第9位跃升第5位。在亚洲排名第2,仅次于新加坡。
日本人才政策项目众多,主要可以归类为两种:本土人才培养;大量吸收海外人才。
一直以来,日本都在践行大量培养科技人才。例如定期派遣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到佳能、索尼等国内大型企业进行研修,以提高实际能力。
2002 年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选择资助 50 所大学的 100 多项重点科研项目。
2003年,日本修改完成《学校教育法》,实行“第三者评价”制度推进大学公平竞争,即大学必须接受由相对独立于政府和大学之外的认证评价机构实施的评价,客观上鼓励大学间的联合甚至合并,加速了弱势大学的淘汰。
据日本2019年度招聘状况调查显示,目前的招聘市场仍呈现学生占据优势地位的“超级卖方市场”,一方面是围绕理工科人才形成争夺战,另一方面,员工入职后很快就辞职的趋势增加。
为了吸引学生,大型看护企业Sompo Care举行了针对行业自身和入职后从事工作的说明会,面向内定者的父母召开介绍工作内容的研讨会;
日本餐饮巨头Skylark在把对本公司理解较深、能立刻上手的打工学生录用为正式员工时,致力于免除部分面试。
为了能够吸引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日本政府增加科研开发经费,设立高年薪,供海外学者竞争上岗。在科研部门推行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制度。
此外,日本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科学家到日本参观讲学。并通过设立奖励基金进行补助和奖励,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外国科技人才在日本提供就业、就医等各方面的优惠和保障。
依据自身国情,日本的人才政策内涵十分广泛,不仅仅面向男性青壮年,还包括大力开发人工智能,呼吁越来越多的女性与老人投入工作。
2017年的数据显示,日本65岁或以上的人口占总人数的27.7%,是65岁或以上世界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
基于年轻劳动力不足的社会现实,日本重视中高龄人才留人和转任问题,希望打造“不论到多大年纪、只要有意愿就能参加工作的终身不退休、终身活跃社会”。
同时,日本政府也加大了对因生育和育儿而离职的女性回归职场的支援。如大型旅行社HIS,从今年5月开始,导入了5年内重返岗位可享受离职时同等待遇的制度。
对于日本而言,东京可谓一个缩影,将人口结构变化及其衍生的就业、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安全等问题集中了起来。
关于公共服务与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应变策略,东京都政府于2007年制定“10年后的东京”规划,此后每年制定不同的试行计划。
发展空间,也是一个城市的未来。
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
文|清露
前段日子看到一则新闻:法国政府预计在明年3月推行一项签证新政。届时,在法国获得硕士、博士、职业学士等相应文凭的外国留学生,即使已经离开法国,也可在毕业四年内申请一种新的限期居留证,用于重返法国求职或创业。
而根据现行的规定,外国留学生若想在毕业后留在法国工作,一般而言就要在学生居留证到期时办理临时居留证,以便找工作,最终完成从学生身份到工作身份的转换。
相比之下,新政若施行,将会为外国毕业生提供更大的便利,从而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赴法工作或创业。
不过,当人们提到巴黎,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往往也不是政策文件或者柴米油盐——毕竟这座城市被冠以“浪漫之都”。
许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琵雅芙的那首《玫瑰人生》(lavieenrose)。而在法语中,“人生”(lavie)一词还可表示“生命”和“生活”。
当碰到无奈之事或者安慰他人时,法国人会说一句“这就是生活”(C’estlavie)。
刚到法国时,新环境使身心俱受水土不服之苦。印象最深的是行政手续办理。例如,信件在法国人的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很多机关都在向电子化办公的方向发展,但将材料通过挂号信寄给相应单位,依旧是稳妥可靠的方式。
记得在申请房补时,在线提交总是失败,只能跑去咨询。当办事员看到我用现场的电脑提交仍然失败时,果断交给我一份纸质表格。
挂号信的另一个优势,是邮局在对方签收后,会寄给寄信人一个回执,这样就不用为邮件的去向而担心,剩下的就是等待对方的处理了——至于时间,或许很短,或许很长。
日常生活中也会不时发生一些意外之事,从而影响当时或者整天的计划,甚至让人忍不住感叹一下偶然性的力量。
比如地铁走到中途突然停下,可能不到一分钟就恢复如初,也可能要耗上一段时间;比如正在图书馆自习,突然被告知所在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因为要游行所以提前结束工作,只得收拾书包转战别处;
比如某条线路出现故障,导致大家无法抵达学校,课程只能取消或改期……
到法国之前,“巴黎生活”不是陌生的字眼:它出现在无数作家的笔下,出现在印象派的画中,出现在影院的银幕上,等等。
就如海明威所说,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在我看来,文化、艺术的氤氲赋予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优雅、惬意,还有古老与年轻的奇妙结合,并使这些特质溶于生活,成为这座城市的血液,而非浮在表面的装潢。
我在巴黎看到的第一个地标是巴士底广场,附近有巴士底歌剧院,以及数不清的咖啡馆、小酒馆和餐厅。
某个周末午后,散步经过这里,只见歌剧院的大屏幕上显示即将上演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门前已经排起了等候入场的长队,大部分观众都作正装打扮,有老有少。
旁边的咖啡馆露天座几乎满员,人们边看街景边聊天边晒太阳。傍晚再经过时,酒馆开始热闹,而楼上某家正在聚会,可能又要深夜才结束。
地铁站里音乐人还在表演,通道两侧已经换上新的展览海报。
通过故居、街道名甚至报纸上的讣闻,可以发现巴黎如何记录着那些与它产生交集的生命。最近14区有了巴黎首条以时装设计师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是为了纪念“针织女王”SoniaRykiel。
这座城市仿佛在说,若是生命绽出耀眼的光芒,便不会被遗忘。
@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
节选于《中国青年》杂志2018年第24期
责任编辑:宋泽宇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