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遭遇了人在“囧途”的尴尬,纷纷网上吐槽充电“一桩难求”。

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这几年迎来迅猛发展。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上升228%和224%。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较2020年大幅增长22.6%。

充电网作为连接汽车和能源的网络,是新能源汽车赖以生存的新交通基础设施,是新能源和新交通双向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是支撑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能源保障。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充电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基本要达到1:1。但是截止到2021年6月,我国公共类和私人类充电桩合计仅约194.7万个,车桩比约为3:1,充电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于是乎,万亿级市场吸引了大量资本纷纷涌入。

仅2021年,就包括星星充电、特来电、快电等充电桩企业纷纷获得资本青睐。

1月与6月,特来电通过两次增资扩股,引进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上海久事集团、山东铁发基金、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智慧互联产业基金、亿纬锂能、华通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增至9.3亿元,投后估值约136亿元。

5月,星星充电宣布获得B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IDG资本、新希望投资集团、泰康资本等跟投,投后估值达155亿元。

8月,能链NewLink宣布完成E轮20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领投方为招商局资本,中金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其中,能链旗下快电便着力于汽车新能源解决方案和新能源出行市场。2021年能链融资总额超过40亿元人民币。

充电桩两大巨头特来电与星星充电更是分别启动上市辅导,准备冲击资本市场。

星星充电曾于2020年10月9日公告称,其母公司万帮数字能源拟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并上市,公司正在接受国泰君安辅导。2021年7月20日,国泰君安发布关于万帮数字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第三期工作报告。

特来电则于2020年12月2日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银河证券。

2021年7月28日,银河证券发布关于特来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2021年第二季度进展报告。在本辅导期内,辅导方式主要包括组织自学、专业答疑、中介机构协调会、案例分析等方式。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资料显示,特来电由特锐德于2014年创立,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充电网络运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系统解决方案、充电网络增值服务。截至目前,特锐德持有特来电77.71%股份。

特锐德是中国最大的户外箱式电力产品系统集成商、电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领军者、中国最大的箱变研发生产企业。特锐德公司的中高端箱变产品已经取得了中国铁路市场占有率第一、局部电力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特来电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思维,积极推进与政府、产业链以及跨界的合作,形成大合作生态共同体,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网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公司已在350个城市落地项目,并在70%的城市均市场占有率第一,日充电量1300万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公开数据显示,特来电APP注册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截止到2019年底注册用户已达240万人,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5%。

2021年6月29日,特锐德董事长、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在《给特锐德股东及特来电合伙人的一封信》中指出,特来电注册用户达到498万,累计充电量超83亿度。

特锐德十分看好公共充电网前途,7年在特来电大手笔布局。

特来电官网显示,公司7年累计投资72亿、研发投资12亿。

2020年11月30日,特锐德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工作的议案》,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分拆特来电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2021年1月、6月,特来电通过两次增资扩股,引进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上海久事集团、山东铁发基金、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智慧互联产业基金、亿纬锂能、华通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增至9.3亿元,投后估值约为136亿元。

在资本加持下,特来电充电业务飞速发展。特锐德2021年半年报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公司充电量就超过18.6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83%。

然而,特来电要想拿下“充电桩第一股”仍面临挑战与不确定性。

首先,业绩方面,特来电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公开信息显示,在股份改制前的2017年-2018年,特来电分别实现营收7.9亿元、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7.2万元、-1.36亿元。

股份改制后,特来电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1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7769.62万元。

从上面可以发现,特来电营收很不稳定,净利润方面更是连续4年亏损。

2021年半年报显示,特锐德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及其他实现营收11亿元,毛利率仅有8.24%。

这些也许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公开信息显示,基于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看好,早在2019年初,特来电就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和特来电的董事、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等对特来电业务发展有较大贡献和影响的人员,总人数为100人。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本次特来电股权激励价格为每元注册资本价格2.86元。激励对象出资金额5268.12元,认购特来电新增1842万元注册资本,特来电注册资本由35000万元增加至36842万元。激励股权占特来电股权比例为 5.00%。激励对象拟共同出资设立2家投资平台作为激励对象的持股平台。

增资前,特来电股权结构为特锐德持股88.57%、国开发展基金持股11.43%,增资后,特来电股权结构变为特锐德持股84.14%、国开发展基金持股10.86%、激励对象的持股平台持股5.00%。

然而,特来电在青岛特来劲一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岛特来劲二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两家股权激励对象持股平台增资后,国开发展基金却从股东中消失了,特锐德则持有特来电95.00%股份。

上述股权激励锁定期为5年,业绩考核条件为2019年~2023年特来电云平台累计充电量达到547.5亿度。预计2019年~2023年充电量分别达到22.5亿度、45亿度、90亿度、150亿度、240亿度;年增长率分别为100%、100%、100%、67%、60%,年复合增长率为84%。

股权激励股权的解除限售条件分以下几种情况: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可以说,这100位股权激励人员一时间站在了财富几何式增长的“风口”之巅。

但就在2021年10月28日,这一计划却生变。

2021年10月28日,特锐德在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336号特锐德办公大楼会议室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会议由公司董事长于德翔主持,与会董事以3票回避、5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关于调整特来电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的议案》。同日,在特锐德工业园办公大楼会议室召开的第四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也以3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关于调整特来电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的议案》。

特锐德公告称,受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影响,特来电预计充电量受到较大影响。目前,虽然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持续时间较预期显著延长,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的外部不确定风险加大。鉴于上述因素造成的影响,特来电经营环境较2019年股票激励计划制定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激励计划中所设定的部分业绩考核目标已不能和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及行业环境相匹配,若公司坚持实行原业绩考核目标,将削弱股票激励计划对于核心员工的激励性,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进而损害公司股东利益。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审慎研究,为保护公司和股东的长远利益,进一步调动公司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拟调整特来电2019年股票激励计划中的部分业绩考核指标。

调整后的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条件为: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特来电云平台累计充电量达到304.5亿度。上述业绩考核条件是基于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充电量分别达到22.5亿度、42亿度、60亿度、80亿度、100亿度进行预测。

本次股权激励股权的解除限售条件分以下几种情况: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虽然,公告曾表示,以上数据是公司内部预测作为对激励对象考核指标要求,不作为公司业绩承诺。

但考核几近腰斩的累计充电量,还是给特来电的发展前景涂上了一层迷雾。

特锐德公告也引起深交所的关注。

深交所就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调整原因、目的、作用以及合理性与合规性提出质疑。

深交所关注函指出,特锐德在《公告》中称,根据公司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特来电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宜的议案》(以下简称《授权议案》),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调整事项在董事会决策范围内。但依据公司披露的《授权议案》,业绩考核指标的调整并未明确列入授权范围

深交所要求特锐德说明公司认为本次变更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属于授权范围的判断依据?说明不经股东大会审议是否公平、公正,是否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利益?

深交所还要求说明结合前述问题答复进一步论证相关业绩考核指标调整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结合激励对象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刻意降低业绩考核指标向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高管等人员输送利益的情形?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上述调整方案显示,2021年业绩考核指标由90亿度调减为了42亿度。

深交所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要求说明本次变更是否为使用既定或基本明确的历史业绩作为特来电2021年考核指标?

深交所同时要求特锐德结合相关市场数据,对比列示特来电及同业可比公司同期充电桩销售量和保有量、充电总量、市占率等数据,分析说明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后特来电充电桩业务市场竞争力等的发展变化情况,并结合公司及市场权威机构(如有)对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市场的未来预期,对比分析调整前后的业绩考核指标所代表的充电市场占有率的实际差异?

除了业绩的不确定性,特来电还面临外部众多竞争者的挑战。

正在冲刺A股上市的星星充电就是其中之一。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官网显示,星星充电是我国日均充电量位于前列的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总部位于江苏常州。目前平台上共有自建充电设备终端64万余个,覆盖350个城市,日充电量超过800万度。

星星充电是全球58家知名车企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中不仅包括梅赛 德斯奔驰、保时捷、宝马、捷豹路虎、大众等国际品牌,还包括比亚迪、北汽等国内车企。

星星充电充电桩主要是交流电,特来电充电桩主要是直流电。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特锐德在2021年半年报中曾表示,公司充电桩运营数量及充电量均为全国第一。

然而,中国充电联盟数据却显示,在公共充电桩运营数量上,特来电与星星充电不相上下,甚至微弱于星星充电。

中国充电联盟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9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04.4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42.8万台、交流充电桩61.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14台。从2020年10月到2021年9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65万台。

截止到2021年9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12家,分别为:星星充电运营23.1万台、特来电运营23.0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云快充运营12.2万台、南方电网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3.3万台、汇充电运营2.3万台、上汽安悦运营2.2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7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7万台、万马爱充运营1.7万台、亨通·鼎充运营1万台。这12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1.8%,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8.2%。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当然,特来电在充电站数量与充电量上的确领先星星充电。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但在共享私桩布局上,特来电与星星充电拉开的距离却有点远。截止到2021年9月,星星充电运营数量67163台,占共享私桩整体比例的98.1%。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此外,星星充电早先在宣布获得A轮融资时,万帮数字能源、星星充电董事长邵丹薇曾公开表示,星星充电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持续盈利的充电企业,并称“目前充电桩行业不盈利则是行业现状。

所以,谁能在充电桩上市拔得头筹,仍存变数。

当然,即便如此,特来电也不会望而却步。

毕竟这关系着特锐德能否二次腾飞。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资料显示,特锐德于2004年创立。

这是一家中德合资公司。主要创始人于德翔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电力行业供用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委员。曾任河北电力设备厂副厂长、河北省电力公司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青岛龙达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特锐德有限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德锐投资董事长。Helmut Bruno Rebstock,1959年8月出生,德国国籍。毕业于德国特拉维夫大学,曾任职于德国西门子公司、TEG(德国)。现任公司董事、Questing Holdings Ltd.董事、MCHGlobal Consulting Ltd.董事、许继德理施尔董事、TEC(北京) 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特锐德主要从事高端箱式电力设备制造、汽车充电生态网、新能源微网三大领域。拥有子公司超过150家、资产150亿、集团销售规模105亿,市值超400亿,员工6000人,拥有川开电气等6大生产基地。

特锐德是中国电力产品技术标准参与者和制定者。高铁远动箱变、110k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35/110kV车载变、220kV箱式升压站等多款产品被鉴定为“产品国际首创、技术水平世界领先”;首创多站合一的预装式智慧能源站,将变电、配电、充电、放电、储能、光伏、数据中心、5G一体化深度融合,成为交直流混网的创新综合能源系统。

特锐德有过多个Mo.1的创举。

特来电业绩“预期”下调腰斩 创业板第1股特锐德二次造富还有戏吗

公司2009年上市,为创业板第一股,股票代码:300001。

特锐德在全球拥有10大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中心,研发和专有技术1200多项,建立了1100多人的行业顶尖的技术研发团队;作为中国箱变产业领军者,其技术和市场比肩西门子、ABB、施耐德,是工信部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台铁路客运专线电力远动箱变,于2007年应用于奥运工程中国第一条350km/h京津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公司研制的铁路电力远动箱变成功应用于世界第一条海拔4000米以上的铁路线——青藏线;公司研制的35kV移动式智能箱变应用于年产煤1500万吨的中电投白音华露天煤矿和神华集团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公司研制的10/0.4kV 智能箱式变电站应用于山东海阳核电站、青岛港油改电工程(全国第一个进行油改电的试点工程)、伊泰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变电站(国内首例)、甘肃安西风电场等。

特锐德客户集中分布于铁路、电力与煤炭等行业,以铁路行业为主。依托于当时国家对铁路建设投资的加大、尤其是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重点建设,煤炭行业高速发展、电力设备需求巨大,以及电网建设滞后的现状成为国家增大电网投资的原动力,特锐德集受益匪浅。

特锐德智能箱式变电站产品在中国铁路市场占有率60%以上,高端高压模块化变电站占电网及新能源市场60%以上。

特锐德从筹备上市工作,到成功“过会”,仅用了11个月;从股份公司成立到荣登创业板,也只用了3个多月。特锐德的迅速上市,造就了6名亿万富豪(于德翔、 HelmutBruno Rebstock、屈东明、刘立中、陈忠强、王聚辰),于德翔身价更是百天“速成”9亿元。

截止目前特锐德市值仍高达280亿,由此推算于德翔持股市值超过50亿。

然而,即便如此,创业板第一股的发展仍显得磕磕绊绊。

首先,特锐德净利润波动表现较大。

从2007年到2016年,十年时间,特锐德营收保持了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却有3年同比下滑,分别是2011年、2012年与2015年。

2017年,特锐德净利润虽然正增长了,但营收却又出现了16.43%的下滑。

2018年-2020年,特锐德连续3年营收保持10%以上增长,但净利润却有两年大跌,分别为2018年的-35.69%与2020年的-35.96%。

2021年,虽然一季度取得开门红,较2020年一季度扭亏为盈,但二三两个季度,特锐德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92.76%、51.4%。

除了业绩的较大波动,受累充电业务的高投入,特锐德资产负债率也较高。2014年为48.30%,2015年-2020年,特锐德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21%、74.83%、73.15%、73.56%、75.46%和68.48%。截止到9月末,特锐德资产负债率为63.08%。

更糟糕的是特锐德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从2018年的7.92亿,到2019年的3.90亿,再到2020年的1.60亿,每况愈下。2021年,更是连续三季净流出,分别为净流出9319.13万、2.85亿与5.09亿,前三季度合计净流出8.87亿。

截止2021年9月底,特锐德货币资金为16.39亿元,短期借款27.72亿,应付票据15.74亿元,应付账款33.61亿元,流动负债合计94.95亿元。

2020年,特锐德全线产品毛利率均出现了下滑,铁路系统业务、电力系统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及其他,毛利率分别下降了4.48个百分点、3.84个百分点、8.24个百分点。同花顺显示,公司综合毛利率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只有21.42%。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特锐德的存货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长,2020年期末余额为12.9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约4.6亿元,同比增长54.86%。

此外,巨额应收账款也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2010年以来,特锐德应收账款数额增加迅速,从3.32亿元飙升至2020年的45.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6.70%。应收账款数额的快速上升,不仅给公司带来了沉重的现金流压力,而且坏账损失的风险也陡然上升。

一方面是建设运营充电桩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是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特锐德面临的现金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除了通过各种间接方式进行融资外,将特来电推上资本市场,也就成了特锐德当前的重中之重!

(我是股东)

上一篇新闻

优衣库的海外拓展史,通过不怕犯错,从错误中学习,不断站稳脚跟

下一篇新闻

穿越冰雪荒原:透视冰岛加密货币挖矿产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