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李笑天:提高人口素质从孕前开始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李笑天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文汇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水稻播种前有一道选种的程序,将空瘪、虫害的种粒淘洗滤除,留下饱满的颗粒浸泡后播散到田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选种程序变得更加高端,种粒不仅要饱满,还要具备适应性、高产性、抗病性等,经过这样选种出来的水稻,不仅病虫害率低、产量高,而且质量优。
生物有着共同的特性,人类的繁衍也是如此。在医学还比较落后的时期,生命的诞生遵从着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律。而现在,人类想要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不仅提高了其他物种的质量,还要提高人类自己的素质。
李笑天就是一位致力于提高人口素质研究的医学家。
我国胎儿医学发展的先驱者
1995年,李笑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在校期间跟从一位老师学习计算机化统计。
这位老师既是一位产科主任,又是香港大学的流行病学教授,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产科医生学习计算机化统计,这在当时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但在2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一种超前意识了,这段时期的学习也为李笑天后来转向公共卫生研究埋下了种子。
李笑天评价自己是“一个很杂的人,不像有些科学家围绕一个问题深入研究十几年。我是哪里发现有问题,就去解决这个问题”。
回上海,李笑天深入学习妇产科知识体系,了解到很多妇产科领域的前沿研究。而在香港,李笑天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学会用新工具进行公共卫生研究。香港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在1996-1998年间,李笑天连续获得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从此开启了学术研究的大门。
2002年,沉浸于临床和学术研究多年之后,李笑天遇到了发展瓶颈,他需要再出去“汲取”一些新的“养料”,这一次他选择了新加坡KK妇女儿童医院。李笑天发现KK医院除了拥有跟国内一样的产科之外,还有先进的产前诊断技术是国内没有的。于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李笑天转而开始深入研究产前诊断。
2003年学成回上海之后,李笑天就开始筹备产前诊断学科建设,并于2004年正式在妇产科医院成立这一学科,第一年开展了100多例胎儿诊断,发展到现在每年接诊已经达到上千例。
2010年,为进一步发展产前诊断学科,李笑天带领团队去了美国的费城儿童医院学习。费城儿童医院是全世界胎儿医学最负盛名的医院,他带领团队学习其架构模式,深入研究其成功经验,并将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国内开展起胎儿医学的研究,成为我国胎儿医学发展的先驱者。
提出“计划妊娠”,提高人口素质
人生的起跑线其实从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我国从2003年开始重视出生缺陷的问题,当时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出生缺陷率一年比一年高,最高达7‰-8‰。“出生缺陷率的升高跟医学发展、检查技术提高、检出率增高有关。”李笑天解释说,“以前的技术无法检查出胎儿的出生缺陷问题,很多胎儿疾病出生之后才逐渐被发现,而现在的技术使得胎儿在母体内时某些出生缺陷问题就能被检查出来。”
然而,检查发现胎儿出生缺陷问题时,其实已经晚了一步,因为这个时候疾病已经形成。想要降低出生缺陷率,就要在怀孕前减少、杜绝这种可能,提高胚胎的质量。李笑天是我国最先提出“计划妊娠,孕前保健”理念的医学家。他说:“我们不能强制婚前检查,但可以倡导孕前检查,发现问题就可以先治疗后怀孕,这样就能避免或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孕前检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问题,是保障优生优育的有效措施。
2005年妇产科医院就开始设立孕前检查门诊。2006-2007年期间,静安区试点开展孕前检查项目,李笑天应邀成为项目组专家,由于其对孕前检查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成为该项目的学术指导。他们在社区医院设立专门的免费检查点,制定体检项目,并提供免费咨询。检查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对于疑难问题还设立了高危筛查中心。同时,他们还编写了当时国内第一本孕前检查科普书籍——《实用孕前检查指导手册》。这一项目的开展大大促进了大众对于孕前检查的知晓率、提高了孕前检查的意愿性,孕前叶酸的正确服用率增加了一倍。
三年内,李笑天设计了社区开展孕前检查的可执行模式,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操作规范,并编写了相关内容的宣传资料。随着这些工作的落实和持续推进,李笑天也一步一步地从临床迈向了公共卫生领域。临床医学是针对某种疾病的个体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而公共卫生则是针对所有人群的问题进行处理。
人口素质问题是国家大事,李笑天欣慰地说:“我觉得很开心的一点是,在全国推广孕前检查的过程中,我参与了不少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将管理学理念应用于妊娠管理
李笑天对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一个很杂的人,不像有些科学家围绕一个问题深入研究十几年。我是哪里发现有问题,就去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之外,李笑天在产科领域的研究方向是高危妊娠。以前,女性的分娩过程被认为是“从鬼门关走一遭”。医学发展至今,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母婴死亡率,很多人不再把分娩危险当回事。事实上,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疾病谱也在发生改变,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高危妊娠仍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近些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也随之增加。李笑天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他说,发现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他将标准化管理的理念灵活地应用到疾病管理中,创造性地提出子痫前期的表单式管理模式,建立了产后出血预警和评价体系,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提高了妊娠和分娩的安全性。
“最近我们又开展了一项研究,关于环境污染与产科疾病的关系,我们发现环境干扰物双酚A跟高危妊娠有关。”李笑天介绍说,“以前的研究发现,双酚A具有类激素作用,其危害与塑化剂类似,与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卵子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能力有关的疾病发病相关。新的研究又发现,双酚A与高危妊娠有关,导致早产、流产率升高,胎儿发育不良。”
李笑天发现,这些因素都与胎盘有关,他就开始研究双酚A是否与妊高症有关,最终发现这两者之间也有关系,双酚A会影响胎儿胎盘的发育。李笑天坦言,他目前进行的还只是相关性研究。
疾病防治从-1岁开始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胎儿医学研究的专家,李笑天在国内首次实施的“胎儿疾病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目前已成为胎儿医学的常规诊治模式。
“胎儿医学的治疗我们也做了很多研究。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我们医院从2004年开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在仍在不断学习。”李笑天谦虚地说。
胎儿期发生的疾病,如果可以等到孩子出生后再治疗,就没有必要在胎儿时期治疗。因为宫内治疗的风险肯定比分娩后治疗的风险更大,而且对母体也有风险。假如胎儿时期不治疗,分娩死亡率很高,就可以选择宫内治疗的方法,保证胎儿能够顺利分娩。
除此之外,李笑天还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子宫外产时处理(EXIT)手术,对胎儿膈疝、胎儿颈部肿瘤等死亡率极高的难治病症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方式。他还提出了胎儿心律失常的宫内治疗等先进诊疗模式,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诊断等相关研究,切实推动了胎儿医学的发展。
如果说,儿科学研究的生命周期是0-18岁,那么胎儿医学则是从-1岁的生命开始的。医学研究的跨度在不断延伸,人口素质的提高亦显见成效。
李笑天说,动物有生存和生殖这两种本能,生命才能生衍不息。
但是,除了这些本能之外,人类还在不断磨砺更多的才能,不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还要在浩渺宇宙中书写人类文明的绚丽篇章。一代又一代像李笑天一样的科学家们,正在为此不断努力奋进!
名医简介
李笑天: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指导中心副主任,兼任《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上海市围产医学学会委员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项;科研成果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专著《病理产科学》,参加编写《妇产科学》《实用妇产科学》《现代产科学》《大辞海·医药科学卷》等。
入选上海市科研“启明星”计划、“医苑心星”计划、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荣誉。
作者:蒋美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