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年味真的越来越淡了吗?

年味真的越来越淡了吗?

过年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中国人民最热烈的情感凝聚和美好寄望。

过年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家家户户在年前半个月左右就开始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干货炒货、糖果水果等等,都要采办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鞋,准备过年时穿。


关于过年的冷知识

1、由于历法的不完善和不断变化,直到2000多年前汉武帝时期,才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春节的日期也才算固定下来,并流传至今。

2、在古人最早的认知中,像正月初一、二月初二、直到九月初九,这样的日子都是不吉利的。就好比光滑的竹子每隔一段会有凸起的「节」,所以这种日子被称为「节」,而春节就是一年里最不吉利的日子。所以春节这天人们都要驱鬼辟邪、祈福迎祥,久而久之这也形成了过年的传统习俗。

3、最早的爆竹是真的竹子,当时的古人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后来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于是就有了爆仗。

4、压岁钱在古时其实并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物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叫做「祟」,每到除夕夜就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它的。

5、春节并不只是中国有,还有很多亚洲国家也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比如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6、我们都知道农历有闰月,当然也会有闰正月。按照历法推算,出现闰正月的年份有1651、2262、2357、2520、2539、2634,想过两个春节最近的也要到2262年。当然,碰上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也只会过第一个正月的。

7、现行的农历历法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排的,月亮从圆到缺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这样就导致了大小月的出现,某个月30天、某个月29天,如果刚好是腊月只有29天,那这一年就没有大年三十了。

8、春节的时间一般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晚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在公历上相差了整整一个月。

年味真的越来越淡了吗?


全国各地都有哪些特色年货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过年的年货也是各有千秋。

1、北京人的年货里一般少不了果脯、酥糖、葫芦串儿,知名的还有稻香村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

2、天津有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当然年货里还少不了杨柳青木版年画。

3、川渝不分家,香肠腊肉那是又麻又辣,家家户户必备。

4、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还有黑龙江的红松、哈尔滨的红肠、吉林的黑木耳、铁岭的榛子。

5、山东有烟台苹果、德州扒鸡,山西有太谷饼、平遥牛肉,河南有道口烧鸡、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北有金丝小枣、蜂蜜麻糖、酱驴肉。

6、江苏少不了苏式点心和盐水鸭,浙江少不了金华火腿和余姚皮蛋,安徽少不了四大名点和砀山酥梨,上海少不了老大房糕点和大白兔奶糖。

7、福建琯溪蜜柚、江西赣南脐橙、广西砂糖橘那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水果。

8、干货当属新疆的核桃、巴旦木、葡萄干,内蒙古的风干牛肉和奶酪,青海宁夏的枸杞。

9、粤式点心、港式点心,澳门手信,台湾凤梨酥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当地年货。

还有没点到名的吗?云南的滇八件,西藏有灵芝、耗牛肉干,甘肃有兰州百合,陕西有柿子饼,贵州有刺梨干、刺梨汁,海南有椰子糖,湖北有周黑鸭、热干面。

还没齐全?哦,还有家乡湖南呢。湘西腊肉、东江鱼、麻阳柑橘、永兴冰糖橙...多的数不过来呢,最火的当属浏阳花炮美名扬。

当然了,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特色年货琳琅满目。如今网络通达,物流便捷,各地人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各种年味。

话说回来,各地年货虽有不同,却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年货重要的不是家乡年货之争,重要的是年货带来的年味和心意。

年味真的越来越淡了吗?

很多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城市林立的高楼间,找不到那种儿时的杀年猪、穿新衣,各家各户串门拜年的感觉了。也许,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有了新的内涵。但是,年味中的精神和文化上的意义会一直传承下去。

上一篇新闻

山语散话—《济南消失的老街》

下一篇新闻

3月机票价格集体跳水!郑州出发最低150元,现在“抄底游”最划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