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152篇CNS文章

截至2019年10月26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52篇文章,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24篇,Nature 发表了70篇,Science 发表了58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68篇文章由独立的一个通讯单位完成,84篇是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的,其中有60篇是中外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的,24篇是国内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

领域来划分:材料科学有27篇,地球科学12篇,化学8篇,生命科学90篇,物理学15篇;

单位来划分(文章数目大于5):中国科学院40篇,清华大学27篇,北京大学13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篇,复旦大学10篇,浙江大学10篇,上海交通大学7篇,南京大学5篇,西安交通大学5篇;

通讯作者来分(大于1篇CNS):颜宁4篇, 王文,柴继杰及施一公都是3篇,曹雪涛,邱强,杨辉,李雪明等人都是2篇(王文/邱强,柴继杰/王宏伟/周俭民,杨辉/李亦学是合作团队) ;

最后,由于文章较多,如有错误,请及时向iNature反映,方便我们进一步纠正。


1.截至2019年10月26日,中国学者在CNS发表了152篇文章,具体的单位列表如下: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152篇CNS文章


2.文章列表如下(红色的为第一单位的通讯作者):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152篇CNS文章


3.所有文章解析列表

【1-117】在2019年8月26日,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100篇文章;

【118】2019年8月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志伟及北京大学高宁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 Structural basis of assembly of the human TCR–CD3 complex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人类TCRα/β与CD3六聚体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分辨率为3.7Å;

【119】2019年8月29日,南方医科大学丁彦青及周伟杰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 LECT2, a Ligand for Tie1,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Liver Fibrogene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LECT2鉴定为孤儿受体Tie1的功能性配体,并为LECT2 / Tie1信号在血管生成/血窦毛细血管化和肝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120】 2019年8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刘剑峰及密歇根大学X.Z. Shawn Xu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 A Cold-Sensing Receptor Encoded by a Glutamate Receptor Gen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红藻氨酸类谷氨酸受体同源物GLR-3鉴定为冷受体;

【121】2019年9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黄晶及雷鸣等人(第一单位为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nucleosome recognition and modification by MLL methyltransfera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人类MLL1和MLL3催化模块与核小体核心颗粒(含有H2BK120ub1或未修饰的H2BK120)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这些结构证明MLL1和MLL3复合物都与核小体的组蛋白折叠和DNA区域广泛接触,这样可以轻松获得组蛋白H3尾部,这对于H3K4的有效甲基化至关重要

【122】 2019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Shuhai Xiao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Death march of a segmented and trilobate bilaterian elucidates early animal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描述了晚期埃迪卡拉时期(可追溯到551-539百万年前)的两侧对称性动物化石,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Yilingia spiciformis。 Yilingia可能与panarthropods或annelids有关,并揭示了两侧对称性动物的分割起源。 作为为数不多的Ediacaran动物之一, 证明它已经产生了长而连续的小径,Yilingia提供了对负责Ediacaran微量化石的动物身份的见解;

【123】2019年9月4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周宏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袁为民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挺贵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Fast inflows as the adjacent fuel o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accretion disks in quasa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在类星体样本中检测到红移的氢和氦原子的宽吸收线;

【124】2019年9月6日,Cell杂志以“Fate mapping via Ms4a3 expression history traces monocyte-derived cells”为题,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Florent Ginhoux、苏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单核细胞前体特异性的遗传学谱系示踪模型,揭示了单核细胞(monocyte)在骨髓中的发育过程以及成体组织巨噬细胞(Tissue-residentmacrophage)的更新过程解决了长期以来国际免疫学界关于单核-巨噬细胞来源和更新的争议

【125】2019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杜世萱与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Atomically precise, custom-design origami graphene nanostructures”得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按需定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基于这种原子级精准的“折纸术”,还可以折叠其它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复杂的叠层结构,进而制备出功能纳米结构及其量子器件,研究其新奇物理现象。例如,探索魔角旋转堆垛双层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超导电性、拓扑特性和磁性,以及研究一维异质结的输运性质及其应用等等。该研究工作对构筑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机器)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技术上的意义;

【126】2019年9月12日,北京大学陈雷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human 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使用cryo-EM分别在3.9Å和3.8Å的分辨率下确定人α1β1 sGC全酶在无活性和NO活化状态下的结构。另外,该研究还获得了组成型活性β1H105C突变体的6.8Å分辨率cryo-EM图谱;

【127】2019年9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及Fan Jingyun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Satellite testing of a gravitationally induced quantum decoherence mode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量子场事件形式的量子光学实验测试,该理论试图在包含闭合时曲线和普通时空的外来时空中呈现量子场的连贯描述。 该研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

【128】 2019年9月25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毛河光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Ultrahigh-pressure isostructural electronic transitions in hydrogen“的研究论文,固态氢在高达254GPa的压力下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揭示了从I相到III相和IV相的转变的晶体学性质;

【129】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学郭少军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PdMo bimetallene for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PdMo双金属片(一种高度弯曲且亚纳米级厚度的金属纳米片形式的钯钼合金)是一种有效且稳定的碱性电解质中ORR和OER的电催化剂,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性能(质量活性分别比市售Pt / C和Pd / C催化剂高78倍和327倍,并且在30,000个潜在循环后几乎没有衰减)

【130】2019年9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罗永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tuart Brown及Andrej Pustogow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Constraints on the superconducting order parameter in Sr2RuO4 from 17O NM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氧17的核磁共振(NMR)光谱,以探测Sr2RuO4中超导的性质及其在应变下的演化。研究发现:首先,无论应变是否存在,Sr2RuO4的自旋磁化率在超导相变前后均有明显的变化;其次,这些现象无法用常规的手性p波表象来理解,甚至所有与z方向平行的超导序参量都存在疑问,从而启迪人们重新审视它的超导对称性

【131】 2019年9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学陈宇林团队在 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 Magnetic Weyl semimetal phase in a Kagomé crystal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角度分辨光发射光谱,发现铁磁晶体Co3Sn2S2的电子结构,并发现了其特征表面费米弧和整个Weyl点的线性体带色散。这些结果将Co3Sn2S2确立为磁性Weyl半金属,可以用作实现诸如手性磁效应,异常大的异常霍尔效应和量子异常霍尔效应等现象的平台;

【132】 2019年9月2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立东课题组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low-cost SnS0.91Se0.09 crystal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并利用硫化锡(SnS)的多个能带随着温度的演变规律,通过引入Se优化调控了有效质量和迁移率的矛盾,在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SnS晶体材料中实现了高的热电性能;

【133】2019年9月30日,南京大学Zhuangzhi Shi 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Kendall. N. Houk 共同通 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 Metal-free directed C–H bond activation and boryl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芳烃和杂芳烃的位置选择性C–H硼化的直接C–H活化的一般方法,避免使用金属催化剂。 C7和C4硼化的吲哚是通过温和的方法生产的,具有广泛的官能团相容性。 该机理涉及BBr3作为试剂和催化剂,并通过DFT计算确定。 形成的硼种类物质向天然产物和药物支架的下游转化突出了该策略的潜在用途;

【134】2019年10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覃文新,荷兰癌症研究所Leila Akkari及René Bernards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Inducing and exploiting vulnerabi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DNA复制激酶CDC7的药理学抑制作用选择性诱导TP53突变的肝癌细胞衰老。总之,CDC7抑制剂与mTOR抑制剂(舍曲林)联合进行治疗在肝癌中带来临床益处,进而降低了肿瘤复发的风险;数据表明利用诱发的脆弱性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135】2019年10月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董佳家及K. Barry Sharpless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Modular click chemistry libraries for functional screens using a diazotizing reag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寻找新的SuFEx反应砌块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安全,高效合成罕见的硫(VI)氟类无机化合物FSO2N3(氟磺酰基叠氮)的方法;

【136】2019年10月4日,中科院植物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克平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Differential soil fungus accumulation and density dependence of tree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多级建模方法,通过DNA测序将亚热带森林地块的长期幼苗统计数据与土壤真菌群落数据相结合,以解决各种土壤真菌的对树木密度依赖性的反馈

【137】2019年10月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及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高大明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ed Prote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配对的肿瘤和来自159名患者的相邻肝组织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HCC)的首次蛋白质组学表征。总之,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可极大地扩展与HBV相关的HCC的知识,并可能最终有益于临床实践;

【138】2019年10月3日,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地质研究所Thomas M. Blattmann及同济大学刘志飞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ineralogical control on the fate of continentally deri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oc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陆地来源的土壤成因有机质在海洋里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从蒙脱石表面被剥离,取而代之的是海洋成因有机质,但同样是陆地来源的岩石成因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与云母和绿泥石紧密结合而不发生变化。这个结果表明,陆地来源有机质在海洋沉积物中的长期保存是由层状硅酸盐矿物这个一级因素所控制;

【139】2019年10月9日,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余倩,乔治亚理工Ting Zhu、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obert Ritchie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Tuning element distribu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by composition in high-entropy alloy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原子分辨率化学映射来揭示广泛研究的面心立方CrMnFeCoNi Cantor合金和新面心立方合金CrFeCoNiPd的元素分布

【140】2019年10月10日,同济大学翁志萍,麻省大学医学院William E. Theurkauf及昆士兰大学Keith Chappell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The piRNA Response to Retroviral Invasion of the Koala Gen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KoRV-A γ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并通过水平和垂直转移相结合的方式席卷野生考拉,从而可以直接分析生殖细胞基因组的逆转录病毒入侵;

【141】 2019年10月11日,深圳大学材料学院饶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恩、西安交通大学张伟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 Phase-change heterostructure enables ultralow noise and drift for memory oper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面向高精度神经元计算应用的相变存储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42】2019年10月11日,南开大学刘遵峰及达拉斯大学理查森分校Ray H. Baughman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Torsional refrigeration by twisted, coiled, and supercoiled fib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改变纤维内部的捻度可以实现降温,制冷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且适用于天然橡胶、钓鱼线和镍钛合金等多种普通材料。该研究发现的这种新型制冷技术,为制冷领域扩充了一个新的板块,将为降低制冷领域能源损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143】2019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唐睿康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Crosslinking ionic oligomers as conformable precursors to calcium carbon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交联离子低聚物构建连续结构的无机材料的过程。以碳酸钙为模型,该研究获得了大量具有可控制分子量的低聚物(CaCO3)n,其中三乙胺用作封端剂以稳定低聚物。除去三乙胺可引发(CaCO3)n低聚物的交联,从而快速构建纯整体式碳酸钙,甚至具有连续内部结构的单晶;

【144】2019年10月17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王祥喜及中国农科院步志高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Architectur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nd implications for viral assembly”地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优化的图像重建策略,解析了高达4.1埃的ASFV衣壳结构,包括一个主要(p72)和四个次要的衣壳蛋白质(M1249L,p17,p49和H240R),并被组织为pentasymmetrons。这些结构细节揭示了衣壳稳定性和组装的基础,为ASF疫苗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145】2019年10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超龙及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刘建军共同通讯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Large-Scal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Three Diverse Asian Populations in Singapor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对4810名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发现了9830万个SNP和少量插入或缺失,其中一半以上是新发现的这些结果凸显了这些数据作为在广泛的地理区域中增强人类遗传学发现能力的资源的价值;

【146】2019年10月23日,由华大基因领衔的一千个植物转录组联盟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A Phylogenomic Viewof Evolutionary Complexity in Green Plants”的植物物种进化研究成果。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名植物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盟,历时9年时间,研究发布了1178种植物转录组测序成果,这些植物跨越了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包括绿色植物(Viridiplantae),青藻(Glaucophyta)和红藻(Rhodophyta)以及31种植物基因组。该研究为检查绿色植物的进化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系统生物学框架。高质量植物基因组序列的可用性不断提高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进步,使人们能够在整个生命之树上进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

【147】2019年10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周爱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程奇及曼彻斯特大学Nigel S. Scrutton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nzymatic photocatalysis in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嗜热球菌和Synechocystis sp的蓝藻游离形式及与烟酰胺辅酶复合的POR的晶体结构。这些研究揭示了POR活性位点如何通过从NADPH进行的局部氢化物转移和沿结构定义的质子转移途径的远距离质子转移促进光驱动的原叶绿素减少。

【148】2019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国生及香港科技大学林振阳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ite-specific allylic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with a copper-bound N-centred radic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铜(Cu)催化的复杂烯烃的位点和对映选择性烯丙基CH氰化,其中以Cu(II)键合的氮(N)为中心的自由基在实现精确的位点特异性HAT中起关键作用 。非常重要的是,该反应体系不仅具有非常宽广的底物普适性和官能团兼容性,而且还适用于复杂药物分子的后期精准修饰,为新药的研发以及药物分子的改造提供新的途径。

【149】2019年10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刘明,周子尧及丁向东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Super-elastic ferroelectric single-crystal membrane with continuous electric dipole rota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合成了无损伤提离工艺的独立式单晶铁电钛酸钡(BaTiO3)膜。BaTiO3膜在原位弯曲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180°折叠,这表明它具有超弹性和超柔韧性。 柔性的铁电体膜可以作为一个可行的平台,用于探索应变触发的相关现象,例如在未来的研究中功能增强,铁电体域工程和相变。超柔性外延铁电膜可以实现许多应用,例如柔性传感器,存储器和电子皮肤。

【150】 2019年10月25日,浙江大学郭江涛,李敬源,天津大学叶升,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白晓辰及范德比尔特大学的Eric Delpire共同通讯在Science 发表题为“ 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cation-chloride cotransporter KCC1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介绍了在2.9至3.5埃分辨率下,在氯化钾或氯化钠中人氯化钾共转运蛋白KCC1的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KCC1以二聚体形式存在,胞外和跨膜结构域均参与二聚化。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及计算研究表明,KCC1中有一个钾位和两个氯化物位,这些都是离子迁移活性所必需的。KCC1采用向内构象,并封闭了细胞外门。KCC1结构使我们能够对KCC中潜在的离子传输机制进行建模,并为药物设计提供蓝图

【151】 2019年10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Dante Neculai、孙启明、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研究所研究中心Brain Raught及多伦多St Michael医院Gregory D. Fairn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 Palmitoylation of NOD1 and NOD2 is required for bacterial sensing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膜募集和免疫信号传导需要NOD1 / 2 S-棕榈酰化。ZDHHC5被确定为负责此关键的翻译后修饰的棕榈酰转移酶,并且发现NOD2中的几种与疾病相关的突变与缺陷性S-棕榈酰化有关。因此,ZDHHC5介导的NOD1 / 2的S-棕榈酰化对于它们对肽聚糖的应答和进行有效免疫应答的能力至关重要

【152】由于其能够约束光,光学谐振器在科学和技术中非常重要,但是其性能常常受到不可避免的制造缺陷引起的面外散射损耗的限制。2019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彭超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Topologically enabled ultrahigh-Q guided resonances robust to out-of-plane scatter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理论上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子晶体平板中的一类引导共振,其中平面外散射损耗受其拓扑性质的强烈抑制。该研究工作为将来在具有开放边界条件的系统中探索拓扑光子学及其在改进光子集成电路中的光电器件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上一篇新闻

邦太供应链 | MSC新增SEAHORSE航线扩展亚洲内部网络

下一篇新闻

中国企业对日投资的热点以及趋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