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近日,绿会秘书长周晋峰博士收到来自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物种保护项目联络主任Stephen Aina的来信。在信中,Stephen Aina主任谈到尼日利亚近期开展的穿山甲保护工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享下一步工作计划。Stephen Aina主任希望,能在未来与绿会团队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这一濒危物种;切断不法分子通过尼日利亚中转穿山甲这一走私链条。根据Stephen Aina来信介绍的情况,绿会将考虑与当前正在推进的“穿山甲正名之年”系列工作进行有效结合。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2月17日,是“世界穿山甲日”。充分响应全球关注穿山甲的号召,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在其位于拉哥斯的总部,举办 “穿山甲与政治”主题活动,呼吁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打击尼日利亚日渐兴盛的野生动植物走私贸易,保护尼日利亚濒危物种,尤其是穿山甲。

据尼日利亚海关提供数据,2018年收缴非法贸易穿山甲鳞片14,833公吨(估值90亿美元)。无论以重量还是价值衡量,这都是涉及穿山甲鳞片的最大走私案例。

在活动中,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总干事Muhtari Aminu-Kano博士说,“尼日利亚较晚发起穿山甲保护工作,本次‘穿山甲与政治’活动在尼日利亚是首例”。他解释道,野生动植物,因其能带来的巨大利润,与政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尼日利亚穿山甲保护工作组(PCWGN)主席Olajumoke Morenikeji博士呼吁媒体、科研工作者、警方、环保部门、非政府环保机构共同努力,禁止盗猎与穿山甲国际贸易,这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当地盗猎者,并告知他们拥有其他谋生手段。”

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穿山甲与自然为主题的“现场画画竞赛”。参赛者为当地小学生。这个活动环节的意义在于,使孩子们能尽早意识到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爱护环境,而穿山甲是整个环境体系的一部分。穿山甲正濒临灭绝,因此我们格外需要重视保护这一物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描绘穿山甲的作品,使小学生关注身边环境、保护身边环境、爱护身边环境”,Olajumoke Morenikeji博士说道。

参会代表Desmond Majekodunmi说:“穿山甲体现了上帝这一造物主的无限智慧。穿山甲的舌头长于身体。它能够将舌头伸进白蚁穴底部、捕捉白蚁。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像穿山甲这样捕食白蚁。如果不保护穿山甲,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海关指挥助理Sule Mutalib告诉活动参与者:“导致尼日利亚穿山甲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在中国、越南及东南亚其它地区,人们视穿山甲为美味的食材,并认为其鳞片可以入药。”

事实上,穿山甲是世界上遭遇走私最严重的哺乳动物。穿山甲鳞片从非洲村落被转运到城市,随后经由中国经销商(据说)通过精密的走私贸易网络,再次转运到亚洲,途经香港、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等地。

Sule Mutalib补充道:“许多保护者担忧,非洲穿山甲将成为盗猎者在亚洲市场进行非法国际贸易的目标物种。”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Stephen Aina主任在来信中提到,目前,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正在起草本国第一份《穿山甲行动与恢复计划》。这份计划,将指导未来在尼日利亚开展的穿山甲保护工作。具体包含五项举措:(1)执法机构培训,以便更好施行《濒危物种法案》相关条例;(2)开展科学研究,调查穿山甲来源、走私路线及黑市情况;(3)提升媒体关注度;(4)提高社区参与度;(5)穿山甲救助与恢复相关工作。

“商业驱动是罪魁祸首:是商业利益,而不完全是自发的消费者需求,在推动穿山甲走私”,周晋峰博士强调。“相关案例屡见不鲜。例如,广东公共频道播出的《古方催乳有奇效》节目,以及广东省一教参课本中明确将穿山甲列为‘药品’,原因均为商业利益推动。我们认为,穿山甲中成药之所以拥有广阔市场,不是因为它有特殊疗效,而是因为穿山甲本身珍贵、特殊、濒危,商家便是利用、开发穿山甲这一特点,过度刺激市场需求。”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为此,绿会将2019定名为“穿山甲正名之年”。“我们要将真相告知公众”,周晋峰博士说道,“有两个重要的真相,一是,穿山甲中成药属于下品药,疗效甚微。《中国药典》明确指出,仅中华穿山甲鳞片(物种拉丁名为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可入药;任何使用其他穿山甲物种鳞片的中成药,均为伪药。可是,1995年左右,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已经被宣布‘商业性灭绝’。这表示,目前中医师使用的穿山甲鳞片,不是源自中华穿山甲,而可能源自非洲等地,不具备疗效。二是,中药典籍《药性论》记载:(穿山甲)药性大毒。这意味着,食用穿山甲,不仅不能对健康有益,反而可能对身体带来伤害”。

目前,绿会一系列围绕“穿山甲正名”的工作已紧锣密鼓展开。相信有了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的加入,未来的穿山甲保护工作将会更广泛、更有效率、更有影响力。

(文中图片来源: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

文/卢蕾 审/岩青 编/Angel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公益项目】

消失在盘中的穿山甲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捐款链接

尼日利亚保护基金会致信绿会,提议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穿山甲

掌握生物多样性、环境公益诉讼、绿色发展等领域全面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485952

官网:http://www.cbcgdf.org/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上一篇新闻

国内知名商业项目赏析 | 上海iapm

下一篇新闻

70+国际品牌2018年业绩,谁卖货卖“疯”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