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题记】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过去30年来“两岸一家亲”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动者,仍在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而努力。

【李瑞河简历】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名间乡,茶农子弟。1953年(19岁)由茶农变为茶商,跟随父亲在高雄冈山开办“铭峰茶行”。1961年(27岁)独自创业,在台南创建“天仁茗茶”。1968年(34岁),天仁茶业有限公司成立。经过30年奋斗,拥有17家天仁关系企业,总资产一度超过40亿元新台币。1990年(56岁),事业正直高峰,遭遇金融危机打击,旗下“天仁证券公司”亏损30亿元新台币。事业归零,人生差一点走到尽头。但诚实守信,勇于担当,一肩扛起所有责任,变卖家产偿还债务。1993年(59岁),年近花甲,重新出发,选择到祖国大陆再次创业,创办“天福茗茶”,以求“西山再起”。8年后(2001年,67岁),重掌台湾天仁集团帅印,成为两岸两个最大茶业集团掌门人。18年后(2011年,77岁),天福茗茶在香港上市。期间,陆续创办天福茶博物院、天福茶学院、“唐山过台湾”石雕园等,享有“两岸茶王”、“世界茶王”称号。李瑞河的一生,创造了茶的美丽神话,谱写了荡气回肠的人生传奇。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先生在其83岁生日当天,接受中国台湾网记者专访。

记者:何建峰

在中国大陆,天福茗茶的知名度或许高过其创办人李瑞河;但认识李瑞河的人,一定能够被他丰富的传奇经历,被他一叶入魂、人茶融一的境界,被他爱国爱乡的浓郁家国情怀所感动。

200多年前,先祖从福建漳浦迁居台湾南投,世代以种茶为生,到李瑞河已历经7代,但清贫依旧。或许,这是促使他“变种茶为卖茶,变茶农为茶商”的内在动力。

1960-19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钱淹脚目、荣华富贵,李瑞河由茶起家的事业一举冲天,但“行外人干行内事”的尝试却也让他输得一败涂地、一切归零。

1993年,年近花甲,跨越海峡、西山再起,李瑞河回到祖国大陆二次创业,创办天福集团。20多年间,在大陆建成9大主要生产基地、1200多家天福茗茶直营店,还创办了全球最大茶博物院、全球首家茶专业高等院校,以及多个茶主题高速公路服务区。天福茗茶的企业品牌、文化品牌,已伴随缕缕茶香深入人心。

83岁生日当天,李瑞河深情地说,我们国家花了六七十年时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自己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两岸统一;希望家乡台湾未来可以成为全中国人的“桃花源”,那里充满人情味,那里安定、文明、热情……

青年得志、中年破产

——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

1945年台湾光复时,李瑞河11岁。大概也是这个时候,他就得在自家茶园茶树的间隙中牵牛犁地,种些地瓜。在更小的时候,他与祖母等长辈劳作于茶园,采茶季节为父亲、叔伯们送茶水,摇晃着小身板吆喝着“大家来吃茶喔!”

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是朴素的,但更是清贫的。李瑞河的父亲18岁、母亲17岁时结婚,第二年生下了他;此后多年间,父母陆续为他带来了3个弟弟、5个妹妹。“农业社会需要人啊,所以年轻小伙子要早结婚娶媳妇、早生几个孩子来帮忙种茶做茶。”

他还清晰记得,小时候全家人的柴米油盐都要仰仗茶叶,但台湾光复后的几年,由于久经战乱和日本殖民当局统治的盘剥,老百姓生活困顿,茶叶卖不出去,到过年了家里还堆积着五六百斤。

“种茶叶一年,辛辛苦苦,没人要的话,还不如种地瓜,起码能充饥啊!”十几岁的李瑞河向父亲建议,去台湾南部城市开茶叶店,只要开门做生意,就能“日日进财”。1953年,19岁,李瑞河在高雄冈山开办“铭峰茶行”,“日日进财”四个大字被他写在了门上。

李瑞河并没有像父亲一样很早结婚,这与他的家庭条件有关。与他一起服兵役的战友们陆陆续续都结婚了,26岁的他却依然打着“光棍”。经人介绍,李瑞河鼓起了勇气登门向“有钱人家”提亲。这家人的女儿,也就是后来李瑞河的老婆,父亲是高雄县议员,娶了两房,生了11个孩子。

“我年轻的时候很帅的,我老婆对我印象很好!”这给了李瑞河底气,但当时与准岳父的对话还是不免让他脊背冒汗。“岳父问我家里几个孩子,我就说兄弟4个;他又问有没有姐妹,我只好如实说还有5个妹妹。这时,岳父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李瑞河察出端倪,怕是岳父觉得他家孩子多,条件不好,就灵机一动回应道:“我家世代种茶,现在高雄开茶叶店,将来兄妹9人一人开一家,就可以组成茶叶公司,把您女儿娶过去就可以做老板娘了!”年轻人的魄力感动了岳父,李瑞河成功“骗婚”。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李瑞河并非信口开河,他的茶叶店果真开了很多家。“从60年代到80年代,这三十年间,两蒋时期,台湾省吃俭用,经济成长很快,为后来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大家有钱了就愿意消费茶叶。我碰上了好的时机,慢慢做起来16家的关联企业,每一家都在挣钱。”李瑞河的店铺在岛内遍地开花,陆续创办了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40亿元新台币规模的“天仁集团”应运而生。当年夸下海口的承诺,得以实现。

在经历三十多年的经济腾飞后,台湾异常繁荣的股市,让好胜心强的李瑞河有了新的想法。“当时连到菜市场买菜的老太婆,路过证券公司买一张股票,第二天卖掉就能挣钱。全民都在炒股。”李瑞河回忆说,1988年8月8日上午8时8分8秒,包括他在内的8位董事,一起为“天仁证券公司”剪彩。但让他预料不到的是,这一连串8个“8”,非但没有带来发财好运,却隐伏危机,成为他事业与人生的转折点。台湾股价指数从1988年初2000多点,一路涨到“天仁证券”开幕时的八九千点,之后更是在1990年2月12日攀上12682点的峰值。但此后,股市急转直下,当年9月重回2000多点。加上天仁证券“丙种垫款”的违规操作,总计亏损30多亿元新台币。

“事情发生后,我以为是在做噩梦,噩梦醒后就会没事。”李瑞河坦言,当时他把自己关在一栋楼房第8层的房间,想过跳楼自杀,但一边是有很多股东、投资人的亏损需要他去处理,一边是如若自杀不成反倒为家人亲友徒添负担,“我必须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我宁愿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李瑞河变卖所有财产,最终把债务处理干净了。

就是这样一个成功商人,败在了虚无缥缈的股市上。“失败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外行,我好胜心强,没有危机意识。做茶叶或者其他行业也许可以,但金融行业真不是那么容易,隔行如隔山。”

1990年,李瑞河把一辈子挣的钱都赔光了。此后两年,他“沉寂”商海。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每一位台商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娓娓道来的故事,都有一种值得感佩的奋斗精神。而李瑞河在祖国大陆的创业史,不仅极具传奇色彩,更犹如其所经营的茶业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图片翻摄自天福集团宣传册)

西山再起、茗扬世界

——祖国大陆开创事业第二春

实际上,在因天仁证券亏损破产前,在事业最兴盛的时候,李瑞河就一直想着“立足台湾、胸怀大陆、放眼世界”,多次把目光瞄向了海峡西岸的祖国大陆。两岸开放探亲后的第二年,1988年,李瑞河本人或指派企业高管带队多次赴大陆考察投资环境。

李瑞河赴大陆投资的意向,惊动了台湾当局高层。李登辉为此“召见”李瑞河,以“热爱台湾”的名义,当面要求他不要“西进”,应该“南向”。从商人的角度考虑,如果“南向”能够赚钱也未尝不可。但后来的实践表明,这条路根本走不通。“我到东南亚考察了一遍,发现喝茶的人不多。”李瑞河说,“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大陆人口12亿,三山五岳,茶类品种很多;东南亚华人最多的越南,也不过600万。”他认为,去东南亚做别的行业是否成功尚属未知,但做茶业一定会“完蛋”的。

李瑞河表示,经历“天仁证券”危机后,他比较好的选择只剩下两个:一是选择退休,离开伤心地,去美国养老;二是选择痛定思痛,重新创业,再次站起来。不服输、不放弃的性格使然,李瑞河选择了在大陆开创事业第二春的决定,“如果要重新再起来的话,我就只能选择祖国大陆,这已是我唯一的生存之道。”

当时,台湾当局反对台商到大陆投资,茶叶被列入限制类。在好友江丙坤(后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建议下,李瑞河成功申请了美国绿卡,以外国投资者身份绕过台湾当局的限制。

来大陆后,李瑞河起步于福州市优山茶场,这是1972年建场、由福州农垦局主管的国有农场。场部设在630米的山凹处,总面积1万多亩,茶叶1200亩。双方议定进行合作,生产照旧,销售则由李瑞河团队负责。他成立的新公司,取名“天福”,即“天仁”的“天”加上“福建”的“福”。大旗既树,天福的事业从此奠基展现宏图。

优山茶场的老员工清楚记得,李瑞河是全场最忙碌的人,经常在第一线监督,有时在茶厂内操作,有时开着拖拉机巡视,教员工如何采茶、制茶。花甲之年的李瑞河,仿佛回到青壮年,他的标准打扮是穿一件宽松衬衫,头戴斗笠,肩批汗巾,风风火火奔走于茶园,劳作在车间,地地道道成了一名普通农民、熟练工人。或许,他的员工们当时并不知道,这曾是一位身价数十亿、叱咤台湾商坛的大老板。

李瑞河起初的计划是,在大陆种茶、制茶,利用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外销到日本、台湾等地。但后来的失败,让他改变策略,转型内销。经验告诉他,大陆茶业产销方式50年不变,属于传统模式,缺乏竞争力;引进台湾天仁茗茶的服务和销售风格,应能稳操胜券。“如果不转型做内销,外销又没有出路,天福只能坐以待毙。”

1994年的劳动节,李瑞河在福州市开了第一家天福茗茶直营店,第一天的营业额69元,赚的钱连人员工资都不够。但他坚持认为,只要茶叶的质量好、包装好、门面好,还有服务态度好,总会赚钱的。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又在福州开了2家店,漳浦店同时试营业。

此后,李瑞河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完成了10年开100家天福茗茶直营店的计划。迄今,天福集团在大陆建成9大主要生产基地、1200多家天福茗茶直营店,还创办了全球最大茶博物院、全球首家茶专业高等院校,以及茶叶食品公司、茶具公司和多个茶主题高速公路服务区。1997年美国温哥华APEC、2001年上海APEC、2005年韩国釜山APEC、2009年新加坡APEC、2014年北京APEC均采用天福茗茶作为指定用茶或馈赠礼品。外界冠之以“两岸茶王”、“世界茶王”名衔,美国林肯大学还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可以说,天福茗茶的企业品牌,已伴随缕缕茶香深入人心、茗扬世界。

李瑞河在大陆如何经营天福,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在《李瑞河传奇》一书(国际华文出版社出版)中多有详述。正如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该书序言中所说,“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志魄力,将‘困难’两字逐出他的脑海。他知人善任,用心培训干部,适才适所,化除歧见、型塑团结,广纳天下英雄好汉为茶事业发展、茶文化弘扬,共同打拼。一路创下无数不可能的奇迹,事业版图也因而拓及教育领域,就像当年黄埔建军般培养茶界尖兵,为缔造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做先锋。无论眼光、魄力、胸襟,以及对茶事业永不放弃的执着,都令人激赏,敬佩不已。”

如今,李瑞河回忆往事,轻描淡写地笑着对记者说,“我五十六七岁遭遇危机,快六十岁跑来海峡西岸的祖国大陆,人家是东山再起,我这是西山再起啊!”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天福集团“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内的“拓荒”雕像。(图片翻摄自天福集团宣传册)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盼年轻一代倡导茗风,传播华夏文化

在厦汕高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离天福服务区5公里外,乘客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巨型雕像。这座雕像名为“拓荒”,塑像为30多岁男性,高18米,重600多吨,由390多块漳浦花岗岩雕塑拼装组成。拓荒者腰间挂着镰刀,双手奋力挥起洋镐,从头顶上向下砸去。而它所在的区域,被李瑞河命名为“唐山过台湾”石雕园。这不禁让人遐想,大陆的先人们到台湾,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发土地的拓荒精神,也是在提醒后辈们继承其勇于开拓的优良传统和大无畏的气概,珍惜并进一步创造美好未来。

李瑞河回忆,在他30年前往返两岸的时候,他的一个伯父就嘱托他回大陆一定要去祖籍地看一看。“1988年我跑到福州去找,没找到;1989年才在漳浦找到了,才真的落了根了。”他说,他们的祖先当年迁台前所在的那个村子,现在大概2300多人口就有2200多姓李的。后来,连战、吴伯雄、林洋港、江丙坤等人来大陆寻亲,都得到了李瑞河的热心协助。如今,李瑞河一年当中大概有十个月住在福建漳浦,另外两个月回台湾居住。他说,待在漳浦很舒服,不管是气候,还是风俗人情,与台湾南投县并无二致,都给了他“家”的安定感。

李瑞河的先祖200多年前迁台,历代种茶,生活清贫。经历了从日据时代到台湾光复,从海峡阻隔到两岸开放交流,从事业巅峰跌落到西渡大陆重现辉煌,从寻根问祖到定居福建,李瑞河或许更能够体会到“薪火相传”的深意。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天福集团茶博物院内的“薪火相传、继往开来”雕塑。(图片翻摄自天福集团宣传册)

他一手创办的全球最大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由主展馆(展示茶的历史及产销状况,世界茶情及天福集团发展历程)、茶道教室、日本茶道馆、韩国茶礼馆和书画馆等5个主要部分组成。博物院大门内的广场上,一座巨大的雕塑引发过客驻足瞻仰。这座雕塑名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构图为:老牛带着壮牛,拉扯前行;车上坐着一对父子,后面载着叠得很高的茶包;看到已有能力负重任的壮牛,老牛放心地转过头来,仿佛在作卸任前的叮咛;父亲把鞭子交给儿子,脸上宽心的笑容充满着对儿子的期望;儿子则满怀信心,准备扬鞭前进。

这座雕塑的创意来自李瑞河少年时的记忆。那时,他蹦跳着坐上牛车,陪同父亲运送茶叶。牛车运茶已成为历史,但在李瑞河印象中,是那么的鲜活生动。

全国第一所茶专业高校——漳州天福茶学院(现名“漳州科技学院”)的创办,或许是李瑞河践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最为坚实的一步。2007年9月29日下午,茶学院开始了其创校后的第一节课,授课人正是李瑞河。当时,全校505名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我也是农民子弟,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却因为家境贫困,勉强读到初中毕业,就出来挣钱了”,李瑞河跟学生们分享,“读初中时,经常交不起学杂钱,忍饥挨饿。升初三时没钱注册,晚上借住在同学家,三天没饭吃。第四天父亲寄钱来了,赶紧去买了一碗阳春面吃,至今还记得那味道真香。”李瑞河后来由种茶转为卖茶,历经艰辛,凭着诚信和不服输,事业一步步发展。他勉励他的学生们,家境贫寒不要紧,这反而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前程。

提到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学校,李瑞河说,茶是中国人的“国饮”,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厚重文化和深远智慧。而要继承和发扬,不能没有人才。“为了振兴中国茶产业,在全球推广中国茶、弘扬茶文化,我们决心将天福茶学院办成中国茶业的‘黄埔军校’,为中国茶业的发展培育更多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017年该校毕业生超过1300人,“每一个毕业生可以得到7个就业机会”,李瑞河自豪地说,在台湾,差不多一半多的毕业生找工作很困难。相对于眼下找到不错的工作,李瑞河其实更希望学生们将来作为“茶叶大使”、“和平使者”,能够到世界各地倡导茗风,传播华夏文化。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年大计一壶茶。“我李瑞河何德何能,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我是台湾南投山上一个茶农的儿子。但后来大家送给我一个‘世界茶王’称号,以茶会友、广交世界朋友嘛。”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瑞草堂,“金鸡一鸣水先沸,旭日东升茶溢香”。李瑞河先生在福建漳浦县城外大山深处的居所。(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摄)

爱国爱乡、做中国人

——我不是爱台湾太少,而是爱整个中国更多

“我已经放弃美国绿卡,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2009年3月,李瑞河向天福的员工们宣布这一重大消息。

如今回想起这段往事,李瑞河对记者说,当初实属无奈之举,茶叶被台湾当局列入限制类货物,不准“登陆”,他只能以“美籍台商”的身份绕行回大陆投资兴业。过去,手持美国绿卡,仿佛有了“保护伞”,万一出了事,可以跑到美国使领馆寻求庇护。可是一路走来,他发现,这“保护伞”根本就没起过作用,倒是台胞证更好用,“我有了台胞证这张‘红卡’,何必要绿卡呢!”

从出生到现在,80多年,李瑞河历经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光复、新中国成立,看到我们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全部过程。“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步伐平稳,实力日益强大,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李瑞河认为,尤其重要的是,近些年来,中国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我们所要追求实现的伟大目标。

他说,“全世界正在形成‘哈中国风’,国运盛则茶事兴,现在正是把健康、和平、和谐的中国茶推广到全世界的好时机。”

李瑞河回忆,三十五年前,他就梦想“丝路重走一遍”,要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开满“天仁茗茶”店铺。“没想到,三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看来总书记是要帮我实现这个梦想了,我的这个‘茶人梦’、‘中国梦’!”

据他介绍,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天福茗茶未来五年内计划将直营店总数增加到超过5000家,不算现在已有的1200多家,还要新增3800家左右。83岁的李瑞河信心满满,即便只在国内开店,从一二级城市到县城,每个地方开一家,10000万家都不算多。“漳州科技学院茶学院一年毕业400个学生,5年就会有2000个,我自己再培养2000个干部,没有问题的!”

不过,因为过去二十多年来在祖国大陆的经历,李瑞河时常被岛内一些媒体冠名“卖台”。对此,他倒显得很从容,“有人说我不爱台湾,但我是台湾人,我在台湾出生,在台湾受教育长大,我会不爱台湾?!谁不爱自己的家乡?!”

他开玩笑说,自己的三个儿子,老大娶了福建姑娘,老二娶了黑龙江姑娘,老三娶了贵州姑娘,“有人说我‘被统战’了,到底谁‘统战’谁呢?他们的孩子都姓李啊!这就是两岸一家亲嘛!”

李瑞河坦言,他不是爱台湾太少,而是爱整个中国更多!台湾人来自祖国大陆,台湾茶也来自祖国大陆,“这就是历史,骗不了任何人的。”即便是在商言商,李瑞河表示,祖国大陆13亿同胞,台湾2300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做怎样的选择,“我又不笨!大陆的市场太大了,只要肯吃苦,多流汗,绝对有回报。”

其实,近些年来,李瑞河一直在默默为台湾青年的发展做盘算。天福集团每年都在吸引台湾青年才俊,漳州科技学院也在招收台湾学生,配合大陆对台湾青年的优惠政策,他们过来天福,只要实习一年,经考核合格即可开天福茗茶加盟店,两三年内就会实现盈利。“今年我在台北、台中那边招了16个台湾年轻人来天福集团,明年我计划招100个!”

“其他地方的年轻人,要加盟天福茗茶直营店,需要在天福服务十年;茶学院毕业的也要五年。台湾青年只要一年就可以!”

李瑞河作为长者,他殷切希望台湾的年轻人“走出来”,不要躺在父辈们创设的温室里,“那是在浪费生命,浪费前程。”他也奉劝这些年轻人的父母让孩子们出来闯,“别宠坏了下一代。”

对自己家乡台湾的期待,李瑞河说,台湾很美丽,不仅是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因为比它们还要好看的大陆景观很多很多,比如千岛湖、九寨沟、张家界,台湾真正美的是人!“台湾人热情、好客、礼貌,这是台湾的本钱,要好好保存。”

他意味深长地说,“台湾真的要与祖国越走越近,融合在一起,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像美国的夏威夷一样,未来可以做全中国人的‘桃花源’,那里安定、文明、热情……”

天下分久必合,时间快到了!传奇台商李瑞河盼能看到祖国统一

采访将要结束时,李瑞河先生对记者说:“时间快到了!时间快到了!”(中国台湾网 张玲 摄)

工作素来严谨,对时间的把握精准到以分秒计的李瑞河,在采访将至结束时说:“何记者,时间快到了!时间快到了!”这似乎又是一个双关语:“你们不要着急,按照祖国大陆目前的发展势头,有中央正确且坚定的对台方针政策,时间真的快到了!”

记者将要告别,李瑞河老先生叹道,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天下分久必合,时间真的快到了!”

(注:本文部分资料引用自《李瑞河传奇》,严利人著,国际华文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二版)

上一篇新闻

「人物」以爱之名 与茶为伴

下一篇新闻

百年老号,是茶界的共同财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