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号,是茶界的共同财富
忆百年 茶人·茶事
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百年时光不过盈盈清波中的一道痕迹,虽然短暂却又那么深刻。深刻到足以见证沧海桑田、朝代更迭;深刻到朝夕与共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普洱茶来说,在上一个百年时间里,普洱茶经历了“号级茶”、“印级茶”的辉煌时期;对于易武这个小镇来说,一百年的时间,茶山未变,茶树仍青,茶人代代,技艺传习,这些财富随着时间的流转不断厚重,而易武茶便是这些财富中的浓缩代表。
易武进山大门
福元昌号创立
百年前,随着六大茶山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易武或种茶,或经营茶叶生意。年轻的余福生,带着倚邦 “元昌号”也来到易武小镇,在这条斑驳的石子路上创立了“福元昌号”,属于福元昌的百年传奇画卷也就此徐徐展开。
福元昌老宅及历史复原图
当时的易武,在经历贡茶的渲染后,茶业处于大繁荣时期。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每日经由茶马古道往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不计其数的茶叶贸易通过马帮远销海内外。
福元昌号声名鹊起
在众多茶叶商号中,福元昌号以年产500担优质普洱的制茶实力,稳坐易武茶号“四大天王”宝座。余福生在创号之初便立下标准,并将此篆刻于内飞之上:“本号易武大街开张福元昌记专办普洱正山地道细嫩尖芽加工督造历年已久远近驰名诚恐假冒故特加此内票以杜蒙混主人余福生”。
福元昌内飞
凭借对茶叶品质的用心和勤恳经营,福元昌号声名鹊起,其茶品更是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国内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认可与抢购。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在《品鉴普洱茶》一书中这样写道,“福元昌磅礴雄厚,同庆号幽雅内敛,一阳一阴,一皇一后,构成终端对比。”他对经典号级茶进行了排序,福元昌位列第二,在宋聘之后,堪称经典。
如今当年现存的福元昌老茶已如吉光片羽般珍贵,其价值也在其历久弥高的价格上得以印证。
2013年一筒福元昌蓝票圆茶在嘉德秋拍上创下1035万成交记录;
2019年一筒福元昌紫票圆茶在东京拍卖会上创下2362万港币的成交新录。
2632万港币,福元昌紫票圆茶
忆百年传承技艺
福元昌号传承与复兴
都说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属于福元昌老号的这一百年,却在技艺传承、茶山长青中清晰地存在着。
茶厂压茶石墨
2006年,茶人陈升河、陈植滨父子从余福生嫡系后人手中郑重接过福元昌传承之匙。而后,为了完美复刻当年老号风格的茶品,陈氏父子不惜用十年的时间,遍访当年的茶山、古树寻找曾经的原料产区;与余氏后人不断沟通老号的制茶工艺和产品风格,醉心探索福元昌滋味密码,终于在千百次的试验后,得到了答案。
陈升河先生与陈植滨先生拼配中
茶人陈升河先生更是激动地说:“我现在可以自信的说一句,我已经找到了组成当年风味的密码,所以当我们拥有了同样优秀的原料,又额外获得了这近百年的光阴时,我们的茶味其实被时光淬炼得更出色了。”
陈升河先生与陈植滨先生拼配中
2015年,福元昌号以陈升福元昌之名正式回归市场。在保留老号福元昌制茶技艺和勤恳经营理念外,创新提出原料“三不标准”:“不与大小树混采的茶农合作;不与初制加工有问题的茶农合作;不与不诚信茶农合作。”从源头上保证了陈升福元昌茶品的优质属性,并在总经理陈植滨先生的“茶地道、人厚道”的企业经营理念中,短短几年,陈升福元昌便再次成为易武普洱茶业中的话事者,其茶品更是成为能代表高端易武普洱茶品质的代表产品。
江山辈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回望易武,从瑞贡天朝的贡茶时期,到商贾林立的茶业巅峰,再到如今百家争鸣的茶业复兴。深耕于易武的陈升福元昌,始终恪守制茶初心,严控茶品标准,并与当地政府、易武茶企同仁一起,弘扬易武茶文化。下一个100年企业定当以今为启,让易武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