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高年资医生月薪达10万!新加坡医疗体系值得借鉴


高年资医生月薪达10万!新加坡医疗体系值得借鉴

导读:在新加坡,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受到普遍尊重,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非常鼓励子女做医生。

作者:欧阳峰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

花了最少了的钱(世界银行数据:2014年新加坡卫生总费用占GDP 4.9%,中国占GDP 5.5%),却换来了亚洲最高的平均寿命,新加坡的医疗制度有着怎样的秘诀?新加坡的医生又处于怎样一种生存状态?

《看医界》通过由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主编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一书的一些介绍,带您走进新加坡医疗界一窥究竟。

公立医院改革这么搞!

据介绍,新加坡的卫生保健制度承袭自英国,在1984年改革以前,和中国一样,医疗服务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并由税收财政提供资金。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公立医院在主导医疗服务。不仅如此,连医保也主要通过政府补贴来提供。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有限的供给和无限的需求面前,新加坡政府受不了了。怎么办?1985年首先开始对公立医院进行重组,将全部8所急症医院和6所专科医院变成政府100%政府产权,但同时以私人公司形式进行运作的重组医院。说白了,就是公办民营,托管给了企业管理。

重组后,医院的管理权交予有限公司,由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公司董事会管理,制定医院的发展计划方针政策等。

总之,除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需要提交政府审批外,大多数权力都交给了医院。而在看看中国的一些公立医院,院长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吗?且不说编制问题,就连用个副院长,是由院长就能一个人说的算吗?得听政府组织部门的吧?

不仅如此,在医保上,启动强制性的保健储蓄计划,类似于中国的城镇职工医保,并配以类似中国的大病医保以及医疗救助基金等。

新加坡医保的资金筹措和支付原则是这样的:“个人责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来保障民众的医疗,病人支付部分医疗费用,而当他们要求更高标准的医疗服务时,需支付更多费用。”

以床位费为例,公立医院无论是病房还是门诊,都是分等级的。比如住院,病房分为A1、B1、B2和C级。A1是单间,床位费每天约400新币(约合人民币1849.4元),一切费用都由患者自付,400新币在新加坡够住一晚五星级酒店。C级是9人间病房的床位,没有空调,床位费每天35新币(约合人民币161.8元),政府补贴可达80%。

据介绍,B2每间6张床, C级每间10--20张床,而且都没有空调,但这样两种病房占到了公立医院总病房的80%。再看看中国国内的公立医院病房,四人间的都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好,价格却极其低廉。

新加坡老总理李光耀曾表示,“根据消费进行补贴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具有毁灭性的。不论一个国家有多么富有,都不可能同时负担医疗卫生、失业、养老的福利。因为当所有人都指望国家时,过高税收、体系负荷过重、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降低的现象就一定会产生,社会和卫生福利如同鸦片和海洛因一样。一旦人们对此上瘾,再要取消社会福利就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私人诊所扛起初级医疗

您没看错,不像中国连社区和村卫生室都被政府包揽,新加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80%都是由私人开业医生提供的。剩下20%则由政府公立部门的综合门诊部提供。

据介绍,只有500多万人口、7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拥有多达1900家私人诊所,有1470个私人开业医生。

私人医生诊所就贵得离谱吗?非也!次均门诊费用仅为10-15新加坡元,还包含药费。折合人民币才50-70块,打脸不打脸?

在医院方面,私立医疗机构也占有着越来越重的地位,目前29家医院中,有16家是私立的,截止2010年,私立医院病床数已经占到30%,且以A等病房和急症病房为主。这应该才是真正的鼓励社会资本走高端路线吧。

新加坡人抢着当医生!

据介绍,由于医务人员待遇、地位较高,新加坡人抢着当医生,医学院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控制医生数量,新加坡国立大学每个医学类专业限招150名学生,政府将医学学位得到承认的外国医学院校从176所减到29所,中国得到承认的医学院包括复旦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后来据说又扩大到了8所。

据说,由于国立大学的医学类招生年年爆满,不少新加坡学生跑到国外学医。

新加坡的医生待遇有多好呢?据介绍,就职于公立医院的专业医务人员按公务员支付薪水,同时还享有基础工资25%的医务人员津贴。工作繁重的医生还可以选择依据医疗账单发放奖励金的奖金制。

在中青报的报道中,据新加坡中央医院内科医生陈净介绍,根据新加坡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的数据,毕业生中位数月薪为3200新元,而医学院毕业生的中位数月薪达5000新元,在所有专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法学院。

看到没?住院医月薪都2.5万人民币左右,据悉,有的高年资医生更高达10万月薪,纯阳光的哦!

新加坡私立医院的医生收入远远高于公立医院。政府为了鼓励医生留在公立医院服务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和当地的医学毕业生或者在海外上医学院的新加坡人签订合约,政府补助高额的医学院学费,而受助者必须在公立医院服务满一定的年限才可以去私立医院。

此外,在新加坡,医生社会地位很高,受到普遍尊重,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非常鼓励子女做医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女儿就是当地有名的医生,着名歌星孙燕姿的妹妹也是一名公立医院的医生。

编后记:想了解更多详细新加坡医疗体系和医疗改革的状况,“看医界”(vistamed)推荐中欧医改丛书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一书,主编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

上一篇新闻

越南“咖啡皇后”登上了福布斯杂志

下一篇新闻

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献策,中美顶级医院联办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