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清光绪二十一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屺亭桥镇。徐达章颇有才艺,擅长绘画,又精于书法和篆刻,在宜兴一带颇有名气,而他的这些才能也都传导给了儿子徐悲鸿。徐悲鸿后来回忆父亲时说:“无所师承,一宗造物,故其新作,鲜而特多真气。”


关于徐悲鸿学画之始,王震所著《徐悲鸿研究》中称:“悲鸿六岁开始读书,七岁学习写字,九岁时,父亲正式教他学画,当时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风行全国。一到午饭后,他就临摹一张吴友如的人物画。当他后来回想起童年学画的经历时,总是感叹地说:吴友如是我的启蒙老师。”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自画像


光绪三十三年,宜兴发大水,徐家种的庄稼颗粒无收,父亲只好带着徐悲鸿外出谋生。父亲靠给人画肖像、刻图章、写对联等维持生计,同时也给庙里画神像,这些都对年幼的徐悲鸿有很深的影响。王泽庆在其编著的《徐悲鸿评传》中称:“1912年父亲身染重病,返回故乡,17岁的徐悲鸿便独自肩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只身担任宜兴女子师范、始齐小学和彭城中学三个学校的图画教员。这些学校之间相距往返50余里。他为生活所迫,每天黎明便得起身赶路上课,中途两过家门而不入。虽是水乡,船舶四通八达,他宁愿步行,不怕吃苦,就这样一年四季,风雨无阻。1914年父亲去世。老画师临终时拉着悲鸿的手说:‘我们是两代画家了,后来居上,你应当赶上和超过我,超过我们的先辈。要记住,业精于勤……生活再苦,也不要对权贵折腰,这是你祖父说过的。……’”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柳鹊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正是因为父亲的嘱托,使得徐悲鸿决心在绘画方面闯出一片天地来,王震在其专著中写道:“悲鸿十七岁时,为了学习西洋画,寻求半工半读的机会,曾经去过上海。但因不得其门,几个月后盘缠用尽,败兴返乡。后应本县和桥镇的彭城中学聘请,任图画教员,靠此支撑家境。同年,由家庭包办完婚,娶了一位农家姑娘。”


此后不久,徐悲鸿听说他的中学同学徐子明已经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徐悲鸿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寄给他,希望徐子明帮助自己找个职业。徐子明将悲鸿的作品推荐给了复旦中学校长兼中华书局外文部主任李登辉,李对徐悲鸿的作品颇为欣赏,同意给徐悲鸿安排工作。于是徐子明立即写信给徐悲鸿,催其前往上海。然而当徐悲鸿再次来到上海时,李登辉看到徐悲鸿太过年轻,又改变主意没有聘用徐悲鸿。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枫叶狸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悲鸿身上仅有的盘缠很快花光,他过了一段十分艰苦的日子,在这种困境下,徐悲鸿画了一匹马投寄给省美术馆的高剑父和高奇峰,几天之后高剑父给徐悲鸿回函,同意出版徐的这幅骏马图。徐悲鸿接信后十分高兴,前去拜见高奇峰,并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高奇峰对此表示理解,但同时告诉徐现在工作难找,然后又请徐悲鸿画了四幅仕女画,并付给了徐20元钱。


正是这个时期,徐悲鸿在上海认识了油画家周湘,周湘鼓励徐悲鸿坚持下去,定能有成名成家的一天,而徐悲鸿也得以欣赏到周湘收藏的大量画册,由此对欧洲各派绘画大师的作品和生平有所了解。想来这是他日后一定要到欧洲留学的起因所在,为此徐悲鸿报考了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在此攻读法文,准备有机会去法国深造。而他在学校的费用,主要是由朋友黄警顽代付,徐悲鸿省吃俭用,努力地在该校学习。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马人汲水》1943年作 纸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在这个阶段,徐悲鸿意外得到了个机会。在暑假期间,上海哈同花园的仓圣明智大学在报纸上公开征求画家来画仓颉像,黄警顽注意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转告徐悲鸿,让他创作一幅画像前去应征。徐悲鸿经过苦思冥想,花了几天的时间画出一幅他所认为的仓颉像,没想到他的作品竟然脱颖而出,被仓圣明智大学选中了。黄警顽带领徐悲鸿前往哈同花园见到了该园的女主人罗迦陵,罗看到徐悲鸿带去的山水画后颇为满意,故此后不久,哈同花园总管姬觉弥就通知徐悲鸿搬进园中居住,并请他担任园中的美术指导。


哈同可谓是当时的上海首富,其妻罗迦陵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请了很多名流前来讲学,康有为、王国维、陈三立等人均在此任教师,正是这个原因,徐悲鸿得以结识康有为,而他的才气也受到了康的青睐,同意收徐悲鸿为弟子。1916年,徐悲鸿在黄警顽的陪同下,前往康有为家中举行拜师仪式,徐悲鸿在地毯上给康有为磕了三个头,正式成为了康的入室弟子,而这个情形在《悲鸿自述》中记载为“乃执弟子礼居门下”。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人像(孙多慈)》1936年作 油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康有为的很多观念对徐悲鸿有较大影响,比如康有为最看不上四王,这个观念也被徐悲鸿所本持。康有为主张的“合中西以求变,开拓中国绘画新纪元”的观念,也给徐悲鸿以很大震动,康有为劝徐悲鸿一定要出国,这样才能开阔视野。而徐悲鸿在康有为那里又看到了许多善本碑帖,使得徐悲鸿眼界为之大开。徐悲鸿对康有为十分敬佩,他在《悲鸿自述》中称:“南海先生,雍容阔达,率直敏锐。乍见觉其不凡。谈锋既起,如倒倾三峡之水。相与论画,尤具卓见。”


在哈同花园工作期间,徐悲鸿结识了住在附近的宜兴同乡蒋梅笙一家,当时蒋在复旦大学当教授,因为有同乡之谊,徐悲鸿常去蒋家做客,由此结识了蒋梅笙的女儿蒋碧薇。当时蒋碧薇18岁,已经许配他人,然两人在交往中互有好感,于是徐悲鸿决定带蒋碧薇私奔。蒋碧薇趁母亲离家打牌,留下一封信后乘黄包车直奔徐悲鸿所住客栈,而后一起乘船前往日本。他们在日本东京住了半年,花光了徐悲鸿在哈同花园赚取的工资后,又从东京回到了上海。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雄鸡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1918年3月初,徐悲鸿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前去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在此会教授人物画和水彩画,每周授课一次。这一年的5月14日,徐悲鸿作了题为《中国画改良之方法》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的开头即称:


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退化,独中国之画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夫何故而使画学如此其颓坏耶?曰惟守旧。曰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画固艺也,而及于学。今吾东方画,无论其在二十世纪内,应有若何成绩,要之以视千年前先民不逮者,实为深耻大辱。然则吾之草此论,岂得已哉!


徐悲鸿意识到了中国当时的绘画水准与西方的巨大差距,认为这是缘于绘画界的固步自封,而他提出的具体问题有:


夫写人不准以法度,指少一节,臂腿如直角,身不能转使,头不能抑面侧视,手不能向画面而伸。无论童子,一笑就老,无论少艾,攒眉即丑,半面可见眼角尖,跳舞强藏美人足,此尚不改正,不求进,尚成何学?既改正又求进,复何必云皈依何家何派耶!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山鬼》1943年作 纸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点出中国绘画不讲求骨骼结构,致使画出的人物失真。而在景物描绘方面,中国画同样有弊端在:


天之美至诙奇者也。当夏秋之际,奇峰陡起乎云中,此刹那间,奇美之景象,中国画不能尽其状,此为最逊欧画处。云贵缥渺,而中国画反加以钩勒。去古不远,比真无谓,应改作烘染。中国画中,除松柳梧桐等数种树外,均不能确定指为何树,即有数家按树所立之法,如某点某点等,终不若直接取之于真树也,尤宜改节,因中国画中所作之树节,均凹癞者,无瘿凸者,树状全失,允期必改。其余如皮如枝,均当一以真者作法。


那时的徐悲鸿还未去过欧洲,只是凭借在日本半年的学习,以及在朋友处看到的画册而了解到中国画的弊端,为此他主张:“扬中外之长,弃中外之短,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


这些观念都可看出徐悲鸿对中国绘画传统作了仔细的梳理,又加上受康有为的影响,故他对中国画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当然他还是希望能够前往欧洲去深造,以便学得西方绘画的精髓所在。恰好这个时期,徐悲鸿听说教育部委派在北大任教的朱家骅赴欧美考察,徐悲鸿马上提出愿一同前往,后经蔡元培写信给教育部长傅增湘,最终傅批准了徐悲鸿以官费生资格赴法国留学。而后徐悲鸿带着蒋碧薇在1919年5月10日到达巴黎,在欧洲留学八年,他在此临摹了大量的名画,不但开阔了眼界,也练出来了过硬的技法。


1927年秋,徐悲鸿由法国回到上海,他找到田汉与欧阳予倩,一起将南国电影剧社进行改组后定名南国社。1928年1月26日的《新闻报》刊发了此消息:“文学家田汉氏,名画家徐悲鸿氏,戏剧家欧阳予倩氏所组织之南国艺术学院,筹备经月,业已大致就绪,院址设法租界西爱咸斯路三百七十一号(拉都路西)转角洋房内,现正布置其精美画室,与其新宿舍,已经正式办公,开始报名。该院目的在培植艺术运动人才,作新时代的先驱者,院内采自由研究制,分文学、绘画、戏剧三科,并设图书室、画室、出版部、小剧场、摄影场。”


1928年10月,徐悲鸿接到北平大学校长李石曾的聘书,请他出任该校艺术学院院长,11月中旬,徐悲鸿前往任职。在此期间,他前去拜访了齐白石,同时提出请齐白石担任该校教授,齐白石回绝了徐的美意,说自己没有进过学堂,而后徐悲鸿提出他只请齐在课堂上作画示范不用讲课。为此,齐白石很感激徐悲鸿的美意,赠送给徐悲鸿一幅山水画,并题诗一首《答徐悲鸿并题画寄江南》:


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

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

谓吾心手出异怪,鬼神使之非人能;

最怜一口反万众,使我衰颜满汗淋。


然而那时的北平学潮汹涌,令徐悲鸿感到颇为心烦,再加上政界党争问题,徐悲鸿觉得在北平大学再难施展自己的思想,于是不久就辞职返回了上海。1933年初,徐悲鸿偕同蒋碧薇和滑田友携带一批个人作品前往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举办画展,而后又转道日本,并于当年8月17日返回上海。而在1935年初,徐悲鸿利用寒假期间特意前往北平,为傅增湘画了一幅肖像画,以此感谢傅增湘派他赴法留学一事。


在前往北平之前,徐悲鸿与蒋碧薇在南京傅厚岗盖了一处新居,1932年他们搬到了此处,而盖此新居时,乃是由民国元老吴稚晖垫付了3000大洋。此处新居盖得颇为漂亮,至今仍在。2018年7月23日,我在薛冰先生和张静女士的带领下,前往傅厚岗探看此故居,遗憾的是,这里已经大门紧闭,门前设起了高高的施工围挡,按照告示所言,这里要重新整修,故只能在门口拍两张照片而后离去。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愚公移山》1940年作 纸本 局部一 徐悲鸿纪念馆藏


正是在傅厚岗生活期间,徐悲鸿与蒋碧薇因为感情问题时常吵架,故徐悲鸿离开南京前往广西阳朔去写生,后来又到了新加坡去举办画展。1938年6月,徐悲鸿应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和中印学会及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谭云山之邀前往日本游学。转年,他在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和印度东方美术学院分别举办了画展,在此期间,他开始创作著名的代表作《愚公移山》。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愚公移山》1940年作 纸本 局部二 徐悲鸿纪念馆藏


1942年6月下旬,徐悲鸿返回重庆,而后利用中英庚子赔款筹办了研究性质的中国美术学院,而后通过考试,在桂林招聘了廖静文女士为该院的图书管理员,后来廖静文成为了徐悲鸿的妻子。1946年6月,徐悲鸿被派往北平前去接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8月初,徐悲鸿任该校校长。徐悲鸿在任此校长期间,对该校进行了彻底的人事调整,杨惠涵在其硕士论文《从精英文化到大众艺术——徐悲鸿艺术体系的转变》中写道:


1946年,徐悲鸿始担任北平艺专的校长,这个时期,是徐氏的教育主张得到贯彻的关键一年,也是决定“徐悲鸿绘画体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转折。徐氏任职的一年内,对整个北平艺专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对艺专的教授做了一场几乎完全的换血,1949-1947年以前在北平艺专任职的中国画教授全部被裁去,其中有溥伒、溥佺、吴熙曾、关广志、钱鼎,曾一橹,作为教务长的秦仲文则由专任教授转为兼任。只有雕塑王静远、篆刻寿石工、陶瓷叶麟趾得以保留。主要教学人员则均由徐悲鸿常有往来的友人或学生担任,如吴作人,孙宗慰、艾中信、李苦禅、冯法祀、董希文……等等,其使得艺术倾向发生了巨大改变。


在北平期间,徐悲鸿还组织了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由齐白石任名誉会长,徐悲鸿任会长,吴作人任理事长。该会时常举办画展,同时还出版刊物,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1950年4月,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部合并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被任命为院长。他特意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请主席为中央美术学院题写校名。1952年7月,徐悲鸿患脑溢血被送往医院,1953年9月26日,因脑溢血复发去世,终年58岁。


徐悲鸿:吞吐融浑,自成一家,开创一代新画风(上)韦力撰

徐悲鸿《猫》 1940年 纸本 徐悲鸿纪念馆藏


关于徐悲鸿的绘画观念,因为他既受传统画技的影响,同时又有浑厚的西画功底,故而他既能明白中国绘画中的独特性,又能点明中国绘画中的问题所在。但总体而言,他反对画家专为市场而搞创作,例如1944年他在《艺术周刊献辞》中称:“艺术之动机未有不美者,因此艺术之动机皆为非功利的,纯真的,热情的表现,迨艺术之成熟可供利用,则艺术渐失其纯真与热情,成为滥调。其例在东方有中国从文人画产生之《芥子园画谱》;在西方则有巴黎国际画商操纵之各种新派。”


由此可知,徐悲鸿认为《芥子园画谱》误人不浅,他在1947年的《艺术周刊献辞》中指出:“由《芥子园画谱》出身之中国画家,类皆性灵汩没,对于造化之奇,生活变态,俱熟视无睹,惟知抄袭摹仿而离真艺术日远,不特在文化上汉唐盛业无法追踪,即距元明作家亦每况愈下,驯致画虎不成,即画狗亦不能,惟知抄袭,四王以下一派庸俗浮泛木石,号为山水,称为低能并不太过。欲求艺术中兴,配合国家复兴大业,如何可致,此吾人为欲纠正国人对于本国美术之观念为任务之一。”


他在1950年所撰《漫谈山水画》一文中又强调了这种观念:“到了李笠翁,便纠合画家,编了一部三个月速成的《芥子园画谱》,让当时那些念书人学几笔画,附庸风雅,于是扼杀了中国全部绘画,不仅山水一门,亘三百年,因为有了《芥子园画谱》,画树不去察真树,画山不师法真山,惟去照画谱模仿,这是什么龙爪点,那是什么披麻皴,驯至连一石一木,都不能画,低能至于如此!可深慨叹。”

上一篇新闻

丹青贺岁|臻舍艺术馆名家书画作品展启帷

下一篇新闻

原来他不止画马画得好!徐悲鸿作品真迹亮相武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