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惠州机场T2航站楼。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莞惠城轨列车经过惠州仲恺。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惠州港。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武深高速。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广惠高速与长深高速小金口互通。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赣深高铁计划2021年6月建成通车,图为建设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内联7县区外通6城市“丰”字超级交通再造新惠州

向海而生,向“湾”而兴,惠州这座地处大湾区的千年历史名城,在迈向一流城市的现代化之路上再跨出新步伐——“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启动建设。这个内联全市7个县区、外通广深莞等6个城市的超级交通工程,将使惠州这座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由沿江向滨海发展,其作为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以及闽赣地区的枢纽门户地位将更突出……

12月28日,惠州市委、市政府在赣深高铁惠州北站连接线先行动工点举行“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南北轴线)建设动员会。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等参加活动。

体量巨大、涉及面广,这个“巨无霸”工程将如何重塑惠州?加上建设中的赣深高铁、广汕高铁以及千万级新干线机场等,交通“大开挂”能否助推惠州“大爆发”?受访专家表示,在“双区驱动”背景下,“丰”字交通将大大打开惠州的城市格局,可望带动产业发展和创新布局,抬升惠州在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性。

●策划/统筹:柯鸿海 周欢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 刘光明宝

向海进发的百年大布局

1号公路贯穿城市南北 惠州加速迈向滨海时代

“丰”字交通主框架,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背景下,惠州市委、市政府布局城市发展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样一个大手笔规划,对于这座快速成长中的城市,可谓具有历史性意义。

作为“丰”字交通主框架中的南北轴线,惠州1号公路率先启动建设。这条主线双向12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的“大动脉”,串联起博罗、惠城、惠阳、惠东、大亚湾5个县区,贯穿城市南北,直接通达海边。

惠州市交通轴线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钟朝阳介绍,1号公路北起广惠高速规划的汤泉互通,近期终于大亚湾石化大道,建设里程约64.5公里。远期拟延伸至稔平半岛。项目自北向南,先后途经博罗罗阳,惠城小金口、汝湖、水口、马安,惠阳良井、永湖,惠东白花,大亚湾霞涌等地区。

“该出海廊道,将优化沿线地区产业资源配置,带动沿线和组团片区发展建设,推动惠州由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钟朝阳如是称。

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上审视就会感觉到,惠州确实特别需要打通这样一条出海快速通道。

翻开千年城市发展史不难发现,素有“岭东雄郡”“粤东门户”之称的惠州,长期以来中心区都是集聚在东江、西枝江和西湖等周边地区。这种城市格局基本上延绵千年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亚湾的开发和崛起,惠州的城市重心逐渐开始向南向海发展。虽然近年来建成了惠大疏港高速,但出海通道建设仍然滞后。而且,无论是从土地面积、人口总量和密度、产业布局来看,惠州的主体仍然更倾向于沿江城市,而非滨海城市。

山的沉稳、江的奔腾、海的开放,是这座城市应有的基因。作为广东“海洋大市”,惠州281.4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不仅远超广深莞,还超过新加坡、三亚、厦门;4519.4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更是数倍于深圳。

沿海经济带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惠州1号公路打通出海大动脉后,惠州向海而行将更有底气。因为它可连接起惠东白花新材料产业园、大亚湾石化区、稔平半岛等沿海园区平台,成为发力海洋产业的一条“黄金通道”。这为惠州掘金“蓝色经济”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在市区“两环八射”快速进出城体系基础上,惠州还将构建全市域“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总里程约747公里。

刘吉表示,“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的建设,将有力促进资源高效便捷流动,充分释放惠州广阔的土地发展空间和潜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价值,推动惠州从沿江时代向沿海时代迈进,奠定惠州未来百年城市发展大格局。

12月30日,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广东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并推进沿海经济带与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努力形成“湾+带”联动优势。惠州既属于大湾区又属于沿海经济带,借助互联互通,可以进一步强化惠州的区位交通优势,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交通先行的万亿新梦想

深度对接广深港 以大平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回顾全球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大动脉、一个枢纽,往往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命运。放眼国际一流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形成与壮大都是基于良好的交通条件。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是它们站上世界城市经济浪潮之巅的重要秘诀。

今天的惠州,也正在迎来类似的历史机遇。

从“国之重器”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开建,到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首批10宗项目集中动工,再到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暨1号公路(南北轴线)启建……最近一段时间,惠州大动作频频推出,大项目、大平台建设提速。

“丰”字代表“丰满”,“丰”字寓意“丰收”。在交通先行的基础上,惠州有了更大的雄心。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丰’字格局的打造,惠州将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2025年惠州将实现GDP翻番,向千万级人口、万亿GDP城市俱乐部迈进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刘吉对惠州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样的底气,源自“双区驱动”背景下惠州通过强化交通连接,深度对接广深港等大湾区城市。

除了串联起全市7个县区,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还将把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以及香港等城市更紧密连接起来。

钟朝阳介绍,“丰”字交通主框架包括陆海呼应、江海联动辐射粤北地区协同发展的南北轴线,深圳、香港通过惠州往东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协同发展的东西轴线,南沙、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通过惠州中部往东辐射河源、汕尾协同发展的中部轴线,广州通过惠州往东辐射河源、梅州地区协同发展的沿江轴线,以及界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国道G324北上,规划建设总里程约485公里。

“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市委、市政府立足惠州长远发展,开创性规划了‘丰’字交通主框架。它摆脱了传统以自我为中心的环状结构交通,真正实现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把惠州充分融入到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格局中。”刘吉说。

惠“丰”和畅,连海向“湾”。专家表示,随着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和1号公路建设,未来惠州不仅市内交通四通八达,去广深莞港等大湾区城市也将更快捷,将为惠州带来大开放格局、大发展机遇。

交通串组团、交通拓空间、交通带产业、交通建新城……这种效应如今开始显现。

在毗邻深圳和东莞的惠阳区,开建千亿级产业园区吸引项目扎堆落户,一座“智造新城”加速崛起。12月29日,惠阳区2019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动工。19宗项目签约落户或动工建设,总投资金额达471.7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产值约500亿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惠州通过“丰”字交通可以很好地对接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中心城市,也可以对接粤东粤北地区,将大大激活惠州城市格局,形成大湾区东部的枢纽,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带动产业经济发展。

■纵深

加快建设赣深、广汕两条高铁和千万级新干线机场将与穗深莞等地实现半小时互通

惠州迈向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

近日,随着“丰”字形交通主框架南北轴线的动工,惠州的交通建设进入又一个“大破大立”的崭新时代。

与此同时,惠州高速公路也将有新的布局,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250万人次,惠州市获评广东省首批公交示范城市。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趋于完善,各种地面交通运输方式跑得更快了,飞机飞得更远了,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而且为惠州迈向国内一流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高速▶▷正规划惠深第二高速公路

12月30日,惠龙高速公路动工。

惠龙高速即韶惠高速惠龙段,是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0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起点位于龙门县平陵镇县道X218附近,终点对接已通车的惠大高速公路,大体上呈北南走向,全长约63公里。

惠龙高速一旦建成,从惠城区到龙门县将增加一条快速通道,两地通行时间可缩短到1小时之内。它还将成为惠州、深圳通往湖南、江西的第二通道,进一步推动粤东、粤北经济与珠三角的融合。

作为紧邻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今年以来加强谋划与深圳的交通对接。惠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科科长杨庆祥介绍,目前惠州正在规划惠州和深圳之间的第二条高速公路。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莲塘口岸即将投入使用。它承担香港与深圳东部、惠州以及粤东、赣南、闽南等地之间的跨界货运兼顾客运,是实现深港跨界交通的东部重要口岸。为推进深港惠交通一体化,惠州正在规划惠深第二高速公路,现已纳入省高速网规划。它将连接惠州市中心区和惠州机场,经惠阳秋长一带一直通往深圳外环高速网,全长40多公里。届时,它将成为惠州市区往深圳最便捷的高速公路。

为了加强惠深对接,深汕高速改扩建、惠河高速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等项目也在建设或规划中。今年以来,河惠莞高速公路惠州平潭至潼湖段、河惠莞高速公路河源紫金至惠州段、汕湛高速惠州至清远段、韶关翁源至新丰高速惠州段、惠河高速公路白石互通等多个高速项目都在加速推进建设。

轨道▶▷有望拥有5条高铁和2条城际

高速公路加快建设的同时,惠州的高铁建设也进入了全面施工阶段。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来到赣深高铁位于白石新村的建设现场。只见一排高架桥高高耸起,一段段推进建设并逐渐连接起来,一条路桥长龙的雏形已经显现。

作为京九高铁的南段,赣深高铁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的“大动脉”,计划2021年6月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它在广东境内经过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其中在惠州境内设置3个高铁站,分别为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

与南北走向的赣深高铁形成交叉的,是东西走向的广汕高铁。它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从广州新塘引出,途经惠州,终点在汕尾,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预计2022年通车。全线设有7个车站,包括惠州境内的罗浮山、博罗、惠城南、惠东南站。通车之后,从惠州到广州或汕尾,时间约半个小时。

记者了解到,广汕铁路与赣深铁路通过仲恺联络线和博罗联络线连接。如果这两条高铁都实现通车,加上原有的厦深高铁,惠州境内将有3条高铁通过,覆盖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无论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还是通往东面和北面的出省方向,惠州都可以借助高铁快速抵达,实现与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等城市半小时高铁互通。

引人关注的是,深圳至汕尾铁路、广州至河源铁路已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未来将经过惠州。如若获批建设,惠州未来将拥有5条高铁。此外,深惠城际铁路的谋划,也使惠州在已建成通车的莞惠城际之外有望再添一条城际铁路。

两港▶▷今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50万人次

今年以来,惠州的“两港”建设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2月22日,作为空港的惠州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万人次大关。

惠州机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2日,惠州机场2019年累计起降航班1.98万架次,同比增长34.5%;完成旅客吞吐量250.3万人次,同比增长36.6%;完成货邮吞吐8707.6吨,同比增长62.8%。与全国31个机场通航,合作航空公司有9家。

今年以来,惠州机场扩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T2航站楼于8月28日投产启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推动了智慧停车场建设,开通了“机场通”,实现在线值机、航班动态查询、停车缴费、投诉建议等功能,智慧型机场初现雏形。

自2015年通航以来,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连年飞速增长。如今突破250万人次大关,距离2018年7月突破100万人次吞吐量,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增速在全国支线机场名列前茅。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建设惠州干线机场,实现惠深机场的联动发展。记者了解到,在《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惠州机场定位为干线机场,主要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东莞东部地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

引人关注的是,惠州正分步骤加快推进千万级新干线机场建设,为深圳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腾出空间。未来,惠州机场将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同时,作为海港的惠州港也有重大进展。今年10月,惠州港与深圳盐田港正式形成组合港。在这种模式下,从惠州出口的集装箱只需在惠州办理通关手续,进入惠州港区即等同于货到盐田港区。同样,经盐田港区的惠州进口货物,也可在货到惠州港区后再办理进口通关手续。据估算,每年将有500万吨货物以“惠盐组合”方式进出境,这将为企业降低1000万元以上成本。

今后,惠州还将进一步加强惠州港与深圳港联动发展,着力打造亿吨大港。

公交▶▷惠州获评广东省首批公交示范城市

一个城市的交通大发展既要依赖于高铁和高速公路等大动脉,也要借助发达的公交体系。今年,惠州市获评“广东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称号,公交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决策部署,广东省交通厅于2013年开展了广东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程,确定惠州、中山等市为首批创建试点城市。

惠州市交通局陆运科有关负责人介绍,省级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惠州市持续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以城际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旅游观光巴士、社区公交等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等慢行系统为延伸的多层次、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经省交通运输厅审定,惠州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3项指标。目前,13个指标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公共汽电车进场率”“新能源公交车辆占公交总体规模的比例”等指标大幅超过考核创建目标。

该负责人介绍,惠州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核心指标“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从5年前的34%上升到目前的51.82%,初步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结构。公共交通出行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逐年提升,从2016年的72.27%提高到88.6%,连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惠州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近50万人次,在全省公交客运量普遍持续出现下降的趋势下,仍然保持了公交客流量的稳步增长。

■声音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丰”字交通支撑惠州产城人海融合发展

陈鸿宇表示,在“双区驱动”背景下,广东正加快“湾+带”联动。相比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中心城市,惠州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惠州既属于大湾区,又属于沿海经济带,也有自己的优势。

陈鸿宇认为,惠州的“丰”字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之下的重要举措。惠州有很好的海岸线和海洋经济基础,但过去惠州的中心一直在惠城区,沿海片区的产业、城市、社会服务都发展不充分。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沿海经济带“湾+带”联动背景下,惠州的城市、产业、旅游必须进一步向海发展。

“惠州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没有发挥出来。”陈鸿宇说,一方面是向海发展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利用好海的优势,最大的瓶颈就是南北走向的交通轴线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现有一些出海通道,但比较杂乱,而且不够便捷。”

他表示,从惠东县到大亚湾区,一路的海岸线,有很好的资源条件,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惠州沿海区域与深圳沿海片区相比差距很大,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快速交通没有完全打通。

“由于缺少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惠州还有很大的土地空间没有利用起来,如博罗、龙门和惠东的北部地区。”陈鸿宇认为,在“丰”字交通格局下,惠州应当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陈鸿宇看来,“丰”字交通拉开城市格局后,将使惠州的发展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原来很远的地方通过便捷的交通可以实现半小时或一小时内通达,惠州各个组团将可以串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他认为,惠州新一轮的发展,必须交通先行。让产、城、人、海融合发展,需要靠“丰”字型骨架支撑起来。惠州的发展同时要依靠开放,借助“丰”字交通,西南部向深圳、香港开放,西部向东莞开放,西北部向广州开放,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产业和项目落户。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丰”字交通将激活惠州成为区域中心

林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惠州虽然属于珠三角城市,但过去一直处于珠三角的边缘地区,而不是核心区域。“丰”字交通的规划建设将激活惠州的城市定位。“‘丰’字交通布局非常有远见,把惠州作为大湾区东部的一个枢纽中心进行规划”。

林江认为,“丰”字交通把大湾区和粤东粤北连接起来,以惠州为中心地带,既可以对接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又可以对接河源、汕尾等粤东粤北城市。惠州虽然不是省会,也不是特区,但只有惠州才有这样的地理区位。通过“丰”字交通规划,体现惠州作为区域枢纽中心的优势。惠州在区域格局中扮演的角色将非常突出。

他说,惠州既有公路、铁路,又有港口、机场,交通从点到面,逐渐走向立体。通过“丰”字交通可以实现陆海空交通的无缝对接,这样的规划对惠州的城市格局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举措,可以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林江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东莞等地开发强度高,惠州是难得的一个土地空间广阔的城市,而且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不错。在大湾区城市中,惠州综合优势较为明显,预留了发展空间,有土地来承接深圳等地的产业转移和创新辐射,带动产业经济加快发展。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忠平:

深莞惠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日前,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忠平介绍,未来深圳将打造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希望随着深莞惠一体化的推进,拓展与邻近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目标是实现与相邻城市之间的1小时通勤、2小时通达。”

“城市交通已经进入轨道时代,我们希望进一步优化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体制机制。积极推动深圳至惠州城际、深圳至惠州大亚湾城际以及跨市城市轨道建设。”徐忠平说。

“深圳2300万人与周边的东莞、惠州之间在居住和商务方面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显著。”徐忠平介绍,针对深莞惠都市圈出行的大数据追踪和研究表明,过去深圳到东莞、惠州的城际出行主要以探亲访友为主。随着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加快,目前出行主要以商务出行为主。深圳的土地资源有限,市民希望住在周边的城市、到深圳就业,也有可能住在深圳、在周边就业,未来都市圈出行将以通勤出行为主。

徐忠平介绍,2018年深圳至东莞、惠州的城际出行每天约为140万人次,预测到2035年将增长至620万人次/日,增长约5倍。

他说,跨市的交通需求,希望通过轨道和公共交通实现。“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由深圳主导、周边城市协同,开展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推进一批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我们与惠州、东莞就启动的项目已基本达成共识。二是加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周边城市延伸,推进一批跨市城市轨道规划建设。”

■相关

惠州重拳整治出租车乱象

辞退的哥23名,停业整顿114人

建设大交通网络既要有一批高质量的交通枢纽硬件设施,也要有高效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水平。为此,今年以来,惠州针对交通站场秩序和出租车运营乱象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一批交通设施和停车场,辞退的哥23名,停业整顿114人,并完善了相关管理机制。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回访了相关站场,总体上各站场秩序明显好转。

运政交警联管人员驻点监管

长期以来,市民不断反映惠州主要交通枢纽出租车存在不打表、拼客等乱象,企业家群体也反映这种乱象严重影响城市窗口和营商环境。早在今年4月至5月,南方日报记者针对这些乱象进行了暗访,深入采访出租车群体、市民和职能部门,刊发了重点报道《惠州火车站客运站出租车不打表之困》。随后,在南方+客户端发起多个网络问卷调查,结合事件进展进行了一系列跟踪报道,引起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5月9日起,惠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交警等部门开展了出租汽车行业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在惠州火车站、惠州市汽车客运站、惠州机场、惠州南站等主要站场增加了一批硬件设施,新建了停车场以引导车辆停放,并增派了人手加强现场监管。

近日,记者来到惠州火车站走访,站前广场外侧的出租车道内,10多辆出租车排成一条队伍候客。出站口,以前几个司机围着乘客讨价还价的场面已经看不到了。乘客来到出租车前,有的司机还会帮着放行李到尾厢。一旁,交警引导着过往的车辆,由惠城区主要出租车公司派出的联管队员也会引导司机有序运营。“以前这里的出租车都不打表的,最近都很有规矩很文明了。”乘客胡先生说。

运政管理人员郑惠安介绍,以前惠州火车站的硬件跟不上,停车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靠,出租车不打表载客。现在新建了停车场,有380个车位。早上8时半到晚上11时都有交警、运政等工作人员现场监管。今后还要调整工作方法,对各种乱象精准打击。

在惠州市汽车客运站,原先一楼出站口外侧的路上经常停满各种车辆,摩的司机常围着乘客议价。当天,记者并没有看到这些乱象,路边的抓拍系统曝光了违规车辆信息。交警表示,通过多个职能部门软硬件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该站的出租车和摩的乱象大有好转。但在其他时段,记者在该站负一楼的电梯口及公交站附近,仍然看到一些摩的司机拉客。

在惠州机场和惠州南站,出租车都整齐停靠在指定区域,包括运政、交警和联管人员在内的多名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和引导,总体上运营有序。除了安装围栏,增加指示标识,还将增加公厕和其他设施。

从源头掐断拉客的不当动机

惠州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惠州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以整治惠州汽车客运站拉客现象为突破口,带动整治全市客运站场拉客行为,通过暗访、视频监控等手段,多方位采集信息,对拉客人的行为分类处理,全面登记造册,并将拉客源头作为重点综合监管对象,从源头上掐断拉客源头的需求和不当动机。整治期间,惠州火车站派出所共对386辆摩托车、蓝牌车和367个拉客人员建档。

交警部门将客运站站前广场及周边路段列为重点管理区域,通过设置禁止停车路段、全天候对违停车辆进行抓拍、加大巡查执法力度等措施,每天对站场通道违停的车辆进行拖移。以火车站为例,5月9日至11月30日视频抓拍共7988宗,简易处罚307宗,查扣摩托车618辆,查扣小汽车4台,现场处罚违停183宗。整治行动期间,市区出租车企业共辞退违规出租车驾驶员23名、停业整顿114人。

的哥陈师傅等人介绍,不打表运营的确不应该,但近几年出租车受网约车的挤压影响很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导致有些司机偶尔不打表。

运政和交警执勤人员认为,巡游出租车司机工作强度大,受网约车竞争及运价较低影响,司机收入大幅降低、空缺严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乱象存在一定的反弹压力。因此,仍然不能放松管理,接下来要继续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增加人力,完善管理机制等方式,打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聚焦

大项目扎堆加速惠州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开建

“国之重器”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随着陆海空大交通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大项目扎堆落户。其中,作为“国之重器”的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备受关注。近日,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总部区工程开工动员会在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河桥片区举行。继装置区去年底在惠东县开工建设后,项目总部区在惠城区开工建设了。这也意味着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取得又一重大进展,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落户惠州的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是“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视为“国之重器”。未来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最先进的核物理研究装置,形成国际领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作为国家大科学装置,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投资超过60亿元,分为装置区、总部区两大部分。其中,装置区位于惠东县黄埠镇,HIAF项目已于去年12月底开工建设;总部区位于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河桥片区,由广东省和惠州市共同为两大科学装置配套建设,也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总部的核心承载区。

该总部区占地12.4万平方米(约186亩),将建设科研综合楼、总部科研配套服务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设施。一期工程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约128亩),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约4.5亿元。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正国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动工建设的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建设周期为一年半,计划2021年中建成。而在建的装置区建设周期为6—7年,未来建成后将集聚国内外约1500名科研人才,形成国际一流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将以两大科学装置为核心依托,由惠州市政府主建,采用“核心+网络”模式,惠州市承建实验室核心总部,阳江、佛山、云浮、汕尾设立分中心。该实验室将对标国家实验室,着力突破先进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卡脖子”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两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建设,通过吸引、培养和集聚一批国际一流人才及研发团队,惠州将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剑指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助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上一篇新闻

惠州即将全面爆发?这八大“引爆点”受全省关注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郭孔丰来淮考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