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丑闻不断 红黄蓝是时候退市了

如果不是一名外教因涉嫌猥亵女童案发,许多人还不知道早该退出股市的红黄蓝还在股市浮沉。

7月25日,红黄蓝股价在盘前大跌近4%。而早在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文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丑闻不断 红黄蓝是时候退市了

当地时间2017年9月27日,美国纽约,中国企业红黄蓝教育登陆美国纽交所。

这一政策旨在深化学前教育改革,遏制资本过度逐利行为,防止幼儿教育公益化本质受戕害,从而实现规范发展。上市公司红黄蓝,显然并不符合这一文件精神。

2018年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上述《若干意见》,幼儿园概念股红黄蓝当天收盘暴跌近53%,市值腰斩,一夜蒸发2.5亿美元。

当时,红黄蓝随即进行公关性表态:始终积极响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号召,积极配合政府探索多层次办园的模式,努力为促进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而针对新政,红黄蓝随后在其公众号发表了题为《红黄蓝教育机构坚决支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章,表示将认真研究政策导向,时刻坚定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号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但红黄蓝对退市一事闭口不言。或许红黄蓝手里有两块盾牌,一是红黄蓝是在美国上市,国内本土机构鞭长莫及,红黄蓝退市可以“例外”;二是红黄蓝认为其正在转型,要给其时间适应中央政策。

在美国,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必须退市:(1)股东少于600个,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少于400个;(2)社会公众持有股票少于20万股,或其总值少于100万美元;(3)过去5年经营亏损;(4)总资产少于400万美元且过去4年每年亏损;(5)总资产少于200万美元且过去2年每年亏损;(6)连续5年不分红利。

红黄蓝只要有心退市,其退市捷径就是上市公司私有化,具体操作方法是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买回来,扩大已有份额,最终退市。这可同时符合上述(1)(2)准予退市条件,将红黄蓝由公共公司变成私人公司,由接受资本市场监管转为接受行政监管,将红黄蓝严格置于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之下。

红黄蓝赴美上市,依然采用的是中概股常用的VIE或称协议控制模式,在美上市主体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红黄蓝教育公司,该公司通过相关协议完全控制着在国内经营的主体: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如果红黄蓝自己不主动退市,国内监管部门就拿它没办法了吗?不是。完全可以通过有关诉讼程序向美国官方证监会和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发起民事和刑事诉讼,案由是猥亵女童和证券欺诈。

而红黄蓝所说的转型,其实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在史上最严学前新政出台后,民办幼儿园资本化之路已然封死。红黄蓝不得不调整其国内幼儿园资产比重。其今年2月21日公布的收购新加坡一家儿童教育集团股权一事,正是其转型走向海外市场的一个信号。但其一直不谈退市的事,根据以往官方公布数据来看,红黄蓝主要收入来源——直营园学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其还是想靠在资本市场圈钱维持生存。

创建于上个世纪末的红黄蓝从北京一家亲子中心起家,逐渐拓展至需要更多资源投入的幼儿园业务。因为亲子中心进入门槛更低:场地和师资弹性较大,所需资金较少,只要取得工商登记就可营业,而不必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当亲子中心业务相对成熟,其就再向利润更丰厚但壁垒相对较高的幼儿园迁移,这是一个自然而明智的选择。

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公益性本质束缚了资本的激情,上市则成了红黄蓝逐利的捷径。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9月27日,红黄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独立上市的以幼儿园运营为主业的幼教类企业。这家运营着亲子中心、幼儿园,并向其加盟商提供幼教课程的学前教育服务机构,期待能从资本市场筹得1亿美元资金,以加速在中国的学前教育市场中跑马圈地。

红黄蓝上市其实是带了个坏头,各路资本蜂拥而上,幼儿园概念成了股市一支劲旅。但幼儿教育却因资本过度逐利走偏了方向。在幼教资产被加速证券化(MBS)过程中,幼教事业被资本裹挟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红黄蓝幼儿园被指屡次发生虐童事件、跑路事件,这些都是红黄蓝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

因此,笔者认为,红黄蓝应该主动申请退市,不能每次表态总是回避实质性问题,顾左右而言它。其不能不言正事,也不能再心存打擦边球的念想。既然说了坚决支持中央文件精神,那现在就是贯彻执行的时候了。否则,有资本追逐利益的天性在里面,其不可能做得让人放心。

□ 蔡恩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现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编辑 张超

丑闻不断 红黄蓝是时候退市了

上一篇新闻

亏损180万美元 红黄蓝业绩顶已现

下一篇新闻

“虐童事件”两年后,红黄蓝在经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