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余连祥

前几天,我正在埋头校对即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评传》,微信朋友圈被丰一吟女史刷屏了。天下“丰迷”的“娘家人”魂归道山,朋友圈里的众多“丰迷”开始了各种悼念。

回想起来,我认识丰一吟老师近二十年了。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我在北京做孙郁先生的访问学者。当年我正在做浙江省规划课题“丰子恺的审美世界”,寒假里请一位朋友牵线介绍,专程去上海拜访丰一吟老师。2004年2月20日,周五下午,我赶到上海斜土路,找到那幢高层住宅楼,乘电梯到13楼,叩开了丰一吟老师家的门。进门后我向丰一吟老师自我介绍,重点强调我老家是石门乡下的,1975年暮春时节,丰子恺最后一次回石门故里时,我就听闻了关于丰子恺的不少传说故事。丰一吟老师1929年出生于石门镇丰家惇德堂老屋。听说我是小老乡,她露出亲切的笑脸,两个酒窝特别明显。我送她一套湖笔,她看到有一支狼毫,就说她和父亲丰子恺都习惯用硬笔狼毫写字作画;至于软笔羊毫,她说用不惯。我们由湖笔,说到了丰子恺的书法。丰子恺最喜欢临索靖的《月仪》,应该是走的临帖一途。不过缘缘堂里悬挂最多的是沈寐叟(曾植)的字,而沈曾植中年爱临碑,成为碑帖结合的近代书法宗师。丰子恺最崇敬的李叔同和马一浮,他们的书法都深受其影响。丰一吟老师告诉我,她父亲早年也临过碑,日后爱临《月仪》,是由博返约。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一吟与父亲丰子恺在缘缘堂合影。

我拜读过丰一吟老师撰写的《潇洒风神——我的父亲丰子恺》,还看过《新文学史料》上她介绍重建缘缘堂的论文。我告诉她,丰子恺笔下的缘缘堂高大轩敞,但我多次去重建的缘缘堂,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对此,丰一吟老师坦言,丰子恺建造缘缘堂,用的是粗大的木料,而1980年代重建的缘缘堂,主要用的是当年常用的五孔板,考虑到安全性,尺寸适当缩小了。

新中国成立后,丰一吟老师长期与父亲丰子恺一起翻译外国艺术教育和外国文学作品,1961年到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1980年,为了集中精力研究丰子恺,她调入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她退休后更是老当益壮,研究和撰写丰子恺传记,与大姐丰陈宝、二哥丰元草一起编辑整理丰子恺的作品。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丰子恺文集》前四卷为“艺术卷”,就是他们仨整理编辑的。他们仨还为湖南文艺出版社整理编辑了一套“丰子恺艺术读物”。浙江文艺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丰子恺文集》后三卷为“文学卷”,则是丰一吟和丰陈宝编的。丰一吟和丰陈宝还编辑了《丰子恺漫画全集》,由京华出版社出版。学界其实不太认同由家属来编文集或全集,往往编得不专业,又爱为尊者讳。好在丰子恺的这3位子女都是老编辑,编得特别认真专业。

说到《丰子恺文集》的编辑,我发现文集中刊印的“丰子恺自编(1971——1973年)《缘缘堂续笔》目次手迹”有一篇随笔的篇名用了真名,而文集中那篇随笔却把女主人公改成了“S姑娘”。对此,丰一吟老师说,这篇随笔写到了“S姑娘”的私德,其后代仍生活在老家,因而适当处理了一下。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子恺的漫画画了自己与丰一吟、丰新枚在日月楼一起读书的情景。

客厅四周摆了很多书柜,装满了搜集来的丰子恺资料。丰一吟老师说仍然需要整理完善和出版丰子恺的作品。当年丰一吟已七十多岁,两鬓花白,仍忙于研究和普及丰子恺。言谈间,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天下丰迷是一家”。当年还未兴起网购图书,爱书者都得到实体店淘书。我问丰一吟老师,上海哪家书店售卖丰子恺的图书资料比较多。她就拿给我一张“丰子恺艺林”的宣传折页,说是丰子恺家属专门为天下丰迷办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第二天是周六,她和大姐丰陈宝每个周六下午都会去艺林与“丰迷”交流。

临别时,我拿出丰一吟老师撰写的《潇洒风神——我的父亲丰子恺》,让她签名。她笑着说:“你怎么也喜欢这一套?”我告诉她,自己从少年时代就是一名“丰迷”,目前正在努力成为丰子恺研究方面的专家。她拿过书,说这本书不是她送的,只能签上大名和日期,不能写“惠存”“雅正”之类。丰一吟老师说我问的问题很专业,相信我能做好丰子恺研究。同时她还说到了自己的遗憾,为了写论文来向她讨教的人很多,但往往写好论文就再也不继续研究丰子恺了。言谈间丰一吟老师收到陈星的短信,是向她核实一个有关丰子恺的史料问题。她说为了方便与丰子恺研究者联系,专门学会了收发短信。她建议我以后碰到丰子恺研究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发短信联系。她还勉励我,要向陈星学习,不断深入研究丰子恺。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一吟老师签名。

第二天下午,我去中山西路与玉屏南路交汇处的天山茶城三楼,找到了“丰子恺艺林”。果然,丰陈宝老师和丰一吟老师都在此,正与“丰迷”们交流。丰一吟老师把我介绍给丰陈宝老师,还特别强调是石门小老乡。见我打量丰陈宝老师,丰一吟老师问我是否能看出七十多年前“子恺漫画”中“阿宝”的影子来。丰一吟老师由此说到父亲丰子恺漫画的影响力经久不衰,经常收到由于使用了丰子恺漫画而寄来的版权费。当年木子美写性爱日记暴红网络,《北京日报》一篇批判木子美没有羞耻感的杂文引用了丰子恺的漫画“阿宝赤膊”,说小女孩就有几乎本能的“娇羞”。该报配发了这幅漫画,前不久还寄来一笔版权费。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为了满足天下“丰迷”对丰子恺彩色漫画的喜爱,丰一吟老师接受新加坡广洽法师的建议,退休后开始临摹丰子恺的漫画与书法,几年下来,达到神形兼似的程度。丰一吟老师在自己的漫画上题明“丰一吟画”,还盖上“仿先父遗墨”,以示与丰子恺原画的区别。艺林属画廊性质,出售丰一吟老师临摹丰子恺的彩色漫画和李叔同孙女李莉娟临摹的李叔同书法作品,标价都不贵,销售情况不错,能基本维持艺林的运营。

丰子恺的图书和画册种类比较多,连多年前出版的《丰子恺文集》都有成套出售。一套四本《爸爸的画》是丰陈宝和丰一吟著的,一画配一页简单的说明分析。丰一吟老师名片的背面是丰子恺1941年7月在贵州遵义给丰一吟画的12岁漫画像,画上题写了陶渊明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丰一吟老师以《岁月不待人》来解读这幅漫画,交待了当年父亲为其画画的情景,最后不由得感慨道:“是啊,岁月不待人。眼睛一晃,我已经71岁了!”。我买了一套,丰一吟老师签了名。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一吟12岁漫画像。

艺林还出售一些用丰子恺书画作品制作的文创产品,当年一律称“纪念品”,有瓷碗和瓷盘,还有装在小木框里的子恺经典漫画。我买了一些留作纪念。尽管已有一套京华版的《丰子恺漫画全集》,但看到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丰子恺漫画全集》,我还是忍不住卖了一盒。其实我看中的是那张随“全集”赠送的《缘缘人生·丰子恺》VCD,那是难得一见的丰子恺生前音像资料。临别时丰一吟老师听说我马上要去北京,就建议我去拜访她的二哥丰元草老师,把丰元草家的地址和电话告诉了我。

我回到家,拆封那盒《丰子恺漫画全集》,却发现里面是空的。我试着给丰一吟老师发去短信。她马上回复,说会很快补寄。我次日要去北京,就发了孙郁老师的地址,让孙老师转交。我回北京不久,就收到了挂号寄来的一盒两张光盘。信封是丰一吟老师亲自写的。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一吟老师亲笔写的信封。

当年张斌(小蝉)正在中央美院读美术博士,博士论文做的是丰子恺。经丰一吟老师介绍,来找我讨论丰子恺。经电话联系,我们相约去北京南郊的大兴区黄村镇拜访丰元草老师。当时我正在写论文《历史语境中的周作人与丰子恺》,涉及到丰子恺翻译《源氏物语》的问题。丰子恺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来北京开会期间曾由丰元草领去拜访钱稻孙。丰元草老师是中国音乐出版社的元老。据他回忆,音乐出版社请钱稻孙翻译日本学者林谦三的《东亚乐器考》,由于有编校方面的业务往来,他就认识了钱稻孙。于是,他领着丰子恺到西四受璧胡同的钱家,专门拜访钱稻孙。他还回忆了丰子恺向钱稻孙讨教了哪些问题。

2005年8月,拙著《丰子恺的审美世界》由上海学林出版社。9月12日,我去参加杭州师范大学“弘丰中心”陈星教授组织召开的纪念丰子恺逝世30周年学术研讨会。14日,前来参会的桐乡市分管文教的邢海华副市长又把大家带到了桐乡市,参加桐乡市纪念丰子恺逝世30周年活动。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一吟老师在酒店见到大家,她就向陈星致歉。说是前几天她的弟弟丰新枚摔破了头,还在医院抢救,因而没能来参加学术会议。她是好容易盼来弟弟退休后回上海定居,希望能分担她一些丰子恺研究的工作,如今已是凶多吉少。

除了病危的丰新枚和前几个月去世的长子丰华瞻,丰子恺的子女都来了。养女软软(丰宁欣)和丈夫王维贤老师也来了。我跟王维贤老师说,自己是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读本科时选修过他开的选修课“西方现代语言学”;又对丰宁欣老师说,当年我从杭州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缘缘堂随笔》来读,写到“软软”的地方,专门有人用铅笔注明她就是杭州大学数学系的丰宁欣老师。我们一起聊了会老杭大。我在北京拜访过两回丰元草,第三回见面,感觉很亲切。第二天的纪念会上,丰一吟老师代表家属,向大家报告当年丰子恺的最后岁月。

2008年,金雅女士筹划编辑“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邀请我编“丰子恺卷”。次年3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要向家属购买版权,我跟丰一吟老师短信联系了几次,最后让出版社直接跟她洽谈,很快谈好了版权。金雅日后又主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研究丛书”,约我撰写《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由于该书按照丛书体例,辑录了近两万字“丰子恺美学言论”,涉及到丰子恺的版权。我写这本书并没有课题经费,只能发短信跟丰一吟老师商量。最终丰一吟老师体谅我的苦衷,同意我赠送50本书来抵充版权。她还在短信里告诉我清明期间她会回桐乡上坟,约我于4月7日上午到桐乡县城去找她。我如约到宾馆找到丰一吟老师,把事先打印好的授权书交给她。她签好姓名和日期后交给我。她告诉我,丰子恺的版权是六位子女加上养女丰宁欣平分为七份。每家7本是49本,还多出来一本。她又补充道:“多出来这一本就算是你送我的吧。”言罢,她自己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两个很深的酒窝。《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于2012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直接让出版社给丰一吟老师寄去50本。她收到后还给我发来短信。

晚潮|丰一吟:天下“丰迷”的“娘家人”

丰一吟老师签署的授权书。

两年前,嘉兴学院富华女士策划一套“嘉兴十大文化名人评传丛书”,约我撰写《丰子恺评传》。撰写过程中碰到问题很想给丰一吟老师发短信请教,可惜她已老得不能回短信了。好在在她的顾问和支持下,《丰子恺全集》已出版,她的《爸爸丰子恺》和《天于我,相当厚:丰子恺女儿的自述》等也已出版,参考这些图书,会弄清不少问题,也会写出一些新意。

作者简介:余连祥,浙江桐乡人, 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硕士研究生,湖州师范学院教授。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上一篇新闻

首开大卖!千人摇号,现象级科技红盘夜开466套

下一篇新闻

日本如何学习外来文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