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新增136例感染,手把手教你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武汉肺炎自从找到病原体,疫情似乎得到控制,官方及时更新疫情的做法受到各方点赞。就在人们以为可以安然踏上回家返乡的路程,武汉卫健委官网突然发布公告提示:感染的肺炎疫情还在延续,新的确诊病例突然增加了。最新数据显示,1月18日和19日两天新增病例破百!
对这个不明肺炎的传染力判断和防控,已从“未见明显人传人”,变化为“不排除有限的人传人的可能”。
今天早上,北京、广东均有确诊病例,证实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传染变化。
警惕!新认定的确诊病例数不断上升
武汉肺炎在1月3日以后,我国内地再没有出现过新增病例。世界卫生组织于1月12日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2019-nCoV)。国内医生及时地翻译了WHO推荐的2019-nCoV防护方法,让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直至1月18日凌晨,武汉市卫健委官网发布公告称,1月16日开始出现新增病例。
此后,新增的病例数不断刷新记录。
根据1月20日凌晨2点42分,武汉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最新公告, 1月19日新增确诊病例77例,之前一天(1月18日),新增59例。两日共新确诊病例136例。
截至1月19日22时,武汉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愈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疗170例,其中轻症126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 81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27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90人,密切接触者中,没有发现相关病例。
关注:内地其他城市疫情如何?
武汉肺炎疫情引起了国际极大关注。最近,泰国和日本出现三例确诊病例,中国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出现了疑似病例。
此前据官方披露的情况,内地除武汉以外的城市都没有收到疑似病例的报告。对此,有人在网上戏称,2019-nCoV是“爱国病毒”,只在国外和武汉当地传播。这一反应恰恰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怀疑,内地其他城市真的没有疫情吗?
没有发现不等于不存在。微博大V、丁香诊所医生魏玮认为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没能力给每个武汉周边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居民做 2019-nCov 检测。而其他国家可以用我们提供的病毒序列信息,给每个跟武汉有交集,甚至扩大范围到从中国入境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做检测快速出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现状尚不能令人满意。一位名为“muse妍”的网友称,母亲感冒咳嗽一周,到武汉中心医院看急诊,医生高度怀疑是新型肺炎。但家属问去哪里检查新型病毒,医生说不知道。
有媒体报道,深圳和上海有可能发现3例疑似病例。就在1月19日晚,有知情人向39健康网透露,珠海已经确诊1例,高度疑似病例4例。不过,这个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1月20日凌晨,国家卫健委确认广东深圳出现1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病例。北京大兴区确诊2例。
内地其他城市处于高度警戒,部分医院已经启动了紧急排查工作。在北京个别医院就诊,感冒患者会被医生要求多填多一张单子——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观察病例门诊清单(暂行)。清单涉及流行病学史(是否于近期到过武汉)、是否发热、以及呼吸道感染症状三项内容,如果患者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将被列为“武汉新型病毒感染疑似观察病例”。
虽然确诊病例数有了大幅增加,但依然在国家疾病部门的防控范围内,大家不必太担心。
支招:春节外出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此次武汉肺炎可能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谓的有限人传人,是指原发病例传到第二代病人身上以后,第二代很难再传给第三代。
春节期间,不管是要去武汉的朋友,还是有亲朋好友从武汉来,都要密切做好预防措施。不妨参考WHO给出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小贴士:
第一,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远离疾患?
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中、后,用餐前,上厕所后,当手脏了时,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的粪便后,应该及时洗手。
强调正确洗手。当手部有可见的脏污时,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如果手部的脏污不可见,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
第二, 如何保护你自己远离疾患?
避免无保护状态下接触病患(包括在公众场合吐痰,接触别人的眼部、鼻子和口腔),和接触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
第三, 如何做才能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烹调师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在无保护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结合WHO的内容,小九认为大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点做到:
1、及时就医并自我隔离:远离野生动物市场和不食野生动物是基本常识。如果有咳嗽发烧症状,应该自觉自我隔离,发烧两天不退,且精神状态不佳要当心。
2、传播途径隔断:戴口罩,勤洗手,防止飞沫和接触传播,春节期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保护易感人群:老人小孩、体质虚弱、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感染,增加自身体质,不要过劳很重要。
4、关注官方信息的公示,做到心中有数,不传谣,不信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