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百年苏商:史诗级的“六次大创业”

百年苏商:史诗级的“六次大创业”

晚清著名思想家郑观应曾说:“兵战”与“商战”是中国复兴的两大主题,而后者的主角就是企业家阶层。

在华东、在中国,“苏商”从来都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他们历经世事变幻,在众多商帮已经灰飞烟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时,依然屹立于中国商界,熠熠生辉。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苏商,有着强烈的创业创新精神和一脉相承的制造基因。百年沉浮,浩浩汤汤,苏商进行了史诗级般的“六次大创业”。

1

苏商的第一次大创业

产业报国

江苏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苏商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中流砥柱。走近苏商,也就走近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筚路蓝缕的征程。

在清末的“产业报国”浪潮中,苏商创办的实业,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让其他商帮望尘莫及。

据统计,从1895-1911年,江苏先后创办了218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4252万元,约占全国新办民族企业的50%,涉及行业有纺织、冶金、航运、成衣加工等制造业。近代苏商群星璀璨、各领风骚:

“中国商父”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建立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建立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建立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建立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建立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建立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建立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建立第一个勘矿公司;建立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建立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中国红十字会。

状元实业家张謇,1899年在南通唐闸镇兴办“大生纱厂”,提出“实业救国”“父教育而母实业”,奠定了苏商的大商之魂,对后世苏商影响深远,成为民族工商业的先驱。

中国的“洛克菲勒”荣氏兄弟,在太湖之滨白手起家。百年来,“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这样的王牌称号一直围绕着荣氏家族。毛泽东评价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纺织巨子”刘国钧,8年工厂增长了8倍,创造了中国纺织业发展的奇迹。他高度重视人才、技术,为国大量捐款。

“企业大王”刘鸿生,在煤炭、火柴、水泥等方面均成“大王”,每进入一个行业,都务必将其吃透。他说:“我的全部理想,只是为了发展民族工业。”

“中国的摩根”陈光甫,创办了中国最成功的民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同时,他还是中国近代旅游业的首创者。

还有“传奇商人”陆小波;“缫丝巨子”薛寿萱;无锡杨、周、薛、唐蔡、唐程五大家族……他们身处非常之世,志存高远。兴办企业、振兴国货、发展教育、修建道路、扶孤恤贫……一腔爱国情怀、一片桑梓情深。

在素有“中国民族工商业四大实业家”之称的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这四人中,仅周学熙是安徽人,其余三人都为江苏人

是实业救国的呼唤,是与时俱进的自觉,让江苏成为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让苏商走在了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前列。

苏商第一次高起点大创业,成为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国家一半的商运在苏商身上。

2

苏商的第二次大创业

乡镇企业

1978,春潮涌动。

当一场波涛汹涌的经济变革席卷中国大地时,显赫一时的“苏南模式”某种程度上赋予了苏商历史荣誉,这个群体再一次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苏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非农化发展趋势,形成了庞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带动了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江苏省的经济水平。邓小平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称为“异军突起”

即使冰封千里,只要一缕春风吹过,敢想敢干的苏商种子就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破土而生。

当时,华西村地少人寡,是否包产到户,面临艰难抉择。吴仁宝失眠了好几宿,决定冒着“杀头危险”将全村500多亩粮田交给30名种粮能手承包,他带领剩余劳动力兴办“地下工厂”。小五金厂对外严格保密,如果有领导来,吴仁宝就让工人到外面挖河泥、整草皮……“天下第一村”的宏图从“暗渡陈仓”肇始。

“能人”周耀庭临危受命,到濒临倒闭的“港下针织厂”任厂书记。这位江南水乡的农民,给产品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红豆”。

沈文荣带领23名青工,克服“一无设备,二无图纸,三无人才”的窘境,办起一家小到不能再小的轧钢厂。这便是日后名震全球钢铁界的沙钢集团,一代“钢铁教父”沈文荣的传奇人生开始书写。

江宝全被“逼上梁山”,面对江宁金箔锦线厂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现状,他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却屡屡遭到非议。但是,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胸怀坦荡:“我的乌纱帽是抓在手上干的!不是戴在头上干的!”

缪双大走出江阴,闯荡“上海滩”。糊过水泥口袋,烧过砖,走街串巷装过空调……多年后,他打破中央空调行业的国际垄断,树立“产品优良、服务优良”的双良品牌。

陈锦石领着28个农民组成的施工队,辞别家乡小镇常乐,奔赴800公里外的胜利油田干起清包工。20多年后,这支曾经的“草台班子”在“鸟巢”、国家博物馆、央视新大楼等地标性建筑上镌刻下“南通建筑铁军”的威名。

塑料厂、五金厂、钢铁厂、服装厂……一时间,几个农村“泥腿子”的创业梦想如点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中国一直坎坷难通的农村工业化道路,竟然在江苏“意外”破土而出,“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是苏商创业最生动的注解。

在外界眼中,诞生于“鱼米之乡”的苏商低调务实,似乎缺乏一些冒险气质。但走近这个群体就会发现,如果命运给一次翻身的机会,他们会把所有都用上,豪情一搏,誓不罢休。他们从不缺乏“孤注一掷”的魄力!

苏商第二次创业,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找出了最好的模式,影响中国发展20年。

3

苏商的第三次大创业

外向型经济

1992,东方风来。

由于资源匮乏、生产能力却又十分强大,敏锐的苏商意识到,乡镇企业要进一步向外要资源、要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必然趋势。

1984年,昆山人创办了全国第一个自费建设的开发区,并迅速走出了一条“投资少、速度快、效益好”的开发区开发开放之路。如今,昆山开发区已成为中国开发区的“样板”。

1994年,借鉴新加坡经验,苏州工业园区投入3000多万元高位起步。从首创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到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等,众多“第一”“唯一”在这里诞生。

“悦达之父”胡友林,先后与德国黛安芬、韩国现代起亚、法国家乐福、日本富士重工、印度马恒达等国际大公司进行合作,“走出了一条以国际化带动苏北新型工业化之路”。如今,悦达已位列全国百强。

宝胜杨泽元,率先提出国际化领先发展战略,与英国BICC电缆公司、意大利比瑞利公司、ABB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如今,宝胜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核心竞争力之一的电线电缆企业。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期间,江苏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分类指导苏南、苏北经济发展,苏南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变过去的“引进外资为主”为“引进外资和启动民间投资并举”的发展策略,苏北欠发达地区变“降低门槛引资”为“造环境引资、选资”的路径。江苏还在全省启动实施建设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

天合光能高纪凡,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使得全国、乃至全球最早一批光伏企业的天合光能能够在公平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如鱼得水。

借着中德建交30周年的东风,任元林刚到德国,就签到了8艘船的大单子。

与此同时,面对欧美日等“超级大鳄”和风云诡谲的国际局势,经过千百年商业文化洗礼的苏商发现,相比在太湖游泳、在长江弄潮,到大海搏浪才是对承受力和决断力的真正考验。

生产渔船麻绳起家的法尔胜集团掌门人周建松,面对欧美光纤“霸主”的技术封锁和价格“绞杀”,硬是靠做“赔本买卖”扛了下来,并潜心专研,实现了从麻绳到钢绳,再到光绳的“三级跳”,成为全球行业领军者。有人就此调侃周建松,由于整天研究绳子,眼镜从800度增加到2000多度,虽然“看小事物近视”,但“看大事物精准”。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改变历史上苏商保守的作风,主动与海外合作、竞争,使江苏经济呈现“四个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为江苏领跑国内、竞技国际奠定了基础。

苏商第三次创业,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与巨人对话,与高手下棋,感知世界的体温与脉动。

4

苏商的第四次大创业

民营经济

在2000年,《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榜里,还没有一位苏商名列其中。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苏商不愿露富。

苏商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大红大紫起来是进入新世纪之后。

江苏民营经济的发展航船一直是“随波逐浪高”。

江苏省政府早在2000年就要求对民营企业做到“六个放”: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治上放宽、放活。

2004年1月,省委省政府在宁举办《学习浙江经验报告会》,时任江苏省委书记一句“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

2004年3月,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加速发展民营经济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被专家和省内外工商界人士视为推动江苏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冲锋号”!

顺势而动,2004年4月,《金周刊》创刊号发表头条文章《再造苏商》。2005年1月,《苏商》杂志创刊,打出旗号“凝聚苏商、服务苏商、引领苏商、成就苏商”。

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真正迈入了新的时代,民营企业家的春天真的来了!

面对百年难觅的发展机遇,面对近邻“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江苏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们终于觉醒,整体“出击”,他们“激活”了沉睡在江苏人心头已久的“苏商”情结。

浙江能走出纵横天下的“浙商”,江苏为什么不能杀出成就大业的“苏商”呢?

而对于苏商们自身,他们更明白了必须要打一场狙击战、反击战,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他们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江苏向全国人民重塑“苏商”辉煌的形象。

周建平拿出30万承包第三毛纺厂:“钱,我来出;风险,我来担;企业办成了,是集体的;办砸了,就算我交的学费!”目前,海澜集团拥有总资产1000亿元,连续多年在中国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双百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张近东凭借眼光前瞻、服务为王,带领企业先后开创了“自营服务”“3C+模式”“后台战略”“智慧苏宁”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创新模式。如今,苏宁已成为中国零售业龙头企业,位列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二名。

面对房地产来钱快、利润高的诱惑,一向果敢精明的苏商经常显得“保守犹豫”,让很多人倍感困惑。但在苏商自己看来,这不过是坚守实业的基因,多年未改。

有人劝徐镜人搞房地产,他以“不熟悉”为理由拒绝;2009年起企业实现零负债经营,又有人说他太保守、太老派,徐镜人依然不为所动。在这位在医药行业驰骋近半个世纪的古稀老人看来,“宁愿不够时髦,也要稳扎稳打。如果一开始就想快速增长,结果就是战略短视导致营养不良,是‘虚胖’,是‘浮肿’。”

彼时,江苏民营经济突飞猛进,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并基本形成了与国资、外资“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江苏民营经济的形成模式,基本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在政策的引导下,自发而生的企业;二是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至此,旧的“苏南模式”被扬弃,一种新的“苏南模式”诞生。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苏商因此名正言顺。

在《福布斯》杂志2002年度中国大陆100富豪排行榜上,江苏的民营企业家祝义才、沈文荣、张荣坤、周建平、车建新赫然在榜。历年来的全国民企500强中,江苏民企三分天下有其一,江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

苏商第四次创业,“重整旗鼓,再战山河”,形成了席卷大江南北最强劲的一股“苏商雄风”。

5

苏商的第五次大创业

创新型经济

大国重器,世界之最,是每一个苏商的光荣与梦想。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正在逐步衰减。江苏要创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这其中包括科技和产业创新、开放型经济创新、城市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江苏省委省政府集全社会之力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以新经济力撑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并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独角兽”“瞪羚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当传统制造面临“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瓶颈,徐工王民锚定“珠峰登顶”的产业目标,坚持“自主创新是徐工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投入科研领域,使徐工稳居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地位。

蒋锡培审时度势,带来远东集团五次改制创新制度,公司得以迅猛发展。如今,企业年营业收入近500亿元,并开辟了“主业+投资”的战略,总投资企业数量达352家,累计实现上市101家(其中新三板28家),预披露13家。

杨廷栋、张雨柏的带领下,洋河股份通过在行业里率先的体制机制创新、品牌创新,激发了活力。近年来,公司已位列国内白酒业“探花”之位。

从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到全球最大的耐用儿童用品公司和国际标准制定者,拥有专利数量比前5家竞争对手总和还要多,在“好孩子”创始人宋郑还看来,智慧处理“守与破”是企业保持独特创新动力的关键。

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榜单上,江苏有7家企业入选,其中,五星控股集团独中两元,旗下的“汇通达”和“孩子王”同时获评“独角兽”。孩子王,是母婴童领域的领头羊;而汇通达,则打造了“互联网融合农村流通实体”的农村生态电商。汪建国说:“五星控股实际上是一个孵化器,除了孩子王、汇通达,我们还孵化了好享家、阿格拉等十几个公司。”转型成为平台型企业,通过战略投资或自有业务拆分的方式,投资、孵化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苏商新的思考。

创新是苏商的性格,他们从不固步自封,面对全球经济新格局,主动转型升级,从“江苏制造”到“江苏创造”,苏商聚焦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发动机”,在每一个通往未来的风口,抢夺与强者竞跑的赛道。

阔步新时代,苏商在这一次创新浪潮中实现了新的跨越。港珠澳大桥“巨龙”飞跃,C919翱翔天际,复兴号极速奔驰,嫦娥四号宇宙漫游……国家重大项目中,苏商刻下了自己的姓名。

苏商第五次创业,创新,成为苏商一以贯之的关键词。

6

苏商的第六次大创业

数字化经济

苏商的本土化意识只有在走出江苏的时候,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情缘、地缘、乡缘的作用。

在今天,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苏商”这一地域称呼并不足以支撑更大更高更强。今天的苏商,要有明天先人一步,必须在产业变革之中,长出“数字化”的骨骼。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主要各国高度一致地把数字经济作为重要战略。习总书记在G20大阪峰会上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我们适应未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举措。

“数商”引领时代,苏商成为最佳样本;数字技术赋能产业,江苏更是第一热土。

经过多年培育,江苏在智慧物流、高性能计算机、石墨烯、物联网、纳米科技等新兴技术领域位于全国前列,培育了一大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行业“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企业达到2000多家。

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常州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集群区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苏州工业园的纳米技术产业集群区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群区之一,2018年产值达到660亿元。

南钢由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升级,打造“2+3+4”创新生态体系,持续推进“JIT+C2M”智能制造模式,全面进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等领域。

长电科技已成为世界第三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王新潮说:“五年后,长电科技可能全球第一。”

亨通集团先后投入6亿元,历经8年多研发试产,被业内称为颠覆性换代技术的新一代“无氯化”绿色光棒实现大规模量产,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该产品核心技术的企业。

全国5G产业链上的重点公司,江苏有7家:天孚通信、吴通控股、春兴精工、通鼎互联、东山精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在发展前景上都不容小觑。

科创板第一、第二批受理企业名单中,江苏有4家入围,分别是: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舰芯片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这4家企业全部是新科技企业。

无论是“数字化赋能”,还是“数字化转型”,这些江苏企业的创新发展历程,正在推动着一场全球性的新实业进化之旅,这不仅是一场技术、思想和产业的颠覆式变革,更是一场管理、组织和企业的数字化再造。

数字经济已成为苏商新的战场和机遇,苏商,正成为“数商”的中坚和引领力量。在数字化经济的引擎轰鸣中,苏商事业如大江奔涌、风正帆悬。

苏商第六次创业,数字重启实业,“数商”成为苏商的新志向。

后记:

企业家群体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不可能在铺满玫瑰花的坦途上顺利前行,而是在曲折迂回中艰难爬行,每一步都留有血泪的印记。

苏商的六次大创业是“大企崛起”的必然选择,大变化意味着大调整,需要苏商群体孕育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苏商相信“得寸进寸,得尺进尺”,他们不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不相信一夜之间在地上建起天堂。

苏商相信“没有比头颅更高的风浪,没有比信仰更稳的‘压舱石’”,在航程的前方,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仅以此文献给苏商正置身其中的第六次大创业——“数商”时代!

苏商全媒体出品

参考资料:

1、《百年苏商》,作者:钱志新

2、《大商人》,作者:傅国涌

3、《苏商气象》,新华社,作者:刘亢、凌军辉、刘巍巍、秦华江,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搜狐号、新浪看点、一点资讯、界面、网易、虎嗅网、钛媒体等平台,

覆盖商业财经核心受众群。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蓝字)

重磅头条:2019(第13届)苏商领袖年会 /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2018(第六届)苏商大会 / 2018数字江苏峰会 / 第三届金茉莉 / 2018苏商领袖年会 / "系统思维"报告会 / 大健康产业峰会 / 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 WIMS名城会 / 十九大报告 / 苏商产融家指数报告 / 云南游学

苏商讲坛:沙钢沈文荣 / 红豆周海江 / 金箔江宝全/ 远东蒋锡培 / 英达科技施伟斌 /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 / 对话牟其中 / 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陆德 /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 /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 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 /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 /吉利李书福/ 格力董明珠 /亨通崔根良/ 徐工王民 / 扬子江船业任元林 / 扬子江药业徐镜人 / 波司登高德康 / 南京大学范从来

一学六会:走进中亿丰 / 问道光芒集团 / 苏商·栖霞书记区长面对面 / 苏商·镇江市长面对面 / 走进阿特斯 / 问道江苏天成科技 / 走进阿里巴巴 / 走进永钢集团 / 走进长电科技/ 走进胜利精密 / 走进大亚科技集团 / 走进隆力奇集团 / 宿迁企业家苏南名企行 / 走进扬子江药业 / 走进徐工集团 / 走进中南集团 / 走进淮海控股集团 / 走进爱康集团 / 走进银宝控股 / 问道常盛集团

连线苏商:格力董明珠 / 亨通崔根良 / 建华建材王刚 / 新海石化范建民 / 金箔江宝全 / 福中杨宗义 / 罗莱薛伟斌

END

上一篇新闻

全球计算机科学家数量:新加坡11人,美国614人,中国多少人?

下一篇新闻

(上接C3版)爱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下转C5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