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厦门小吃江湖的大哥,却“隐居”在10㎡的苍蝇小店里……
扁食民开在安静的金榜西路,小小十来平米,看上去实在太普通了,如果不是熟人推荐,大概路过都不会多看一眼。
若是按口味来说,小贝觉得它早该声名在外了,可惜几乎没有宣传,除了一些老客熟客,知者甚少。
还好现在遇到,还不算太晚。
小吃十几年不变:厦门人的回忆
1
一颗获得过国际大奖的巨星烧肉粽
烧肉粽在厦门是平常到不行的一道小吃,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小贝是一个吃肉粽很挑的人,味道的咸淡,米的软硬,料的搭配,处处都有讲究。
不亲自吃到这颗肉粽,别人说有多好吃小贝都是不信的。
肉粽扎得很扎实,拨开也完整的不会散掉。酱褐色的糯米,煮的火候很到位,软而不烂,口感软糯,黏性十足。
用筷子拣开,惊喜的发现里面竟然包着咸蛋黄。
老板说店里用的咸蛋黄都是他们亲手从咸蛋里剥下来的,而不是买的那种劣质蛋黄,这样会更油更酥香。
肉粽一定少不了的肉,事先都经过卤的工序,难得的是瘦的不柴一点也不塞牙;肥的不腻,入口即化。
干贝、海蛎干给肉粽提鲜,蘑菇、板栗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家里妈妈包才会放的好料们这里都有。
肉粽是老板娘妈妈最得意的手艺,一问才知道,她年轻时曾在好清香工作,这个粽子还远赴新加坡摘得“粽子皇后”的桂冠,来头不小。
十几年过去了,不止肉粽还是妈妈亲自做,工艺和配方也一点都没变,当年是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炒米,卤肉,慢焢,每一步都不马虎。
2
能上店名的招牌扁食汤
吃肉粽要是能配碗扁食汤真的不要太幸福。能上店名的扁食,也是店里的镇店之宝。
馅是上好猪腿肉绞的,皮是父亲手把手教的徒弟十几年一直供应的,每天到店里都能看老板手脚麻利地现包。
煮出来的扁食粒粒饱满,口感扎实弹牙,一点也吃不到粉质的感觉。
浮着葱花冬菜的汤底都比别家浓郁一点,大骨汤熬制的,又鲜又甜,在干燥的秋风下喝一口,滋润到心里去。
3
各种小吃不踩雷,手艺无短板
店里闽南特色小吃不少,随便点都不会踩雷。
比如让小贝念念不忘的炸肉羹,腌制入味的瘦肉裹上一层炸粉下锅,炸出来的肉羹金黄酥脆,蘸点浓郁的花生酱,口感更丰富~
闽南特色的韭菜盒,有大有小两个尺寸,大的握在手里份量很足,外衣酥到掉渣,咬开里面是湿润的韭菜、香菇、肉沫等,越吃越上瘾。
童年回忆的眉毛酥,算是老厦门的古早茶配。外衣也是酥脆的,内里包着芝麻碎和花生碎,甜度也刚刚好,不会太甜~
芋包拌面也很多人推荐,小贝就留着下次再去吃啦。
一家两代人:守住初心最重要
扁食民最开始只是在自家门口卖小吃,后来才搬到店里,老板的初衷也很单纯,有个店面做的舒服点而已。
父母的来头却不简单,妈妈以前是好清香的大厨,爸爸在厦门美食圈颇有名望,很多大排档美食城要做小吃,都曾高价请爸爸去指导。
但他们都不喜欢抛头露面太高调,随着年纪渐长,两人也渐渐退居二线,在后方做小吃素食,自得其乐,店里的管理渐渐放手给女儿女婿。
可毕竟是奋斗一生的事业,闲着也常常会过来逛逛,阿伯笑着说是视察指导,其实始终放不下灶台,拿着锅勺热着油把自己手艺展现给客人,收到一句赞美的时候,应该是最自豪的。
一家,两代,四口人,十多年的用心经营积累了一批熟客,三不五时就要来光顾一下,有时候开车路过都要打包点东西带走。
开在居民区,没有门庭若市,有的只是街坊邻里的认可和喜欢。
其实扁食民想把店面品牌做大不是难事,想投资的人也不少,都被一一婉拒,“做大就难管啊,赚钱了把口碑砸掉怎么办,钱会害死人啦”,阿伯笑着说。
现在的市场太乱了,扁食民一家子却还坚守着最朴素的初心:守住口味是最重要的。
老板自豪的跟小贝说,卖的这些小吃十几年味道都没变过,从原料到制作手艺都和当年的一模一样,“我也跟客人说我们一定会涨价的,没办法物价也在涨,涨价就是为了东西不偷工减料,料都要用足用好。”
所以店里小吃都不算便宜,但大家依旧愿意为了这一口不变的味道买单。
几句闲聊中小贝能感觉到老板一家的热情和开朗,店面虽小,心却自在,他们像是隐居在江湖一隅的隐士,自有风骨和坚持。
榜西扁食民
地址 | 思明区金榜西路8号之124号
电话 | 5800472 / 13328309782
时间 | 07:00—20:00
人均 | 15元
匠心匠食 | 第17期
编辑:花花 | 摄影:花花 阳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