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拍了南京城?
1837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用银板显影的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正式诞生。
1844年10月,法国摄影师于勒·埃及尔作为法国海关总检察官随同法国外交使团,带着达盖尔"银版法"摄影机来到了澳门和广州,拍摄了中国最早的关于澳门和广州的照片。
但南京直到摄影术诞生31年后,才有人拍摄了第一张照片。自此之后南京这座有着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都终于有了自己城市影像记录。
那么自摄影诞生以来都有哪些人拍摄了南京,他们镜头中的南京都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往下看。
第一位:约翰·汤姆逊——他拍摄了南京最早的照片
1871年,福建厦门,约翰·汤姆逊(左)与两个清兵。
汤姆逊简介
1837年,约翰·汤姆逊出生于英国苏格兰,他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摄影家。
1862年,他带着英国雕塑家阿彻尔"湿板法"摄影术开启了自己旅行摄影之路。
1862-1867年间,他来到东南亚进行旅行摄影,先后到达新加坡、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拍摄。
1868年,他来到了香港,在皇后大道创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1870-1872年,在中国内地进行旅行拍摄。
1871年11月,他在拍完长江三峡返回上海的途中,经过南京,拍摄了关于南京的最早的影像。
1921年10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1871年11月,南京,金陵机器制造局。约翰·汤姆逊/摄。这是南京的第一张照片,现藏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
1871年11月,南京,大报恩寺遗址。约翰·汤姆逊/摄。照片现藏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
1871年11月,南京,明孝陵翁仲路石刻。照片现藏英国伦敦维尔康姆图书馆。
摄影特点
1、为南京拍摄照片最早的人,开启南京有影像记录的历史。为19世纪后期的南京留下极其珍贵的人文影像遗存。
2、由于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为南京拍摄的照片数量极少,只有十几张。
第二位:方殿华
方殿华简介
方殿华是法国传教士,生于1850年代末,1900年去世。
19世纪末,他来到南京传教。
1898年,方殿华绘制了南京最早的坐标地图,地图长70厘米、宽52厘米。
清末,鸡鸣寺上俯瞰玄武湖南岸城墙。方殿华/摄。
摄影特点
由于资料的匮乏,目前发现的方殿华的照片也只有几张,大多模糊不清,也不知道拍摄的是南京哪里。
也只找出这么一张稍微清晰,知道拍摄地的照片。
第三位:杉江房造编著的《金陵胜观》——记录了1909年左右的南京
《金陵胜观》的封面
《金陵胜观》的背面
《金陵胜观》只收录50张照片,1910年6月由日本大阪玉鸣馆印刷,上海虹口日本堂书店发行。杉江房造是编辑兼发行者。
1909年左右,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明远楼。
1909年左右,南京,两江总督府西辕门。
1909年左右,南京,乌龙潭宛在亭。宛在亭不是古已有之,而是1881年,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建造。
影像意义
1、第一本由外国人拍摄的南京影集。
2、成为了解清末(20世纪初)南京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第四,山根倬三、金丸健二
1、山根倬三的《长江大观》(1916年出版)全面记录了1910年代,千里长江流域的城市和景观。关于南京照片只有十几张。
2、金丸健二的《中国大观》记录了1920年代长江沿岸上海、镇江、南京、芜湖、九江、武汉等著名城市的景观。关于南京照片只有20几张。
1910年代,南京,浦口火车站。山根倬三/摄。
1910年代,南京,明孝陵全景。山根倬三/摄。
1920年代,南京,莫愁湖曾公阁。金丸健二/摄。
摄影特点
因为他们是沿着长江旅行拍摄,每个城市都是匆匆而过,摄影没有深入城市内部,没有进入平常百姓生活。
作为纪实摄影对于南京来说不全面,数量太少。
第五位,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
彭德尔顿先生
彭德尔顿简介
彭德尔顿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壤科学家和地理学教授。
1931年至1933年,彭德尔顿来中国考察,足迹遍及中国各地。
1931年,彭德尔顿到达南京,主要考察和拍摄了南京周边土壤结构的地理分布,留有照片120多幅。
1931年,南京,光华门。彭德尔顿/摄。
1931年,南京栖霞山,泥泞的街道。彭德尔顿/摄。
1931年,南京金陵大学,从校门里看北大楼。彭德尔顿/摄。
摄影特点
因为他是土壤学家,他拍的关于南京的120余张照片主要是关于南京郊区土壤地理分布的照片,涉及城市风貌的照片只有极少几张,关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就更没有。
第六位:郭锡麒
郭锡麒先生
郭锡麒简介
1896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
1913年开始在上海工作,曾在上海柯达公司、花旗银行等企业做职员。
1914年开始摄影创作活动。
他是中国最早的摄影组织"华社"成员之一,在"华社"举办的四届影展中都有他的作品展出。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开始大搞城市建设,南京的城市风光每天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引起了郭锡麒的注意,工作之余他挤出一切时间从上海坐沪宁火车到达南京进行摄影创作。
1933年,他的第一本关于城市风光的影集 《南京影集》出版发行。
1950年后,离职从事摄影专职创作,1976年在上海病逝。
《南京影集》的封面
《南京影集》的扉页
郭锡麒的《南京影集》出版于1933年。
郭锡麒足迹遍布南京各个角落,拍摄了200余幅照片,最终筛选出80幅照片编成《南京影集》。
1933年,《南京影集》在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地同时出版,出版方是上海"别发印书馆"。
1930年左右,南京雨花台,江南第二泉。郭锡麒/摄。
1930年左右,南京,大钟亭寺。郭锡麒/摄。
1930年左右,南京,雨花台木末亭。郭锡麒/摄。
1930年左右,南京江浦县,铺镇。郭锡麒/摄。
摄影特点
1、《南京影集》是第一本由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向国外介绍南京风光的摄影作品。
2、 《南京影集》是关于南京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风光照,影像追求的是艺术性而不是纪实,对于南京的民生百态不涉及。
第七位,朱偰
朱偰先生
朱偰简介
朱偰(1907-1968),浙江海盐人。
清道光六年(1826年)状元朱昌颐是其曾祖父;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朱希祖是其父亲。
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经济专业,兼修历史、哲学。
1932年获哲学博士归国,任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时年25岁。
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教授。
著作有《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玄奘西游记》等。
1932年,25岁时的朱偰先生。
《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封面
朱偰刚回到国内工作,这时的国民政府正在大搞首都建设,南京大量的文物古迹受到破坏,他痛心不已。
从1932年开始到1935年,他拍摄了2000余张南京的文物古迹照片,从中选出 204张照片,另外选用两位外国人拍摄的113张照片编著成《金陵古迹名胜影集》。
1936年7月,第一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朱偰此时29岁。
1930年代,南京秦淮河,桃叶渡。朱偰/摄。
1930年代,南京白鹭洲公园,烟雨轩。朱偰/摄。
1930年代,南京,赛虹桥。朱偰/摄。
摄影特点
《金陵古迹名胜影集》是出于保护南京名胜古迹而拍摄的照片,其它地方不涉及,属于纯记录的文献摄影。
第八位,瀧藤治三郎的《南京的全眺》
《南京的全眺》
《南京的全眺》著作兼印刷发行者为日本人瀧藤治三郎,共收录89幅照片,1940年11月出版。
1940年左右,南京夫子庙贡院街,首都大戏院。
1940年左右,南京,国民大会堂前行进中的日军。
1930年代,南京下关火车站。
影像的意义
《南京的全眺》是日本人出于歌功颂德、美化侵略战争而出的一本画册,内容带有很强的欺骗性,需要我们去甄别。
尽管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从中还是能看见在日伪统治下南京的一些真实情况。
第九位,海达·莫理循
1941年,北京,海达·哈默尔。阿拉斯泰·莫理循/摄。
海达的简历
1908年,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
1933年,海达·莫理循从慕尼黑摄影学院毕业,应聘来到万里之外的北平,成为德国人哈同夫妇开办的阿东照相馆的经理,并在这儿一干就是13年。
她就是在这里冲洗了毛主席戴八角帽的标准像。
1933-1946年,她先后到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省采访拍摄,作品达数千张。
由一个照相馆的经理演变成了一位旅行纪实摄影家。
1944年夏,海达·莫理循应邀来到南京拍摄,为的是编辑一本关于记录南京的摄影书。
1945年,德文版《南京》在上海出版,阿尔弗雷德·霍夫曼负责文字部分写作。
1946年,与英国著名记者、袁世凯顾问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的次子阿拉斯泰尔·莫理循结婚后离开北平,迁居香港。
1967年,移居澳大利亚堪培拉。1991年,在堪培拉病逝。
1992年,丈夫按照她的遗嘱将她在中国13年所拍的1万多张底片,6000多张照片及29本影集全部捐赠给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1944年,南京新街口。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通济门外,小贩。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鼓楼广场。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做缆绳。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一对母子。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踩水车。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做蒸糕。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夫子庙文德桥,卖豆芽的小贩。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犁田的农民。海达·莫理循/摄。
1944年,南京,做大饼的小贩。海达·莫理循/摄。
摄影特点
镜头触及到南京城的各个角落,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小商小贩等全部记录在她的镜头里,成为1944年的"南京清明上河图",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第十位,
美国《生活》、《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杰克•伯恩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等等。
1946年,南京,蒋碧薇。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6年12月,南京,会场外休息的代表。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6年12月,南京大会堂会场外,交警和路过的马车。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6年11月,南京,大会堂牌坊。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8年,南京,马鸿逵。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8年,南京,胡适。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8年,南京,会场内景。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
1948年3月,南京,新街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拍摄。
杰克•伯恩斯(1919-2008 ),美国《生活》杂志记者。
1948年11月,南京浦口火车站,国民党士兵。杰克•伯恩斯/摄。
1948年11月,南京浦口火车站,一个农民向撤退部队兜售自家养的鸡,没能成功。杰克•伯恩斯/摄。
1948年11月,南京浦口火车站,为等火车票用床单扎成的帐篷。杰克•伯恩斯/摄。
1948年11月,南京浦口火车站,一队士兵沿着铁路向上海开拔。杰克•伯恩斯/摄。
亨利·卡埃·布列松(1908-2004)
布列松简介
布列松1908年出生于法国,是享誉世界的当代摄影大师,玛格南图片通讯社创立者之一,"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的开创者。
1949年4月,南京,来到南京的马鸿逵。布列松/摄。
1949年4月,南京,带着家人和财产逃亡的军官。布列松/摄。
1949年4月,南京,坐在路边休整的解放军战士。布列松/摄。
摄影特点
记录了南京解放前夕的真实状况,成为研究这一时期非常珍稀的影像文献,目前公布的照片数量非常少。
第十一位,索朗日·布朗
索朗日·布朗
索朗日·布朗简介
索朗日·布朗,法国人。
19岁时在巴黎完成秘书专业学习,其后进入法国驻北京大使馆工作,就这样她来到了中国。
1969年,回到巴黎。
1967年,南京鼓楼,南京国营食品商店门口的群众。索朗日·布朗/摄。
1967年,南京街景,来往的人群。索朗日·布朗/摄。
1967年,南京中央路,大钟亭。索朗日·布朗/摄。
1967年,南京,包小笼包。索朗日·布朗/摄。
摄影特点
索朗日·布朗不是摄影师,她是在工作之余到各地旅游偷拍的照片,照片拍的很随意,照片缺少表现力。
目前发现的关于南京的照片只有八张。
遗忘的孤岛
1973年,南京长江大桥,照相留念。布鲁诺·巴贝/摄。
20世纪50年代后,纪实摄影断层,南京成为被中外摄影家遗忘的孤岛。
1956年,新西兰摄影师汤姆·哈金斯被邀请访问中国走遍了中国东部地区,唯独没有来南京。
1957年,布列松受邀来中国拍摄,这次及以后他都没有拍过南京。
1957年,玛格南摄影师马克•吕布第一次进入中国,2010年最后在中国留下足迹,这位享誉世界的摄影师前后来中国22次,没有一次拍过南京。
1973年,玛格南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来到中国,此后他多次来到中国拍摄。南京只在1973年拍了南京长江大桥、明孝陵、中山陵的几张照片,此后他再也没来拍过。
1978年起,玛格南摄影师久保田博二在之后的20多年中,先后50多次来到中国访问拍摄,没有来过南京一次。
1979年,美国伊芙·阿诺德,玛格南第一位女摄影师来到中国,行程4万英里路,唯独不来南京。
1985年开始,法国摄影师阎雷拍摄中国30年,没有一张拍摄过南京的照片。
更让人惊讶的是自海达·莫理循之后国内及南京本土没有出现过一位专门拍摄南京城市变迁的纪实摄影师,关于南京的纪实摄影成为空白,南京成为被中外摄影家遗忘的孤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