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外这条不起眼的青石板小巷 走出一位爱国华侨
■陈光别的侄女用心打理古厝。
■双圈井已出水百年。
台海网6月1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在马巷老街中,有一条不起眼的青石板小巷。巷里有一栋爱国华侨故居和一口出水百年的老井,见证当地人温馨和睦、爱国爱乡的感人情怀。这就是三恒巷。
本期《走街串巷话马巷》报道,请跟着记者走进这条充满浓厚市井、文化气息的传奇小巷。
旅居海外再回家乡做贡献,后人守护古厝传承爱国精神
三恒巷宽度仅有一米,巷内路面铺着青石板。巷子两侧的房子大部分是有着百年历史的闽南传统红砖古厝,最出名的是爱国华侨陈光别的故居。陈光别于1911年出生在三恒巷,年轻时闯荡新加坡,改革开放后寻根谒祖,回乡后多次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教育、医疗事业。
1998年,陈光别捐资120万元设立“陈光别助学奖学基金”;向翔安一中、马巷中学和市第五医院捐资260多万元。如今,市第五医院“光别楼”,翔安一中“光别室”等都是以陈光别的名字命名的。市政府于1997年、1998年两度授予陈光别“捐资兴学、功在千秋”金匾和金牌,并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1999年,陈光别离世,他和夫人的遗照留在三恒巷的故居中。其子陈远才、陈远腾于2005年为“陈光别助学奖学基金”增资100万港币,保障助学、奖学基金继续顺利发放。
今年53岁的陈清是陈光别的侄女,如今,只有她84岁的母亲住在陈光别的故居里。陈清每天照顾母亲起居,顺便打扫古厝。古厝最近一次重修是在三十多年前,但依旧干净舒心,庭院里外种满花草,生机盎然。陈清说,守护古厝,就是守护三恒巷的地标,更是传承叔叔爱国爱乡的精神。
井边洗澡或冰镇个西瓜
百年老井维系邻里情谊
三恒巷内还有一口老井格外出名,那就是双圈井,很多人慕名来参观。双圈井,井如其名,有两个井口,井口约三十厘米宽,只容得下一个普通小水桶。据悉,井口设计得这么窄,是因为怕小孩掉进去。
双圈井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尽管出水已有百余年,但井水始终充盈,水位距离井口一直不到1.5米,而且水质也很好。多年来,双圈井一直默默为周边数十户居民服务。
“以前没自来水时,我们三恒巷居民都是在这里打水洗菜、做饭、洗澡,每天早上和傍晚,整条巷子都是提着水桶打水的人。”住在附近的老人说,夏天时,男人小孩都喜欢在井边打水洗澡,或绑个西瓜浸在井里,来个冰镇西瓜,既清甜又解暑,井边充满了大家的欢笑声。
后来,家家通了自来水,来打水的人少了很多,但是这口建于道光年间的双圈井,依然默默为邻里乡亲服务。老一辈有时还是会来打水洗衣服、洗地板或洗菜,在他们看来,井绳的一端连接过往,老井还在,回忆还在。(文/图 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何振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