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身背耻辱名,被囚终不降

作为曹操“五子良将”之首,这于禁可算是最为悲催的,历来被认为是一晚节不保之人,因为他毕竟是投降了关羽,而且相对应的是,手下大将庞德抬棺死战,被俘后宁死不屈,两相比较,更显得于禁之不堪。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曹操手下最著名五员大将,即于禁、张辽、乐进、张郃和徐晃。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张辽,因小时常去合肥逍遥津公园,里面就有张辽的塑像,而对这于禁的认识缘自看小人书,一投降之人嘛,哪能有好感。

于禁是投降了,他是在前往樊城支援曹仁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他统领的七军悉数淹没,走投无路之时投降了,但这其中我感觉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撇开《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情境,认真看一下正史,也许会对于禁有不一样的认识。

于禁,字文则,山东泰安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他原为鲍信部将,后投曹操,为其南征北战,战功累累,他伐吕布、围张超、平黄巾、击袁术。被曹操赞为胜过古代名将。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在襄樊之战时,于禁率领七军救援曹仁,却遭遇了霖雨水灾 ,遂投降关羽。关羽兵败后,于禁流落东吴。孙权向魏国称藩后,将于禁送还魏国。不久,于禁含羞而死,被赠恶谥为厉候。

我是最怕写三国人物的,至今也没正经写过一人,原因是这一时期人物的真实面目,早被演义得七晕八素,《三国演义》在国人熟悉了这一段历史的同时,也模糊了很大地真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形象意识,正史和小说,再加上戏剧,然后再叠加进自己的解读,所以就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于禁之所以不被人喜欢的主要原因当然是投降二字,其实,我们看三国中,背叛故主之人多多,且不说那“五子良将”中,张辽是吕布的属下,张郃系袁绍的战将,徐晃为杨奉的麾下,哪个不是投降而来,即使那被杀的庞德,不也是从马超那儿归顺过来的吗?怎么这于禁一个投降就这么地被后人所不耻呢?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在东方人的心目中,投降是最为可耻之事,而那日本人的武士道将这一观念发挥到了极致,这同西方的观念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尊重生命,对投降之举要看当时势态的情况,在不作无谓牺牲的前提下,以生命为上,对那些不爱惜别人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生命之人是很不理解的。

二战结束,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接受日本人投降时,麦克阿瑟特别邀请温赖特少将和帕西瓦尔中将陪同,一起在日本受降书上签字。温赖特是最后坚守菲律宾的美军将领,帕西瓦尔则是新加坡沦陷时的英军将领,两人都是刚从沈阳的战俘营里赶来的降将,几年战俘生涯的折磨摧残,都骨瘦如柴,形同骷髅,这样的情景在东方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觉得,投降的行为中应该包括多种形式和概念,应该分别视之,不能一概为之耻。张辽和张郃一类投降了曹操,并为之效命,这是一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被后世奉为神灵的关羽关圣人,这些人都是主动而为之;而另一种实际上只能算是被囚禁,即为了确保生命安全而为之,但并不为对方所利用,不效力于敌方,而敌方只能将其送往类似战俘营一类的地方,禁闭或做苦工,上述所述的英军将领就是例子。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于禁同当时菲律宾英军的投降如出一辙,他率七军约三万余人被突来 “平地水数丈”的“洪灾”所累,为保全数万将士的性命,他选择了投降,如果他死战呢,那么只有一个结果,数万人将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作了无谓的牺牲,但自己可成全一个万世美名。

这是一场是非和荣辱的较量,于禁选择了背恶名而保全军的作法,七军成建制地投降,虽然是“忍辱偷生”,但却“未变节”,而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给关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为如关羽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可能行那白起项羽坑杀之事的。

据《三国志》载:“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把这数万人押往江陵圈养起来,这吃喝拉杂的可真不容易,光食粮就是一个大负担,关羽的兵力非但没有因这数万人的投降而实力大增,反而要分相当的兵力去关照这数万降卒,还要到孙权的地盘去抢米来保障这些人不被饿死。由此可以想见,关羽因于禁的投降而实力大损。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抢孙权的米这事件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它直接引致了东吴下决心袭取荆州,史载:“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也就是说,既然你不拿我当回事,敢“擅取”我的东西,那我就灭了你,可以说,抢粮之事为荆州失陷,关羽最终败亡的导火索。

这一事件在《三国演义》中未被提及,这数万降卒的去向也没了下文,但以于禁为首的这七军是“囚而未降”当是实情,《三国演义》只说于禁在荆州被吕蒙袭取后,又囚在东吴,后来为讨好曹丕,向其称臣并放回于禁以示好。

但是,放回来的一定不止只有一个于禁,因为《三国志》中是透出了点滴信息的,“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请注意,这里面还有个“等”字呢,这就说明不止是于禁一人,或者有更多的将校,也许是那整个被圈禁起来,或者是在东吴做苦工的七军将士也未可知。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于禁以牺牲自己的声名作代价,同那英军的温赖特一样,在被囚几年后,终于带着那数万将士回家了,这对魏国来说那可谓是莫大的功劳了。

于禁“囚而不降”之功曹魏朝廷是认账的,如果没有这一层的理解,那于禁怕早就被灭族了,按照魏国军法的规定,将士战阵脱逃家族都要负连带责任,更何况是降敌。

于禁在东吴的日子可以说过得也是生不如死,他成为东吴大臣羞辱的对象。及至归来时,早已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但他不可能享受如英国人视温赖特为英雄一般的待遇,这也不符合东方人的思维逻辑,尽管还授予他一个安远将军的封号,等待他的将是更加难过的时日,因为此刻他面对的是一个小心眼的皇帝曹丕。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于禁的归来对曹丕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对魏国而言,七军之降带来的恶果是相当严重的,当年官渡之战曹操总兵力也就两万余人,而这于禁一下就将魏国三万精锐全数陷敌,吓得老爸曹操都想迁都河北。作为罪魁祸首的于禁当然是要严惩。

但正因为归来的不止是于禁一人,如果仅是于禁,交与廷尉议个罪,直接咔嚓了那是最简单之事,但那随同回来的那些人呢,这牵涉面肯定是很大的,定会使整个魏国陷入动荡状态,这是曹丕所不愿看到的结果。

表面上曹丕对于禁没一点的责备,还给他封以官职以示安抚和慰问。但是,这口气又实在是咽不下去,毕竟于禁之降是辱没了魏国的尊严,不管当时是处于什么情况,大魏的颜面算是丢尽了,所以,必须要惩罚。既然公开的不行,那么就来阴的,在表面的文章做足了后,曹丕出手了。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他以于禁在东吴呆了几年,人头熟为借口,让他出使东吴,这其实有点侮辱的意味了,临行前又专门交待,让于禁去曹操的墓前祭拜一下,并专门在陵前弄了个休息室,里面画了一组壁画,内容就是水淹七军时庞德英勇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场面,让人将于禁带进去观赏。结果这于禁是羞愧难当,不久便病重而亡。

于禁死后总得要对其功过有个说法吧,作为一代名将,于禁立下了无数战功,声名显赫;作为战俘,于禁没有选择杀身成仁,而是选择了投降,这当然是被人侧目的,带他毕竟保全了数万将士的生命,避免了数万个家庭丧失亲人之痛,所以,按其功劳是要封侯的,曹丕也只能按例照办。

曹丕给于禁封的是什么侯呢?是一子嗣侯,说明朝廷还是认可于禁的功绩,但却给他的谥号曰“厉”,却是“暴虐无亲、致戮无辜”的意思。古代谥号是对谥主一生的高度概括,一个“厉”字怎么说都不是个好词,这也体现了曹丕对于禁的两难之态度。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生荣死哀,大起大落,于禁的一生让人感到惋惜,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你如果是于禁当如何处置,是自尽殉国还是降而不失其节呢?我想这对谁都是个难题,不如在一旁作评论来得容易吧。

投降不耻辱,生命诚可贵,我觉得于禁虽然投降了,被囚了,但他是绝对不会是重认新主并为其效力,不管是在关羽处还是在东吴,都不会!他如苏武一般,忍辱负重,企盼着有回归大魏的那一天。

而反观那也是投降了曹操的关羽,一直还想着为其立功,还了人情才走,这样的人反而被后世捧上了天,关羽之所为,至少比于禁要差了一大截吧,同在一个屋檐下,差别咋就这么大呢,不懂!

于禁:囚而不降却被曹丕羞辱而死的三国名将

上一篇新闻

老吴:外孙女飙外语,故意刁难我这个不懂“阴沟利息”的老头儿

下一篇新闻

人际交往中,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