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多家乳企争相入股同一牧场,“奶源争夺战”持续蔓延

近日,有关澳亚牧场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短短一个月内,简爱、北海牧场等多家乳企先后宣布入股AustAsiaInvestment Holdings Pte.Ltd.(澳亚牧场母公司,以下简称“澳亚”),以确保公司在奶源供应上的优势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背后反应了乳制品企业的何种发展逻辑?

多家公司入股澳亚,原因为何

澳亚牧场最近站上了风口浪尖。9月1日,简爱品牌母公司朴诚乳业与澳亚完成战略投资签约,朴诚乳业成为澳亚的战略股东。紧接着新锐乳品品牌北海牧场也与澳亚完成了投资签约,成为其股东之一。北海牧场方面称,此次注资澳亚,将极大保障其品质鲜牛乳的稳定供应,进一步完善北海牧场行业生态战略布局。不过,二者均未向外公布投资额度和占股比例。此外,早在2020年4月,日本明治乳业已经出手作价18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澳亚25%的股份。

对于这一现象,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采访时表示,多家乳企先后入股澳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为了通过股份收购的形式获得稳定便宜的奶源;二是收购牧场可以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市场运营风险,尤其是对简爱、北海牧场这种网红品牌,其自建牧场的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入股牧场才可以更专心做下游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对于简爱和北海牧场而言,入股澳亚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奶源。

那么,被多家行业内明星公司看中的澳亚牧场,是什么背景?通过梳理澳亚牧场股权结构可知,澳亚牧场由新加坡澳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隶属于印尼佳发集团旗下子集团澳亚集团公司。澳亚牧场在专业化养殖和现代化牧场的运营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2009年起,澳亚牧场进入中国并开始运营大型牧场,现在中国大陆境内拥有10个万头奶牛场和2个肉牛场,截至目前合计奶牛场存栏10.3万头,肉牛存栏2.4万头。2019年澳亚牧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为27亿元。

除了自身实力,澳亚牧场的热度也和市场大环境密不可分。我国原奶供应紧张,掌握优质牧场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一方面,我国奶牛存栏数一直偏低。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奶牛存栏数为615万头,占全球比重为4.48%。我国的奶牛数量从2007年创下875万头的新高之后,整体都处于回落态势;另一方面生鲜奶的成本也在不断升高。上游玉米、苜蓿草等的饲料成本不断上涨,无菌包装的成本也一直居高步下,让很多中小养殖户望而却步。此外,我国乳制品行业正处于低温奶的风口,而这一赛道对优质奶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要想拥有发展空间和市场主控权,新锐中小品牌必须夺得好奶源。

业内人士表示,接受多家公司入股对于澳亚来说是一件好事。澳亚牧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下游企业来分担自己未来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还可以形成上下游稳定的合作关系,有了稳定的奶源变现渠道。

乳企发展逻辑要顺应行业需求

近期发生的这些事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奶源争夺战已经从头部企业蔓延到了中小型企业。

原奶供应一直行业内的“卡脖子”问题,“得奶源者得天下”早已成为行业共识。自建牧场和并购入股奶源企业是乳企布局奶源的常见方式。不过,自建牧场属于重资产投入,投资回报期长,经营难度大且风险大,在奶源建设上,资本、技术和管理都必须同时具备,介于此,很多乳企都开始选择了收购、并购上游规模奶源企业这条路。去年就掀起了一波头部企业并购牧场的热潮。

在各大乳企对上游牧场不断发力的大环境下,上游奶企半年报业绩呈现走高态势,除了原生态牧业由于汇率和饲料成本因素的影响,造成净利润下降之外,其余7家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双增长。

与这些体量庞大的乳企巨头相比,想更快地扩展奶源,对于这些成立时间尚短地后起之秀们而言,直接入股澳亚牧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乳业是高度专业分工的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因为只有高度专业分工才能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未来乳业的竞争,竞争的就是效率和成本。”乳业分析师宋亮对《中国食品安全网》说道,“目前这个行业真正需要的就是技术研发、品牌持续性打造和渠道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乳企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用于下游品牌等方面的建设,将奶源的问题交给牧场,入股牧场并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新闻

换种方式耕海探洋,护海用海,烟台出了啥高招?

下一篇新闻

让百年死敌联合围剿,元气森林创造了何种奇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