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换种方式耕海探洋,护海用海,烟台出了啥高招?

换种方式耕海探洋,护海用海,烟台出了啥高招?

左图:中集来福士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 右图:长岛王沟渔家风情园。(记者 张依盟 报道)

霞光铺满蓝色海湾,海洋牧场连片如画。习习海风拂过芝罘湾,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簇拥着“蓝鲸1号”的姊妹船,相邻的烟台港车水马龙,一片繁忙。

4月10日,芝罘岛深水码头,“蓝鲸1号”健康安全环保部主管巴良川,对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的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DeepseaYantai”进行最后安全检查,为6月交付、驶向挪威北海作业作准备。

4月15日,清泉海洋牧场,工作人员苏文科乘快艇去打理1.6海里以外的海上平台,贝藻、鱼群环绕的景象清澈可见,智能养殖、观光旅游、科研采捕一应俱全。即使12级狂风肆虐,平台依然稳固。

4月22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碧海蓝天、鱼虾藻类丰富,吸引成群的野生斑海豹“回家探亲”,它们从辽东湾洄游觅食、栖息,登上礁石享受“日光浴”,个个憨态可掬。

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的烟台,像一粒贝壳嵌入黄渤海之间,拥有1038公里的海岸线和230个海岛。依海而生,因海而兴。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一代又一代烟台人耕海探洋,描绘着向海图强的蓝色画卷。

“从0到1,我们已经完全懂了!”

“中集来福士首次走通了入级挪威船级社半潜式钻井平台基本设计的整个流程,这意味着什么?”

“从0到1,我们已经完全懂了!”

4月9日,面对记者的提问,“老高”把拗口的术语讲得接地气,“国外走了几十年的路,我们只用了十年”。

“老高”,名为高嵩,是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经理。他年纪虽不算老,却已是技术中心最老的一批员工。

1977年,高嵩出生的第二年,中集来福士的前身烟台造船厂成立,第一单生意便与钻井平台相关,为胜利油田建造海上钻井平台“胜利一号”。

这也是中国第一座坐底式钻井平台。78岁的老船工孙祖彩摩挲着老照片给记者讲述:当时没有经验可参考,全靠“土办法”,用木头做模型,用钢丝电线排管线,大费周折。1994年,烟台造船厂被新加坡企业购入,更名为莱佛士。2008年,中集集团进入海工装备领域,收购了莱佛士,改名为中集来福士。

海上钻井平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但在2005年之前,深水平台的设计建造被西方垄断,国内的设计建造处于空白。

“当时,‘来图加工’都做不好,拿到国外高端设计公司的设计,有时也出不了施工图,现场施工不了。”高嵩回忆,“那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要有自己的设计建造能力。”

于是,技术部门成立了一个“小科室”,专门搞前端研究。

这一阶段很难。高性价比如何达到,最难的工艺性问题如何解决,与外国设计人员的磨合,还要克服项目管理、全球采购、实际作业应用等诸多挑战……“一开始真的看不懂”“都觉得不可能”“拍桌子争论”…虽然难关重重,但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中集来福士的设计师们从未放弃。

十年饮冰,步履铿锵。“中集来福士横下一条心,坚定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核心产品的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从零到100%的突破,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高到60%。”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说。如今,中集来福士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基地,半潜式平台订单数量居世界前3位,已交付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9座,占国内市场的80%、全球的25%,跻身世界海工装备的高端领域。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承担此次国家重大任务的,就是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

2019年4月10日,记者在芝罘岛深水码头登上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沿着镂空的旋梯而上,脚下就是浩瀚的大海,记者爬到约13层楼高的甲板,依然如履平地。海风阵阵,拂面吹来,大国重器的壮观与豪迈,直击心底。

“‘蓝鲸’系列的设计工况是可抵抗16级风暴,并能在全球95%的深海作业。”中集来福士研发部主任工程师肖元告诉记者。

还有更难的,那就是全球从未有过的-20℃低温、100mm超厚、690Mpa超高强钢焊接结构的CTOD(裂缝尖端开口位移)实验。

“变幻莫测的海洋环境对平台的‘抗疲劳’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尤其是立柱和甲板连接处等‘关节’部位,结构安全性必须要有保障。”中集来福士技术中心工艺技术室主任魏丽芹说。

“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哪怕像梦一样,我也不说不能。”这是记者在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大厅见到的标语。经过工程师们反复推演、实践,CTOD实验终于在全球率先完成,让世界看到了钻井平台焊接工艺的中国力量。这也保障了“蓝鲸1号”在“可燃冰”试采期间成功抵御12级台风,作业一秒也没有停顿。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考察时指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

正是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集来福士建造的2万吨吊机“泰山”号和大型船坞、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等相继问世,从缺技术、没经验的传统造船厂,成长为拥有诸多“世界第一”的国内领先海洋工程企业。

记者蹲点发现,在山东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背景下,以中集来福士、杰瑞集团、中柏京鲁船业为引领的海洋尖端装备制造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深海探测、开采、养殖等“烟台造”海工装备产业兴起,为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换一种方式耕海牧渔”

4月19日,甫一见面,长岛佳益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昌利,就邀请记者去看最新的深水智能网箱平台设计。

底层人工鱼礁,中层网箱养殖,上层平台看护,衍生出牧渔体验、生态观光、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诸多新功能……深水智能网箱平台相较之前的平台,不仅向海洋走得更远,而且进一步凸显了工程化、智能化。

“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普通平台到网箱平台,我们不断在尝试。”王昌利说,深水智能网箱平台投放地距主岛14海里,向远海又进一步。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就海洋牧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烟台作为“三核”之一,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烟台按照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海洋牧场,在建设海洋牧场示范之城上加快突破。”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说。

“目前烟台共建成11处国家级、12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面积突破100万亩,规模居全国首位。首创的‘海工+牧场’‘陆海接力’‘大渔带小渔’等模式在全国推广,为现代渔业向深远海拓展积累经验。”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副局长宋贤成说,以工业化思维改造提升传统海洋渔业,实施政府、渔业、海工多元联动,烟台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之路。

4月25日,细雨蒙蒙,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蓝鲸”之侧,“长鲸一号”出海。作为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将被拖往大钦岛附近渤海海域,稳稳“坐”在海床上,成为山东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和海上休闲旅游的新“地标”。

装备化是海洋牧场走向深蓝的“定海神针”。“在‘长鲸一号’上,4个人每年能养1000吨鱼。”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介绍,除自动投饵、水下监测等智能养殖功能外,网箱上方的建筑采用别墅设计,可同时满足30人休闲垂钓和观光旅游需求,给游客提供舒适的度假体验。

从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远眺4海里,有一座城市海上平台小镇——清泉海洋牧场。4月22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海洋牧场的打理者——苏文科。

“在海里造田,给鱼儿建房,我们换一种方式耕海牧渔。”苏文科说,清泉海洋牧场将游钓型、投礁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海洋牧场“五型”合一融合发展。“在牧场下面,我们投放了大量人工鱼礁、鱼虾贝藻,一方面吸引海洋生物在此安家,修复海洋生态,另一方面发展垂钓、观光旅游和潜水、帆船体育产业,打造一个近海观光游览、消夏、亲水的海上新兴小镇。”

站在平台小镇上,左右有崆峒岛和养马岛相伴,迎着海风,回望四十里湾黄金海岸,昔日海面养殖筏绵延,如今视野开阔,海水更蓝,沙滩更净。

“护好海,才有‘金饭碗’”

从蓬莱码头坐船,一路海鸥相随。4月16日至19日,记者来到山东唯一的海岛县——长岛蹲点采访。船刚靠岸,只见一条条嫩绿的海草,在南长山岛海域随波摇曳。当地人告诉记者:“这是大叶藻,它的出现,意味着长岛的海洋环境越来越好。”

上世纪80年代,长岛县实施“耕海牧渔”战略,“跑马围田”式大面积增养扇贝等,渔民收入快速提高。1992年,长岛县成为山东第一个“小康县”。

随后,长岛又兴起海参育保苗产业,岸线上一片片滩涂被水泥大棚覆盖。“每天上千吨的废水直排入海,岸边根本看不到海青、紫菜生长,海螺、螃蟹也变少了。”曾经的养殖户王明珍,如今已是一家渔家乐的老板,她说,“咱知道教训了!护好海,才有‘金饭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设立后,实施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00%风机拆除、100%绿色纯电动公交体系、100%全域垃圾分类处理,100%禁止旅游车辆进岛;2020年实现全域100%清洁能源供暖、100%污水零污染排放……

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记者使用了三种出行方式在岛上采访,体验长岛的全域生态保育成果。

第一种方式,步行。

沿着南长山岛的海岸线,沐浴着海风,不由让人放慢脚步,黄渤海在这里交汇,分界线泾渭分明,形成一幅“太极”奇观。这是一条长达99.9公里的环岛“慢道”,串起了长山尾的壮丽、月牙湾的柔美和九丈崖的险峻。沿线15处服务功能区和16个观景平台,构成一个环岛慢性旅游服务系统。

“2012年以来,长岛县大力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加快退岸还滩进程。”长岛县县长李俊杰说,一共拆除了南北长山岛海岸线育保苗场和破旧建筑54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岸线20多公里、岸滩30多万平方米,旅游和自然岸线的占比由过去的38%提高到了74%,恢复了以往的盎然生机。

第二种方式,骑电动自行车。

骑车驶上风机路,原本高耸的风机不见踪迹,水泥底座的土地上披了“绿衣”。“长岛县的自然保护区以鸟禽类为主,老百姓说,风机建起后,鸟类明显少了。关停并拆除风机这件事,长岛下了决心。”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明告诉记者,仅是风机的拆除费用就达1160多万元,后期还有对被拆除的风机进行近4亿元的补偿和山体植被覆盖,耗资巨大。但效果开始显现,风机拆除后,迁徙的鸟类明显增多,据统计有330多种、120多万只,长岛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海上驿站”。

穿越林海,郁郁葱葱的植被仿似“天然氧吧”,让人连呼吸都顺畅了。当地人说,长岛山上本无树,是几代人的艰苦种植才有了今天的层峦叠翠。

新一代造林人,没有坐吃老本。2018年,长岛投资1.59亿元,完成了南、北长山岛17处20万平方米裸露山体治理,补植造林300亩、林分改造1000亩,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每一片绿色。

第三种方式,乘新能源汽车。

记者乘坐新能源共享汽车,过南北长山大桥,来到北长山岛,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传承人孙长志。6年前,他开办了一家渔家乐,刚刚捞上来的海鲜穿梭游弋在水池中,鱼虾贝蟹摆满餐桌,窗外就是大海、岛屿和来往的船只。

优良的生态,是长岛旅游度假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长岛县自然资源局渔业科科长初文彬,说起蓝色生态如数家珍。如今,海上垂钓、游艇观光、渔家风情等中高端生态休闲项目,每年为长岛带来近400万人次的游客。

长岛很小,只有56平方公里岛陆面积;长岛很大,有着3541平方公里的海域。长岛的美丽变迁,是烟台坚持人海和谐、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海岸到海底,从天空到陆地,一道道纵跨渤海湾、黄海畔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记者手记

护海用海 烟台这样念“海经”

4月9日至4月23日,前后15天,记者在渤黄海畔的港城烟台,登海岛,穿山林,攀钻井平台,探海洋牧场,与工程师、企业家、政府官员、基层群众探讨对话、交流碰撞,深切感受到在动能转换、经略海洋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向海图强的铿锵脚步。

站在被誉为“流动国土”的海上钻井平台上,倾听“蓝鲸1号”设计制造跻身世界一流的骄人成绩,回顾研发者十年饮冰,实现核心产品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从零到100%、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高到60%的壮举……不禁令人心潮澎湃。

在莱州湾的明波海洋牧场,一个足球场大的大型围网在海上铺开,现代智能养殖技术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年可养殖海鱼4500多吨。

置身海岛长岛,记者用三种出行方式体验了这个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的“全域生态保育”成果。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烟台深知自身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也在海洋。大海是大自然对烟台最大的馈赠,但资源是有限的,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近海亲海,更要护海用海,悉心呵护,集约利用,科学开发。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助科技作别落后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现代版“耕海牧渔”;下大力气研发攻关突破,把国之重器的命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烟台的发展实践,深深印证了这些。

思路清晰,目标坚定,在加快建设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洋环境优美之城的大道上,烟台正阔步前行。

上一篇新闻

因为精彩,所以震撼!2019花园大会,到底有何不同?

下一篇新闻

多家乳企争相入股同一牧场,“奶源争夺战”持续蔓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