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累计亏损超26亿元,糟糕的业绩也因此拖累中船重工资产上市平台——中国重工的业绩,最终不得不被上市公司“抛弃”。但除了亏损,因为大量的海工订单遭撤单,两家船厂还有将近71亿元的在建海工项目损失可能难以收回,中国重工的一纸公告,两家船厂在海工项目上的亏损情况终于浮出水面。

亏损超26亿元,“坏账”累计超过70亿元

12月19日晚间,中国重工发布公告称,将以零对价出售山船重工持有的山造重工53.01%股权和武船重工持有的青岛武船67%股权,给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股东信息显示,山海关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造重工)是中国重工全资子公司大船重工之全资子公司山船重工的控股子公司,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青岛武船)是中国重工全资子公司武船重工的子公司。

中国重工解释称,此次出售是为了避免海工业务持续低迷对公司整体效益的负面影响。公告显示,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在过去两年又一期零利润合计为-26.166396亿元。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的严重亏损给中国重工整体效益带来一定拖累。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来,海工项目频繁的撤单改单给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带来了沉重亏损,这些难以收回的海工订单损失甚至相当于船厂净亏损的两倍。

中国重工表示,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的在建海工平台占用中国重工大量资金。两家船厂均面临在建海工平台处置困难的问题。其中,山造重工撤单改单的海工项目可能带来超过57亿元损失,相当于其2014年至今合计26.63亿元净亏损的两倍左右;青岛武船在海工领域的损失可能接近14亿元,而其从2016年至今净亏损约为9.65亿元。两家船厂在海工项目上损失累计近71亿元。

报告显示,这两家船厂已经将主要资产分别转让给山船重工和青岛北船,未来也不再有新增造船合同,仅将目前的手持订单完成,后续经营计划尚未确定。目前,山造重工和青岛武船的在建项目中均包含大量难以交付的海工平台,这些海工项目的损失也在两家船厂的亏损中占据显著的份额。

约57亿元未收回,山造重工4座自升式钻井平台遭撤单

山造重工的在建海工项目包括4座CJ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总价约为8.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24亿),然而,在前3座平台撤单、第4座平台也有很大可能撤单的情况下,山造重工仅收到5%的预付款,剩余95%约57亿元的损失至今未能收回。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图:CJ50自升式钻井平台

据了解,2013年,山造重工与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公司作为联合卖方,与新加坡船东FTS DERRICKS PTE LTD签订了2座CJ50自升式钻井平台(CJ50-01/02)的建造合同。之后,双方又于2013年9月2日签订了2座CJ50自升式钻井平台(CJ50-03/04)的建造合同。每座平台价格为2. 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06亿元)。

当时,这笔订单是山船重工首次承建CJ50型平台,也是国内首次承接的新型平台,全部实现自动控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工程量及合同金额均创山船重工历史之最。

建造合同规定,合同生效时船东支付每座平台5%的首付款10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528亿元),平台下水时支付5%的进度款1090万美元,平台交付时支付尾款及合同价格调整的金额。山造重工于2013年11月开工建造第一座平台,2016年至2017年4座平台陆续完成下水节点,然而,在这4座平台下水时,船东却拒绝支付应当支付的5%进度款。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图:2016年7月15日,山船重工建造的首座CJ50型平台顺利下水。

在下水后,这四座平台目前均处于停工状态,未继续开展安装调试工作。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山造重工目前只收到4座CJ50平台5%的预收款,每座1090万美元,共计4360万美元。平台下水时支付的共计43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1119亿元)至今未付给山造重工。

从2014年这4座平台开始建造至今,山造重工每年亏损持续扩大,净亏损从2014年的28055.07万元增至2015年的73069.77万元,2016年净亏损67988.93万元,2017年净亏损74515.56万元,2018年1-10月净亏损22664.96万元,净亏损合计26.63亿元。而这4座平台带来的57亿元损失几乎相当于净亏损的两倍。

2017年5月,山造重工和船东一致同意终止了前3座平台的建造合同, 由于建造合同的终止,山造重工可以通过转卖或者租赁的方式自行处置前3座平台。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对于第4座平台,山造重工仍在与船东沟通,如果沟通无果,双方同样将终止合同,届时山造重工也可以通过转卖或租赁的方式处置平台。不过,在2017年6月之后,这4座平台至今没有新的建造和调试进展,一直在船厂闲置。

损失近14亿元,青岛武船多个在建海工项目搁浅

与山造重工类似,青岛武船也面临着在建海工订单难以顺利交付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青岛武船的搁浅项目包括两艘水下机器人支持船(RSV)和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于撤单改单,这些海工项目或给青岛武船带来近14亿元的损失。

在过去几年里青岛武船持续亏损,2016年净利润-19793.32万元,2017年净利润-17467.17万元,2018年1-10月净利润-59234.02万元,合计-9.65亿元。显然,海工项目的巨额损失无疑是造成青岛武船连续亏损的重要原因。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图:今年8月,青岛武船首艘RSV水下机器人支持船完成所有海试项目。

2015年4月16日,青岛武船与希腊船东TOISA LIMITED签署了2艘RSV建造合同,这两艘RSV的动力定位以及起重设备在同类船中都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也是世界最为先进的机器人支持船。每艘RSV价格为5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7985亿元),合同金额共计1.1亿美元。不过,有消息称,相关RSV实际建造成本很可能要超过6000万美元。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这2艘RSV原定交付日期在2017年中期,然而,随着船东TOISA的破产重组,2018年6月,青岛武船接到船东通知,单方面要求终止两艘RSV合同。之后,武船通过船贸公司为两艘RSV联系到新买家,目前已经签订了初步的销售意向合同,预计每艘船可收入2.924亿元(约合4200万美元),相比最初的合同价格低了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06万元)以上,比6000万美元的实际建造成本更是低了18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432亿元)。这意味着,青岛武船在这2艘RSV建造中可能损失了1.3亿元。


70亿坏账?!这两家国有船厂被海工订单拖累遭“抛弃”

图:今年4月,青岛武船CJ46自升式钻井平台站桩试验成功。

此外,青岛武船在2013年11月与新加坡船东BLUE OCEAN DRILLING公司签署的一座CJ46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合同,这是武船首次作为总承包商建造主流海洋工程钻采装备。不过,平台交付时间一再延期,从原定的2015年12月16日推迟至最晚明年5月。

这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合同当初总金额1.99亿美元,考虑到中国船厂建造的钻井平台通常只需要支付5%至10%的预付款,剩余绝大部分款项留在交付时支付。青岛武船的这座平台可能还有近1.8亿美元的款项尚未支付(约合人民币12.43亿元)。

油价未稳,海工市场复苏遥遥无期,山造重工与青岛武船的这些在建海工项目很可能将继续搁浅,难寻出路;即使日后成功出售,巨大的成本开支所带来的沉重损失可能也难以全部收回。虽然中国重工通过出售两家船厂得以大幅“改善”公司利润,但海工项目可能依然是影响中船重工未来业绩的的主要因素。

上一篇新闻

尚为早报 | 亚马逊自有品牌出事了!面临集体诉讼

下一篇新闻

【航情观察】E.ON,Kyuden Mirai将在日本开发海上风电场|04-29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