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2019年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

作为建筑师的贝聿铭驰名世界,而其实,贝聿铭同样是一位极有眼光的艺术收藏家。澎湃新闻获悉,今年11月及12月,已故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与妻子卢爱玲的艺术收藏将在纽约、香港和巴黎进行拍卖,拍品涵盖巴内特·纽曼、赵无极、尚·杜布菲、亨利·摩尔、法兰兹·克莱因及张大千等艺术巨匠之作。这批艺术珍藏反映了贝聿铭夫妇和艺术家好友对于创意思维在现代社会所扮演角色的共同信念,也反映了他寻找建筑语言并思考的路径。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贝聿铭夫妇在香港,1988年。Courtesy Eileen and I.M. Pei Family Archive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贝聿铭与吴昌硕书法

2019年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

澎湃新闻获悉,今年11月及12月,贝聿铭与妻子卢爱玲收藏的艺术品将通过佳士得在纽约、香港和巴黎进行拍卖,拍品涵盖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 、赵无极、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 、亨利·摩尔(Henry Moore) 、法兰兹·克莱因(Franz Kline) 及张大千等艺术巨匠之作,整批珍藏的总值预计超过2500万美元。这批珍藏既富有历史意义,也满载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贝聿铭夫妇和艺术家好友对于创意思维在现代社会所扮演角色的共同信念。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贝聿铭的收藏:赵无极(1920-2013)《27.3.70》,1970年作。野口勇(1904-1988)《地上框架》,1962年构思,1974年铸造。

贝聿铭之女贝莲此前对相关媒体表示:“父母的收藏就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我有不少与他们旅游的美好回忆。无论到访哪个国家,总会有朋友接待我们,当中不少是艺术家、建筑师、画廊东主又或博物馆馆长。他们非常尊敬对方,关系亲厚。记得我们每次到访巴黎,都会拜访我称为‘无极叔叔’的赵无极并欣赏他最新画作。多年后,我记得有一次与安娜丽·纽曼(Annalee Newman)结伴游览威尼斯,我很喜欢她,她就像祖母一样。她和巴内特·纽曼、还有安东尼·卡洛(Tony Caro)、野口勇和彼埃·马蒂斯夫妇(Pierre and Tana Matisse)经常到我们家中作客。妈妈厨艺出众、热情好客,总会准备丰富美食招呼客人,爸爸则准备相配美酒。他们很重视这些朋友。即使这些朋友身在远方,感觉依然亲近,因为他们的作品每天也在我们身边,就像他们从未离开。因此,我相信父母实在很幸福,因为他们总有好友相伴,并深受他们启发。”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威廉‧德‧库宁(1904-1997)《棕与白》,约1947年作。弗里茨·沃特鲁巴(1907-1975)《小型坐像》,1952至1953年作。

藏家贝聿铭

贝聿铭于1917年生于中国广州一个名门世家,家族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1920年在中国天津出生的卢爱玲同样家世显赫,其舅母的父亲唐绍仪是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外祖父张荫棠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驻华盛顿大使。学养深厚的卢氏在韦斯利学院修读艺术,1942年毕业后随即与贝聿铭结婚,当时他刚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并展开其建筑师生涯。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卢浮宫金字塔,1989年。摄影:© Musée du Louvre, Dist. RMN-Grand Palais / Olivier Ouadah

贝聿铭于1955年创立I.M.Pei & Associates,是20及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他的建筑作品遍布全球各大城市,最知名的代表作包括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及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翼等。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达拉斯市政厅,1978年。摄影:Balthazar Korab courtesy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60年代,贝聿铭夫妇已与多位欧美现代艺术大师成为好友,并开始收集艺术品用以点缀他们位于纽约曼哈顿和凯托纳(Katonah)的家。他们也大力支持赵无极和许士骐等中国艺术家。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中国苏州博物馆。摄影:Michael Freeman / Alamy Stock Photo

贝聿铭夫妇育有三子一女,分别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和贝莲。在强调创意思维和个人探索的教育氛围下,旅行、艺术和同艺术家交流成为贝家生活的重要一环。

艺术交往与收藏

贝聿铭曾说,要理解建筑,必须先理解生活。他的起居室是清一色的棕黑色硬家具,楼梯平台上放着杜布菲的雕塑,他甚至把杜布菲雕塑比作太湖石。

据拍卖方面提供的资料,而对赵无极艺术风格转变产生影响的法兰兹·克莱因的作品,贝聿铭也有收藏,并在这次专拍中有所呈现。克莱因被公认为最重要但很难被归类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风格很难被同时代的艺术评论家和人们所理解。但克莱因作品中黑白抽象画与中国水墨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并且贝聿铭从中能看到某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法兰兹·克莱因(Franz Kline)和他的黑白抽象作品

贝家在曼哈顿的家和凯托纳的乡村别墅里放满了尚‧杜布菲、巴内特‧纽曼、亚历山大‧考尔德和亨利‧摩尔等艺术名家的作品。卢爱玲更凭借过人的慧眼,将两人带入杜布菲和雅克·利普兹等人的工作室,直接买下多件作品。

他们的女儿贝莲记得贝家与纽曼夫妇(Barnett and Annalee Newman)特别熟稔。她说:“安娜丽(Annalee)就像我的奶奶,她就住在对街,在她离世前,我每天都会为她做饭。巴内特(Barnett)去世后,她把他的一些溜溜球和领结送给我留念。”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杜布菲(Dubuffet )《Wheelbarrow》

贝家也经常拜访彼时定居巴黎的杜布菲。“他在写给我的信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贝莲回忆道。

贝聿铭夫妇与艺术和学术界的联系从不局限于欧美创意运动,他们和中国的作家、建筑师、艺术家和学者同样关系密切,这从两人珍藏的大批书画作品和书信中便可见一斑。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赵无极(1920-2013)《27.3.70》,1970年作。

赵无极是贝聿铭的老朋友。“我视他为叔叔,很荣幸能在2016年纽约亚洲协会赵无极作品展开幕时分享我与他过去的点滴。”贝莲表示,“他是一位正直的君子。”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贝聿铭与挚友赵无极在苏州狮子林合照 1974年

贝聿铭与赵无极相识于1952年,赵无极生前接受采访时曾不止一次的提到这段往事。“我是1952年认识贝聿铭先生的。他有一天无意中走进位于圣日尔曼区的洛布画廊,发现了我的画,并得知我是中国人以后,就找到我的画室。从此,我们成为了长达50年的挚友。”二人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分别是在新加坡的Raffles City建筑和北京的香山饭店,赵无极的作品被陈设在贝聿铭设计的建筑内。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李可染(1907-1989)为贝聿铭62岁寿辰而创作的《不老松》,1979年作。

移居纽约后,贝聿铭夫妇很快成为美籍华裔社区备受尊重、极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他们经常和张大千深入交流,三人同样热爱艺术和美食。

俞平伯和许士骐(其妻为贝聿铭堂姐贝聿玿)等艺术大师也与贝聿铭夫妇志同道合。许士骐不但赠送作品给贝聿铭,更曾和他一同合作设计园林项目。

无论是与艺术家交谈还是和子女在家中,贝聿铭夫妇一直都把艺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通过每一个感官欣赏,家族的每一代人也都应该参与其中。因此,他们会亲手触摸、处理和讨论家中珍藏的雕塑、模型和其他艺术品。对他们而言,与人共赏才是艺术的真谛。

贝聿铭夫妇深信艺术必须融入生活,并在社区(不论是一个小家庭或整座城市)内蓬勃发展。他们的珍藏重视与艺术家的关系,而非纯粹累积作品。就像贝聿铭幼年所徜徉的古代中式庭园一样,艺术是让人沉思的通道,而非最终的目的地。

作为收藏家的贝聿铭:艺术是这位建筑大师“沉思的通道”

雅克·利普兹(1891-1973)《弹吉他的男人》,1925年作。

贝聿铭年轻时曾造访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的家,并到访亨利‧摩尔位于英国的工作室,亲自委托对方为达拉斯市政厅创作巨型雕塑。在贝聿铭夫妇举行的一场场热闹派对和晚宴上,艺术家和建筑师总是与其他文化先锋聚首一堂,互相交流。

贝莲形容父母收藏艺术品的方式“十分自然而低调”,并强调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墙上的画原来出自名家之手。”

她说:“我的父母并不在意艺术品的价值,也不会为得到一件作品而特别兴奋,更不会以物主的身份讨论所收藏的艺术作品。他们不过是收藏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作品。”

贝聿铭夫妇强调艺术家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而他们的子女不论身处本国还是海外也坚守此信念,并成为贝建中、贝礼中及贝莲从事艺术、建筑、教育和慈善工作时的宗旨。

据悉,此次拍品将于巴黎(9月13至17日)、香港(10月3至6日)、洛杉矶(10月15至17日)及纽约(11月1至13日)进行预展。

上一篇新闻

投资大师如何度过至暗时刻

下一篇新闻

无需高考的新加坡本科直通车——都柏林大学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