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清明与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如:韩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与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说起清明与酒的关联,很多人都会立刻吟诵一首耳熟能详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的诗酒文化当然不仅限于一首杜牧的《清明》,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和不少关联由来:

其一:清明饮酒与寒食节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的融入有关。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死于火中的忠臣介子推而将其忌日命为寒食节,其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由于时间相近,又加上扫墓与寒食禁火习俗的融合,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与清明便合而为一了。历史上,唐以前重寒食,宋以后重清明。寒食节时,家家须禁烟火,只能吃冷熟食。一般从寒食禁火到清明起火,需要三天时间,而人们连续三天仅吃冷食很不舒服,而饮酒可以驱寒暖胃。据晋代陆翙《邺中记》载:“寒食三日作醴酪。”说明当时有寒食节制作饮用甜酒浆的习俗。

《次韵王仲至侍郎》

宋|秦观

螭口清漪下玉栏,隔花时听鸟关关。

酒行寒食清明际,人在蓬壼阆苑间。

天近省闱卿月丽,春偏戚里将星闲。

忽思归去焚香坐,静取楞严看入还。

《寒食日偶出》

宋|董嗣杲

漪岚堂下野芳晴,杨柳枝头歇雨声。

笑逐游人城外去,沙洲沽酒做清明。

从古人的诗句中,我们便看到清明节与酒的不解之缘!

清明与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其二:清明饮酒与祭扫

清明,是家族血亲相聚的重要节日,亲人近戚都在期间回家相聚,这是尊敬祖先,提升宗族凝聚力最为直接的反映。秦汉时期,祭扫坟墓的风气最盛,据《汉书》记载,西汉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祭祀仪式后,家人团聚,饮酒进食。此时,须备下食物与酒,作为供祭,清明期间,无论家境贫富,扫墓备酒醪,或祭奠或自酌,都是理所当然的。


《原上曲》

宋|释文珦

新冢嵯峨古冢平,冢头浇酒又清明。

酒痕不到重泉下,榆柳青青春鸟鸣。

《浣溪沙·三台送客,作离合体》

元|元好问

锦带吴钩万里行。青云人物旧知名。百壶春酒过清明。

渺渺荒陂冰井路。青青杨柳玉关情。斜阳无语下西陵。

清明与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其三:清明饮酒与洗悲

清明节期间大多气氛消沉悲穆,容易引人胸中郁结,故而人们常常借酒消愁。酒可祭奉先祖亦能解开胸中块垒,此时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酒、思念的酒。中华民族以孝为先、至情闻名,如此时节忆起亡故的亲人怎会不心怀感伤、黯然落泪?胸中有郁结,唯有寄情于酒,希望酒醉后暂且忘了伤痛,故而古人常常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节至思亲不觉泪下因记杜子美诗云无家对寒食》


宋|洪皓

寒食无家泪满巾,清明无酒更愁人。

不闻东道开东阁,空欢白头歌白苹。

日永萧条徒隐几,雪埋苍莽阻寻春。

王郎归去我留滞,始信儒冠解误身。

清明与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其四:清明饮酒与春游

宋代以后,每至清明,人们常在扫墓之时,携酒食春游,称为踏青。人们相聚在树下或园亭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在享用美酒佳肴之时,尽情游戏,颇富情趣。晋代王羲之曾于清明以“修禊事”为名,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书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今天,清明时节,人们在祭祖后,往往连同春游,相聚饮酒。在这缅怀先祖的时节,酒既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与孝道,也是对祖上一份虔诚。

《座上赋戴花得天字》


宋|苏轼

清明初过酒阑珊,折得奇葩晚更妍。

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座中先。

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従教落酒船。

结习渐消留不住,却须还与散花天。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与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清明节习俗不断发生变化,但扫墓、踏青、郊游这些活动,至今仍被人们重视。无论是对先祖的缅怀和祭奠,还是对春天大自然美景的享受,饮酒依然不可或缺。

因此,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草长莺飞之景。

值此时节,祈望笼罩在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阴霾被高阳消杀、被煦风吹散。

祈愿春回大地,共沐暖阳!举杯相庆,山河无恙!

上一篇新闻

中考复习:形似字辨识、组词、造句(很全面,欢迎下载使用)

下一篇新闻

夏至马来西亚:绿色金马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