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0日 星期五

美国海军麻烦不小:这边被撞的军舰刚“出院”,那边又藏安全隐患

经过了近一年的船坞修理之后,在新加坡水道“撞货船”的美国海军麦凯恩号驱逐舰终于在近日于横须贺的美国第七舰队干船坞完成船体修补,顺利“出院”。从照片上看来,“出院”的麦凯恩号驱逐舰焕然一新,船体上的撞击损伤已毫无踪影。

但与麦凯恩号驱逐舰的“新”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同时访问香港,和麦凯恩号同为第七舰队所属伯克级驱逐舰的柯蒂斯-韦伯号驱逐舰,它满身是锈的现况几乎要让人捏一把汗。

美国海军麻烦不小:这边被撞的军舰刚“出院”,那边又藏安全隐患

图为修复后的美国海军麦凯恩号驱逐舰。

尽管“撞商船”和“满身是锈”听上去完全扯不上关系,但这两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却是“一脉相承”,都源自舰队人员的编制数量不足以及第七舰队的过度部署:麦凯恩号驱逐舰之所以会在大清早突然航向失控大拐弯“别”进新加坡水域货轮的正常航道,就是因为该舰的两个操纵台(一个操控航速,一个操控航向)上有一名水手睡眠不足,在接管操纵后未能发现异常所致。

而更为致命的是,在麦凯恩号驱逐舰偏离航向之后,该舰尾部舵舱也同样处于“缺岗”状态,未能对舰长的指令做出反应,最终令驱逐舰结结实实地撞上货船。

美国海军麻烦不小:这边被撞的军舰刚“出院”,那边又藏安全隐患

图为锈蚀情况异常严重的柯蒂斯-韦伯号驱逐舰甲板和上层建筑。

同样的,水手不足,舰艇疲于奔命的问题也发生在访港的柯蒂斯-韦伯号驱逐舰身上。从访港时多方拍摄的照片来看,柯蒂斯-韦伯号不仅是全舰上下都出现了严重的“流锈”状腐蚀,就连密集阵炮平台上放的照射雷达平台也完全罩上一层重度锈斑。考虑到其附近都没有出现类似情况,笔者推测这是水手未能做好该处排水工作的缘故。

众所周知,在高盐、高湿的海洋环境下,就算是号称“不腐蚀”的不锈钢也保不住“金身”,军舰所使用的高强度钢更是如此。今天油漆出现了一块裂痕,明天这个裂痕可能就会发展成锈迹,后天深入铁板的锈迹可能就会将整块油漆“撑”起,造成成片夸张的腐蚀,继而影响舰船的寿命和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军舰乃至商船上的水手船员而言,防锈防腐是一件和吃饭睡觉同样重要,天天都要提、天天都要做的头等大事。

美国海军麻烦不小:这边被撞的军舰刚“出院”,那边又藏安全隐患

图为伯克级驱逐舰的舰桥成员分布,可见自动化水平不高。

而偏偏不巧的是,美国海军的舰艇向来遵循“损管优先”的原则,在系统冗余度较高的同时,自动化水平也较低,换言之就是所编的舰员水手数量较大。诚然,这样的设计令第七舰队保住了两艘被撞开大洞的船,却也使得连年奔波在西太平洋各处的舰艇疲惫不堪,柯蒂斯-韦伯号驱逐舰在本次部署中并未对除锈和防腐问题费太大人力去解决,恐怕也是出于这点考虑——有什么事能比安全把船开回母港更重要呢?

美国海军麻烦不小:这边被撞的军舰刚“出院”,那边又藏安全隐患

图为美军补给舰上的大块锈斑。

尽管美国海军已经“下决心”要解决人手不足、招兵不力的问题,但和全世界其它面临“招兵难”的募兵制国家一样,这个情况不大可能在三五年内得到缓解。因此可以预想到的是,只要美国海军,尤其是西太平洋的第七舰队继续保持这个“哪里都想去”的部署强度,那么美国海军舰艇锈迹斑斑,乃至浑身带锈的情况也就很难改善。当然,生锈本身也会带来舰艇强度的安全隐患,至于这个隐患会不会引发出再一起惊人的事故,那就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利刃TONE)

上一篇新闻

终于不用再被捅喉咙了,新冠呼气测试仪器即将上线

下一篇新闻

喝开水成哲学家?中国这些独特习惯,引发外国网友热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