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北方还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中,南方又一脚踩进了洪灾里,这个2020注定不太平......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今年六月份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南方经历了五轮强降雨过程。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截至6月26日,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374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78亿元。而强降雨的过程还将继续侵袭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势必再次升级。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你很难在记忆中搜刮出一个没有洪水的夏天,只是声势有些差异。而面对洪水灾害,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眼看着财产或生命被冲刷走。虽然在天灾面前,人类能做的十分有限,但纵观世界范围内,在建筑上下功夫算是有效抗洪的方法之一。不少建筑设计师也在雨水频发地区进行了建筑实验。今天我们搜集了几个防洪建筑,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如何通过设计与洪水抗争的!

瓜达卢佩河度假屋

瓜达卢佩河(Guadalupe river)是德克萨斯州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是玩漂流类项目的好去处,依着河岸建起了不少专门悠闲度假的住宅,瓜达卢佩河度假屋就是其中之一。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这里拥有一处蜿蜒的水上景色,将度假村和如同漂浮着的公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个度假屋的环境特色。三个兄弟姐妹想为他们的家人在此创建一个聚会点,要求设计一个能够使他们的孩子、自然光和河岸景观紧密相连的地方,以此创造、共享许多回忆。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这座清新自然风的房子隐藏在小路的尽头,周围生长着一些柏树,柏树一直延伸到瓜达卢佩河的泄洪道。虽然河流的流量可以由在上游的峡谷大坝来调节,但考虑到气候的变化,项目的设计则需要未来能适应极端时比平时高4米的洪水水位。所以在保持与场地亲密关系的同时,以低成本高效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成为了项目的核心设计理念,并且利用专业材料、细节和组件来突出空间布局,增加客户一家与户外空间的交流和体验。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该住宅是一个复合住宅,合并成两个矩形形式,并根据河流景观位置和老树的生长而旋转朝向。通过公共区域和私人套房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旋转式的空间布局让生活空间和走道门廊由静态的建筑变为了动态的生活乐趣。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房屋门窗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结构,午后的阳光钻过森林中重重叠叠的树影落在建筑立面上、窜进房屋内,整个生活空间都变得通透明朗。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将集会、放松和沉思的空间悬挂在多个层面上,并使用自然通风和遮阳设计来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性能,居住其中,可以感受真正的环保生活。

越南朱笃之屋

项目位于越南南部的安江省(AnGiang province)的朱笃市郊区(Chau Doc town)。该房子为三个相互有亲属关系的核心家庭共用。项目预算受当地标准严格控制,意味着房屋需要用金属波纹薄板建造。尽管如此,设计师仍然希望设计出能契合当地地域精神,还能提供一种充满阳光、绿色植物和自然通风的生活方式的建筑,犹如住在一个半户外的花园里。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从胡志明市搭乘长途巴士和渡船到达朱笃大约需要七个小时。朱笃靠近柬埔寨边境,是一座沿着湄公河的支流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每年有 4、5个月的雨季,洪水的频繁程度可想而知。

建筑场地的地区环境有4个层次。第一层是上百座漂浮在河面上的房子;第二层,沿着河岸两边的筑堤道路,逐渐发展为当地的主要交通干道;而在第三层,从道路一直延伸到小型私人桥梁,散布着大量底层架空的房子;最后一层则是大片绿油油的漂亮稻田,一直蔓延到视线外。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通常,当地底层架空的房子地面采用石头或混凝土柱子,框架则采用金属波纹薄板包裹的悬挑木质框架。由于柱子高度限制,只能支承房子高于洪水水位。同时,为了满足当地日常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因而对木质框架有最小尺寸要求。每年雨季时期,除了筑堤道路道路外所有路面都常常位于水位之下。

洪水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几乎所有的居民都放弃了他们的地面层。因为那些房子的天花板都太低且没有隔热层、开窗太小难以满足自然通风。

基于上述的这些情况,设计师结合当地风俗,提出三点新建筑目标。

1、室内空间向周边环境开放。倒置屋顶形状,由原来正三角屋顶变为倒三角屋顶,剖面犹如蝴蝶展翅状。再将三个蝴蝶状屋顶利用高差不同进行组合覆盖整个基地。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2、每个屋顶和立面墙交接的开窗部分,都安装落地式的旋转金属窗,可以根据阳光和自然风的多少进行开窗大小的调整。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3、将所有室内固体墙更换为活动隔断,创造出一个更大的连续空间。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上述三条建筑原则是为了实现一个半户外的现代空间,使之充满自然元素,比如阳光、清风、流水、土壤和植被。同时,也表达了设计师希望保护蕴藏在这座房屋里的地域风俗和精神,包括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人体尺度大小以及悬挑横于混凝土柱上的木质框架的愿望。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现在在越南,这种风格的建筑正在改变他们地域性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提出现代生活方式的另一种可能,即继承他们的文化,而不是任由他们的地域文化消亡。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泰晤士河畔纳拉拉之屋

钢铁高跷抬起了纳拉拉之屋(Narula House),这是英国人居住在泰晤士河支流河畔的一处住宅,由约翰·帕迪(John Pardey)建筑师设计,可承受洪水。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木质的Narula House旨在唤起Wargrave附近的Loddon河旁边的一个抽象物体,该河被确定为洪水区。但屋主希望能在这样一个位置拥有一套可以俯瞰河景的住宅招待朋友,因此如何解决雨季的危机成为 JPA 建筑工作室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Narula House是JPA在Loddon河畔建造的第三座住宅,它熟悉洪水区建筑带来的挑战和要求。设计师采用了钢柱作为底部基础抬高整个建筑,以使房屋及其服务保持在预期的洪水位以上。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在雨天和艳阳天,屋底可以作为通透的停车场。洪水到来时,Narula House 则像踩了高跷一样站立在水中,居住在屋内如同悬空在河流上,在洪水泛滥的日子里,他们就像在邮轮上一样享受生活!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Narula House的特点是单一的线性形式,与南北基点对齐,以使河流的对角线朝南,而住宿面向南。这种直线式房屋与蜿蜒的河流完美地相映成趣。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Narula House的物质性意在唤起一个盘旋在草地上的抽象物体,并以甜栗子壳和半透明的防腐剂涂层为特色,具有浅白色的光洁度。这与在其玻璃区域周围的纤维水泥面板填充物以及从地面烧烤区域延伸而来的土灰色砖烟囱结构结合在一起,与窗外翠绿的森意相得益彰。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院子的西侧是一个宽敞的开放式起居区,可欣赏河景。它被一个由悬挑的屋顶所遮蔽的阳台所包围,夏日也很凉快。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房屋的东侧悬挂着相同的屋顶,其中包含住所的私人起居空间。而在整个家庭中,室内设计特意采用简单,浅色的饰面,以营造开放感。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纽约长岛Kiht'han房屋

Kiht'han房屋以Mohegan部落的“海洋”一词命名,位于长岛的海滨村庄Sagaponack。房屋坐落在占地1英亩的土地上,横跨农业和沿海景观。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该房屋由建筑师贝茨·马西(Bates Masi Architects)设计,其任务是创建一个自然环境的房屋,包括采用防洪措施。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房屋占地5,000平方英尺,由以不同角度放置并由玻璃封闭的桥连接的“垂直体积”组成。设计师将房屋抬高并将其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以便水可以在房屋周围流动,从而降低了“沿海洪水的水动力压力”。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设计并没有隐藏防洪措施,而是利用了它们的优势,从而将湿地景观的二元性与自然和建筑形态交织在一起。每个体积的放置都受内部程序的控制,以及提供自然景观的愿望。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在房屋的北侧,建筑师创建了一个两层高的建筑,其中包括四个客房。住宅的南部部分在底楼设有一个开放式烹饪,用餐和起居区,并在上方设有一个主人套房。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连接不同体积的玻璃桥使居住者能够欣赏他们之间的巨大空间,无论是在潮湿时期被淹没,还是在典型的干旱时期都被本地种植的树木所互联。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立面的最低部分由板条制成,板条形成了一个屏障,可以使水在房屋下面流动。中间部分由木板和板条组成,它们形成不透明的表面,挡住了相邻房屋的视线。顶层包括板子,板子之间的缝隙很窄,使光线可以通过。不同的外墙处理也起到美学作用。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墨尔本Seddon House

Seddon House 是由墨尔本的公司 OSK Architects 设计的,他们将一处弃用的停车场转变成一个集成的住宅。用户是一个祖孙3代的家庭,为了回应它作为周围建筑的中间部分,建筑形式让它从外部看去只是一座单层建筑。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让建筑在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不同的尺度,是本项目的一大挑战。猛一看这就是一幢简单的单层建筑,符合周围街道的逻辑。从北侧,你会发现还有一个以屋顶形式出现的二层......当你围着房子走一圈,建筑的尺度将会变化。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项目强调了屋顶作为统一建筑元素而存在的价值。屋顶的几何形体上界定了房屋的尺度与建筑表现,同时控制了全年的光与温度。它还收集雨水,产生横向通风,并通过整合的太阳能系统提供电力。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场地位于洪水区。为回应这个问题,建筑悬于天然的地面层之上以防止被淹。高度工程化的混凝土板悬浮于园林之上,被螺旋状的支撑柱支撑,使建筑一层被抬升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高度。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为了给这个充满热情与创意并具有环保意识的三代人一个完美的家庭,建筑采用了主被动结合的科技来减少能量损失。空气、水与材料都在设计过程中得以回收再利用。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大型的可伸缩雨棚窗在北立面敞开,南立面则是小型的局部开窗,保证了良好的通风。房子内的材料细节都经过了精致的手工打造,从而在空间里呈现细腻的个性。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德国河滨走廊Niederhafen

这条625米长的河滨走廊位于汉堡易北河畔的Niederhafen,是城市防洪系统优化和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2月发生的风暴潮导致315人死亡,致使6万居民流离失所,在1964年至1968年间,汉堡在易北河畔的Niederhafen修建了一道屏障,以防城市再次受到洪水的影响,其防洪高度可达7.20米。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进入 21 世纪后,现代水文和计算机模拟已经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城市的洪水特征。计算表明,为了保护汉堡免受未来冬季风暴潮和极端浪潮的侵袭,既有河堤的高度还需要增加0.80米,再加上各种老化问题,其基础需要全面的加固。于是,汉堡市发起了重建防洪河堤的设计竞赛,最终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赢得竞赛。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汉堡的Niederhafen防洪河堤位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和城市著名的河滨走廊融为一体,成为汉堡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和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步道位于防洪河堤的顶部,带来朝向易北河与港口的壮观视野。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建成后的汉堡Niederhafen防洪河堤重新连接了河滨走廊和城市周围的城市环境,成为备受欢迎的河岸步道空间的同时,也加强了与邻近社区的联系。该线形结构东段高度8.60米,西段高度8.90米,旨在保护城市免受冬季风暴潮和极端浪潮的影响。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步道最窄处的宽度也足有10米,可以为行人、慢跑者、街头表演者、小吃店和咖啡馆提供宽敞的公共空间。商店和公共设施也被安置在面向城市的街道上。在邻近街道与河堤相接的地方,设有形似小型露天剧场的宽阔楼梯,从这里可以同时看到沿着围栏散步的行人,以及易北河上耸立着桅杆结构的游船。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街道上的自行车专用车道贯穿整个河堤,Baumwell和Landungsbrücken的宽阔坡道将河滨走廊与街道连接起来,提供了可供所有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除此以外的中央坡道为车辆提供了通向河滨走廊和Überseebrücke的路径。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河滨走廊被分为两段,具有不同的空间品质。西段的规模较大,可以将河流下游景观及其航行的船只一览无余。东段的港口码头创造出更亲密的氛围,人们可以经由圆形剧场旁的长坡道,步行至河岸边。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河堤上还坐落着一个三层的餐厅和两间小吃店。餐厅顶层悬挑在旁边的楼梯上,客人可以在此饱览易北河的全景。河滨走廊的步行区铺设有炭黑花岗岩,与浅灰色花岗岩台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洪水是全球建筑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上述的防洪建筑设计,其不论是将建筑升高至泛洪水位线以上,还是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建筑风格,又或是采用抗洪材料、环保材料建造,使用涂层、密封剂以及饰面薄板防止水入屋内等环保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文章素材来源一夜美学、筑视、dezeen、archdaily网站,由睿途旅创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方洪灾告急,看这些防洪建筑是如何与洪水抗争的

上海睿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睿途旅创)是专注于旅游创意研发与实践的专业机构。公司总部设立于上海,在丹麦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成都设有分支机构。公司由旅游产品创新研发中心、策划与规划设计中心、创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块组成,主营小镇/乡村/景区等各类策划、规划与创意设计、旅游创新产品研发与IP输出。

睿途理念: 小创意改变大旅游

睿途使命: 以优质创意内容革新中国旅游

睿途精神: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创新意识) Innovation thinking(创新思维)Innovation ability(创新能力)

上一篇新闻

房地产市场调控发力 新加坡一季度豪宅价格创10年来最大降幅

下一篇新闻

区块链解决方案遍地开花!IBM在下一盘大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