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调音师:三位小提琴神童的教育故事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调音师
今天鲸鱼想和大家聊聊关于孩子艺术培养与教育平衡的双重难题,下面通过三个小提琴神童的培养案例,我们一起来学习优秀父母科学与艺术双重结合的教育理念,与其说这些父母在栽培音乐家,不如说他们是孩子人生的调音师。
01蔡珂宜(新加坡华裔)Chloe Chua
她两岁半学钢琴,四岁开始拉小提琴,蔡珂宜每天练琴五小时,没想到她小小年纪竟对音乐会如此执着与痴迷。
珂宜的母亲林英丽是一名钢琴老师,当初让女儿学音乐只是为了培养她发现美的能力。
她说:“我的教育理念中有四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习一门艺术,要参加一项运动,要有一个信仰,要有可以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因为这些都不是短期的,而是可以陪伴孩子到老的东西。最初让她学艺术只是作为生活上的点缀,让她知道什么是美。只有当一个人会欣赏美的时候,她的生活才是富足的。”
蔡爸爸说:“发现女儿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是一件好事,至于将来要走怎样的路,我不会规定她要做这个或那个,就让她的才能和恩赐来带领她吧。只要是做正确的事情,有一技之长,可以供给自己的生活。若是做她喜爱的东西,又能成为她的工作,那是个非常大的福气。”
抱着相同信仰与理念的父母决定分工督导女儿,一个开拓她的音乐认知,另一个则着重培养她健全的身心灵与世界观。
妈妈林英丽主要负责培养女儿的音乐才能,平日里的小提琴课她都会陪着一起上。认真记下老师强调的重点,回家陪着女儿一遍遍练习。还经常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乐曲中所要传递的情感编成孩子熟悉的故事讲给她听。
林妈妈说:“我有时会自创歌词放进她要拉的曲子里面。有些画面感比较强的,我就跳给她看。讲故事的话比如在拉《冬》中高潮刺激的部分,我就跟她讲猫追老鼠的故事,让她感觉到那种紧张。有时讲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两个人就笑翻在地上,这样的过程很享受,很好玩。”
在孩子的教育上蔡爸爸一直强调的一句话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身、心、灵、个性方面都要很健康。一个人哪怕再有才干,身心灵的健康是本,才干能力是扩音器。如果你的本不好,你的才干再好只会把恶的东西放大。若是本性好,才能借助才干把好的价值观传达出去。所以本一定要对。”
02李映衡(澳大利亚华裔)Christian Li
不同于大部分年少成名的天才神童,李映衡来自于普通家庭,父母都未曾从事过与音乐相关的工作。然而,并非出身音乐世家的他,却从小就对演奏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兴趣。
就在其他家长忙着为孩子争抢所谓“起跑线”的时候,李映衡的父母引导他自己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风景线,他们一开始仅仅希望映衡的一生可以有音乐这个不老不散的朋友为伴,却从未想到李映衡有一天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但实际上,并无艺术背景的衡爸衡妈和其他“家有琴童”的父母一样,起初也曾有过诸如择师的顾虑、选曲的苦恼。
当妈妈发现他有很好的耳音,具有音乐天赋,便像很多琴童父母一样,开始尽己所能培养孩子。毅然割舍了自己的工作资源和社交圈,带着小衡从墨尔本搬到悉尼,其后为他进一步求学又回到墨尔本,真可谓当代的“孟母三迁”。
起初妈妈送他去学钢琴,然而他却对小提琴一见钟情。“我觉得小提琴的旋律更吸引我……我会为它的音色着迷,它是那么具有歌唱性。相比钢琴,我觉得小提琴更容易,我更有兴趣演奏它。”
李映衡说:“ 练完琴以后我觉得很轻松,我很享受,已经习惯了练琴”。
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知识的汲取就不再是单纯的灌输。李映衡对小提琴演奏的感情投入,是比勤奋练习更重要的成功关键。
衡妈的日记中,悉心地记录着孩子在音乐之路的点点滴滴:上课的要点、练琴的录像、家长的苦恼和生活的趣事。
偶尔她也会给小衡“爆料”,比如会笑他话多:“练琴半小时,有十分钟都在练嘴皮子”,更提到有一次他和外国同学聊起外星人的话题,最后那个男孩竟流着泪对他讲:“你也太能说了……” ,妈妈忍俊不禁:“能啰嗦到这样的,大概只有唐僧了吧?”
这些片段组成了一份“琴童成长陪伴日记”,看似无奇却饱含深情。
“这条路是小衡自己的选择,作为身后的父母会尽力给予默默支持”,小衡妈妈在日志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能飞,我会托着你飞”。
有这样一位既坚定又温柔的母亲,相信小衡未来的路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03朱蕾雅(英国华裔)Leia Zhu
朱蕾雅的长处在于从一开始学小提琴,她的学习方法就超过太多天才小提琴学子,那就是她是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文化,在知识和文化中学习音乐,最后才是在音乐中学习演奏小提琴。
朱蕾雅2006年生于英国,父母都是中国大陆移民。她3岁左右开始学演奏小提琴,学琴一年后就上台表演。之后她的学习和练琴,感觉都是在旅途和舞台上完成似的。
她学习能力超强,学习质量极高。从一开始,她就不是在学一件乐器,而是在学音乐,在学文化,在学艺术,小提琴只不过是她学音乐和表达音乐的工具。上天赋予她非凡的音乐才能和超凡的学习能力,而她的父母和老师则给予了她健康的生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她的父母和老师从她学习开始就为她精心建造一个全面而强大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体系。
她的父亲说:“学任何东西到了最后都得归到一条路上——学做人之路。无论我们学什么都是源于人而归于人,如果不学会做人,那么最后去哪里都将失去方向。”
在生活中学知识,从知识中提取文化,在文化中孕育思想,用文化和思想建造艺术感知能力。在文化和思想中学音乐,在音乐中学乐器。
如蔡珂宜、李映衡、朱蕾雅这样的音乐天才和演奏神童世界上还有很多,根本不稀奇。关键还是看父母如何发掘、培养和引导孩子。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做孩子的好榜样、好玩伴,陪伴孩子一起快乐学习、一起健康成长、一起默契配合、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演奏好人生这部长篇交响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