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关于推荐秦杰同志为新华社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的公示

来源:新华社

关于推荐秦杰同志

为新华社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的公示

经新华社编务会议投票表决并经新华社党组会议审议,确定秦杰同志为新华社推荐的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

现将秦杰同志申报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不同意见和建议请向新华社人事局反映。

联系电话:(010)6307214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特此公告。

附件:秦杰同志申报材料

新华社人事局

2020年6月5日

秦杰同志事迹材料

秦杰,男,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63年出生,安徽省铜陵市人。1984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至新华社工作至今。其中2005年至2006年赴广西百色平果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现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三级职员)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三十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秦杰同志一直从事时政、文化、科技、环保等领域的报道,采写了数百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新闻稿件,有数十篇公开和内参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和全国人大好新闻、科技好新闻、文化好新闻、环保好新闻等奖项。在担任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后,先后组织、指挥、协调了一系列国内重大战役性报道,编辑策划了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出色的组织策划能力受到各级领导机关的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秦杰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组织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报道中,坚持“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习近平总书记各项新闻报道中。除牵头采写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通讯、综述和评论等文字报道外,还参与组织了一批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的新媒体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新华社社级好稿,以及获得新华社创新奖最高奖和精品报道奖。

秦杰同志长期承担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采访报道任务。无论在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还是在行程万里日程频密的高访之中,他都能不辞辛苦、日夜奋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出色完成任务。他参与采写的《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和牵头采写的《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参与撰写的《中共高层新阵容》被誉为中国领导人对外报道的开创性作品并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采写的《历史见证承诺》《一枝一叶总关情》等报道成为时政报道领域不可多得的精品。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秦杰同志参与了新华社近二十年来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性报道。无论是作为一系列重要稿件的牵头人,还是作为一批战役性报道的组织策划者,他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文字水平承担起重要职责。他牵头采写的《雁阵从这里起飞》《“一起飞向辽阔的蓝天”》《让改革旗帜高高飘扬——〈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准确传达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进取、勇推改革的战略意图,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他牵头采写的《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巡礼》《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史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勇立潮头御风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9年治国理政评述》等作品,以宏阔的格局、雄劲的笔力,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运筹帷幄和责任担当,成为显现新华社龙头压阵作用的力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中,他牵头采写通讯《武汉24小时》,以白描笔法记录非常时期武汉这座城市的运转,展现900多万武汉人真实生活和工作状态,平实平稳,获得好评。

秦杰同志在新闻采访中作风深入扎实,写作刻苦认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华社记者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刚参加工作不久,他就用二个多月时间赴数省调研,以一组内参提出了“文化市场”的概念,在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采写厦门“远华案”,他驻扎在专案组近一个月,查阅了大量案卷,采访了众多相关人员,采写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厦门特大走私案查处始末》一稿,经过十多位中央领导的审阅后播发,成为震动一时的力作。他参与采写的《民主选举新风何时吹进新风村——吉林省梨树县新风村村委会换届选举风波调查》,成为新闻界“走转改”中别开生面的一篇调查类作品。

在新媒体风起云涌之际,秦杰同志积极投身其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他参与创作的微视频《红色气质》《大道之行》等作品,在业内和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点击量达亿次以上,被称为标杆式现象级产品。其中,《红色气质》获众多微电影评奖大奖,《大道之行》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反复播映。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他参与创作的《领航》《四个自信》系列微视频,影响颇大,成为新华社十九大报道的拳头产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中,他策划指导新媒体栏目“第一观察”,推出《习近平总书记武汉之行传递战“疫”新信号》《习近平指挥战“疫”进行时》等新媒体报道,传播广泛,影响力大。

秦杰同志简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984年8月-2001年2月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2001年2月-2004年8月 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副主任

2004年8月-2006年12月 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

(2005年8月-2006年8月 挂职广西平果县县委副书记)

2006年12月-2011年4月 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

2011年4月-2012年6月 新华社国内部部务会成员、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

2012年6月-2016年12月 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

2016年12月至今 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三级职员)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

关于推荐秦杰同志为新华社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的公示关于推荐秦杰同志为新华社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的公示

弄潮儿向涛头立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

新华社杭州9月6日电 题: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

新华社记者 秦杰、霍小光、李忠发、熊争艳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出席13场会议活动,发表11次演讲致辞,同27位外方领导人会晤……80多小时密集日程以分钟计算,习近平主席为峰会顺利举行作出的贡献,赢得各方高度赞赏。

历史的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杭州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总揽风云、运筹经纬,中国主张世界回响,大国外交结下金秋硕果

最忆是杭州。

月色如水、波光潋滟。习近平主席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贵宾们登上画舫,泛舟西湖。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们同船共渡,畅叙未来。

这如诗如画的短短航程,引领世界潮流的新方向。

一年之前,习近平主席用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向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出邀约——2016年9月,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

习主席之邀,应者云集。

各国政要宣布出席杭州峰会的消息纷至沓来,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缺席。

今年7月就任英国首相的特雷莎·梅,专门派人向习近平主席递交亲笔信,表达对出席杭州峰会的热切期待。

9月2日下午,巴西总统特梅尔上任伊始便赶来中国。见到习近平主席第一句话是:“选择中国作为首个出访国家,是我莫大的荣幸。”

西方媒体评论说,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手握重权的政治家同时前往中国,中国也从未拥有如此大的世界政治构建空间。

G20为何选择中国?

有国外媒体揭秘:当初多个国家争办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在征询成员广泛意见后,中国成为首选。

“这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也展示了中国愿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真诚愿望。”习近平主席说。

8年前,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的关头应运而生,各成员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把正在滑向悬崖的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和复苏轨道。

当世界经济再次走到关键当口,风险挑战重重依旧。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是二十国集团自身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中国,无疑在关键当口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张“全家福”,将杭州峰会的盛况定格在历史相册中。

4日下午3时,钱塘江畔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如扬帆待航的巨轮。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迎接出席峰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集体合影留念。

与会成员、嘉宾国及国际组织的35面旗帜整齐排列。习近平主席居中站立。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照片中既有老朋友又有新面孔。

人们记得,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参加峰会时,对这一机制准确定位:“二十国集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国际经济事务进行充分协商的重要平台。”

老挝、乍得、塞内加尔、泰国、哈萨克斯坦、埃及,当中国成为G20主席国,峰会受邀嘉宾国中来了6个发展中国家。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盛会。

拉美社评论:“杭州峰会在中国的领导和经济智慧的指引下进行……致力于打造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往事历历。杭州峰会筹备时,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走进联合国,走进非盟总部,走进七十七国集团,走进世界各地的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内陆之国、大洋岛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始终秉持开放、透明、包容的办会理念,同各成员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倾听各方利益诉求。

中国筹划,世界期盼。

当杭州峰会大幕开启时,国际舆论如是评价:“G20中国时刻”——世界经济走向的重要转折。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四层会议厅古朴典雅,一桌一椅、一纸一笔都充满浓郁的中国韵味。4日下午至5日傍晚,习近平主席连续主持G20峰会开幕式、第一至第五阶段会议及峰会闭幕式,在这一重要讲坛,阐述中国观点,提交中国方案。

中国声音,引领着杭州峰会进程。

德国《商报》撰文指出:“中国曾经长期处于世界政治的外围,如今在G20这一平台上扮演起核心角色。”

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亲诚惠容、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亲自推动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外交注入新的活力。

从大国到周边,从国家到国际组织,从伙伴到兄弟……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出访22次,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在国内同100多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会谈会见,亲力亲为打造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将中国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世界舞台的聚光灯频频投向习近平主席,中国抓住一切时机向外界传递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坚定决心。

“共赢发展”的中国主张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

“携手共进”的中国行动不断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赞誉。

G20杭州峰会,散发出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折射出中国外交的时代印记。

峰会虽已落幕,影响深远持久。

与会政要不约而同祝贺中国成功举办本次峰会,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卓越的领导能力,向中国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致敬。

风雨同舟、兼济天下,中国主动作为践诺守信,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

“今天我们见面,是我这次峰会期间最后一场外事活动,可以说叫‘压轴戏’。”5日晚9时30分许,习近平主席在西湖国宾馆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

3个多小时前,习近平主席主持的杭州峰会画上圆满句号,取得丰硕成果。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各方嘉宾就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议题,以及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总结致辞,用“五个决心”显示各国携手应对挑战的共同意志。创新增长蓝图、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一份份沉甸甸的文件,无不凝聚着中国理念、中国倡议。

“我深信,这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宣布。

出席峰会的外国领导人深有感触。“这次峰会非常成功,包括每个细节。二十国集团不应只清谈而无成果。这次我们取得诸多实质性成果,这也得益于您的亲自推动。”奥朗德对习近平主席说。

德国将是2017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筹备期间会与中方保持亲密伙伴关系。“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通过举办杭州峰会,推动了很多全球合作方面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感谢中国的热情招待,感谢杭州百姓。”

历史必将铭记——

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这“三个第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

“杭州峰会从开始筹备,就一直把非洲发展问题纳入议题,充分体现了中非紧密关系和中国的领导能力。”塞内加尔总统萨勒这样对习近平主席说。

“发展”二字浓墨重彩地写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的长卷上。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这是和衷共济的大国担当,是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

3日下午5时30分,杭州西湖国宾馆如意厅,一个特殊仪式引人注目。

习近平主席起身向前,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正式递交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前完成参加协定的国内法律程序,是中国作出的承诺。当天上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加入《巴黎协定》的决定。

“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向联合国交存批准文书是中国政府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胸怀世界,心系天下。从气候变化到联合国维和,从非洲十大合作计划到“一带一路”建设,在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和行动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3日下午3时,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南非总统祖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及1100余名工商界人士认真听讲,50分钟演讲中,掌声不断。

习近平主席提到一个细节:“中方把工商峰会安排在领导人峰会前夕举行,就是要充分汇集工商界的思想和智慧。”

“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

时代将会证明——

4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面对镜头站成一排。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但受全球经济影响各自经济发展均面临新的挑战。此时此刻,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发扬“金砖精神”,鼓实劲、出实招。

“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不为风雨所动,不为杂音所扰,不为困难所阻,不断强化伙伴关系,金砖国家必将实现更大发展。”

未来正在招手——

出席杭州峰会之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华访问,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拿大由此成为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北美洲国家。

发起成立亚投行,倡导构建“一带一路”,出资设立丝路基金,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凸显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东方智慧,逐渐呈现出无限魅力和吸引力。

2日,习近平主席与老朋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纳扎尔巴耶夫提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

习近平主席密集的双边活动中,“一带一路”频频出现。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老挝、沙特等各国政要纷纷表示出对接合作的强烈愿望。

真金不怕火炼,患难更见真情。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

5日下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楼新闻发布厅,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在这里,见证重要时刻。

下午6时40分,习近平主席和参会外国领导人道别后,来到大厅发表致辞。“峰会之后,我们将继续同各方一道,为落实和推进杭州峰会各项成果作出积极努力。”

铿锵有力的话语,体现中国的责任担当,昭示出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

沉稳睿智、真诚亲和,中国领导人展现大国风范,赢得世界尊重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

4日晚,杭州西子宾馆漪园宴会厅,灯光熠熠生辉,宾朋谈笑晏晏。习近平主席致辞时,列举了泰戈尔游览西湖时写下的诗句。

从400多年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记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出生于杭州的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骨灰安葬于此,再到上世纪90年代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游览西湖后表示“愿意在这里住上一辈子”,习近平主席拉家常般地讲起外国友人在杭州的故事,拉近了同现场外国嘉宾的距离。

平易亲切、融通中外、人情味浓,既在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中一以贯之,也在待人接物中处处可见。

4日下午3时,钱塘江南岸,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楼迎宾厅内,身着深色西装、系红色领带的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迎接八方嘉宾。

主人、主场、主持、主导、主张……随着习近平主席敲下木槌,峰会正式开幕。每阶段会议开始,习近平主席先介绍具体议程和中方考虑,接着邀请各方代表依次发言,衔接紧凑,过渡流畅。最后,习近平主席总结各方观点,结束讨论。

杭州峰会既是习近平主席与世界最重要经济体领导人共谋大计的多边舞台,也是习近平主席与新朋老友发展友谊的双边场合。

中美元首之间的一次握手,一句问候,从来都备受世界瞩目。

44年前,西湖国宾馆,见证了《上海公报》的谈判。

44年后,依然是西湖国宾馆。3日晚上,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结束3个多小时的高强度会见后,在月光下散步。

尽管奥巴马即将卸任,但习近平主席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倾注的智慧与努力,独具匠心地与美国总统开创的会晤形式,将长久镌刻在中美交往史上,留在两国人民记忆中。

之江山水,同样见证中俄领导人友情历久弥深。

4日上午,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远道而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给习近平主席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箱俄罗斯冰淇淋。

几天前普京接见外国企业家时,听中国企业家说,中国人很喜欢俄罗斯冰淇淋。得知这一消息,普京特意带来这份礼物。

小小礼物,正是中俄元首3年18次会晤,不断巩固信任、加深友情的体现。惟其如此,中俄领导人才能利用一次访问时机发表3份重要联合声明,签署近30个务实合作协议。

2日上午至5日夜晚,习近平主席的行程繁忙紧张、环环相扣。尽管如此,他仍为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做了特殊安排: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同埃及总统塞西共进早餐……

真诚相待是习近平主席赢得国际社会信任和尊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峰会期间,会见意大利总理伦齐时,习近平主席提及意大利8月底发生的地震,提出“中国也是深受地震等灾难影响的国家。只要意方有需要,中方愿意随时以各种方式给予支持”。

会见阿根廷总统马克里时,习近平主席说“你是参会领导人里飞行行程最远的”。他还对阿根廷今年纪念独立200周年表示祝贺。

……

在全球注目下,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外国媒体评论:习近平主席展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稳健的外交风度,坦诚的处事方式,恰与中国日益提升的大国地位相契合。

两年前也是秋季,风翻白浪,雁点青天。雁栖湖畔,习近平主席主持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聚共识、绘蓝图。

一年前,也是9月,中国举行盛大阅兵,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奏响和平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犹如钱江潮起,奔涌向前。

“弄潮儿向涛头立。”中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上一篇新闻

从沈周精绘飞来峰到「南北二石」|开拍2021秋拍将于西子湖畔举槌

下一篇新闻

任-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