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六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2019新加坡双年展现场

在东南亚地区的艺术版图上,近十余年来,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的诸多双年展让人们将注意力投向这一地区,因西风东渐或殖民因素,而呈现多样创作面貌,在新的潮流下不同的起点,也造成了亚洲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的面貌。11月,由新加坡美术馆(Singapore Art Museum)主办的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开幕。本届双年展的主展场包括新加坡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吉尔曼军营艺术区(Gillman Barracks)、拉萨尔艺术学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以及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 Civilisations Museum)。双年展呈现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77位艺术家及艺术团体的创作,以东南亚为焦点,呈现超过150件跨媒介的影像、装置、声音和表演艺术作品,以及全新的委托创作。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2019新加坡双年展在Suantio画廊现场

双年展由策展人帕特里克·D·弗洛雷斯(Patrick D. Flores)担任艺术总监,六位拥有独立策展及机构背景的策展人共同组成策展团队,他们分别是来自泰国的威巴什·布里差农(Vipash Purichanont)、来自菲律宾的雷南·拉鲁-安(Renan Laru-an)、来自罗马尼亚的安卡·韦罗娜·米胡莱茨(Anca Verona Mihule?),以及新加坡美术馆助理策展人范尚赐(Andrea Fam)、邓智文(John Tung),以及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策展人吴诗滢(Goh Sze Ying)。

“每一步往正确的方向”

构建地缘诗学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每一步往正确的方向”(Every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2019

本届新加坡双年展以“每一步往正确的方向”(Every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为主题。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专访时,双年展艺术总监帕特里克·D·弗洛雷斯表示,这一主题可以被视为双年展的方法论,“这是一个有关民族和地缘政治的构想,我邀请艺术家和策展人对它进行回应。第一个途径就是地理,也就是我们研究的地域。我的意图是专注于东南亚,并以东南亚作为出发点或者中继点,对于其他地区的延伸也应与东南亚有关。例如拉鲁-安对于西亚的关注来自于在菲律宾的经验和关系,邓智文关注台湾的移民以及他们在东南亚的影响,米胡莱茨的研究关注丝绸之路,涉及由泰国北部到印度的路径。我们以此超越东南亚地区,通过重新思考塑造该地区地缘政治的历史,包括殖民和冷战,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地缘诗学。”

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重新思考现代主义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拉萨尔艺术学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

本次双年展的每个展场都成为了塑造双年展主题的构件。弗洛雷斯说,“我希望展场之间能够产生互动,从而使双年展得以栖身。”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菲律宾裔美国艺术家卡洛斯·维拉(Carlos Villa,1967-2006),Survey of Works, 1969–2006

作为核心场馆之一,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是一座以展览和收藏东南亚和新加坡现代艺术为核心的机构,这一部分的展览呈现了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和文献,以及对于现代主义做出批判性回应的当代作品。菲律宾裔美国艺术家卡洛斯·维拉(Carlos Villa,1967-2006)的一系列作品代表了这一部分双年展的取向。他的作品构建了菲律宾艺术史与西方艺术史之间的对话,并对1970年代美国西海岸湾区多文化主义的艺术精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维拉的作品让我们以新的角度去思考将非白人艺术家、女性排除在外的抽象表现主义经典的上下文。”弗洛雷斯说。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新加坡艺术家陈文伟,《还要渡过很多水域》(Many waters to cross,2019年)

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现场还展出了居住在日本东京的新加坡艺术家陈文伟(Dennis Tan)受本届双年展委托创作的《还要渡过很多水域》(Many waters to cross,2019年)。这件作品包括了长达八个月的历时性表演,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不借助图纸或者设计稿,徒手制作了一艘马来西亚小木艇(kolek)。这种木艇在1950到1960年代时曾是广受欢迎的竞技赛艇,后来受新加坡的规划和发展影响迅速式微。艺术家意在通过试错来发现这一传统竞技木艇制作的意义,用“原始”技术来联结历史、海洋学和人类学;艺术家也借助口述历史,在个人和宏观叙事层面上,探讨新加坡海岸线以及海上疆域自前殖民历史时期以来的变迁。

英军旧军营成为亚洲当代艺术的新目的地

自然与未来的想象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吉尔曼军营艺术区(Gillman Barracks)

吉尔曼军营艺术区建于1936年,以英军著名将领韦伯·吉尔曼将军(General Sir Webb Gillman)的名字命名。该地区设有军营、家眷区和娱乐设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专为英军第一营而建。2012年9月,经过一轮翻修后,吉尔曼军营变身为聚集众多国际艺术画廊的艺术中心,加上其他艺术相关业者也相继入驻,当年英军的军营现已成为亚洲当代艺术的新目的地,而其与周边雨林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为了探讨人类与自然历史和生态等话题的现场。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新加坡艺术家赵仁辉,《女王山与周边环境》(Queen’s Own Hill and its Environs, 2019)

新加坡艺术家赵仁辉(Robert Zhao Renhui)深入吉尔曼军营附近的次生林,那里曾经被开发作为种植园、军营和关押非法外来劳工的营地,这些设施被遗弃后,在废墟之上再度生长出了次生林。在委托作品《女王山与周边环境》(Queen’s Own Hill and its Environs,2019年)中,赵仁辉再次使用了他代表性的多宝阁式装置形式,呈现了他的发现,并将带领观众深入林中,探访人与自然进退之间留下的痕迹。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柬埔寨艺术家林索占利纳(Lim Sokchanlina),《给海的信》(Letter to the Sea, 2019)

柬埔寨艺术家林索占利纳(Lim Sokchanlina)的研究围绕亚洲各地的高棉移民展开,他为双年展创作了新的委托作品《给海的信》(Letter to the Sea,2019年)。作品来源于与安达曼海有关的柬埔寨史诗,艺术家在海中诵读他写给在泰国被卷入渔业奴役的柬埔寨移民劳工的信,充满诗意地献上了与移民和海岸有关的关切。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中国艺术家胡昀的委托创作《雕水融石》(Carving Water, Melting Stones, 2019)

中国艺术家胡昀的委托创作《雕水融石》(Carving Water, MeltingStones,2019年)以风景和叙事立体模型(diorama)为出发点,延续了他重新解读和阐释历史叙事的研究脉络。胡昀将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存放的立体模型的源头追溯至菲律宾的一个海岛上,那里有着独特的木雕传统。艺术家通过虚构的故事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了他的研究和发现,同时与新加坡当地的小学合作,通过冰雕重新对新加坡的地形学进行想象。

以东南亚为出发点,第六届新加坡双年展构建的地缘诗学

艺术家陆明龙(Lawrence Lek)在委托作品《2065(新加坡百年纪念版)》(2065 (Singapore Centennial Edition), 2019

此外,拉萨尔艺术学院因其教育机构的属性,展出了一系列可以被开放成为表演、对话和论坛的作品。亚洲文明博物馆则从语言和对社会历史与未来的想象出发,呈现了东南亚丰富的文化层次。在这个充满了历史信息与物品的空间中,艺术家陆明龙(Lawrence Lek)在委托作品《2065(新加坡百年纪念版)》(2065 [Singapore Centennial Edition],2019年)中用电子游戏想象了一个建国百年时新加坡的乌托邦,呈现了一种混合了艺术与环境、过去与现在、构筑与解构之间的独特审美,观众可以通过游戏沉浸其中。(撰文/TANC)

(文章来源于TANC)

上一篇新闻

受阅外军舰艇亮点颇多 还有3艘专程回娘家道贺

下一篇新闻

协信半年报揭秘:新加坡CDL未入股,56亿短债到期“高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