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美国与世界六大发达国家组成G7“七大工业国”,世界七所顶尖科技大学,组成G7“国际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简称GlobalTech)。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国际科技大学联盟成员将在教学、研究、师生交流等多方合作,普及和发扬工程科技教育,并以跨领域的工程科技研究来共同解决人类面对的气候变化、水源短缺、能源不足、城市化等问题。

联盟成员

卡内基梅隆大学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Carnegie Mellon)坐落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是一所拥有14,800名在校学生和1,483名教职及科研人员的大学,是美国25所新常春藤盟校之一。除了在匹兹堡,CMU还在美国硅谷卡塔尔设有校区,且在世界各地设有合作研究机构,包括纽约洛杉矶华盛顿特区中国澳大利亚葡萄牙卢旺达等。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卡内基梅隆大学

卡内基梅隆大学拥有享誉全球的计算机学院与戏剧学院,其艺术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及公共管理学院等也在全美名列前茅。CMU由工业家兼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在1900年创建,当时名为卡内基技术学校,1912年改名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

院系设置

下设学院

1、计算机科学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该院下设七个部门或机构,分别为计算生物学部门(Computational Biology Department),计算机科学部门(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人机交互研究所(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软件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ftware Research),语言技术研究所(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LTI),机器学习部门(Machine Leaning Department)及机器人研究所(Robotics Institute),是美国少数几个将计算机科学专业独立成院的大学之一,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学院。该院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课程有数学、物理、计算机硬件、软件工程、计算技巧、人工智能、心理学、程序设计、机器人等。

2、卡内基理工学院(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该院由7个系组成:生物医学工程系(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程系(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土木与环境工程系(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工程与公共政策系(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机械工程系(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材料科学与工程系(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及两个研究所,分别是信息网络研究所和复杂工程化系统研究所。普通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外,专业课程有化学工程热力学、化学工艺流程控制、结构力学、工程设计与制作、线性代数、电磁学、电子器件及电路、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流体力学、热传导学、气动力学、材料学、塑性材料、电学电磁学和光学、生理学、现代生物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决策分析等等课程。

3、艺术学院(College of Fine Arts)

卡内基梅隆大学拥有全美名列前十的艺术学院。它培养的学生从建筑设计到表演艺术和视听艺术等广泛领域,由建筑系、艺术系、设计系、戏剧系、音乐系组成。其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在全美均处于顶尖水平。

4、泰珀商学院(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

由著名对冲基金创始人大卫·泰珀(David Tepper)命名,该院不仅仅从事本科生的培养,同时也培养硕士、博士甚至更高级的人员;下设工业管理系。

5、Dietrich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 (Dietrich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该院下设经济系、英语系、历史系、哲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和决策学系、统计系。

6、梅隆科学院 (Mellon College of Science)

该院下设生物科学系、化学系、数学系和物理系,其课程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等等。

7、海因茨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H. John Heinz III College)

提供若干在公共政策与管理、医疗政策与管理、生物科技与管理、公共管理、艺术管理、娱乐产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政策和管理方面的硕士课程。该院也提供一些博士课程。该学院在US News美国公共政策领域大学排名中名列前十。 [15]

8、软件工程研究院(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遥遥领先于其它名校,它的软件工程研究院是美国国防部军管研究院。

交叉学科

除此之外,卡内基梅隆大学因鼓励学生打破传统学科束缚,在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领域探索和研究而举世闻名。学校内设有独特的跨学科项目:如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ational Finance (MSCF,量化金融硕士,由商学院,数学系,统计系,以及海因茨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合办,该项目在纽约有校区,常年在QuantNet金融工程项目排名中名列前三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ational Biology(MSCB,计算生物学硕士,由计算机学院及梅隆理学院合办)、Master of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ETC,由计算机科学学院和艺术学院共同组建的娱乐科技中心,娱乐科技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Music and Technology(由计算机学院和音乐学院合办) 、Master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工程与科技创新管理硕士),Ph.D. Program in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博士项目)等等,为各个领域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训练机会。

校训

卡耐基先生的名言—My heart is in the work(我心于业),是这所大学的校训,即使经历了百年内数次重大革新,这样的信念依旧根深蒂固融于整个大学文化中。 在校训的指引下,卡内基梅隆大学对学生的训练异常严格,课业繁重,在《普林斯顿评论》(Princeton Review)每年“学生累得像狗的大学排名”中,从来高居前几位,与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同为美国乃至全世界训练最为残酷的大学。2006年《新闻周刊(News Week)》将卡内基梅隆大学评为“新常春藤名校(New Ivies)"。

卡内基梅隆大学有享誉全美的管理和公共关系学、写作和修辞学、应用历史学、哲学和生物科学专业。它的计算机、机器人科学、理学、美术及工业管理都是举世公认的一流专业。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列全美榜首,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更是遥遥领先于其它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国际软件业界拥有极高的声誉,目前国际软件行业最通行的标准---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正是由该校的软件工程研究院研发并制定的。近年来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原有的CMM体系基础上又推出了CMMI最新体系,成为软件行业最新标准。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院成为美国国防部军管研究院,成为全球软件学院的楷模,其毕业生大多成为业界精英。全球500强企业中IT巨头们纷纷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捐款并设立研究所,正因如此卡内基梅隆大学对入学学生要求之高成为全球瞩目。

卡内基梅隆大学在科技方面的学术表现可圈可点,举凡计算机科学、机器人学(robotics)、电机工程等,在各自领域内都占有领导性地位。其中,计算机科学最为著名,所涵括的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电子商务(E-Commerce)、资讯管理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生产控管(Prouction/Operations Management)等都有出色的表现。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简称UNSW,创立于1949年,主校区坐落于南半球金融、贸易与旅游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是一所享誉世界的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 ,为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科技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和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主校区(Kensington)占地38公顷,该校区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并提供450个本科和硕士、博士课程。10个学院分别是: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Australian School of Business,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e College of Fine Arts, Business, Engineering, Law, Medicine, Science。

学校设施

校内设有四大图书馆:社会科学和人文图书馆、生物医学图书馆、法学图书馆和物理科学图书馆。

各大馆内的借书系统皆已电脑化,并和世界各地的主要图书馆有连线并和美国主要图书资讯和欧洲图书资讯经由卫星连接。

设施:

咖啡店和餐馆

可开展板球、曲棍球、足球活动的户外运动场

达到奥林匹克标准的50米室内热水游泳馆

保健站,配有医生、牙医和理疗师

设备优良的现代化体育馆

报刊经营商和书店

因特网和计算机设施

壁球和网球场

银行营业点

住房办公室

药房

祷告室

院系设置

UNSW共有8大学院,旗下另外2所学院--艺术学院和澳大利亚国防学院分别位于悉尼近郊的派丁顿(Paddington)和首都堪培拉。

新南威尔士大学开设了包括艺术、社会科学、生态环境、商业与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生命科学、医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的200个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新南威尔士大学下设研究中心78个,研究所3个,教学医院6所,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图书馆藏书200万册。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在各类专业中较为突出,需4年的学制,海外学生可以从学年中开始,最低学历要求大学一年级以上。

高中2年级学生各科成绩优秀者和高中3年级学生(雅思5.5分),可以先通过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班学习,再进入大学学习。

新南威尔士大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学申请者,从1952年起大学便开始接受亚洲学生入读。

在过去的50多年里,新南威尔士大学培养了数万名学生,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在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政府、商业、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大学45%的年度经费来自私人捐助。

新南威尔士大学有5000名教职工。该大学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由21名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这些成员由教职工、学生等选出后由教育部长或董事会任命,主要学术机构是学术委员会。1998年新南威尔士大学有3位获得“罗德斯”奖的学者。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藏书和期刊。收藏有200万册书籍,视听材料和地图等。图书分类和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用户终端查询。

图书馆的计算机可以进入澳大利亚学术、研究网,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数据库,通过卫星连接美洲和欧洲的主数据库。

新南威尔士大学包括7个系,1个学院,提供超过400多种本科、研究生课程供选择(以下列举部分):

人文、社会科学系:教育、音乐、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住宅研究、社会心理学

环境建设系:建筑、建筑管理与房地产、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计划编制、科学建筑学

商学院:会计、银行&金融、精算、经济学、创新管理、服务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经济法和税务、市场营销、劳工关系、组织行为学

工程系:航空宇宙工程、生物无机化学、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学、土木工程、电子工程、医学工程、光子学、核能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蓝牙体系、能源再造、通讯、软件工程

法律系:法律、国际税务

医学系:健康运动学、外科、内科、健康情报

科学系:航空、验光、食品、传媒、安全、计算机

艺术设计学院:文学教育、设计、数码媒体、设计教育

文学社会学院

文学与社会科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位于Morven Brown、Robert Webster和Mathews等大楼。隶属文学与社会科学院的共有12个学系。

教育系(School of Education)

英文系(School of English)

历史系(School of History)

历史与科学哲学系(School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媒体、电影和戏剧系(School of Media,Film and Theatre)

现代语言系(School of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音乐与音乐教育系(School of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

哲学系(School of Philosophy)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Schoo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社会科学与政策系(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and Policy)

社会工作系(School of Social Work)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建筑环境学院

建筑环境学院(Facult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提供的学士课包括建筑学、建筑管理与房地产、景观园林、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和城市规划等。

学院提供的研究生硕士课程包括城市发展与设计、环境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建筑管理和房地产等。本学院坐落于Red Centre。它同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建筑学院。

北京2008年奥运会游泳馆(又称“水立方”)的设计者,悉尼歌剧院内部翻修的总策划人,以及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澳大利亚建筑师(格伦·马库特), 均出自该学院。

商学院

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UNSW Australia Business School),是澳大利亚综合排名第1的商学院,也是亚太区著名商学院。全院共约8000名学生,其中包括4500名本科生(undergraduate),3500名研究生(postgraduate),以及250名博士生和攻读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

现任世界第一商学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院长一职的Geoffrey Garrett教授在就任前一度担任Australia Business School院长。

国际留学生约占总比例的30-40%。有全职教师及研究人员220人。学院在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有着极高的声誉。

学院开设有精算课程,为澳大利亚仅有的三所开设精算课程的高等学府(其余两所分别为墨尔本大学和麦觉理大学)。

其会计系,银行及财务系,商业法律与税务系(与该校法律系相关联),市场营销系的教学水平受到广泛的赞誉。

2006年11月,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Australia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AGSM)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经济与商业学院合并且于次年重命名为澳大利亚商学院。

澳大利亚商学院的MBA排名为美国以外商学院第6;EMBA和MBA同为全国第1;国内综合排名实与墨尔本大学商学院难分轩轾。《金融时代》杂志(Financial Times)全球MBA排名:2007年49,2008年39,2009年32,2010年27。

商学院 由以下的学系组成:会计系 (School of Accounting) 精算系 (School of Actuarial Studies) 银行及金融系 (School of Banking & Finance) 商业法律与税务系 (School of Business Law & Taxation) 经济系 (School of Economics) 信息系统、科技和管理系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Technology & Management) 组织与管理系 (School of Organisation and Management) 市场营销系 (School of Marketing) (包括旅游与医院管理)

学院旗下有一个由ASB发行的刊物《Annual》。

工程学院

新南威尔士大学工程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是全澳大利亚最大的工程学院,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量子计算和通信技术实验室和太阳能光学实验室。其工程学院是澳洲规模最大的工程学院,也是最负盛名、最多人申请和最严格的学院,其提供非常广泛的工程学课程。本学院共有10个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系(Graduate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系(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Chemistry)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School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电机工程与通信系(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机械与制造工程系(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采矿工程系(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

石油工程系(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太阳能电力工程系(School of Photovoltaic Engineering)

测量与空间信息系统系(School of Survey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法学院

法学院(Faculty of Law)成立于1971年3月1日,初时共有219名学生,UNSW法学院长期以来对社会公正(social justice)非常重视。

法学院成立了多个法律资源中心:Kingsford Legal Centre、Australian Human Rights Centre、Gilbert+Tobin Centre for Public Law、Social Justice Project和National Pro Bono Resource Centre。

新的法学院大楼内设有专门的法律图书馆,已于2006年开始起用。

法学院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顶尖的法律学院之一。5个UNSW的法律学生曾于六年内拿到了极具权威的Rhodes Scholarships。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的修订,也由该校法学院的协助下完成。另外,法学院也包含了全澳大利亚最大的税务学校 (Atax)。也开设了澳大利亚与中国税制的专题研究项目和相关课程。

澳大利亚联邦宪法的制订与修改,联邦及州政府的法律咨询也多出自该学院。

医学院

医学院大楼

医学院(Faculty of Medicine)成立于1960年7月。医学院共有9个系和诊所学校:

医疗科学系(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s)

精神医学系(School of Psychiatry)

公共健康与社区医学系(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Community Medicine)

女性与儿童健康系(School of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 Rural Clinical School Prince of Wales Clinical School St George Clinical School St Vincent's Clinical School South Western Sydney Clinical School

科学学院

该学院最著名的水环境实验室和艾滋病研究中心均位居世界的前沿。

科学学院(Faculty of Science)包括:

航空部(Department of Aviation)生物

地球和环境科学系(School of Biological,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物技术与生物分子科学系(School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molecular Sciences)

化学系(School of Chemistry)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数学及统计学系(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验光与视力科学系(School of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物理系(School of Physics)

心理系(School of Psychology)

安全科学系(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Art & Design,旧称为College of Fine Arts (COFA),于2014年更名为Art & Design)位于悉尼近郊的Paddington校区。

艺术与设计学院由以下5个系组成:

艺术系(School of Art)

艺术教育系(School of Art Education)

艺术历史与理论系(School of Art History and Theory)

设计研究系(School of Design Studies)

传媒艺术系(School of Media Arts)

国防学院

澳大利亚国防学院(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 ADFA)提供军事和大学教育给新加入国防部门的人员。ADFA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的市郊Campbel。国防学院共分为5个学系:

航空、土木及机械工程系(School of Aerospace, Civi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商业系(School of Business)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信息技术与电机工程系(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物理、环境及数理科学系(School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专业课程

新南威尔士大学提供文学及社会科学系、建筑环境系、商系、工程系、美术学院、法律系、医学院、科学系以及包括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的课程总共450门课程,主要课程有建筑、人机工程、化工、商法、经济、食品加工、水力工程制造、工业设计、法律、机械工程、岩石学、石油化工、物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社会科学、会计、农业、管理、计算机、艺术、教育、工程、环境、人文、医药、康复、科学、旅游。

更为出色的专业:

建筑、人机工程、化工、商法、经济、食品加工、水力工程制造、工业设计、法律、机械工程、岩石学、石油化工、物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社会科学、医科、商科、艺术。

英语课程:

新南威尔士大学拥有澳大利亚最古老和最大的大学语言中心,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提供全面的普通英语及学科英语预备课程,并设有长期与短期的专业英语语言项目,其中包括:大众英语、商业英语、学术英语、雅思辅导班及大学英语直升课程等。

语言中心的课程设置在新南威尔士大学Randwick和Kensington两个校区,每个校区都给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语言中心的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的资源不断提高语言能力。英语课程一般为期10周,几乎每月都有开课。

预科课程:

对于那些希望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新南威尔士大学在Kensington校区设置了至少两个学期的大学预备课程,为学生们在今后的大学学术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制一年。学院开设5个预科课程,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商科、设计与传媒、艺术与社科。这些不同分支的科目为国内高三毕业具备了良好成绩或高二毕业具备优异成绩的学生所设。学生在通过UNSW的预课程后,可以选择澳大利亚八大院校中的任何一个学校选修主课程。同时,UNSW的预科课程也被很多海外的大学所接受,如英国、新西兰等。

学费

国际学生本科课程学费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工学院与医学院是全校学费最高的两大学院。

⑴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Kensington Campus)

文学和社会科学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39760澳元/年

⑵Australian School of Business (Kensington Campus)

澳大利亚商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41280澳元/年

⑶Faculty of Law (Kensington Campus)

法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42240澳元/年

⑷Faculty of Science (Kensington Campus)

理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42240澳元/年

⑸Faculty of Engineering (Kensington Campus)

工程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49620澳元/年

⑹Faculty of Built Environment (Kensington Campus)

建筑环境

2018本科课程学费:37920澳元/年

⑺College of Fine Arts (Paddington Campus)

美术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39720澳元/年

⑻Faculty of Medicine (Kensington Campus)

医学院

2018本科课程学费:49000--69840澳元/年

国际学生之研究生课程学费大多与本科课程学费相差无几,部分研究生课程学费略低于本科课程学费。

学生公寓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生公寓主要由下设6座Colleges构成,分别是Kensington College、Colombo House、Fig Tree Hall、UNSW Hall、International House以及位于校外的Forster College,该6座学生公寓皆是以单人间式为主。

根据公寓类型的不同,其中Kensington College、Fig Tree Hall以及UNSW Hall提供一日二餐或三餐。这三类型的学生公寓租金每周从500澳币至600澳币不等。

由于每年学生公寓的申请人数众多以及该校学生公寓的极度稀缺,造成了该校学生公寓的录取概率极低。

新南威尔士大学在优先保障国际交换生和学业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的住宿名额后,再将空缺名额通过申请及面试的方式对外开放招生。

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部有专门的宿舍管理员,对未满18岁的预科生给予特别照顾。她会经常与学生见面,讨论学生的膳宿、学习进度和任何其他有可能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各种问题。

校内除了上述6座Colleges,还有由校方设立的公寓式住宅,内附家具和厨房,学生只需自行准备个人用品,洗衣设备和停车都很方便,房租一星期约澳币 A$327-429元(单人房或两间房)。

所有到达悉尼的学生,如果没有亲友到机场迎接,学校宿舍管理员可以安排接机和转送服务。他们还会协助安排膳宿。

奖学金申请

国际学生约有8,850人可获得各种奖学金,金额在A$30,000以内。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UNSW scholarships offered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ome of these ar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Alumni Scholarship

Faculty of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cholarship

Golden Jubilee Scholarships

UNSW Federation Scholarships

入学要求

预科要求

预科学习的时间为一年。预科课程的语言要求为雅思5.5分。

大学预备基础课程(UNSW Foundation Year)[UFY]是专为在海外完成中学教育的学生而设。UFY为学生提供多一条渠道考上大学。UFY于1989年成立,上课地点是设在主校区Kensington。据统计85%学生完成UFY后就读本科课程,大部分继续选择就读于UNSW。

本科

开学时间:每年2月、7月

申请截至日:每年10月、4月

TOEFL分数要求:90

IELTS分数要求:6.5

高中GPA:85.0

新南威尔士大学于2013年正式承认并接受中国高考成绩。在所有科系中,最低申请标准为申请人当年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市)高考总分的80%,工科申请标准则为88%。

研究生

开学时间:每年2月、7月

申请截至日:每年10月、4月

TOEFL分数要求:90

IELTS分数要求:7.0/9.0

GPA:达到相应要求,以招生手册为准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简称:帝国理工(IC)),直译为伦敦帝国学院,全称为帝国科学、技术与医学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是一所享誉欧洲的理工类大学,尤其以工程,医学著名,在世界学术界拥有极高的声望。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于1907年建立于英国伦敦,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于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学院和大英帝国研究院、皇家矿业学院、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合并组成,曾是伦敦大学成员之一。

帝国理工学院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校并称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

伦敦帝国学院是一所开放式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主校区南肯辛顿校区位于著名的富人区南肯辛顿,紧邻海德公园、肯辛顿宫(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住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与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亦相距不远。附近还有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等文化机构。此外,还有圣玛丽校区(St. Mary's Campus)、希尔伍德公园校区(Silwood Park Campus)、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区(Chelsea and Westminster Campus)、皇家布罗普顿校区(Royal Brompton Campus)、查令十字校区(Charing Cross Campus)、哈默史密斯校区(Hammersmith Campus)、崴校区(Wye Campus)等。 南肯星顿校区建筑风格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 校园中央的女王塔是伦敦帝国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87英尺(85米),是从前帝国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塔里悬挂的10口大钟,是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礼物,以王室成员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王室成员生日或其它王室纪念日,大钟都会在下午敲响。

伦敦帝国学院除了位于南肯星顿校区的中心图书馆外,所有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中心图书馆24小时开放,每周五晚23:00关闭进行打扫,周六上午11点重新开放。

院系设置

伦敦帝国学院下设工程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院系。

工程学院下属10个院系:

航空航天系

生物工程系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计算机系

Dyson设计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系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材料科学和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医学院下属8个院系:

临床科学学会

医学系

国家心脏和肺学会

公共卫生系(学院)

外科与肿瘤学系

李光前医学院伦敦办事处

帝国学院学术健康科研中心

帝国学院国家卫生服务信托

自然科学学院下属5个院系:

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命科学系

环境政策中心

商学院下属3个院系:

金融系

创新与创业(企业家)系

(工商)管理系

其他学术机构:

数据科学学会

未来能源实验室

全球健康创新学会

Grantham学会——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

安全(系统)科学和技术学会

职业发展学校

  • 学术英语中心
  • 业余课程(Co-Curricular)中心
  • 教育发展中心

申请信息

本科生

本科生必须通过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即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在线申请。申请代码为IMP150。由于国际学生名额有限,建议尽早申请。

研究生

硕士项目(含授课型和研究型):国内985、211大学本科毕业,平均分85分以上。对应英国学位要求为:最低二类A等荣誉学士学位以上。

PhD项目:要求至少硕士毕业,均分85分以上,国内本科毕业生一般不可直接申请。对应英国的要求为:本科二类A等荣誉学士学位+硕士毕业

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项目一般未设定有截止日期,但如欲申请奖学金的话,国际学生建议在第二年7月1日前申请。授课型项目一般10月中旬开始开放申请,同时便开始审核材料,实行滚动录取模式,录满便止。视专业不同,整个申请和录取的过程可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8月份。

语言要求

帝国理工学院的语言要求分标准(Standard)和较高(Higher)两种水准,Standard为雅思总分6.5以上,单项不低于6.0分;Higher要求总分7.0,单项不低于6.5。

住宿

大约12500名学生中约3,100是住在学院自有或学院控制的住处。这儿有家具齐备的单人和合住的房间,和共用的休息室,厨房,洗澡间和洗衣房。一般地说,学校保证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院内或学院间提供住处,其次优先安排第一年的海外研究生。学生宿舍办公室将提供许多帮助为学生找到合适的住房,另外学生也可以选择住在学校外。有包伙和自助两种,新生全都有住校舍的保证,校方也可协助联系出租私房和旅馆住房。

孟买理工学院

孟买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简称:IITB),是印度理工学院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成员。印度理工学院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设和组成的七间自治工程与技术学院,在学术界具有世界声誉,被称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的瑰宝”,是印度最顶尖的工程教育与研究机构。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国硅谷更是这些IT人才的聚集地。印度理工学院为印度软件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孟买理工学院

印度孟买理工学院创建于1951年,在全国共设有7所校区,分别是:德里(Delhi)理工学院、坎普尔(Kanpur)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Kharagpur)理工学院、马德拉斯(Madras)理工学院、孟买(Mumbai)理工学院、瓜哈提(Guwahati)理工学院和卢克里(Roorkee)理工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大(NTU)),是新加坡的一所著名研究型大学。南大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创始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也是国际科技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作为新加坡的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其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院系概况

南洋理工大学下设工、理、商、文四大学院,另设自主学院(包括国防策略研究国际权威机构: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唯一的专业师资培训学府:国立教育学院、集中研究地球科学自然灾害课题的新加坡地球观测与研究所, 以及研究重点放在生物膜的环境生物工程中心)。



院系专业

大学院

专业(课程)设置

商学院

-

会计科、商科

工学院

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生物工程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海事研究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商业与计算机

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机与电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

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宇航工程

文学院

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

-

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

传播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文、经济、英文、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与双语研究

理学院

生物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医学

数理科学学院

化学与生物化学、数学科学、数学与经济、物理与应用物理

办学模式

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

“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是南洋理工大学2004年推出的计划,让本科生参与各种研究项目,以刺激学生的研究文化。在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中,优秀的本科生(四年学士学位二或三年级生,与三年学士学位二年级生)将受邀参与,并可从该校超过800个研究项目中选择,包括工程、生物科学、传播、工商管理、会计及人文学的研究项目,充分体验校园浓郁的研究学术氛围。成功在“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下从事研究的本科生将成为该校校长研究奖学金得主(NTU President Research Scholars)。 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的灵活性让奖学金得主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喜欢的领域及与就读学员不同的研究领域。

本科学习体验计划

该校所推行的“本科学习体验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包括校园住宿及海外浸濡机会,让学生根据其兴趣选择丰富的主修和选修课程,增广见闻、积累知识。

杨振宁精英计划

“杨振宁精英计划”旨在为全球顶尖研究院输送优异学员,进而培养21世纪带领全球发展的科技人才。

中国市长班

由中国各级政府部门选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而进修的课程,因入读前相对而言需要一定的行政级别,毕业后回到行政机构更是能获得大幅擢升,而被誉为“中国市长班”。

国际交流

南洋理工大学主要合作伙伴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中国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名古屋大学,印度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帝国学院,以及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院。此外,该校在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办公室,为学生和校友提供一个开拓事业的平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南洋理工大学有6个跨学科研究群组,它们包括高级计算与媒体研究群组、生物医学与配药工程学研究群组、环境与水技术研究群组、信息与传播研究群组、聪颖设备与系统研究群组及纳米科学与纳米科技研究群组,一共有33所研究院;也设立了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并组织一组世界各地网罗研究有成的与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顶尖科学家为研究顾问;九层楼高的科技大厦是校园内点燃创意火花的科研温床,一共设有4个跨领域科技研究走廊和6个科研中心。

研究机构有:Nanyang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Insitute on Asian Consumer Insight、Institute of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Institute for Sports Research、Maritime Institute、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Health and Medicine、The NTU Complexity Institute、Air 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等。

科研概况

南洋理工大学在高级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绿化能量和环境、电脑生物、高科技系统、纳米科技与宽频传播的研究扬名国际;此外该校世界第一的发明包括人造心脏、医疗机器人及精准的工程科技等;在2005年中,该校的各个学院及超过60所研究院一共参与超过1000个研究项目,研究项目当中,一半是基本研究,其余的则是应用研究。2013年,该校在新加坡国内获得了5.225亿美元的外部竞争的研究经费(包括MOE赠款)。

文化传统

办学精神

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

愿景使命

建成一所伟大的全球大学,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通过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培养领导者并创造社会影响。

学校标识

南洋理工大学的标识反映了该校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多学科科研密集型大学的地位。标志使用了突出的红色、蓝色及金色。红色代表着该校学生的热忱与活力,蓝色则经常与高科技相提并论。该校的校徽摆在校名旁,为该校增添几许庄严。校名使用的字体表达了该校为培育未来的领导人的终身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上海交通大学

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科研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示范型国际合作联合基地,5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6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6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高校智库,4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科研平台(部分)

平台级别/类别

名称

国家实验室(筹)

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

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研究机构

李政道研究所

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心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纳米技术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

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研发中心

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振动冲击噪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IFSA协同创新中心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机构

系统生物医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激光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先进核能系统热工水力基础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上海转化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WHO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

WHO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WHO免疫遗传学与免疫病理学合作中心

其它国家级平台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省部级科研平台(部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速电路系统与电磁兼容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智能计算与智能系统”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筹)

科学工程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物理与星系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

遗传发育与精神神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代谢与发育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筹)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空天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太阳能发电和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细胞工程与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胃肿瘤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电气绝缘与热老化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信息安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格尔)

上海市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胚胎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可扩展计算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培育基地)

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粒子物理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肿瘤微环境与炎症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辅助生殖与优生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小儿消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筹)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与关节病损伤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MED-X重大疾病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市智能诊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市功能型平台

上海临港智能制造研究院

临床研究功能型平台

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国家林业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未来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


科研成果

自然科学与技术

1.历史开创性成果

在一百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交通大学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

2.重大研究成果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拥有“暗物质探索研究”“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量子信息存储”“富营养化初期湖泊面源污染入湖河道流域治理成套技术”“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研制”“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纳米材料全新力学现象”“合成光学活性无机材料”“DNA磷硫酰化修饰基因组图谱破译”“肾上腺肿瘤致病基因”“肾上腺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医学基因组学”“胃癌发生机制”“生态系统镁研究”“生长素调控植物气孔发育”“水稻花器官发育”、“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寻找潜在新靶点”“治疗帕金森症天然产物”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项目。

3.论文发表

上海交通大学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居中国国内高校前列。2015年度SCI收录两类文献(Article,Review)达到6027篇,其中国际卓越论文2497篇,均位居中国高校首位;中国国内论文被引26749次,位居中国高校第一;国内卓越论文2414篇,居中国高校第三;十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39913篇、366612次,位居中国高校第二;国际会议论文705篇,位居中国高校第二。1篇论文入选“2015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4.科研项目&经费

上海交通大学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920项,总经费6.13亿元。其中面上项目483项,资助直接经费28641,7万元;青年科学基金330项,资助直接经费6161.6万元;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4项,重点项目28项,重大项目(牵头)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项(其中3项重点支持、1项集成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3项,联合基金项目9项(其中3项重点支持),应急管理项目11项,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31项(其中重点5项)。

人文社会科学

1.获得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共获人文社科类项目立项资助160余项(不含各级各类委托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6项,其中重大项目7项、重点项目6项、年度和青年项目14项、后期资助5项、艺术学专项2项、重点委托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8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规划和青年项目13项、高校思政工作专项2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1项。

2.研究经费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科研经费达到8446万元,其中,纵向经费3957万元,横向经费4489万。重大、重点与智库项目经费1600万元。

成果获奖&专利授权

上海交通大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2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0项,省部级人文社科奖13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5484项。 [82]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有35本中外文学术期刊,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分为中文版、农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三种。

馆藏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校图书馆文献累积总量(不包括电子版)338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113.2万册,电子期刊总量5.77万种,182.05万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59.51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25册。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为13册次(总量为21.02万册)。全年共采购中外文图书5.36万种,5.83万册;中外文期刊2001种;新增数据库7个,总数达到428个。各类多媒体资源总量达16.5TB。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全年总申请量为7999条,总完成量为7206件,总满足率90.1%。

院系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1个学院/直属系,有本科专业67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



上海交通大学本部招生专业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分流专业(方向)名称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交通运输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

土木类

建筑学(五年制)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类

机械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业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

机械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

机械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

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IEEE试点班)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数学科学学院

理科试验班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物理与天文系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天文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

致远学院

从优秀新生中选拔,进入“致远荣誉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生物科学

化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农业与生物学院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资源环境科学

动物科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药学院

药学类

药学

临床药学(五年制)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试验班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凯原法学院

法学

-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日语

德语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媒体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

-

工业设计

广播电视编导

视觉传达设计(含环境设计,艺术类)

文化产业管理

设计学院

-

-

交大密西根学院

机械类(全英语授课)

机械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电子信息类(全英语授课)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机械类(零法语基础,全法语授课)

机械工程

信息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子信息类(零法语基础,全法语授课)

法语

-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工科试验班类

海洋工程

类机械类

电子信息类(不含软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交大密西根学院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

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

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植物科学与技术

动物科学

资源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园林

药学

未来技术学院

可持续能源

健康科学与技术

-

医学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专业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年制

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本博连读)

八年制

临床医学(本博连读法语班)

临床医学

五年制

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5+3)

五年制

临床医学(英语班)

五年制

口腔医学院

临床医学(本博连读口腔医学方向)

八年制

口腔医学

五年制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五年制

基础医学院

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四年制

检验系

营养系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制

学科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40个博士后流动站;有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

级别

名称

一级学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凝聚态物理

光学

遗传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儿科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口腔临床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

-




上海市重点学科

光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微生物学

遗传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流体力学

车辆工程

岩土工程

蔬菜学

企业管理

医学基因组学

组织工程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内分泌与代谢学

消化病医学

肾脏医学

口腔修复与生物材料学

风湿病学

儿科学

发育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力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化学、园艺学、土木工程、应用经济学、光学工程、软件工程、法学、生态学、公共管理、统计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天文学、科学技术史、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硕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园艺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电子信息、机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生物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审计、法律、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农业、兽医、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建筑学

学科评估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结果。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学、工商管理5个学科排名A+档。10个学科排名A档,排名前5%的学科共15个,居全国第四名。10个学科排名A-档

校训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饮水思源,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喝水的时候要记着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不能忘本。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时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

爱国荣校,主要来自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的格言:“学生之对于学校,爱情而已矣,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语虽简约,却深含着由“小我”及“大我”的文化要义。

“饮水思源”是“小我”层面的道德诠释,“爱国荣校”在“大我”意义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远的人格境界。

交大精神

1、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救国兴国的爱国精神;

3、与日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慕尼黑工业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德文: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英文: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简称:TU München(德文)TUM(英文)),始建于1868年,坐落于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市慕尼黑 。TUM是一所享有国际盛誉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理工院校之翘楚,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宝马公司董事长兼CEO雷瑟夫等世界名人的母校。TUM被认为是德国大学在当今世界上的标志,常年排名德国理工类大学榜首。

世界顶尖大学联盟之一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以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和科教质量,成为首批三所德国精英大学、国际科技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等成员,被德国政府列为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对象。

学校概况

校区分布

主校区建筑学、土木工程与测量学、企业经济学、地球科学、电子与信息工程、政治学/公共政策/国际关系、医学(临床教学中心)、体育科学(奥林匹亚公园)

加兴校区:(有一座20兆瓦特的中子反应堆)、化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机械、物理

弗赖辛校区:营养学、土地规划与环境科学、农业与园艺生物科学、林学(以前设在慕尼黑大学)、景观设计与景观规划;营养学;食品工程(含牛奶科学)

施特劳宾校区: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中心

新加坡校区:(慕尼黑工业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双学位硕士)、交通与物流工程、微电子工业化学、航天工程

专业设置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系科设置分为四大学部,15个学院:

1、数学与自然科学部(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s):下辖数学、物理、化学学院 。

2、工程与建筑学部(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下辖航空与测量、土木与环境工程、建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信息等6个学院。

3、生命与健康科学部(Life Sciences and Health Sciences):下辖生命学院、医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3个学院。

4、社会科学部(Social Sciences):下辖教育学、治理/行政、商业管理学院 。

TUM主要基于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另外还设有医学院以及慕尼黑德意志心脏研究中心,体育科学院,以及设立于魏恩施蒂芬(弗赖辛)的营养学,土地规划与环境科学中心。这些系科的结合使得慕尼黑工业大学享有在欧洲众多大学的独特优势。德国科研联合会(DFG)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了12个研究站点,其中很多的研究项目世界闻名。人文科学设立于慕尼黑的另一所大学: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即:慕尼黑大学)

开设的专业有:

高分子材料科学,农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学,土木材料及维修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酿造与饮料技术,工商管理学(MBA),化学,化学工程学,优化设计学,交流与决策学(MBA),计算机机械学,计算科学与工程,计算力学,消费研究学,电子与信息科学,能源与过程科学,工程物理学,发展与设计学,营养学,地球空间科学,汽车与发动机科学,金融与信息管理学,林木科学,林业资源管理,园艺学,土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学,地理科学,工业化学,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学,工程水利学,综合元件设计,科学运输系统,核技术,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学,景观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食品化学,航空航天科学,机械制造与管理,机械工程学,生物技术数学,数学,机械电子与信息技术,医学,医药技术学,微波工程学,分子生物技术,原子技术,生态学,物理学,生产与物流学,修葺与保存技术,体育教育,运动科学,可续资源管理学,食品工程学,企业管理学,应用数学,交通系统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生态工程学,经济计算机学。

其精英专业有: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Elite graduate program) (Master)Computational Mechanics (with Elite graduate program) (Master)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ith Elite graduate program) (Master)

Finance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FIM (Elite Graduate Program) (Master)

Software Engineering (Elite graduate program) (Master)

Technology Management (Elite graduate program) (Honours Degree)

TopMath: Applied Mathematics with Integrated Doctorate Program (Elite graduate program) (Promotion)

教学成果

其他研究领域还有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学、工程学、神经元网络、导体工程、自动化、生物工程学、食品加工工程、计算机科学、制造业、建筑学等高端项目。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欧洲乃至世界很多大学,研究所都有广泛合作。

慕尼黑工业大学同样非常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其科研人员以最高水准从事研究工作,并将科研成果直接融入教学。由于卓越的科研,高质量的教学,以及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实践优势,慕尼黑工业大学于2009年获得了德国基金会颁发的德国“优秀教学”最高奖。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也获得了德国人力资源界的广泛赞誉。

申请须知

申请慕尼黑工业大学需要提交:入学申请表格(化学、数学和情报科学专业需要填写特制的申请表)、APS考试通过证书、入学前就读学校官方成绩单及官方认证的德文翻译件、入学前就读学校的毕业文凭及官方认证的德文翻译件、个人简历(详细描述之前的学习经历)、个人申请陈述、院系排名前20%证明、教授推荐信、DSH二级证书或德福(TestDaf)考试成绩(各科均在4分以上)、实习证明、英授专业按各系要求不同需要不等的TOEFL成绩,详见各专业主页招生说明。申请冬季入学的截止日期为7月15 日,申请夏季入学的截止日期为1月15日。

本科学生除需要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要提供中学毕业证公证件,大学录取花名册或高考成绩通知单公证件,在读证明公证件。申请者需要通过Uni-Assist提交材料,并在Tum-online上面申请时提交由Uni-Assist颁发的VPD。详情见Uni-Assist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官网。

上一篇新闻

如果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看电影

下一篇新闻

Super Junior时隔4年「确定来台开唱」!《SS9》再曝6站地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