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日前,“再访中国古代历史名窑”系列报道第四站正式启动。这一次,来到了河南鹤壁,一座因“双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的美丽城市。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索发现鹤壁窑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领悟它绵延五百多年的瓷语诗意。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鹤壁地处太行山东麓,鹤壁古窑遗址位于市北部30公里的鹤山区鹤壁集镇,所以传统上也把鹤壁窑称为鹤壁集瓷窑遗址或鹤壁集窑。鹤壁集素有“四十五里烧造坡”之称,具有优越的制瓷条件。这里众山环抱,北有万金山,南有中山、茅山,中有鹤山,西有草帽山。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鹤壁窑拥有充足的烧造原料,山上有树林,地下有煤炭,区域内水资源丰富,北有金线河,中有羑河,南有汤河,还有就地能取用的缸土、白土、青土、长石、石英、方解石、斑花石、矾红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鹤壁集成为瓷器的重要集散地,成就了五百多年的窑火,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的鹤壁窑。

一、鹤壁窑的发掘考证

鹤壁窑是一处民窑,由于考古发掘比较晚,所以人们对其认知的程度也处在浅层次,最早有关鹤壁烧瓷的文献记载是明代嘉靖时期的《彰德府志·卷一·地理志一》:“瓷窑场,在鹤壁社,取土作器,入冶成五色,不假丹青,古称日出万贯者,今废。”科学的考古发掘揭开了鹤壁窑的神秘面纱,《文物参考资料》于1952年第一期刊登了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的《调查平原、河北二省古代窑址报告》,文中提到:“据说汤阴西乡的鹤壁集是烧元瓷的,但是详细情况如何,当时的烧制情况怎么样,以及有关它的史迹一般都不了解,只有汤阴县鹤壁古瓷窑遗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披露鹤壁古代烧瓷的消息。1954年9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杨宝顺先生来鹤壁窑考察,1955年4月,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先生前来考察,他们都分别撰写了有关鹤壁窑的资料进行发表,认为鹤壁窑在河南诸多窑口之上,为河南重要的古窑场之一。在这之后,考古团队又对鹤壁窑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发掘,还有历年来城市建设时进行的多次小规模发掘,以及1963年11月23日至12月25日,河南省文物工作队赵青云、李德保、王明瑞、王治国等先生对鹤壁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发掘断代,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共得残器、整器3700多件,从窑址附近墓葬中发现的文物和周围村落征集的该窑产品,经过多次的考古发掘研究,专家认为鹤壁窑创烧于唐而终于元。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二、五百多年的窑火传承

鹤壁窑作为我国北方的一处大型民间窑场,从其创烧开始,产品就面向市场,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它的发展不拘于传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因为有继承更有创新,所以数百年来盛烧不衰。纵观鹤壁窑五百多年的烧造史,鹤壁市文联主席李建东先生在本次活动的座谈会上为大家讲述了鹤壁窑发展的四个阶段:

1.窑火初燃——唐代和五代

唐代和五代可以说是鹤壁窑的初创期。唐代发展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加,瓷器的使用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这就导致社会对瓷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一些隋代就已经开始生产的瓷窑,到了唐代制瓷技术更加更熟,出现了“南青北白”的格局,这些窑场的烧制工艺,为鹤壁窑的烧制和生产提供了技术条件。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鹤壁窑应运而生。

唐代(包括五代)以烧造白釉为主,黄釉、黑釉次之。器形有碗、钵、罐、盂、注子、豆等,由于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瓷土的品质问题,烧出瓷器的白度不纯,泛有黄、灰、青色,造型浑圆饱满,带装饰的器物不多。装饰技法主要有白釉灰蓝彩、白釉黄褐彩、白釉绿斑、印花等。当时为了提高瓷器釉面的白度,鹤壁窑的工人成功地利用了白色化妆土,在胎体上先施一层化妆土料浆,再罩上一层透明釉,之后入窑烧制,经过这样一道工序,基本解决了白瓷发灰的问题。这一时期鹤壁窑还创烧出一种新釉色——乳白釉,俗称奶白釉。这种釉色如炼乳之色,白如凝脂,微微泛黄,一直沿用至元代(元代的乳白釉白色纯正、凝脂纯厚、无泛黄现象),有“鹤壁白”之美誉。五代时期由于战乱影响了制瓷业,所以鹤壁窑发展较为缓慢。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2.窑火渐旺——宋代

北宋时期,鹤壁窑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以烧造青瓷为主,白瓷次之。器形明显增多,出现碟、盏托、注碗、执壶、灯、盒等器物。器物的胎色变浅,呈灰白或浅褐色。胎质细腻,釉色纯净,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甚至有些瓷胎已达到玉化的程度,可见此时鹤壁窑的烧造技艺之高。在北宋时期,鹤壁瓷出现了黑彩,以黑彩代墨,白瓷坯为纸,把书画艺术与瓷器二者结合,鹤壁窑白地黑花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典型器物,如数量最多的豆青釉碗,还有为适应斗茶而学习、借鉴创烧出的黑釉盏。题材方面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吉祥语、姓氏、莲花和折枝花卉等图案。

北宋时期鹤壁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是因为北宋结束了唐末、五代时期的战乱局面,制瓷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鹤壁瓷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创新出精品,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鹤壁窑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二是因为匣钵的普及,器物采用匣钵装烧,不但可以避免落灰、落渣,还可以使坯件在匣钵内受热均匀,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三是因为北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烧造燃料,煤烧对提高窑温和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鹤壁是一座煤矿资源丰富的城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助推了鹤壁窑的发展。

3.窑火鼎盛——金代

金代是鹤壁窑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鼎盛时期。此时窑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已遍布羑河两岸。器物类型、种类、釉色、装饰技法、题材内容也更加丰富。金代以烧造白釉为主,黑釉次之,黄釉较少,此外还增加了青釉、钧釉、绿釉、茶叶末釉等。出现了炉、盆、筒形罐、枕以及各种瓷塑人物,即使同一种器形,样式也比宋器明显增多。烧造技术在不断相互学习、借鉴兄弟窑场烧造的基础上,创烧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细白瓷(也称蛋壳瓷)、青瓷和钧瓷,这些瓷器打破了鹤壁窑只能烧粗瓷的传统印象,属于鹤壁窑的精品瓷、高端瓷。其中创烧的细白瓷碗、盘,带凸线纹和酱斑的黑釉罐等都具有鹤壁窑的特殊风格,其外黑釉内褐黄釉刻花折沿大盆,其他瓷窑尚未发现。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白瓷已经不需要再施化妆土,采用范模翻印工艺,直接施釉就能烧出釉面莹润,胎质细腻,胎土洁白,断截面呈乳脂状光泽的白瓷,达到了鹤壁窑烧造史上的最高成就。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鹤壁窑之所以能够在金代达到鼎盛时期,是因为此时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烧瓷历史,具有相对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加之鹤壁窑是民窑,没有官窑的种种束缚,根据社会的需求自主生产,市场经济法则促使鹤壁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大定四年(1164年),金与南宋和议告成,双方相安40余年,其间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刺激了陶瓷业的生产,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鹤壁窑成了一处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造型美观、实用性强的综合性瓷窑场。

4.窑火渐熄——元代

元代鹤壁窑呈现出衰落的景象,产品制作粗糙,装饰草率。元初鹤壁窑仍以烧造白釉为主,装饰技术采用白地黑花,还出现了纹饰与题款的装饰手法,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瓶、罐、座、坛、动物等。到了元代中叶,鹤壁窑以烧造钧釉瓷为主,此时烧造出的钧瓷釉色精美,技术达到鹤壁窑的顶峰,很快成为当时中国钧瓷的烧造中心和集散地,可以说元代中期是鹤壁窑的“中兴期”或“回光返照期”。元代的鹤壁瓷大多为生活用瓷,另有一些陈设用瓷和玩具小品,虽然处于衰落期,但也生产出了一些优秀的产品,如白地褐花云龙纹玉壶春瓶、白地褐花题诗罐和带有窑变的钧瓷碗、盘、炉、罐、瓶、枕等。

鹤壁窑在元代渐渐衰落主要因为当时元朝的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导致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下降,工人沦为工奴受到种种剥削,元末连年的战争和天灾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出现了桑田荒芜,村庄人烟稀少,庶民大逃亡的惨景,鹤壁窑的工匠随难民潮而四散,给鹤壁窑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直接导致了鹤壁窑五百多年的窑火在元末的天灾与人祸中戛然熄灭。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5.窑火重生

在销声匿迹数百年后,在明末、清中期以及民国慢慢的崔村沟民间有几座烧碗缸的窑场,开始粗瓷的烧造。20世纪七八十年代鹤壁窑传统技艺悄然恢复,21世纪初迎来了窑火重生的历史机缘。为推动鹤壁窑的保护与开发,鹤山区委、区政府聘请专家编制了《鹤壁集瓷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并于2014年9月通过评审。近十年来,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传承人,其中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卫国等脱颖而出,为鹤壁瓷的复烧作出了卓越贡献。除此之外,有关鹤壁瓷的陶艺文化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至此翻开了鹤壁窑传统技艺复活传承的新篇章。

《再访中原古代名窑》走进——鹤壁窑

三、鹤壁窑的艺术成就

鹤壁窑的产品涉及面很广,主要以白瓷、白地黑花、钧瓷为主,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用瓷,还是陈设用瓷、文房用品、佛前供器,或民间瓷玩具,均予以生产。它的装饰风格、题材、技法更是包罗万象。取材于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之中的花卉、禽鸟、动物、人物、图腾,以刻、划、绘、印、剔、贴塑等不同装饰技法,烧造出碗、盘、盏、碟、杯、壶、钵、盒、瓶、罐、灯、枕等多种器皿,沿用不同时代的烧造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些都在鹤壁瓷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真切生动的画面、浓郁的生活气息、淳朴的艺术特色,再配以诗词文字的点缀,这就构成了鹤壁窑独特的艺术风格。1963年6月,鹤壁窑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鹤壁窑以其诱人的魅力迎来了国内诸多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莅临考察,同时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

上一篇新闻

新增45例!河南新冠肺炎累计确诊128例,开封鹤壁许昌商丘首报

下一篇新闻

来论|给百姓发钱稳消费是否可行,关键看怎么发、给谁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