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领头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是个什么概念?
人类已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这三轮科技革命的浪潮,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
目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处于由实验室走向产业界的起步阶段,发展方向和突破点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必须从“跟跑”思维转向“领跑”思维,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重要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
想一想蒸汽机对蒸汽时代的意义、电力技术和内燃机对电气时代的意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信息时代的意义,我们大概就能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时代的意义。
作为近年来最为引人瞩目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正在展现出超常的能力:
玩空战,它能打败空军上校,这事儿发生在201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驾驶三代机F—15,对抗有20多年飞行经验的美空军上校吉恩驾驶的四代机F—22,结果是阿尔法获得胜利;
做医疗,它能打败资深医生,这也发生在2016年——IBM的人工智能“沃森”学习了海量医学论文后,在人类医生们对一名病人束手无策的情况下,10分钟内判断出病人得的是罕见白血病,并给出了治疗方案;
下围棋,它能打败世界冠军,这是发生在2017年的事——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以3比0打败世界冠军柯洁;
搞科研,它能打败科学家,精准预测蛋白质高级结构,这是今年12月2日的事——DeepMind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AlphaFold在全球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中一举战胜各国人类专家,夺得冠军。
人工智能是通用技术,在人类社会各领域都能应用。2016年9月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报告预测,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到2035年,美、日、英等12个发达国家年经济增长率平均可翻一番;2018年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则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新增经济规模将达13万亿美元。
总之,新一代人工智能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等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输不起”的人工智能
正因为人工智能如此重要,世界各国都想抓住这只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雁”。
2016年10月,美国国家科技委连续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18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题为《联邦政府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要点》的文件……各科技强国都将人工智能纳入发展战略,人工智能成为一个“谁也输不起”的激烈竞争领域。
在这个群雄争战的领域,我国能否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很多专家都认为,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扬长避短。
我们有国家战略布局。
2017年,中国先后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前者提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分三步走,并最终实现在2030年使中国的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后者则阐明了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行动目标等。
我们有研发的技术、资金、人才基础。
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全球人工智能(AI)专利方面,中国已超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专利最多的国家;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中国的人才拥有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上,中国以1011家位居世界第二;在投资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全球第一,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到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
我们还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所必须的大数据和大市场。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02亿,雄踞全球第一。庞大的中国网民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有价值的用户数据,而机器学习需要丰富动态的数据,海量数据正是“训练”人工智能系统的前提条件。凭借海量数据,中国企业已在语音识别、语言翻译、精准推送广告、无人驾驶等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广泛的行业分布也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市场。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28.57%,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中国经济致力于转型升级的现在,这些行业都是智能制造可以大展身手的舞台。除制造业外,在金融、交通等诸多领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既提供了大数据,又提供了大市场。
勇闯人工智能“无人区”
人工智能领域有莫大机遇,中国也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那么,对中国来说,这只“领头雁”是否唾手可得?
“机遇并不意味一定能弯道超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黄广斌认为,要在2030年占领世界人工智能制高点,衡量标准是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算法和核心芯片,而中国在这方面较薄弱,必须现在就做好全面布局。
很多中国学者对此也有清醒认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坦言,中国机器人正迎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仍是国产机器人最大的隐患。“推动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从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核心软件等多个方面全面突破,协同发展。”
当然,人工智能现在的发展,还是在突破前夜,大量领域还是“无人区”,正是遍地都有机遇之时。在这个拥有大量未知的技术领域,中国人曾经驾轻就熟的“跟跑”路线肯定难以为继,只有转向“领跑”思维,勇闯“无人区”,才有取胜希望。我们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无人区”,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才能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重要领域,实现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的目标。
“智能时代的到来,重塑了产业导向、商业模式、社会生态,带来社会领域巨大的全方位变革,这是让我们振奋的时代,也是给我们带来空前挑战的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们,将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
(责任编辑:单征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