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战略构想和德美博弈
我们此前分析日本的崛起及二战前日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从中发现,日本缺乏明晰可行的国家大战略,更多的是被外部情况推着走的,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剧变影响着日本的国策。但与日本不同,德国在这一时期的国家战略是明确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部分成功的。此外,与普遍的认识不同,美国虽然是德国攻击不到的国家,但却在德国的战略构想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战略构想以及它是如何败在美国脚下的。
我们首先来梳理自一战结束以来的德国大战略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对那个时代的德国战略家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但是这种灾难性不仅仅表现在丧失国土和巨额赔款上。实际上,到了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的时候,德国依旧在法国坚守着一条长达400公里的战线。但是到了此时,即使是鲁登道夫也不再对战争抱有任何希望。鲁登道夫认为,德国迫在眉睫的失败的主要责任,应该归咎于国会中的左派政党而非军队领导层。他这么说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自己所代表的军方开脱责任;二是为将来与协约国的谈判铺路。10月28日,国会正式修改了1871年宪法,德国正式转变为议会民主制国家。
与协约国的谈判早在几周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远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10月10日德国潜艇在爱尔兰海岸外击沉一艘英国客轮“伦斯特”号,这件事在协约国掀起轩然大波。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德国潜艇战,从整体战略的角度上说完全是无奈之举,同样对整体战略也没有什么助益,反而帮了倒忙。美国总统威尔逊强烈谴责这种“违法和不人道的战争行为”,并且发表声明不承认德国的现政府。德国同样强硬的拒绝了威尔逊的声明,重新决定战斗到底。但是此时德国国内早已是民心涣散,10月28日由拒绝执行命令的水兵哗变演变的革命迅速席卷德国各地。11月9日德皇退位,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贡比涅的一节火车车厢里签署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此后迎接德国的将是十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兴登堡、威廉二世和鲁登道夫,一战后期德国的核心三人
我们回顾德国投降的过程,可以发现,不同于二战时德国彻底的战败,一战时德国的失败是外部军事压力、威尔逊“十四点”的政治道德压力和内部剧变的共同作用。实际上很难说到底谁更重要,三者之间互相作用,导致了最终德国的剧变和投降。满怀希望的德国人在看到十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之后惊得目瞪口呆,这简直就是对德国的羞辱。加上随之而来的暴力、混乱和贫穷,使得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认同了极右翼的说辞:一战的失败是德国遭到了欺骗和背叛。矛头既指向协约国,也指向了内部的犹太人和左翼分子。这也成为纳粹上台的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是选择坐以待毙还是努力寻找破局之道?显然,再想来一次强硬的反击是不可能了,只能从夹缝中寻找生机。讽刺的是,这样的生机正是协约国给予的。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可谓是集战后条约失败之大成。第一、它的核心条款“民族自决”本身就极其的不现实。英法等殖民大国都拥有广泛的海外殖民地,而德国相对来说民族成分单一,如此一来,“民族自决”在道德上对英法的压力更大。此外,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在原沙俄、奥匈和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成立了众多的小国,这些小国完全没有制衡德国及以后苏联的资本,反倒是为它们提供了扩张的场地。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德国理应与奥地利和捷克的部分地区合并,这无疑壮大了德国。但此举却遭到英法的反对,德国趁机大打悲情牌,将自己塑造为不公平的受害者,博得一大票同情。第二、裁军协定。德国是战败国,不论如何其军事实力都会遭到极大削弱。但是裁军协定不仅针对战败国,英法同样必须裁军。英国倒是好说,有海军就可以,但是法国却很为难。依据德国的人口增长和工业潜力,其对法国的军事威胁依旧存在,而且将来会更加危险。法国在得不到英美明确的军事保护承诺的前提下,不可能接受裁军,这就又给了德国违约的口实。法国只能祭出要求更多的赔款这个武器。但是这个要求再次给了德国一个破局的机会。
打开德国外交新格局的施特雷泽曼
环顾四周,德国的西边是虎视眈眈的英法、周围是一票自身难保的新成立小国,唯有东边有一个同样被协约国所不容的苏联。当时,德国担心苏联会支持法国获得赔款以便自己也可以多占一些(毕竟俄国也曾是协约国);苏联也担心德国会为了自保加入协约国,对抗苏联。就这样两个同病相怜的国家走到一起,于1922年签署《拉巴洛条约》,恢复外交关系,取消彼此间的一切债务,并进行经济合作。一个保险还不够,还得寻找另一个。德国利用法国占领鲁尔的机会,在美国的斡旋下,接受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道威斯是美国代表,时任联邦预算局局长;杨格也是美国人,由此可见美国的作用)。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德国获得了大量贷款援助,有效的稳定了此前混乱的经济。但更重要的是,此举极大地改善了德国与美国的关系。这样德国手里就有了苏联和美国支持的双保险。利用这样有利的外交环境,1925年德国与协约国签署《洛迦诺公约》,这个公约由多个相互保证的小条约组成,其核心是保障了德国西部与比利时和法国的边界。这个条约的精妙之处在于,他虽然保证了德国的西部边界,但是却没有保证东部边界。虽然德国和捷克及波兰签署了通过仲裁解决边界争端的条约,但是缺乏有效的保证。考虑到后来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故步自封,该条约更是为德国敞开了向东扩张的大门。
上述内容就是19世纪20年代德国所寻找的破局之道。德国充分利用了凡尔赛和约的固有缺陷,合纵连横,开创了一个有利于自身的欧洲外交新格局。但是这个看似光明的结局又是如此的短暂。随着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到来,希望再次幻灭。希特勒走上历史舞台。实际上,从希特勒上台到1939年二战正式爆发,德国走的路依旧是延续20年代开创的有利局面。利用凡尔赛和约的缺陷,通过外交讹诈来套利。但显然,希特勒不会满足于此。
希特勒很善于外交讹诈
希特勒的大战略观部分继承自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费尔的学说,但是也有很大区别。豪斯霍费尔主张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区域:即德国主宰的欧洲、苏联主宰的欧亚-印度洋区域、日本主宰的东亚-大洋洲和美国主宰的西半球。这就要求德国搞好与苏联的关系,一起肢解大英帝国,利用日本牵制美国,从而使德国成为四强中的首强。但是这与希特勒的世界观相矛盾,希特勒想要获得的是更大的霸权,不仅在欧洲,更要主导欧亚区域,即所谓的“生存空间”。因此,苏联在希特勒眼里是死敌。虽然,在早期希特勒并没有用过多的篇幅讲述美国,但是美国始终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从1928年希特勒写第二部著作起,美国开始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之一。德国军政高层渐渐认识到美国迟早会结束孤立,并成为欧洲的劲敌(这个欧洲指的是德国主导的欧洲)。从意识的角度来说,希特勒始终认为,美国是一个被犹太人控制的国家,因此也必须被消灭。但是,他同样明白,美国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大西洋庇护的有利条件,因此只有整合欧洲和北非、苏联的所有资源,才能与美国抗衡。就这样,二战时期德国的整体战略出笼了:首先是集中优势兵力击败法国并迫使英国求和,然后闪击苏联,取得全欧洲的霸权。击败苏联也可以为日本解除后顾之忧,鼓励日本南下,掠夺东南亚-新加坡-印度,在肢解大英帝国的同时,牵制美国。最终迫使美国孤立西半球,将美国彻底逐出欧亚大陆。
希特勒曾多次会见豪斯霍费尔,但二人的印象都很不好
以上就是从一战结束到二战这段时间内,对德国国家大战略的整体回顾和分析。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整体战略最终失败的几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希特勒的战略是建立在德国对苏联取得速胜的基础上。他的逻辑是,迅速击败苏联就可以让英国失去在欧洲的希望,从而迫使英国投降;即使英国不投降,没有后顾之忧的德国也可以整合全欧洲的资源攻打英国。失去英国的美国也就失去了欧洲的立足点,被彻底孤立。但是对苏战争比预想的困难得多,这个战略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因此,希特勒更加寄希望于日本在太平洋牵制美国,但是他严重的高估了日本。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希特勒喜出望外,认为美国肯定会将矛头转向太平洋,从而减轻对英国的援助,也就间接的孤立了美国。希特勒同样为了防止日本与美国媾和,而贸然向美国宣战,这就给罗斯福帮了大忙,实际上,当时罗斯福很难说服国会向欧洲派兵。另一个原因,在于德国的固有缺陷。德国的强大工业潜力使得德国和任何国家一对一对抗都不会输,但是他却被强敌包围,又没有优质的海岸线,无法向海外扩张。因此,对于德国最有力的选择就是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多元格局。这就是俾斯麦和施特雷泽曼(就是打开20年代外交新格局的人)的核心思想。可惜这一点,威廉二世和希特勒都看不到。反观美国,有利的地缘格局,使得美国可以充分利用大英帝国和苏联的战局,选择有利时间加入战争。虽然孤立主义束缚了罗斯福参战的手脚,但是罗斯福可以通过租借法案等相关议案,不断地将防御区向前推,实际上,美国早就宣布冰岛为西半球并派兵驻守(但实际上冰岛在东半球),从而事实上加入战争,一步步打破孤立主义。
因此,我们对二战的认识应该跳出传统战争的框架,用大战略的视角重新审视。实际上,德国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战败,更是大战略对弈的失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