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昆嵛山烟霞洞
作者 曲延科
烟霞洞,一个镶嵌在昆嵛烟霞山上一处面积不大的小山洞,因位置和景观独特,被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选中,成为全真教的发源地和祖庭,走出了名扬华夏的全真教七真人,造就了影响中国几百年的全真教。昆嵛山因有烟霞洞而名震华宇,成为海上仙山之祖;烟台因有仙山之祖昆嵛山而更具仙气。
海上仙山之祖昆嵛的西北麓,风景秀丽的烟霞山上,有一突兀岩石自然形成、稍加人工雕琢的山洞,叫烟霞洞。烟霞洞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被誉为牟平十大胜景之一,更因其为全真教的发源地和祖庭而蜚名海内外。
自然景观独特的烟霞洞
“形胜得仙家,应忘道路赊。乔林百尺木,岩岫几重花。风暖鸟声碎,云深涧户斜。仙人何处在,窗里发烟霞。”这是清顺治己亥(1659年)进士、广西浙江道监察御史、午台南塂人杨维乔为牟平十大胜景之一的“石洞烟霞”所作的集唐诗。石洞即烟霞洞。
从烟霞山下的全真教神清观转北顺石阶上行一里多路,即到达烟霞洞。这段石阶路,是1998年,七真人之一“孙不二”第二十三代弟子、新加坡华裔王永元先生捐资铺就的。之前,是自然形成的泥石小径,掩影松柏之中,静谧幽深,崎岖而蜿蜒。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云南按察司副使常康在《游烟霞七真迷处》 云:“遍寻蹊径扣玄关,树木阴浓处处山。半信半疑非是路,一声犬吠白云间。”清代著名诗人宋克智则道:“烟霞由来称绝俗,蜿蜒一径珠九曲。”
在离烟霞洞不远处的石阶路旁,有一口水井,为条石砌成,水质清冽,入口甘甜,旁有石壁一座,上书“丹井”二字。据说是当年七真人修炼时的饮用水源。金大定七年(1167)教祖王重阳用此井水练就“起死回生丹”,由此得名。当地百姓称此井水为“神水”,并有“丹泉喝一口,活到九十九”之美誉。现经化验,此井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常饮此水,可延年益寿。其实,这是一眼新丹井,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旧丹井位于新丹井上方不足百米的道旁。上世纪八十年代,昆嵛山林场因埋设纤维板厂排污管道放炮炸石,炸没了泉眼,后泉水又在现在的丹井处涌出,为不使丹井之名声湮没,林场又在新泉眼处建起了现在的丹井,并于丹井上建四柱青瓦仿古亭一座,供游客驻足憩息。
烟霞洞海拔为372米,僻静清幽,洞内东壁有石刻“烟霞洞”三字,端方古朴苍劲有力。洞内呈椭圆形,最高处约3米,最宽处约4米,进深7米有余。洞的内壁上还留有多处元代的墨书题记和诗词,几百年后,其墨迹仍依稀可辨,是极其珍贵的古人手迹。洞口面向东南,洞口上方刻有“烟霞”二字。
洞内原有七真人石像。据烟霞洞外左侧一石碑的碑刻记载,原七真人像由莱州栾家庄一位笃信道教的大户青年栾实捐资雕刻。栾实当时步行数百里来烟霞洞拜祭七祖遗迹,见洞中空泛寂寥,仙人不知去向,不免伤感。返回莱州故里后,与父兄等人商量,捐资雕刻了七尊汉白玉七真人像,置于洞中,以供后人焚香谒拜。又于洞外左侧立一石碑,记录此事。碑文由宁海州儒学教授鞠学恭所写,由神清观全真道士孙道衍书丹。石像文革中被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昆嵛山的旅游开发,“烟霞洞”又恢复了原貌。现供奉于洞内的王重阳和七真人青石像,是由新加坡华裔王永元先生于1998年捐资雕刻。
烟霞洞景观独特而神秘。洞的周围,壑谷幽邃,松柞掩映,每当阴霾天气,遥望洞迹,山有白云缠绕,滴翠浮青,或明或灭。石洞近处,时有霞光闪现,五彩斑斓,极其绚丽壮观。这或许就是“烟霞”二字的含义。
据传,烟霞洞门外左侧原有两株千年古松,枝繁叶茂,覆盖了洞前的整个空间,其中较大的一棵古松的胸径,一人合抱后,两手间仍余有一尺的距离,两棵古松,苍劲挺拔,直插入云,愈发增添了烟霞洞的神秘感。明万历三十三年宁海知州、台州人彭汝贤的《烟霞纪游》云:“古树十围依山出,寒岩千叠抱松长”,证实了这种传说。
烟霞洞历来就是人们的游览圣地,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为烟霞洞留下了许多辞章诗赋,铭碑刻石。其中有记述烟霞洞的自然美景,如“花如罗绮草如茵,细细香风不动尘。步入洞天松径碧,飘然襟带尽拖春”; 有描绘烟霞洞的异景奇观:“乾坤效蜃气,吹结此山川。万壑横空立,千岩倒影悬。有泉皆浴日,云烟足下穿”;更多的则是以景带情,缅怀逝去的王重阳和七真仙人,如:“青天重叠水潺湲,闻道此中别有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从来胜地推烟霞,寻到层岩石径斜。……洞中丹灶三清府,户外苍松七子家。为问升仙何处是,老僧无语对山花”。
全真教祖师王重阳和被金宣宗赐号“神仙”、“掌管天下道门”的丘处机也都留有关于烟霞洞的诗作。王重阳《烟霞洞》云:“古洞无门掩碧沙,四山空翠锁烟霞。天开玉树三清府,池涌青莲七子家。阐教客来传道法,游仙人去换年华,可怜此地今谁管,春暖桃夭自发花。”此诗写于烟霞洞开辟之初,其内容属劝化和丹道语。金贞佑二年(1214),67岁的丘处机重游昆嵛山烟霞洞,在《神清观十六绝》中写道:“碧洞烟霞苦不深,红尘车马卒难寻。清溪道士无人识,坐啸云中阅古今。”“云旗冉冉下清都,羽盖飘飘出太虚。直至洞前山顶上,坐观溟海讲天书。”其格局和气势就非同一般了。
王重阳神话开辟烟霞洞
关于1168年,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率马钰、丘处机、谭处端、王处一一行来昆嵛山开掘烟霞洞一事,史上一直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宁海州志·嘉靖版》云:“重阳子,姓王,名哲,陕西盩厔县人。大定八年,至昆嵛山。谓山前于氏曰‘此乃我先世修炼之所,有洞曰烟霞’验之果然,众遂异之。马钰等七人,遂师事之,号为七真。”《牟平县志·民国版》所载明代人士闫士选撰写的《海上七真人传》,有关王重阳开辟烟霞洞之事比嘉靖版《宁海州志》较为详细。“师初至,谓大姓于氏曰:‘我先世尝修炼此山烟霞洞中,想当时所用器物,应必有存者,与汝往观焉。’于笑曰:‘我世居此,未闻有洞。’乃相与求之,但于荆棘中见石壁而已。师指其处,令众垦壤,不移时,洞门辟,石室空虚,果有铁罐瓷碗在焉,木勺虽朽,形质犹存,壁间复有烟霞洞三字。于惊异,矢心愿从。师曰:‘汝亦有夙缘,但尘心未断,在家积善可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王嚞》也有相似的记载。
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率弟子开辟烟霞洞的故事,源于烟霞山神清宫中的一块铜碑的碑刻———《重修神清宫记》。
神清宫是全真教在山东地区重要的宫观之一,原系金代牟平籍女道士唐四仙姑在昆嵛山修行的茅庵,唐四仙姑羽化后,金明昌初年(1190),七真人之一刘处玄将此庵命名为全道庵; 太和六年(1206)又花钱向官府买下了神清观的名字;1242年冬,神清观代主持冲虚大师上疏元朝廷,请求升观为宫,1250年葆光等人又带着神清观常驻道士的名单、田产地契文书以及七真人留下的笔墨字迹等证据来到北京,在此情况下,元朝政府按以前的惯例,同意神清观升观为宫。据传,神清观有铜碑、铁树两件宝,铜碑现今仍在,因其被敲打能发出类似青铜器的声音而得名。铜碑为1258年牟平县丞刘国基、牟平县管民长官贺元吉,昭毅大将军左监军宁海州刺史兼知军事姜思聪,昭毅大将军元帅右监军宁海州管民长官兼胶、潍、莒、密等处总管万户姜思明等人出资重修神清观时所立。铜碑的碑文完整地记述了王重阳在昆嵛山创立全真教的全过程,以及神清宫由观至宫兴建沿革历史。其中开辟烟霞洞部分的内容,较《牟平县志·民国版》所载更为详细,有“初大定丁亥年,重阳祖师从西来,居宁海以道接人,乃付丹阳、长真、长春、玉阳、太古、顺德凡六人。明年戊子赴昆嵛,抵暮投宿于于氏之宇,于公问先师何往?师乃指其西而对曰‘彼山有洞,湮塞久矣,吾将发之。’于公笑曰‘我乃世居于此,自童稚至今,往彼中遭数多矣,安得所谓有洞而发之耶?况我祖父亦无是说。’”等语。
查,清代宁海州著名史志专家宫卜万《牟平遗香集》,知见证王重阳开辟烟霞洞的昆嵛山于氏,“为樵夫,名无得而传为土人,或以百岁翁称云,常往来昆嵛中,采薪为业。其偶遇重阳大师辟烟霞洞,骇然,愿师事之,请益力辞曰,汝有夙缘,但尘心犹未忘尔。”其有诗一首:“石上青烟洞口霞,居人知是祖先家,谁知丹灶藏铅火,炼出金莲七朵花。”《重修神清宫记》云:“于公自是信道日笃,时因于洞之左一里许,茸一庵与众居。”
王重阳掘开烟霞洞,自然要动用工匠进行一番整修,于是又有了一段奇异的表现。《甘水仙源录·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 记述:“八年三月,凿洞于昆嵛山,于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真人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者欢呼作礼,远近服其神变。”
对于王重阳开辟烟霞洞的故事,亦有不同声音。如,明《宁海州志·嘉靖版》修撰者宁海州同知焦希程就在志书中评论道:“彼神其托以夸人者,伪也。(他们自神其说,夸耀于人的一套,完全是虚假的)”对此,或如烟台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昆嵛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学雷先生在《遗址遗迹篇》中所言:“凡是宗教都有其神圣性和神秘性,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自然也不例外,道教典籍中对高道惊人异迹的记述,也正反映了道教信徒对道教神圣性和神秘性的敬仰和向往。”
全真教祖庭烟霞洞
开辟烟霞洞后,王重阳与他的弟子们就把此处作为修道、讲道的重要场所。从大定八年(1168)二月末至同年八月,约有六个月的时间,王重阳在此基本完成了全真教学说理论的创建工作,确立了全真教教规,选拔组建了全真教的骨干队伍,成立了全真教的基层组织,在胶东打开了传播全真教的局面。烟霞洞是全真教的发源地,是全真教的祖庭。
全真教主张“三教”(儒、释、道)同源、平等、合一,提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作一家”(《重阳全真集》)。王重阳常以儒家的《教经》、佛家的《般若心经》和道家的《道德经》教授门徒,力戒弟子尊三教而不“独居一教”,这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态度,将三教融为一炉,创造出新的教派全真教,极易为各阶层人士尤其文人学者所接受。全真教突出一个“真”字,讲究的是一个“心性”之真和“性命”之真,提出一整套修心养性的修炼方法,主张清心寡欲,克己为人,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心固气”为真功,以“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能俱全,故名全真。
全真道士“不得娶妻养子,不食腥荤,居静苦修,定身、静心、诚戒”。要做到“去物欲,简尘事”,不为外物所累,不受忧喜毁誉之扰,“处物而心不染,处动而心不散”,“与物无争,心不着物”,“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最终成为“超离凡尘,非身不死,而在心离凡世”(《重阳立教十五论》)。如此,也就成为所谓的“真人”了。
开始入山时,王重阳只带领马、谭、丘、王四名骨干上山,一月之后(三月)广宁真人郝大通等人也来到昆嵛山出家,加入修行团体。至此,全真教的第一批核心成员已基本形成。
在此期间,上山拜师的人很多,但王重阳并非来者不拒,而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中记载:“后愿礼师者云集,真人诮骂锤楚以磨练之,往往散去。”此碑刻记述了王重阳在众多的拜师者中,特殊的甄别选人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培训方法。根器不深者,经不住责骂笞打自然散去;对检验合格者也并非整齐划一地要求必须出家。对于几个骨干人员的锻炼教化,则下足了功夫。
王重阳建立了全真教的基本骨干队伍后,就以烟霞洞为大本营,于1168年8月至10月,先后于登、莱、宁海三州建立起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五个全真教基层组织。全真教有了基层组织,王重阳又抱着“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把全真教推向全国的理想,在大定九年(1169)十月,带领丘、刘、谭、马四大弟子,离开山东,奔赴陕西传道,全真教也由山东走向全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