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30日 星期日

回顾2019,桂林交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航空出行体验越来越好,未来会经常带家人和朋友来桂林‘打卡’!”

“从小细节优化出行环境,给桂林的铁路‘点赞’!”

“畅通的道路和发达的公路网络,让我们眼前一亮!”

……

回顾2019,桂林交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9年9月30日,桂林航空“桂林米粉·爽圆圆号”号彩绘飞机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启航,在云端上向旅客展示桂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桂林航空的第四架彩绘飞机。记者胡逢超 摄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回首刚刚过去的2019年,桂林在航空、铁路、公路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真不少,交通事业发展又上新台阶,给每一个在桂林生活、来桂林旅游的人带来了更多便利,进一步助推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口岸大楼改造竣工,航线越开越多,桂林空中出行越来越便利

百姓说变化:

2019年10月底,投资800万元修葺一新的桂林航空口岸综合大楼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改造升级后的口岸大楼红白相间的时尚外形、焕然一新的服务窗口,成为展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形象的一个窗口。

“我们是第二次来桂林旅游了,上一次来差不多是10年前。这次重游桂林,仅机场的变化就让我们眼前一亮,报关报检的对外窗口变得十分漂亮,一楼受理大厅宽敞明亮,给我们的旅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日前,来桂林旅游的新加坡籍华裔朱先生说。

“我是在桂林从事旅游工作的,听说桂林马上要开辟更多国际航线,这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减少转机的麻烦,还可以提高桂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导游傅先生告诉记者,直飞可以让游客到桂林旅行的性价比更高,进一步增强桂林对世界各地游客的吸引力。

部门声音:

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位于两江国际机场的桂林航空口岸综合大楼建于1996年,至今已服务23年,旧大楼环境破旧、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桂林航空口岸的服务功能和窗口形象。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口岸面貌,我市积极筹措800万元资金对旧大楼进行修缮升级改造。在外观上,新大楼时尚的外形成为附近区域的地标建筑;在服务方面,报关报检等对外窗口也实现全面提升,如一楼受理大厅分别设置口岸签证、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业务窗口,更方便企业办理业务;实验室、有害生物鉴定等设施设备也得到全新升级。升级改造后的桂林航空口岸综合大楼将为我市带来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截至2019年底,桂林机场共飞行航线116条,通航城市机场76个。截至去年10月26日,桂林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732.9万人次;运输起降航班5.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2.5万吨,同比增长14.7%。

去年11月21日在桂林召开的2019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将进一步开辟桂林的国际航线,争取开通欧美洲际航线,开通桂林至东盟国家、东北亚国家航班,加密入境口岸城市的航班,并统筹推进兴安、阳朔等通用航空机场、低空旅游专用机场建设等。

自2016年开航运营以来,桂林航空有限公司机队规模稳步扩大至11架。截至目前,已累计开通航线101条,通航城市62个,形成以桂林为中心辐射全国众多旅游目的地的航线网络,并计划采用“航空+旅游”运营模式,充分利用桂林的优质旅游资源,打造“航空+旅游”的一体化产品,实现旅游航空的转型升级。

记者点评: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共同营造了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加大了对培育空中快线的支持力度;同时,着力提高航班客座率和加强航线航班规划,这些措施无疑将有力助推桂林航空事业的发展,让桂林空中出行更加便利。

回顾2019,桂林交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桂林西站新站房。记者刘健 摄

保持发展速度,铁路出行更加四通八达

百姓说变化:

2019年9月,桂林西站新站房正式投入使用。桂林西站是贵广高铁线上桂林境内最大的高铁中间站,与桂林站、桂林北站呈三足鼎立之势,现开行旅客列车62趟,主要办理去往贵阳、重庆、成都、广州、香港西九龙等方向的客运业务,是桂林国际旅游名城“一市九站两高铁”高铁交通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升级后的桂林西站站房总面积超过6300平方米,较之前增加1350平方米;总候车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较之前增加近1300平方米,候车能力较之前提升了一倍,最高可同时容纳1200人候车。此外,客服设施更为完善先进,新增进站人脸识别闸机4台、安检仪1台、自动检票闸机4台、自动(售)取票机4台,旅客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以前从香港到桂林要经历转车、排队等一大堆麻烦事,现在从香港到桂林更方便不说,还有这么高科技的高铁站,大家都很有秩序,高峰期在站内感觉也不会‘憋屈’。”从桂林西站下高铁的香港游客陈先生说。

“现在从桂林坐高铁可以全程不用纸质票了,对我这样的马大哈来说简直就是福音。过去我就弄丢过票证,然后就要开证明,甚至还要补票。”在桂林上大学的吕同学说,现在乘坐高铁不仅方便快速,连进出站这样的小细节也让人越来越感到便利,真是太好了。

据南宁铁路局发布的信息,自2019年12月7日起,南宁局集团公司在管内7条高铁线路及动车组停靠的全部36个高铁站推广应用电子客票,其中就包括桂林的所有9个高铁车站。实施电子客票后,由于没有纸质车票,丢失车票、挂失补票、贩卖假票等问题将迎刃而解,旅客购票、检票、乘车等流程都将更加方便快捷。

部门声音:

2019年,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我市提出调整优化桂林中心城区高铁线路和站场布局,建设一体衔接、中转集散、高水准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全面提升桂林火车站与国际旅游胜地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和品质,加强桂林旅游交通环线建设。

记者点评:

如今,铁路出行是大多数市民和国内游客的首选方式,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多种多样的列车,改变了行路难的局面。近年来,桂林高铁从无到有,湘桂高铁、贵广高铁在桂林纵横交会,桂林高铁通车里程达420公里,占广西四分之一,从桂林乘坐高铁可通达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铁路网络的日渐发达,让人们“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常态化,也有力助推了桂林旅游的发展。

回顾2019,桂林交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完成改造工程后,解放东路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极大缓解。记者刘健 摄

多条重要公路建成,城市路网大格局“锦上添花”

百姓说变化:

2019年12月31日,芳香东路新建工程正式竣工通车,进一步改善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师生的出行条件,也为道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芳香东路新建工程西起芳香路与东二环路交叉口,向东穿过竹桥村,跨过绕城高速公路,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附近接上现状灵朝线,道路全长5.35公里,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3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2.84亿元。据民政局相关文件,该路因经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经市民政局报请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已对其命名为航天路。

“这几天同学们的朋友圈都在发这条路,新路让我们去市中心更方便了,而且还以‘航天’来命名这条路,我们学校的同学都觉得很骄傲。”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二学生小谢说,航天路修好以后,彻底把她从“车多路烂人挤灰尘多”的出行感受中“解救”了出来。

经过建设者们16个月的持续奋战,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于2019年7月建成通车,也结束了荔浦市无高速公路的历史。阳鹿高速通车后,阳朔到鹿寨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150分钟缩短为50分钟,阳朔、荔浦、鹿寨3个县市连成一线。阳鹿高速属国家高速公路网呼和浩特至北海(G59)、汕头至昆明(G78)广西境内重要路段。项目主线全长86.9公里,连接线长12.7公里,其中桂林境内全长52.801公里。

“这条路修通以后,为沿线沙糖桔、沃柑、芋头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高速’之门和广阔销路,对我们农产品收购商来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长期活跃在桂林的农产品收购商老唐说,过去他常遇到因为道路条件不好而导致农产品收购遇阻的事情,如今这种情况在桂林已经越来越少了。

2019年7月,东西巷与正阳步行街地下通道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原路面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因施工封闭交通的区域于7月11日夜间完成沥青(中层)摊铺,12日上午解放东路全线开放通车,路面车道全线贯通,有力缓解了该路段交通拥堵的状况,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方便。

“在这以前,每次我开车从解放东路附近通过的时候都感到很头疼,由于这里经常排着长长的车队,遇到有急事的时候,我宁愿绕远一点的路,可能还快一点。”市民王先生说,其实他很理解,城市交通发展必然会有这样的过程。现在他从这条路经过的时候,畅通和平稳的行车体验让他觉得之前的“等候”没有白费。

部门声音:

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力度,不仅多条道路按计划实现了通车,纾解了多个交通瓶颈,还制定了新一轮的建设计划。2019年,万福东路重新开工,该工程连通后与万福路相接,和机场路呈平行走向,贯穿七星、象山、临桂3个城区,成为新老城区往来互通的重要纽带,能有效缓解我市东西、东南方向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布局。

记者点评: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随着我市在路网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大,“北通南畅、东连西接、内外循环”的城市路网大格局跃然眼前,不仅城市路网得到了大发展,连接各县之间、通往外省市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市民出行、游客出入越来越便捷。

记者刘健

上一篇新闻

变卖家产支援地下党救同志(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13))

下一篇新闻

专家学者齐聚桂林 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