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日本高岛屋百货退出中国市场 带来这几点启示和思考

6月25日下午,日本高岛屋百货宣布,将清算并解散其海外子公司上海高岛屋百货有限公司,将于8月25日召开相关的临时股东大会,店铺预定于同日关闭。消息一出,引起业内极大的关注。

日本高岛屋百货退出中国市场 带来这几点启示和思考

高岛屋方面称,上海高岛屋受国内消费结构、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实体店西消费低迷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门店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做出歇业决定。据了解,上海高岛屋百货于2012年开业,已营业近7个年头。据高岛屋公布的信息显示,过去三年以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自2017年起,业绩期的营业利润为亏损98万、114万、866万人民币。记者了解到,上海高岛屋百货年营业额约5亿左右,但亏损由来已久,歇业传闻已有2-3月。

高岛屋败走中国

记者了解到,开业之初,上海高岛屋延续了日本国内的高档定位。进入中国时,高岛屋设定的年销售额为130亿日元(按当年汇率计算,约10亿元人民币),但根据资料显示,到了2013年9月,销售额只有原目标的一半以下。2013年6月,上海高岛屋曾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主打精品购物、上品生活、细致服务三大块,但人气还是不旺。同年11月,高岛屋上线了一个在线商场,依旧没有拯救低迷的人气。在大众点评网上,网友对上海高岛屋百货的普遍评价是:人少、贵、环境和餐厅不错;除了地下一层的超市和7楼的餐饮区以外,没什么顾客。

日本高岛屋百货退出中国市场 带来这几点启示和思考

上海高岛屋图片来源:网络

入沪7年来,高岛屋进行了几轮大调整,只是收效甚微。如加大餐饮、咖啡、儿童业态比例,下调服饰品牌比例,调整自营品牌,拟转型自营买手制,新增日本馆、杂货区、新鲜市集超市等全新业态。

事实上,对于上海高岛屋的亏损,日方早已做好了心理建设,早在2014年,上海高岛屋经营压力就已凸显,彼时上海高岛屋百货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小森智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已与日本集团高层取得一致,未来十年内做好预亏准备。只是在瞬息万变的中国零售环境里,5年后的上海高岛屋不得不提前结束苦战。

业内人士透露,上海高岛屋最初规划了二期,规模和模式类似高岛屋在日本的第一个购物中心项目玉川高岛屋,计划引入电影院等多元业态,但最终被SOHO“搅局”拿下,这也切断了高岛屋企图通过计划调整升级成购物中心以自救的后路。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高岛屋百货在选址上存在先天硬伤,项目位于上海古北富人区,该片区汇集了日本人,台湾人,韩国人等,同时区域离市级商圈徐家汇天山虹桥太近,只有两三公里,导致商业竞争过于激烈。其次,项目在体量定位上也存在尴尬之处,做社区百货太大,做购物中心又太小。第三,日方管理团队缺乏本土化意识,对中国消费者需求认知不足。种种因素导致了高岛屋百货败走的必然之果。

熟悉高岛屋百货的人都知道,高岛屋旗下超市业态经营理想,符合社区居民消费需求,根据高岛屋的设想,未来计划将超市业态单独展店,但随着此次上海高岛屋百货的关闭,这一计划恐也就此搁浅。

除了上海,高岛屋在中国市场的足迹还到过台湾,只是更早撤退。2016年,台湾大叶集团与日本高岛屋集团确定“分手”,位于台北天母商圈忠诚路与士东路口的大叶高岛屋百货自此少了日资色彩。

谁将是接盘侠

伴随着高岛屋上海店的关闭,原址物业将由谁接手也引起了业内的猜测议论。而据记者获悉,高岛屋内部有一种声音是接盘侠会是华润置地,但华润方面尚未有正式消息传出。

记者了解到,高岛屋百货所在店址属于上海地产集团物业。在2016年底进行的一场国企混改中,华润置地以73亿跻身*ST中企第二大股东,而中华企业是上海地产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上市平台公司之一,重组后*ST中企将成为上海地产集团旗下市场化房地产开发和综合服务平台。

如此看来,华润将做高岛屋原址接盘侠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根据官网显示,华润置地旗下目前主要有万象城购物中心的城市综合体、区域商业中心万象汇/五彩城和体验式时尚潮人生活馆万象空间三种模式。

从体量上看,如若接盘,高岛屋原址或将被改造成万象汇或万象空间。

但华润接盘的猜测也是基于优先谈判权的考虑,并不完全排除其他公司以更优惠的商务条件“插足”的可能性。

日资百货在上海

纵观日资百货在上海的经营情况,总体而言比较复杂:

第一八佰伴(日本八佰伴与第一百货合资)年营业额超过40亿,常年蝉联上海百货业第一;

久光百货(香港崇光SOGO与上海九百合资)年营业额位列全市第三,经营情况理想,年营业额接近30亿,马上要开出大宁店;

新世界大丸百货(新世界城与大丸合作)最初曾不被看好,但目前来看,去年业绩成功逆袭,接近15亿,今年预计有望达到20亿,与母公司新世界城一起成为上海百货业年营业额最高的四大天王之一;

伊势丹百货上海曾有两家分店,淮海店是上海最早的外资百货,但物业规模过小已停业多年;南京西路店经营尚佳,年营业额约7个亿。

高岛屋尽管业绩曾有所好转,高岛屋方面也作出了2020年扭亏为盈的期望,但业内最终还是没能等来好消息。据悉,上海高岛屋物业租金高昂(年租金近1亿元),租金占营业额的比重高达近20%,营销推广费用每月预算超过一百万元,加之日方员工工资成本均高于同行,虽一度获得业主减租优惠(月租金超过774万元),仍没能坚持下来。

记者了解到,除了伊势丹和高岛屋直接由日方管理,久光由港方负责运营,而上海八佰伴和大丸百货初期曾由日方主导,但都已改由中方负责运营。而日方直接管理的结果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弊病,本土化做得不够到位。

去百货店化的启示

作为日本的老牌百货店,高岛屋近年来也在思考并加速跳出传统百货店的经营模式。

日本高岛屋百货退出中国市场 带来这几点启示和思考

高岛屋日本桥S.C.

比如高岛屋(Takashimaya)在日本的部分门店开始削减女装销售区域,拓展美容及美食相关零售空间。去年6月,高岛屋最新的体验式美妆销售空间BelleSympathique在横滨门店4楼女装楼层的一角开张。去年秋天,BelleSympathique还落户了高岛屋日本桥店,这家新开门店是高岛屋最新的城市型购物中心。新建的日本桥高岛屋S.C.与原有的高岛屋日本桥店、高端手表商场WatchMen’s、东馆一起,共计有6.6万平方米的零售空间,共入驻114家商户,其中包括两家日本首家门店,12家概念门店,更有丰富的美食、生活方式产品和体验式设施。整体来看,落成后的日本桥高岛屋S.C.由百货店转型为购物中心模式,美食门店占总体的40%,时装削减至30%左右。

在高岛屋看来,日本桥高岛屋购物中心化改造是高岛屋集团综合战略的重要项目,是不得已的决策,必须迎难而上。

2017年,高岛屋就明确了从2018年到2019年,对于新宿店和日本桥店的改造计划,全部投资大约200亿日元。对于日本桥店,主要目标是塑造新型综合化服务门店;对于新宿店主要针对时尚的伊势丹店进行差异化改造。

东南亚市场愿景

伴随本土市场的战略改革,高岛屋希望到2023年2月的财年,在亚洲市场增长的推动下,所有海外门店实现盈利。此前仅新加坡门店盈利。

1831年1月,饭田新七在日本京都乌丸松原创立高岛屋,主要销售二手服装及棉料织品。后于1898年开设大阪店。目前,在日本国内有19家店铺,在海外有四家,分别是新加坡高岛屋、上海高岛屋、胡志明高岛屋和泰国高岛屋。此番上海高岛屋的关门,正式宣告高岛屋从此退出中国市场。

但对于亚洲市场,高岛屋一直十分看好,高岛屋前社长木本茂就曾表示,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展东南亚市场。“从长期来看,我们希望能通过不断增长的亚洲市场实现增长。”但以后是否能重返中国市场,是个未知数。

上一篇新闻

科比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农妇见过凌晨五点的乾安县

下一篇新闻

“链”上谋振兴——开发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吉林实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