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 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来源:海外网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 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2019年12月25日,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富力歌剧院演出二十四节令鼓。 陈再藩供图

岭南武术、醒狮、鼓乐,是雄浑澎湃的传统技艺,也是联结华侨华人的文化纽带。

日前,大型五邑非遗和民俗音画《侨都记忆》在广东省江门市演艺中心演出,原创群舞《醒狮耀岭南》结合狮艺的身形和武术的步法,展现岭南地域神采。五岭以南,是谓岭南。数十年来,具有岭南代表性的传统技艺正在通过侨胞力量实现创新传承。

传统文化海外开花

24面广东狮鼓呈一字排开,48支鼓槌敲击下鼓声雷动。

日前,在福建省高校国际及港澳台侨学生才艺展演决赛中,华侨大学的学生鼓队带来鼓乐表演《二十四节令鼓——衡》,令人眼前一亮。

“过去南方舞狮的擂鼓表演中只使用一面单鼓。而二十四节令鼓使用24面狮鼓,鼓外侧还有用书法写就的二十四节气,更加令人震撼。”二十四节令鼓的创立者之一、马来西亚潮籍华裔陈再藩介绍道。

结合了二十四节气元素的广东狮鼓,展现出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无限可能。二十四节令鼓已走出马来西亚华社,在全球有超过4万名鼓手,中国国内有5所高校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

“每次,我们举办的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精英赛上,300位鼓手在竞演结束后都会齐齐呐喊‘天下鼓手是一家!’”陈再藩说。

鼓乐之外,岭南醒狮和武术也是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脚尖要压到下巴,腿要踢到额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武术训练场上,教练尹雷正在手把手纠正学生的动作。

尹雷自幼习武,后跟随父亲练习蔡李佛拳。该拳术创立至今已逾170年,传播范围遍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学子数以万计。

在位于几百公里外的新加坡南仙龙狮体育会会馆内,董晋铭正在向学生们介绍鹤山狮,“鹤山狮讲究‘一个动作舞出两个影子,画出八个情态’。”

早在1990年,董晋铭便开设了自己的武馆——新加坡南仙龙狮体育会。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带出的舞狮学生在世界各地斩获众多奖项。

民俗节庆牵动侨心

上世纪的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保留有完整的华人社会风情和华文教育系统。当地华人大多从事种植业。春夏秋冬,民俗节庆,启发了陈再藩。他把二十四节气与狮鼓融合,创立出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

“南洋的华人大都是从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岛下来的,马来西亚人比较熟悉广东狮鼓。”陈再藩决定,所有二十四节令鼓都由广东运来。

“广州、佛山这一带的水牛皮鼓面比较便宜,狮鼓具有草根性。我们用这些乐器,更加接地气。”陈再藩说。

岭南技艺名扬海外,不失民俗本真。

作为出生于新加坡的华裔,董晋铭15岁时便和鹤山狮结下了不解之缘。据鹤山市龙狮运动协会会长李耀成介绍,鹤山狮与佛山狮并称为南狮的两大代表派系,传入新加坡后,在“狮城”发扬光大。

董晋铭的家族多年经商,舞狮教练是这位华商的“副业”。“当教练的时候,我一般是下班后,晚上8点到11点带学生。”董晋铭说。

对于这项副业,董晋铭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小到一张鼓皮、一面锣,我都会到广东亲自挑选”。

尹雷的父亲是上世纪80年代在武坛中有“南拳王”之称的尹水生。生于武术世家的尹雷,自6岁起便开始习武。“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父亲骑单车带我和哥哥去体校,练到7点多再去上课,下午4点多再去,一直训练到7点。每周都要练满6天。”

尹雷学拳,一练就是21年。

2004年,尹雷前往德国,成为波恩蔡李佛拳馆的一名教练。当时,拳馆100多名学生,大多为波恩当地人。

尹雷记得,波恩武馆里有一名60多岁的当地老太太,她和丈夫以及妹妹一家都在武馆习武。他们全家总会热情地称呼尹雷为“Master”。“‘习武先习德’。我教武术的过程,也是传递尊师重道精神的过程。”尹雷介绍道。

当时,欧洲的武馆中国教练人手紧缺,尹雷过上了“连轴转”的教学旅程,“我曾经一周在3个国家授课:周一到周五在德国,周六在荷兰,周日在比利时。”

2008年,受马来西亚政府邀请,尹雷带领岭南武术走进马来西亚彭亨州。“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学生,也没有训练场。”尹雷回忆道。

扎根5年后,学生已有80余人。现在,岭南武术已然在彭亨州生根发芽。“现在的教练就是我曾经的学生。”尹雷的声音中难掩自豪。

传承创新无限机遇

未来,岭南文化该如何实现创新传承?

董晋铭认为,重拾几近失传的传统技艺至关重要。南狮有很多传统套路,几经波折被带往国外,而在国内已面临失传。“想要文化回归,只有到国外把它们再找回来。”为此,董晋铭曾多次拜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向老艺人们拜师取经。在找寻失传狮艺的过程中,董晋铭不断将之与现有技艺融合,在他看来,“这也是南狮不断创新的过程。”

最重要的,还是华侨华人凝心聚力,对岭南文化传承给予更多重视。尹雷说,在马来西亚,很多华人都会开创武馆。武馆师傅在这里是备受尊重的职业。尹雷说:“我想开个自己的武馆,把岭南文化中的醒狮和拳术结合起来,带给更多人。”

陈再藩把“节令鼓,动天下”写进了自己的微信签名。“二十四节令鼓没有固定的鼓谱,鼓队可以用鼓乐演绎多样的故事。这是二十四节令鼓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的原因。它充满着无限的创作、创新的可能性。”

在陈再藩看来,未来,二十四节令鼓还需要让世界懂得其中的中华文化元素。“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把节令鼓推广到西方的重大机会。”陈再藩说:“我们还要出版教材、继续制作二十四节令鼓视频,传播二十四节令鼓。”(杨 宁 林子涵 贾艺宁)

原标题: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界关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10日 第 06 版)

上一篇新闻

华商博鳌共话“一带一路”:把握机遇、共享收获

下一篇新闻

为什么说“潮州厝,皇宫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