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机里齐马蓝的原型是谁?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蓝上再加上一点蓝。——伊夫·克莱因
克莱因努力将纯粹的视觉感知延伸到感官知觉的全面概念。他挑战观众进入无限的色彩空间,体验对非物质的敏感度的整体提高,致敬经典。
伊夫·克莱因蓝
许多人对当代艺术的观感不好,觉得看不懂,是故弄玄虚的玩意。这里面,抽象画算是“罪魁祸首”之一了,尤其是单色画,例如俄国至上主义画家马列维奇大名鼎鼎的“黑色方块”:
还有就是法国艺术家克莱因著名的蓝色系列了。
Monochrome bleu( IKB 49), 1960
伊夫·克莱因认为,在绘画之中,线条如同监狱的栅栏,而纯粹的色彩则象征着绝对的自由。
克莱因非常喜欢用的一个词是:浸渍(Impregnation)。这可以和他很喜欢用的一个材料:海绵结合起来看,海绵吸水是浸渍原理的完美体现。
克莱因希望观众在欣赏看他的画的时候,忘掉解释,忘掉脑海里对绘画的认知,如海绵一样,调用所有感性来感受这幅画,被蓝色所表达的蕴意所包含。
为了获得理想的色彩,克莱因与化学家合作,将群青染料悬浮在石油萃取物中,来保持其光泽和粉状质地。
当颜料干燥后,每个颗粒都保持各自的完整性,又通过油脂和其他颗粒相连,完美达到了个体性和统一性的平衡。
Monochrome bleu IKB, 1959
Yves Klein将这个得意之作命名为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并且为这个制作方法申请了一项专利认证。
是的你没看错,他“发明”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色彩。
蓝色自此之后成为Yves Klein终生创作的一个钢印,他用它作画,做雕塑,用它印制邮票......他一生创作了超过200幅蓝色单色画,这些画在他死后以Blue Monochrome+数字编号的方式命名,加以区分。
终其一生,Yves Klein仅仅这个世界上停留了短短的34年,在他短暂又绚烂的一生里,蓝色是他绕不开的一个标记,但并不是他创作的终极奥义。
那么,蓝色究竟代表什么呢?
对Yves Klein来说,蓝色是星空和大海的颜色,是这颗星球上,实际存在的,又最最抽象的东西。我们看到蓝天和大海,不在意其轮廓和形状,而在于他空无一物,又包容万千的神秘力量。
是的,Klein真正为之着迷的,是浩瀚的星际和宇宙,是存活在其间的生命的物质和灵性。而蓝色,是克莱因用来探索宇宙无极,生命灵性的最佳载体。
克莱因同时也赋予蓝色超脱于其他颜色的精神意义。
伊夫·克莱因人生剪影
1961年,在著名的切尔西宣言中,Klein曾经描述过这样一幅动人画面:
18岁, Yves Klein和他的两个好朋友:(未来的)诗人Claude Pascal和(未来的)艺术家Arman一起躺在尼斯的海滩上,仰望天空。他们突发奇想,决定“分享”这个世界:Pascal选择了语言和空气;Arman选择了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物质;而Yves选择了这颗星球以外的一切:太空、无垠……
彼时的Yves Klein不知道,少年时许下的豪言状语,对天空和宇宙的向往,对非物质和无极限的探索,从此以后将成为他一生痴迷的创作主题。
1928年,Yves Klein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后印象派画家,擅长风景画;他的母亲是一名抽象派画家,是当时著名的Art Informel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14岁,克莱因进入国立海洋商学院,在这里,他认识了两个终生的好朋友:Arman和Claude Pascal。这两个人后来都鼎鼎有名:前者和他一样,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艺术家,法国新现实主义(Nouveau Réalisme)的代表人物;后者则成为著名的作曲家和诗人。
他在学校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充满理想;当他毕业,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冒险。
20岁,他搭顺风车前往意大利:热那亚,波托菲诺,拉帕洛,圣玛格丽特,比萨,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卡普里,伊斯基亚,庞贝,雷焦,墨西拿,巴勒莫,威尼斯,然后返回尼斯。他一路看教堂,看展览,记录下了自己一路的见闻。
21岁,为了学英语,他去了伦敦,在一个画廊当学徒,学习镀金和使用基本颜料的绘画技巧。22岁,他去爱尔兰,在都柏林的一家马术俱乐部当驯马师。
23岁,他从马赛港上船,途径塞得港,吉布提,科伦坡,新加坡,西贡,马尼拉,香港,到达日本横滨。
Yves Klein在横滨呆了15个月,边学柔道,边教法语,直到他拿到了柔道黑带四段。这个水平,当时放眼欧洲大概算最强王者吧。
1955年,行完万里路,27岁的Yves Klein回到巴黎,属于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其实 Yves Klein最早的单色画不只是蓝色,他也用其他颜色来表达不同的色彩所蕴育的含义,希望能唤起观众强烈的心灵感受力。
当他在巴黎展出后,大众的反应不尽如人意,当时正是抽象表现大行其道的年代,人们简单的把他的画当作抽象画来理解,认为这些不同颜色的画就像马赛克一样,镶嵌在一起达到抽象的色块效果。这完全不符合Yves Klein的初衷,在这种理解之下,单幅画彻底失去了意义。
于是Yves Klein干脆只专注于蓝色的单色画,比起其他颜色来,Klein更喜欢蓝色这是毋庸置疑的,蓝色不仅是圣灵的象征,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描绘圣母玛利亚长袍的传统色调。
于是在1957年,Klein在米兰的单色画展览大获成功。这一年,他开始在国际上有影响力,他在布鲁塞尔、巴黎、米兰、杜塞尔多夫等地做展览,认识很多国际上享誉盛名的艺术家,也成为被众人交口称赞的宠儿。
杰作
从1957-1962年,他创做出许多前无古人的开山之作。
Blue Globe
1957年,Yves Klein宣称:地球是蓝色的!为此他制作了一个蓝色的地球浮雕。
4年后,俄国宇航员加加林搭乘载人宇宙飞船,第一次进入太空,绕地球一圈,在浩瀚的太空遥望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并且宣布:地球是蓝色的!这多么神奇!
Le Vide
1958年,他在巴黎Iris Clert画廊策划了一个叫做虚空的展览。这个展览的全名也很神叨叨:The specialisation of sensibility in the raw material state into stabilised pictorial sensibilit。
整个展览——除了在画廊角落放了一个超大的空橱柜——空无一物。画廊内部被涂成白色;窗户外面则全部涂成蓝色,邀请卡是蓝色,入口招待的鸡尾酒也是蓝色。
3000人排队等候入场,来看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展览。
Immaterial Pictorial Sensitivity Zones
这个更神奇。Yves Klein号称要售卖他自己定义的“非物质图案敏感区”,大意就是像画饼充饥一样,自己定义了一个理论空间,这个空间在物理上不存在,全靠想象。有人买吗?有的。还不只一个,就我知道名字的就有三个人。用什么买?一公斤的黄金。
整个过程充满仪式感,在塞纳河边,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买家和 Yves Klein,一手交黄金,一手交收据(以证明这个无形空间卖出)。交易完毕,买家把收据烧掉,而Klein则把一半的金子倒进塞纳河。
就这样,他卖掉“什么都没有”换来了金子。
Le Saut dans le vide
1961年,Yves Klein又出奇招,创作了一个大概算是行为艺术的前身之类的作品:跳进虚空。他从一家柔道馆的顶楼窗户跳出来,既没有坠落,也没有上升,他悬浮着,将自己投身于无尽的虚空当中。
作为一个致力于表现空间的艺术家,他觉得自己得想办法真正的“进入”空间,摆脱地球重力,悬浮于其间。
他找人拍下了上面这幅照片。当然这是一个合成的照片,其实下面是有人抬着垫子的。这个行为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这还没完呢,随后Klein又自己杜撰了一份报纸,模拟记者的口吻来报道这个“跳进虚空”的行为,标题也故意取得很猎奇:“太空中的男人! 太空画家跃入虚空!”(大意),印刷了很多份,摆放在巴黎的书报亭里。
Yves Klein无疑是同时代的人里,极个别的,对浩瀚的宇宙和空间充满好奇,努力的吸收各种知识,调用自己所有的想象力去感知它的一个艺术家。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周六美术馆
撰文 ✎ 青蛙先知
51design出品,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