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广以公布首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接轨

近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发布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广以2021届毕业生共有147名,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等三个专业,共收获来自全球81所高校总计超过269份录取通知书,80%的毕业生选择海外升学。此外,广以在创新教育、培养毕业生科研能力得到科研院所的认可,有88%的就业毕业生选择到科研院所及高校就职,毕业落实率为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一所年轻的中外合作大学,开门办学仅五年的广以是如何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采访了解。

  收获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四年前,我了解到广以是世界顶级理工科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中国校区,这让从小喜欢理工科的我非常心动。最终,我把广以填在第一志愿,也如愿被录取。”高中毕业于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的林慧梓是广以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在2021年7月举行的广以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她惊喜地发现,四年前自己“最害怕的全英教学、不敢在众人面前演讲的弱项”已被攻克,就像一只羽翼日渐丰满的求知小鸟,拥有了在知识的蓝天白云间自由穿梭的能力和勇气。

  “严谨和全面是科研过程中必备的态度,严谨是对科研最基本的尊重,必须认真对待科研的每一步。”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林慧梓表示,在学校老师的教导下,她认识到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在科研中非常重要,这是她最大的收获。

  申请研究生院校时,林慧梓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以色列理工学院的院校背景和科研经历。本科毕业后,林慧梓打算在电子材料领域继续深造。此前,她收到境外多所高校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最后,她选择了就读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

  提供独立创新的全球视野

  广以是我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也是国内唯一一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学,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与课程体系、全英教学和高水平师资加持,让广以在设立之初就备受各界关注。

  五年过去了,广以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上取得良好开端,培养出了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接轨。

  “作为广以的第一届学生,我深感自豪。学校教会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这将对我们一生受用。”高中毕业于汕头市金山中学的蔡瀚锋是广以2017级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表示,学校的老师们耐心且热情,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尊重他们的想法。“我很感激在广以遇到的所有优秀的人,为我提供了一个全球性的视野,使得我在自己的家乡汕头就能与世界接轨。”蔡瀚锋希望自己和小伙伴们都能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在未来的旅程中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梦想。目前,蔡瀚锋已选择海外升学,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继续深造读研。

  走出办好一流新型大学新路子

  “同学们,你们是广以历史开端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是广以建校以来取得的最好、最大的成绩!我希望你们能树立远大志向,带着在广以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创新素质,去勇攀科学的高峰。”去年,在该校毕业典礼上,广以校长龚新高教授向毕业生表示祝贺,送出母校殷切的嘱托与美好的祝福。

  采访中,不少毕业生告诉记者,龚新高校长的这些话语,让他们难以忘记。

  作为粤东西北地区高校的首位“院士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于去年4月任职广以校长,他是我国计算物理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具备卓越的学术科研成就和丰富的高校工作和管理经验。龚校长曾表示,广以将牢记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和使命,抓住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机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速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

  广以的办学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有目共睹,记者获悉,去年6月,该校被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未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汕头大学、李嘉诚基金会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广以依托以色列理工学院,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办好一流新型大学的新路子。

来源:汕头日报

上一篇新闻

官微带你看上财

下一篇新闻

中外合作办学|复旦大学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办EMBA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