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一个名门望族出来的富家子弟,本来可以什么都不干,可他这一辈子却做了别人几辈子都没尝试的事情;一个混迹在上流社会的高级玩家,灯红酒绿下却能把生命的通达融入浮华场中,东西交会,一举打破了中国人在外的古板印象。

要说他是谁,他是中国风奢侈品牌「上海滩」的创始人,亦是亚太地区古巴雪茄的「带头大哥」;他是香港最后一位南粤少爷,妥妥一位上流社会的高级玩家,翻他的朋友圈,连戴安娜王妃都是他的故友;他也是一位出手阔绰的慈善家,可让他引以为豪的另外一个身份却是「赌徒」,年少时破产过,上了年纪却很愿意花钱在公益上。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金融时报》缅怀邓永锵爵士

他就是邓永锵爵士花花世界,名利场中,多种身份,让他的一世既可长袖善舞,又能仗义执言,风流倜傥中英气凌然。而今, 63 岁的他因健康欠佳,潇洒离开。他的去世,惊动了 BBC、《卫报》、《金融时报》、路透社、彭博社等几乎海外所有主流媒体。今天,风马牛就带你走进这位「小城大亨」的朋友圈。

邓永锵是谁?

「如果你是邓爵士的朋友,你就赢了生命中最大的六合彩。」前港督彭定康为邓永锵的《 An Apple a Week 》一书作序时,写下了这句盛赞的话。

管中窥豹,就可以得知邓永锵的社交圈,围绕着怎样的一群名流巨子了。而这是他自一出生,就可以预见得到的人脉景观。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邓永锵授勋

邓永锵是香港著名慈善家邓志昂的曾孙,九龙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邓肇坚的长孙,邓伯勤的儿子,香港升和集团董事长邓日燊的侄儿。他是典型的名门望族之后,有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起点。

邓永锵从小在香港接受教育,自然是循着精英培养的路径。13 岁中学毕业后随父亲搬往英国,就读于贵族寄宿学校。他在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哲学,在剑桥大学学习法律,先后取得本科和博士学位。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香港最后一位南粤少爷

按照香港富豪的家族成长模式,名门贵子一般会在学成归来后继承家业,成为家族事业的接班人。邓永锵一开始也是如此,他在完成学业后回到了香港。祖父邓肇坚将他安排在自己的邓氏律师楼当见习律师,可邓永锵志不在此,干了不久便离开了邓氏律师楼,加入英资太古洋行有限公司,又回到了英国。

在之后的人生中,他像一个顽童那样,至情至性地挥毫出自己趣味盎然的人生画卷。

最会包装「中国文化」的生意人

在邓永锵一生所有的斐然成就里,创办高端中式服装品牌「上海滩」算是最重要的一笔。这个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唯一的奢侈品牌」,是邓永锵在 1994 年豪掷 1.2 亿港元于香港中环创立的。「上海滩」从一开始就走高端定位,以手工定制为卖点,主打老上海风情。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豪掷1.2亿港元的「上海滩」

「上海滩」打一开始就是卖给洋人的,这是邓永锵最精明的一点,他把中国文化当成自己的招牌,热衷于强调自己的中国情结。

「我喜欢穿唐装,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们的时装应该有中国的文化。毛主席、孙中山以前都是穿上海 30 年代的唐装。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呢?」

「上海滩」就是凭借着独特的中式服装魅力成功打入世界时装界。在西方奢侈品一统天下的时候,邓永锵把中国的小立领衬衫、旗袍和其它传统样式的服装摆进了纽约和巴黎时装店的货架上。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上海滩」的中国情结

时尚界最权威的业内产业资讯平台《女装日报》在刊登了邓永锵的讣告时,称赞他是「锻造当代中式奢侈品美学的先驱」。要知道,彼时时装博主和穿搭达人还未成气候,Lifestyle 还没受推崇,他已经先驱性地在圈子顶端呈现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生活方式。

邓永锵一直致力于推动一种时尚的民族形象。令他遗憾的是,他亲手创立的这个民族色彩颇浓的时装品牌在中国并不很流行。他在十年前接受采访时说:「我看电视时,注意到绝大多数的国内成功人士穿的都是西装,打着领带,这种做法与这些精英们想树立民族形象的想法很不协调。」

这个在香港创立的品牌得到了全球的认可,但邓永锵却说自己最终的愿望是想让它在自己的家乡——中国发扬光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中国时装把中国人都包起来。」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中式时装风情

除了服装,邓永锵将自己涉猎的每一门生意,都打上了 China 和 Tang( Tang 是他姓氏的粤语发音)的标签:「 China Club 」、「 Shanghai Tang 」、「 China Tang 」、「 Island Tang 」、「 Kowloon Tang 」等等。

他说:「我认为自己更加善于表达中国元素。与其他人相比,我可能更容易把做中国人的重要性清楚地表达出来。」

邓永锵爱中国,是不带任何政党色彩的,他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曾说「中国人不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就如英国人不读莎士比亚的书籍,我称这些人愚昧。我热爱艺术、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

努力将爱中国这件事利用在商业中,做自己热爱的事并能以此谋生,邓永锵是聪明且幸运的。

西方权贵里的高级玩家

如果说,邓永锵一直致力于用中国文化去影响西方世界,是文化情怀和使命感所驱使,那他在西方上流社会中的反转腾挪之术,则是世俗意义上最具资源整合能力和深谙资本游戏的玩家:长袖善舞,八方借力,独出手眼,最后大家各有所得,皆大欢喜。

《华尔街日报》撰稿人 Ed Epstein 和邓永锵颇有交情,Epstein 曾经对媒体表示:「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时装生意,是他能够作为香港的代表,成为世界精英群体中的一员。他非常聪明,可能是我遇到过最聪明的人之一。」

随便看一眼这个聪明人的「朋友圈」,可以说聚齐了社会各界的顶级名流:戴安娜王妃、已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查尔斯王子夫妇、超级名模凯特•莫斯、安吉丽娜•朱莉……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查尔斯王子与邓永锵

他打破了西方世界对华人内向守旧、古板无趣的固有看法,成为一位真正在西方上流社会里站稳脚跟、声名显赫的华人。

在这份朋友名单上,「来头最大」的自然是英国皇室成员了。戴安娜王妃在世时和他就是故友。当年戴安娜到访香港时,还专程去了邓永锵开办的俱乐部。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戴安娜王妃与邓永锵

他还曾和查尔斯一起到访伦敦中国城,和卡米拉在新书发布会上寒暄,和尤金妮亚公主共同拜访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他和皇室成员的亲密友谊发展多长时间了呢?

安德鲁王子前妻莎拉•弗格森曾表示,「超过 30 年的友谊,彻底改变了包括她在内所有人的一生。」

不止英国王室,邓永锵和包括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布莱尔,以及一些工党领导人在内的英国政要,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有记者问他如何认识王室中的名流,他放出豪言:「怎么不说是他们想认识我呢?」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撒切尔夫人与邓永锵

再说说他发起并创建的顶级私人会所「 China Club 」(中国会),在北京、香港和新加坡均设立连锁机构。「中国会」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几乎都是外籍会员,除了商界精英,很多政要也都迷恋这个地方,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等等。

没错,邓永锵一生都活在他的阶层——上流社会里,这个权利、财富、荣誉、地位的中心。生在名门大族是天命,而把生命都融进这个浮华场里,则有着一种入世的乐观和通达。所有的人情、利害、得失、成败都带着奢华和雅致的烟火气。

慈善界的走心派

邓永锵的身份很多。除了做一系列带有中国符号的生意,邓永锵还是古巴雪茄 COHIBA 在亚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独家分销商,此外他还是一名艺术收藏家。

1970 年代,邓永锵就花费 50 万港元购得张大千的作品。除了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也是他收藏的对象,他曾表示自己一直是 Pip Todd Warmoth(英国象征派著名画家)的艺术品收藏者,同时他的收藏中也不乏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等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有趣的收藏家

除了个人收藏和把玩,邓永锵身上更有着作为一个生意人和社会名流的责任感,他常常给予艺术家以支持,曾亲力推动「香港西九文化区建设」,并替这些艺术家发声:

「有没有哪个艺术家,是政府或公共机构帮助他出来的?都没有。但是在 14-17 世纪的威尼斯,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私人的支持。譬如说,以我做个小小样板,我把人都带来香港讨论西九龙这件事,我愿意花钱,我认为这件事对香港艺术文化有贡献的。过去,香港人未必懂,但我们可以吸收外国人的经验。我们需要一个愿意花钱的老板,就像 Nadezhda von Meck(梅克夫人)赞助柴可夫斯基一样,他才有机会写这么多优美的乐曲。」

邓永锵责无旁贷地推动香港文化发展,不仅仅是出于一个商人的社会自觉,更是出自于对这片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的深厚感情。这从他做慈善的表现同样可以窥见一斑。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致力于推动文化发展

邓永锵做了各种慈善事业,其中付出心血最多的是他对唐氏综合症病人的关爱和帮助。

从 1993 年成为香港唐氏综合症协会的会长至辞世前,他每年都会为协会搞各类活动和捐款,还会带唐氏协会足球队和游泳队到英国,自己亲自上场,并邀请英国皇室人员一起参与。早年他更是成功地为唐氏综合症人士在邮政署争取到两个空缺职位。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像邓永锵这样的高级玩家,财富和名利傍身的社会名流,帮扶几个落魄的艺术家,资助一群生理心理有缺憾的弱势人群,是本分。实际上,他才不会考虑别人怎么看。他做什么,从来都是从自己的本心出发。所以他有趣、无畏、洒脱、通达。

《金融时报》的「知心叔叔」

邓永锵的有趣,可以从他给《金融时报》写的专栏里找寻。

邓永锵生前每周会为《金融时报》撰写专栏《Agony Uncle》(意指有问必答的「知心叔叔」),他的话题很广阔,从天文地理、文化差异到生活琐事都会和读者分享。

有一位读者向邓诉说自己的苦恼:她与闺蜜一起聚餐时,闺蜜总是看不惯那些吃饭时总喜欢讲话的客人,因此多了很多抱怨,这种消极的情绪影响了她们相聚的快乐。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谈吐幽默的「知心叔叔」

邓永锵是这样回答的:在我看来,只有幽默才能医治其抱怨的性格。本人的做法是带面小镜子,还有一张她面带笑容的照片(与镜子大小相似)。当看到她情绪开始失控时,拿出镜子让她看看自己的形象;与此同时,拿出她那张面带笑容的照片,让她自己看看这两种形象并列在一起时的巨大反差。

是不是被邓爵士字里行间的风趣击中了?这种随性而发的智慧和坦诚,都是愉悦的生活喂养出来的。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几十年前他还在北大当过老师,学生们就很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幽默。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死亡诗社》丨有趣的灵魂是引路者

据他的学生回忆,邓永锵上课完全没有路数,没有教材,没有计划,随兴而发,瞎聊胡侃,天南海北,笑话连篇。

他也毫不掩饰说出自己的目的:「来北大就是广交朋友,你们这些人将来都是国家栋梁,以后我有事会求你们。我不为钱,北大每个月给我 600 元人民币的工资不算什么。我要的是给我一个宿舍,有落脚之处,跟人打交道。」这种风趣,已经超越教师身份的坦诚和无邪。

引以为豪是赌徒

邓永锵的无畏,还体现在他颇以为豪的赌徒个性上。

让邓永锵特别津津乐道地是,20 岁时爷爷给他 4 万英镑买房,结果他赌博输光了,这时爷爷的律师要过来看房,他马上想到和朋友「借房子」,还把屋子里的相片都换成了自己和家人的。律师一走,他马上再问朋友借了 5000 英镑,再入赌场。一周后他赢了 6 万英镑,买下了朋友那间房子。

5 年后,他又破产了,他向伦敦当地一位中餐馆老板借了 5000 英镑,承诺答应老板提出的一个条件。十多年后,邓永锵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两次命悬一线,最后都起死回生。

「这两个故事算是我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情了,说明什么呢?我们一定要冒险一点,为什么呢?冒险会给你经验,让你知道自己可以应付什么样的困难。

这种洒脱,看他面对死亡的态度便知。

当医护人员告诉他最多还有一到两个月生命后,邓永锵就在《泰晤士报》刊发文章,邀请好友们到伦敦多切斯特酒店参加一场盛大的「告别派对」。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名模「黑珍珠」娜奥米·坎贝尔与Giuseppe Cipriani探望邓永锵

面对自己将要离开的这个世界,邓永锵没有太过悲伤,而是在邀请函上从容地写道:「与其等到我断了气以后再见面,不如就此办一个派对,那样我们彼此还能多见一面。」他希望在美妙的音乐里,欢快的笑声中,道别的拥抱下,平静地走完最后一程。

「我觉得,成功最大的因素是运气。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间,你可以很努力,一天做 25 个小时。可以从《圣经》读到现在的各种文化书,但是如果没有运气,你一定不会成功,那就是命运。」

「上海滩」的大哥叼着他的雪茄,告别了光辉岁月

▲成功最大的因素是运气

邓先生去世了,该怎么评价他的命运呢?出身名门,接受最好的教育,在两个文化环境里互相腾挪,确立让人望尘莫及的名流身份,一生保持幽默和风骨,想做的事情都做了,走得时候不悲不戚,轻松又体面。

你看,多么欢喜。香港作家陶杰写文章哀悼他的逝世,说「降下了一面旗,可谓黯然无光」。

不是无光,是这一世的路闹哄哄地走完,灵与肉都去寻那安静之所了。

上一篇新闻

中国成全球最重要主题公园市场,13大趋势必须把握

下一篇新闻

欧洲、澳洲首发疫情,多国大学发布提醒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