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需「儒」112

朱儒,◆1.身材特別矮小的人。○《左傳‧襄公四年》:“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杜預]注:“[臧紇]短小,故曰朱儒。”○《淮南子‧說山訓》:“朱儒問天高於脩人,脩人曰:‘不知。’曰:‘子雖不知,猶近之於我。’故凡問事必於近者。”○[宋][王安石]《上執政書》:“蓋聞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盡其材。”○[清][黃遵憲]《新加坡雜詩》之五:“人奴甘十等,只願朱儒飽。”◆2.古代權貴好以朱儒為倡優取樂,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優伶、樂師者。○《漢書‧徐樂傳》:“﹝陛下﹞淫從恣之觀,極馳騁之樂自若。金石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帷幄之私俳優朱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3.借指未成年的人。○[漢][揚雄]《太玄‧童》:“次七脩侏侏,比于朱儒。”○[范望]注:“朱儒,未成人也。七雖長大而不學道,侏侏然若未成人也,故以朱儒為諭焉。”◆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淮南子‧主術訓》:“巧工之制木也……脩者以為檐榱,短者以為朱儒枅櫨。無大小脩短,各得其所宜。”○[高誘]注:“朱儒,梁上戴蹲跪人也。”

真儒,◆真正的儒者。猶大儒。○[漢][揚雄]《法言‧寡見》:“如用真儒,無敵於天下。”○[唐][韓愈]《答殷侍御書》:“每逢學士真儒,歎息踧踖,愧生於中,顏變於外,不復自比於人。”○《宋史‧道學傳一‧程顥》:“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無真儒,則貿貿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滅矣。”○[清][姚瑩]《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宋]之時,真儒乃得聖人之旨,群經略有定說。”

章句小儒,◆指不能通達大義而拘泥於辨析章句的儒生。○《漢書‧夏侯勝傳》:“[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亦稱“章句之徒”。○《漢書‧揚雄傳下》:“當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亡所患。”○[顏師古]注:“章句小儒也。”亦省稱“章句儒”。○[宋][洪邁]《容齋續筆‧文中子門人》:“丈夫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

章句儒,◆見“章句小儒”。

英儒,◆猶碩儒。學識淵博的儒士。○[晉][郭璞]《<爾雅>序》:“《爾雅》者,蓋興于中古,隆于[漢]氏……英儒贍聞之士,洪筆麗藻之客,靡不欽玩耽味,為之義訓。”○《南齊書‧樂志》:“宜集英儒,刪纂雅樂。”○《增修詩話總龜》卷二四引[宋][潘若同]《郡閣雅言》:“[張祐]素藉詩名,凡知己者皆當世英儒。”

遺儒(遗儒),◆猶宿儒。○《陳書‧儒林傳序》:“今之採綴,蓋亦[梁]之遺儒云。”○[宋][汪元景]《彭州》詩:“我到[彭州]酒一觴,遺儒相與話淒涼。”○[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才情雅致》:“城中諸友須相覓,[西蜀]遺儒草《太玄》。”

業儒(业儒),◆以儒學為業。○[唐][戴叔倫]《南野》詩:“家世素業儒,子孫鄙食祿。”○[魯迅]《墳‧我之節烈觀》:“直到[宋]朝,那一班‘業儒’的才說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話。”

秀儒,◆謂秀才。○《白雪遺音‧玉蜻蜓‧詰真》:“那解元心中暗想,汗衫上邊,第一句血詩‘未末酉初一秀儒’,‘未’之末,‘酉’之初,中間是個‘申’字,秀儒即是秀才。”

宿儒,◆修養有素的儒士。○《漢書‧翟方進傳》:“是時宿儒有[清河][胡常],與[方進]同經。”○[唐][韓愈]《施先生墓銘》:“故自賢士大夫,老師宿儒,新進小生,聞先生之死,哭泣相弔。”○[魯迅]《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

雄儒,◆猶大儒。○[元][張憲]《枕上感興》詩:“繁調翕寶瑟,雄儒集珍硯。”

小儒,◆1.指勉力矯性而有得的儒者。○《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脩,知而好問然後能才,公、脩而才,可謂小儒矣。”○[楊倞]注:“皆矯其不及,故為小儒也。”◆2.淺陋的儒者。○《漢書‧夏侯勝傳》:“[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宋][潘興嗣]《師道》詩:“師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清][黃宗羲]《原君》:“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至[桀][紂]之暴,猶以為[湯][武]不當誅之。”◆3.舊時文人謙稱自己。○[宋][陸游]《凄凄行》:“小儒雖微陋,一飯亦憂國。”

小人儒,◆指追求名望的儒者。一說指無遠大見識,只追求眼前小功利的儒者。○《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君子為儒將以明道;小人為儒,則矜其名。”○[邢昺]疏:“言人博學先王之道以潤其身者,皆謂之儒。但君子則將以明道,小人則矜其才名。”○[劉寶楠]正義:“君子儒能識大而可大受,小人儒則但務卑近而已。君子小人以廣狹異,不以邪正分。小人儒不必是矜名,注說誤也。”○[宋][王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詩》:“間有小人儒,旁獻生財策。”○[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摺:“衰哉堪恨您小人儒,嗚呼不識俺男兒漢。”○[明][朱權]《荊釵記‧覓真》:“棄舊憐新小人儒,虧心折盡平生福。”

先儒,◆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先儒所傳,皆不其然。”○[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先儒解釋皆云: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元][黃溍]《日損齋筆記‧辨經》:“先儒所見,適與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道:‘……此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書案上,香火蠟燭,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先生,你此言誤矣!所謂“先儒”者,乃已經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稱呼?’”

西儒,◆舊稱[歐][美]的學者。○[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十五:“﹝[利瑪竇]﹞出自鳴鐘、千里鏡諸器示人,咸大驚,號為西儒。”○[清][王韜]《論日報》:“華地之行日報而出之以華字者,則自西儒[馬禮遜]始。”○[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八》:“於是從那兩樣舊稱呼以外,別想了一樣新號:‘西哲’,或曰‘西儒’。”

文儒,◆1.指儒者中從事撰述的人。○[漢][王充]《論衡‧書解》:“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明][李贄]《賈誼》:“[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論也。”○[王闓運]《郭新楷傳》:“自[乾][嘉]以來,文儒分古今之學。”◆2.指講求禮樂教化的儒生。○[晉][葛洪]《抱樸子‧廣譬》:“干戈興則武夫奮,《韶》《夏》作則文儒起。”○《周書‧賀拔勝傳》:“乃招引文儒,討論義理。”○[清][方苞]《讀<周官>》:“假如[戰國][秦][漢]之人能偽作,則《冬官》之缺,後之文儒有能補之者乎?”◆3.文士。○[唐][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書懷》詩:“[趙]俗愛長劍,文儒少逢迎。”○[章炳麟]《辨<詩>》:“由[商][周]以訖六代,其民自貴,感物以形於聲,餘怒未渫,雖文儒弱婦,皆能自致。”

外儒,◆道家對儒家的稱呼。○《雲笈七籤》卷九:“外儒失道,不知道為儒本,儒為道末。”

通儒院,◆[清]代大學裡的研究生院。○[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經驗》:“[清]季的學制,於大學上,有一通儒院,為大學畢業生研究之所。”

通儒達士(通儒达士),◆指知識淵博、明智達理的學者。○《後漢書‧盧植傳》:“中興以來,通儒達士[班固]、[賈逵]、[鄭興]父子,並敦悅之。”○[清][俞正燮]《癸巳類稿‧書開元占經天體渾宗後》:“至以日景求之,違錯甚多,然其流行,布在群書,通儒達士,未之考正。”亦稱“通儒達識”。○《南齊書‧禮志上》:“[漢]之於[周],世代未遠,[鄗]上穨基,[商丘]餘樹,猶應尚存,迷失方位,未至於此,通儒達識,不以為非。”

通儒達識(通儒达识),◆見“通儒達士”。

通儒,◆指通曉古今、學識淵博的儒者。○《尉繚子‧治本》:“野物不為犧牲,雜學不為通儒。”○《後漢書‧賈逵傳》:“[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又作詩、頌、書、連珠、酒令凡九篇,學者宗之,後世稱為通儒。”○[宋][蘇軾]《答試館職人啟》:“職在翰苑,當發策而莫辭,識匪通儒,懼品藻之不稱。”○[劉師培]《論近世文學之變遷》:“及[乾][嘉]之際,通儒輩出。”

俗儒,◆淺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對。○《荀子‧儒效》:“隨其長子,事其便辟,舉其上客,億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漢書‧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唐][李賀]《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清][黃遵憲]《雜感》詩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

世儒,◆1.俗儒。○《史記‧律書》:“豈與世儒闇於大較,不權輕重,猥云德化……遂執不移等哉!”[三國][魏][曹植]《贈丁廙》詩:“君子通大道,無願為世儒。”○[宋][陸游]《唐虞》詩:“大道豈容私學裂,專門常怪世儒非。”○[清][惲敬]《崇仁學案書後》:“至與弟訟祭田一事,世儒多為先生設辭以解者,此未得先生之意也。”◆2.指經師。○[漢][王充]《論衡‧問孔》:“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漢][王充]《論衡‧書解》:“著作者為文儒,說經者為世儒。”◆3.當代的學者。○[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門人世儒,是以增慟。”

士儒,◆文人,讀書人。○[清][林昌彝]《市價行》:“老弱轉溝壑,士儒罹網罟。”

師儒(师儒),◆1.古代指教官或學官。○《周禮‧地官‧大司徒》:“四曰聯師儒,五曰聯朋友。”○[鄭玄]注:“師儒,鄉里教以道藝者。”○[宋][葉適]《送陳彥群》詩:“大郡得師儒,高文興孝秀。”○[明][沈德符]《野獲編‧督撫‧鄖變》:“自為疏逼[李]上之朝,委罪文吏及師儒,曲為諸弁卒解釋。”◆2.指儒者、經師。○[元][黃溍]《日損齋筆記‧辯史》:“殊不知國子太學博士、正錄、武學博士、教諭,皆師儒之清選也。”○[田北湖]《論文章源流》:“三代相屬,師儒講授,用能出言成章,苟非專門,謂為鄙野,而後文章之道,褒然學術。”

聖儒(圣儒),◆慕聖人之道,有儒者之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意]好數,公必謹遇之,其人聖儒。”○[司馬貞]索隱:“言[意]儒德,慕聖人之道,故云聖儒也。”

生儒,◆儒生;書生。○[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微詞‧鍾庸大鶴》:“[臨安]優人裝一生儒,手持一鶴,別一生儒與之邂逅。問其姓名,曰:‘姓[鍾],名[庸]。’”

散儒,◆1.不遵禮法、不自檢束的儒生。○《荀子‧勸學》:“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楊倞]注:“散,謂不自檢束。”◆2.平庸的儒者。○《西京雜記》卷三:“[傅介子]年十四,好學書,嘗棄觚而嘆曰:‘大丈夫當立功絕域,何能坐事散儒?’”

三儒,◆指[漢]代的[董仲舒]、[公孫弘]、[兒寬]。○《漢書‧循吏傳序》:“唯[江都]相[董仲舒]、內史[公孫弘]、[兒寬],居官可紀。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務,明習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一說,指[漢]代的[董仲舒]、[劉向]、[揚雄]。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名臣下‧三名儒》。

儒宗,◆儒者的宗師。○[漢]以後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漢書‧蕭望之傳贊》:“[望之]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宋][王安石]《上邵學士書》:“昔[昌黎]為[唐]儒宗。”○[清][葉廷琯]《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石林]公以宏通淵雅之才,研求經義,撰述辭章,蔚為一代儒宗文伯。”○[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

儒職(儒职),◆學官之職。○《後漢書‧儒林傳序》:“又言儒職多非其人,於是制詔公卿妙簡其選,三署郎能通經術者,皆是察舉。”○[南朝][宋][顏延之]《為齊竟陵王世子臨會稽表》:“可推擇明經,式寄儒職。使琢玉成器,無爽昔談。”

儒者,◆尊崇儒學、通習儒家經書的人。○[漢]以後泛指一般讀書人。○《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史記‧淮陰侯列傳》:“[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明][葉盛]《水東日記‧沈孟端》:“[沈孟端]先生[方學],雖本世醫,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風。”○[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然而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們……一到圓形的地球,卻什麼也不知道。”

儒英,◆謂飽學的儒士。○《明史‧解縉傳》:“陛下若喜其便於檢閱,則願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請執筆隨其後……勒成一經。”◆补证条目■谓饱学的儒士。○明焦竑《玉堂丛语·识鉴》:“頃開翰苑,以崇文治,設學士以冠儒英,重道尊賢,莫先於爾。”

儒衣,◆1.猶儒服。○《後漢書‧儒林傳論》:“其服儒衣,稱先王,遊庠序,聚橫塾者,蓋布之於邦域矣。”○[唐][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儒衣山鳥怪,[漢]節野童看。”◆2.指穿儒服。○[清][王韜]《淞濱瑣話‧盧雙月》:“兒明作丈夫裝,出與當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晉接。”◆3.借指儒生。○[唐][皇甫曾]《送裴秀才貢舉》詩:“儒衣羞此別,去抵[漢]公卿。”

儒業(儒业),◆1.指儒學,儒家經學。○[晉][潘岳]《夏侯常侍誄》:“其在于[漢],邁勳惟[嬰],思弘儒業,小大雙名。”○《南史‧儒林傳論》:“當[天監]之際,時主方崇儒業,如[崔嚴][何伏]之徒,前後互見升寵。”◆2.謂讀書應舉之業。○[明][李東陽]《明故封大中大夫梁公墓志銘》:“鄉有識者……皆遣子弟就儒業,多至若干人。”○[清][吳敏樹]《程日新先生家傳》:“子孫繁盛,多能繼儒業者。”◆3.以儒學為業。○《宋史‧胡穎傳》:“復從兄學弓馬,母不許,曰:‘汝家世儒業,不可復爾也。’”

儒訓(儒训),◆謂儒學教育。○《三國志‧魏志‧劉馥傳》:“上疏陳儒訓之本曰:‘夫學者,治亂之軌儀,聖人之大教也。’”○《梁書‧儒林傳序》:“[漢氏]承[秦]燔書,大弘儒訓,太學生徒,動以萬數。”○[唐][李絳]《請崇國學疏》:“自[高祖]初立[關中],便修太學,並為功臣宗室子弟別立小學,建黌舍,大加儒訓,增置生徒。”

儒學(儒学),◆1.儒家學說;儒家經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世之學[老子]者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後漢書‧方術傳上‧李郃》:“父[頡],以儒學稱,官至博士。”○[唐][韓愈]《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皇考諱[郇],以儒學進,官至侍御史。”○[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自[太宗]崇獎儒學,驟擢高科至輔弼者多矣。”◆2.[元]、[明]、[清]在各府、州、縣設立的供生員修業的學校。○《元史‧選舉志一》:“依儒學、醫學之例,每路設教授以訓誨之。”○[明][湯顯祖]《牡丹亭‧腐嘆》:“自家[南家府]儒學生員[陳最良]。”○《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報貴府老爺[楊]諱[允],欽選[應天][淮安府][沭陽縣]儒學正堂。”◆3.指儒家學者。如《舊唐書》、《新唐書》、《元史》等皆有儒學傳。

儒玄,◆儒學和玄學。○《晉書‧江惇傳》:“性好學,儒玄並綜。”○《梁書‧武帝紀下》:“加以文思欽明,能事畢究,少而篤學,洞達儒玄。”○[唐][白居易]《除鄭餘慶太子少傅制》:“況動中禮法,學綜儒玄,是謂羽儀之臣,可居師傅之任。”

儒秀,◆指德才兼優的儒士。○《魏書‧郭祚傳》:“[郭祚]憂勞庶事,獨不欺我;[崔光]溫良博物,朝之儒秀。”

儒修,◆賢能的儒士。○[清][陳夢雷]《贈臬憲于公》詩:“天意將澄濁,儒修欲返淳。”○[清][嚴有禧]《漱華隨筆‧采訪遺書》:“如[元][明]諸賢,以及國朝儒修,研究六經,闡明性理,潛心正學,醇粹無疵者,尚不乏人。”

儒鄉(儒乡),◆謂儒學發源之地。○[唐][劉禹錫]《天平軍節度使廳壁記》:“宣精在上,奎為文宿;畫野在下,[魯]為儒鄉。”

儒相,◆指博通儒學的宰相。○[宋][楊伯嵒]《臆乘‧宰相稱號》:“史傳載居相位妍醜之稱,如[漢][袁盎]呼[申屠嘉]曰愚相,[公孫弘]贊曰儒相。”

儒賢(儒贤),◆賢能的儒士。○《黃石公三略‧上略》:“故主察異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賢,姦雄乃遯。”

儒先,◆1.儒生。○《史記‧匈奴列傳》:“[匈奴]俗,見[漢]使非中貴人,其儒先,以為欲說,折其辯。”○[裴駰]集解:“先,先生也。○《漢書》作‘儒生’也。”○[宋][陳與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西菴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章炳麟]《漢土始知歐洲各國略說》:“馬耆者,譯為東方聖哲,蓋猶[印度]六師之流,非[漢]土儒先也。”◆2.猶先儒。○[明][李贄]《題孔子像於芝佛院》:“父師非真知大聖與異端也,以所聞於儒先之教者熟也。”○[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二集敘錄》:“學者少壯至老,貧賤至貴,漸漬於聖賢之精微,闡明於儒先之疏證。”

儒仙,◆對容貌慈祥的長壽老人的尊稱。○[宋][張孝祥]《畫堂春‧上老母壽》詞:“方瞳綠髮對儒仙,歲歲尊前。”

儒席,◆儒者席上。猶今言知識界。○[唐][崔嘏]《授盧懿吏部郎中制》:“以爾詞鋒絢練,門緒清華,儒席許其溫恭,士林推其端厚。”

儒童,◆[明][清]科舉制度,凡應秀才孝試的士子,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別稱儒童或文童。○[明][馮夢龍]《古今譚概‧文戲‧歇後詩》:“[雲間]求忠書院,為[方正學]建也。一日,院觀風,有儒童告考,[張郡侯]命學博往書院試之。”○《儒林外史》第七回:“傳進新進儒童來。到[汶上縣]頭一名點着[荀玫]。”○《清史稿‧選舉志一》:“儒童入學考試,初用《四書》文、《孝經》論各一。”

儒素,◆1.儒者的素質,謂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三國志‧魏志‧袁渙傳》:“[霸]弟[徽],以儒素稱。”○《世說新語‧德行》“見者以為真孝子”[劉孝標]注引[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少而孤貧,能善樹節,以儒素見稱。”○[宋][王讜]《唐語林‧德行》:“[柳應規]以儒素進身,始入省,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稅居之為善也。”○[清][毛際可]《<楝亭集>序》:“[荔軒先生]家世通顯,為天子親臣,乃被服儒素,黽勉盡職,不涉戶外一事。”◆2.宿儒,名儒。○《晉書‧儒林傳‧徐邈》:“及[孝武帝]始覽典籍,招延儒學之士,[邈]即東州儒素,太傅[謝安]舉以應選。”○[南朝][梁][江淹]《張令為太常領國子祭酒詔》:“師氏之任,宜歸儒素。”◆3.泛指儒士。○[唐][白居易]《三教論衡》:“我[大和皇帝]祖玄元之教,挹清凈之風,儒素緇黃,鼎足列座。”◆4.儒術,儒學。○《宋書‧自序》:“[儀]篤學有雅才,以儒素自業。”○[宋][王禹偁]《崑山縣新修文宣王廟記》:“然而庠序或缺,儒素弗興,實倉廩而禮節未知,既富庶而教化不至。”○[宋][范仲淹]《耀州謝上表》:“竊念臣運偶文明,世專儒素,靡學[孫][吳]之法,恥道[桓][文]之事。”◆5.指讀書人家。○[宋][陳亮]《祭葉正則外母高恭人翁氏文》:“惟恭人生長儒素,嬪於勳門。”◆6.儒雅質樸。○《隋書‧杜臺卿傳》:“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

儒術(儒术),◆儒家的原則、學說、思想。○《墨子‧非儒下》:“勝將因用儒術令士卒曰:‘毋逐奔,揜函勿射。’”○《史記‧封禪書》:“[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唐][韓愈]《石鼓歌》:“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嚴復]《論中國教化之退》:“廢封建而置郡縣,黜儒術而任名法。”

儒書(儒书),◆儒家經籍。○《左傳‧哀公二十一年》:“[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唯其儒書,以為二國憂。”○[杜預]注:“言[魯]據[周]禮,不肯答稽首,令[齊]、[邾]遠至。”○[漢][王充]《論衡‧講瑞》:“儒書之文,難以實事。”○[唐][白居易]《三教論衡》:“儒書奧義,既已討論;釋典微言,亦宜發問。”○[明][陸容]《菽園雜記》卷二:“僧[慧暕]涉獵儒書,而有戒行。”

儒士,◆崇奉[孔子]學說的人。○[漢]以後亦泛稱讀書人、學者。○《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則可以疑矣。”○[晉][葛洪]《抱樸子‧審舉》:“兵興之世,武貴文寢,俗人視儒士如僕虜,見經誥如芥壤。”○[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始悟今世之儒士自以為得正心誠意之學者,皆風痺不知痛癢之人也。”○[清][嚴有禧]《漱華隨筆‧詆毀程朱》:“[明][永樂]中,[饒州]儒士[朱友季]詣闕獻書,專詆[周][程][張][朱]之學。”○《朱元璋傳》第五章一:“這個階層的代表人物,當時的知識分子--儒士,是新朝官僚機構所需要的官僚的主要來源。”

儒史,◆儒學和史學。○[南朝][梁][江淹]《宋故銀青光祿大夫孫敻墓志文》:“幼炳器譽,夙耀才名,體兼[遷][雲],學備儒史。”

儒師(儒师),◆1.博雅淳正的師傅。舊題[唐][柳宗元]《龍城錄‧房玄齡大有譽》:“[房玄齡]幼稚日,[王通]說其文,謂:‘此細眼奴,非立忠志則為亂賊,輔帝者則為儒師。’綽有大譽矣。”◆2.[元][明]時稱官學的教官。○《續文獻通考‧學校四》:“凡儒師之命於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州置之;命於禮部及行省與宣慰司者,曰學正、山長、學錄、教諭,州、縣及書院置之。”

儒生,◆儒士,通儒家經書的人。○《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叔孫通]之降[漢],從儒生弟子百餘人。”○[漢][王充]《論衡‧超奇篇》:“故夫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列子‧周穆王》:“[魯]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唐][元結]《寄源休》詩:“天下未偃兵,儒生預戎事。”○[郁達夫]《讀陳孝威<上羅斯福總統書>後感》詩:“儒生未必全無用,紙上談兵筆有神。”

儒儒,◆局促貌。○[元][楊奐]《東游記》:“吁!二三千里之遠,今一舉而至,與其終身拘拘儒儒于二百里內者,不亦異乎?”

儒人,◆儒士。○《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晉][葛洪]《抱樸子‧行品》:“甄《墳》、《索》之淵奧,該前言以窮理者,儒人也。”○[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摺:“學做儒人,指望待躍錦鱗,過[禹門]。”參見“儒士”。

儒品,◆儒士之輩。○[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臣實儒品,謬掌天憲。”

儒墨,◆1.儒家和墨家。○[戰國]時期同為重要學派。○《莊子‧天運》:“天下大駭,儒墨皆起。”○《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唐][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序》:“討論儒、墨、探覽真玄。覺[周][孔]之猶述,知[老][莊]之未悟。”◆2.泛指多種學派。○[唐][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銘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覽冰釋。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向風矣。”

儒門(儒门),◆1.猶儒家。○[漢][王充]《論衡‧自紀》:“況未嘗履[墨]涂,出儒門,吐論數千萬言,宜為妖變。”○《後漢書‧鄭范陳賈等傳贊》:“中世儒門,[賈]、[鄭]名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典雅者,鎔式經誥,方軌儒門者也。”◆2.泛指讀書人家。○[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柴可扉也,取柴之入畫者為之,使疏密中窾,則同一扉也,而有農戶儒門之別。”○[太平天國][洪仁玕]《軍次實錄》:“本軍師生長儒門,原非素習征戰。”

儒流,◆儒士之輩。○[唐][杜甫]《贈虞十五司馬》詩:“交態知浮俗,儒流不異門。”○《太平廣記》卷四○一引[唐][柳祥]《瀟湘錄‧張珽》:“路北一二里,有一子,亦儒流也。”○[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六‧感遇詩》:“[宋]世五言古,惟《感興》三十八章,尚有拾遺風格,雖多作儒流見解,其體製實高出一時。”

儒林丈人,◆對博學儒士的尊稱。○《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紀》“於是復命講《禮記》”[裴松之]注引[晉][傅暢]《晉諸公贊》:“帝常與中護軍[司馬望]、侍中[王沈]、散騎常侍[裴秀]、黃門侍郎[鍾會]等講宴於東堂,并屬文論。名[秀]為儒林丈人,[沈]為文籍先生。”○[清][龔自珍]《漢朝儒生行》:“[蘭臺]能書[漢]朝事,不能盡書[漢]朝千百心。儒林丈人識此吟。”

儒林,◆1.指儒家學者之群。○《史記》有《儒林列傳》。○[張守節]正義引[姚承]曰:儒謂博士,為儒雅之林。○《漢書‧杜周傳贊》:“跡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後莫能及也。”○[顏師古]注:“儒林,[貢]、[薛]、[韋]、[匡]之輩。”○《後漢書‧儒林傳序》:“今但錄其能通經名家者,以為儒林篇。”○《孔叢子‧執節》:“寡人聞[孔子]之世,自[正考甫]以來,儒林相繼。”◆2.泛指儒生、讀書人。○《三國志‧魏志‧王朗傳》“及[文帝]踐祚”[裴松之]注引《魏名臣奏》:“辟雍所以修禮樂,太學所以集儒林。”○[王闓運]《皇授光祿大夫劉公墓志銘》:“明有功貢,以勸儒林。”◆3.泛指士林、讀書人的圈子。○《舊唐書‧韓愈傳》:“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宋][蘇軾]《答喬舍人啟》:“伏惟某官,名重儒林,才為國器。”○[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卷一:“侍郎有《籜石齋集》五十卷行世,其畫尤為儒林珍貴。”◆4.指儒家著作。○[三國][魏][曹植]《魏德論》:“既游精於萬機,探幽洞深;復逍遙乎六藝,兼覽儒林。”◆5.指儒家經學。○[清][錢謙益]《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儒林道學,分為兩科,儒林未可以蓋道學。”○[高燮]《索黃賓虹治印先寄以詩》:“乃以空論相操戈,儒林道學遂分科。”◆6.指學官。○《南史‧孝義傳上‧朱文濟》:“自賣以葬母,太守[謝蘥]命為儒林,不就。”

儒吏,◆儒生出身的吏員。○《漢書‧朱博傳》:“文學儒吏時有奏記稱說云云。”○[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蟲篇》:“舊言食穀者,部吏所致,侵漁百姓,則蟲食穀。蟲身黑頭赤,武吏也;頭黑身赤,儒吏也。”

儒客,◆儒士。○[唐][韓翃]《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絳紗儒客帳,丹訣羽人篇。”

儒科,◆1.指儒學。○[唐][賈島]《送獨孤馬二秀才居明月山讀書》詩:“濯足俱高潔,儒科慕[冉]、[顏]。”◆2.指科舉考試之進士科。○[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宋鄭公為國惜體》:“[寶元]中,[夏英公]以[陳恭公]不由儒科驟躋大用,心不平之。”○[宋][陳鵠]《耆舊續聞》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宮進士之所同;一舉而首儒科,乃東閣郎君之未有。”○《宋史‧度宗紀》:“太中大夫[全清夫]儒科發身,懇陳換班,靖退可尚,特授[清遠軍]承宣使。”◆补证条目■指儒学。○明文徵明《病中遣怀》诗之一:“心事悠悠那復識,白頭辛苦服儒科。”

儒經(儒经),◆儒家的經籍。○[唐][楊衡]《經趙處士居》詩:“雲居避世客,髮白習儒經。”

儒教徒,◆信奉儒家學說的人。○[吳虞]《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是[少正卯]之誅,儒教徒亦不敢竟以為是。”

儒教,◆指儒家學派。又稱孔教。○[中國]歷史上把[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視同宗教,與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晉書‧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朗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梁書‧儒林傳序》:“[魏]、[晉]浮蕩,儒教淪歇,風節罔樹,抑此之由。”○[唐][王維]《和僕射晉公扈從溫湯》:“王禮尊儒教,天兵小戰功。”○[魯迅]《墳‧寡婦主義》:“我生以前不知道怎樣,我生以後,儒教卻已經頗‘雜’了。”

儒將(儒将),◆有學識、風度儒雅的將帥。○[唐][薛能]《清河泛舟》詩:“儒將不須誇[郤縠],未聞詩句解風流。”○[宋][蘇轍]《次韻王君北都偶成》之一:“千夫奉儒將,百獸伏麒麟。”○[阿英]《戎行兼言藝文事》:“[陳毅]同志是一員‘儒將’,能征善戰,又精通文墨。”

儒家,◆1.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常關係。○[西漢]以後,逐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學派。○《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必使理有典刑,辭有風軌,總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九節:“[孔子]學說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學派總能適合整個封建時代各個時期的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來。”◆2.指讀書人家。○[唐][元稹]《高允恭授侍御史知雜事制》:“[允恭]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監察御史時,分務東臺,無所顧慮。”○[宋][羅燁]《醉翁談錄‧金陵真氏有詩才》:“[元祐]中,有[真氏]者,本[金陵]儒家也,美貌又有詩才。”○《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家下貧窮,不敢仰攀富戶,但得一樣儒家女兒,可備中饋,延子嗣足矣。”

儒籍,◆1.儒家的經籍。○[明][姚淶]《白兔賦》:“辨敬怠於儒籍,審勞逸于農阡。”◆2.讀書人的戶籍。○《元史‧雷膺傳》:“[太宗]時,詔郡國設科選試,凡佔儒籍者復其家。”

儒化,◆儒家的教化。○《後漢書‧文苑傳下‧劉梁》:“乃更大作講舍,延聚生徒數百人,朝夕自往勸誡,自執經卷,試策殿最,儒化大行。”○[晉][石崇]《答曹嘉詩》:“敦道訓胄子,儒化渙以融。”

儒戶(儒户),◆1.讀書人的戶籍。○[元]代根據居民的職業分戶籍為民戶、軍戶、儒戶、醫戶等名目。○[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摺:“這廝接待不周……枷號一月,打退儒戶,永為農夫。”○《元典章‧聖政一‧興學校》:“應係籍儒戶,雜泛差役,依例蠲免。”◆2.指具有此種戶籍的居民。○[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摺:“俺兩個是儒戶,縣裏揀選來接待新官的。”○《元史‧禮樂志二》:“籍近畿儒戶三百八十四人為樂工。”

儒豪,◆傑出的儒家學者。○[宋][葉適]《<歸愚翁文集>序》:“自二[鄭]公後,儒豪接踵,而[永嘉]與為多,然皆兄事[景][元]。”

儒行,◆1.儒家的道德規範或行為准則。○《禮記‧儒行》:“[哀公]曰:‘敢問儒行?’”[南朝][梁][劉峻]《辨命論》:“[瓛]則[關西][孔子],通涉六經,循循善誘,服膺儒行。”○[魯迅]《墳‧寡婦主義》:“這種言動,自然也許是合於‘儒行’的罷。”◆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唐][劉長卿]《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詩:“[賈生]年最少,儒行[漢]庭聞。”◆3.謂斯文地慢步行走。○[漢][班固]《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儒貴(儒贵),◆為世所重的名儒。○《魏書‧元匡傳》:“[匡]宗室賢亮,留心既久,可令更集儒貴,以時驗決。必務權衡得衷,令寸籥不舛。”

儒冠,◆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清][侯方域]《司成公家傳》:“﹝[鄧生]﹞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2.借指儒生。○[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宋][王禹偁]《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清][方文]《送蕭賡九北歸》詩:“[長干]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儒館(儒馆),◆泛指古代的學術、文化機構。如太學、昭文館、集賢院之類。○《後漢書‧章帝紀贊》:“儒館獻歌,戎亭虛候。”○[宋][秦觀]《辭史官表》:“況儒館之中資任高於臣者不少。”○[宋][陸游]《除寶謨閣待制謝表》:“豈期垂盡之時,更被非常之遇,置之儒館,命以信書。”

儒關(儒关),◆猶言儒學之門。○[宋][黃庭堅]《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仁亭》詩:“[張侯]大雅質,結髮闖儒關。”

儒官,◆古代掌管學務的官員或官學教師。○《漢書‧翼奉傳》:“[奉]以中郎為博士、諫大夫,年老以壽終。子及孫皆以學在儒官。”○《宋書‧武帝紀下》:“便宜博延胄子,陶獎童蒙,選備儒官,弘振國學。”○[唐][韓愈]《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於是總太學儒官三十有六人,列燕于祭酒之堂。”○[清][周亮工]《梁溪成二鴻舊以孝廉訓皖未能遽歸也》詩:“儒官容易罷,禿筆不教閒。”

儒宮(儒宫),◆古代官立學校。○《陳書‧儒林傳‧沈不害》:“至是國學未立,[不害]上書曰:‘……宜其弘振禮樂,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紆跡儒宮,選公卿門子,皆入于學。’”[唐][韓愈]《祭竇司業文》:“命守[高平],命副儒宮。朱衣銀魚,象服以崇。”○[宋][范仲淹]《代胡侍郎奏乞餘杭學名額表》:“建置學舍數十廈,面勢顯敞,允為儒宮。”○[清][昭槤]《嘯亭續錄‧本朝欽定諸書》:“列聖萬幾之暇,乙覽經史,爰命儒臣選擇簡編,親為裁定,頒行儒宮。”

儒服,◆1.古代儒者的服飾。○《禮記‧儒行》:“[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鄭玄]注:“逢,猶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2.泛指讀書人的服裝。○[清][卓爾堪]《從軍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換戎裝。”○[丁玲]《母親》:“不同的只是[武陵]家裏供的是一個鳳冠霞帔的老太太,而這裏是一個儒服儒巾的少年。”◆3.謂作為儒生。○[明][李贄]《答鄧明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談佛,今居佛國矣,又強談儒。”

儒風(儒风),◆儒家的傳統、風尚。○《南齊書‧陸澄傳》:“今若不大弘儒風,則無所立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華實所附,斟酌經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唐][韓愈]《奉酬天平馬十二僕射見寄之作》:“威令加[徐]土,儒風被[魯]邦。”

儒兒(儒儿),◆強顏歡笑的樣子。○《楚辭‧卜居》:“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王逸]注:“喔咿、儒兒,強笑噱也。”一本作“嚅唲”。一說,即“囁嚅”。參閱[游國恩]《楚辭講錄》。

儒典,◆儒家經典。○[唐][白居易]《三教論衡》:“儒典佛經,討論既畢;清迴餘論,移向道門。”○[明][焦竑]《焦氏筆乘‧支談中》:“然儒典中絕未有此論。”

儒道,◆1.儒家的道德原則。○《荀子‧子道》:“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雖[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唯《七厲》敘賢,歸以儒道,雖文非拔群,而意實卓爾矣。”◆2.泛指儒家的思想學說。○[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四:“儒道在[漢]為讖諱所雜,在[宋]為二氏所雜。”◆3.謂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學說。○《三國志‧魏志‧鍾會傳》:“[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辯,注《易》及《老子》,為尚書郎,年二十餘卒。”

儒黨(儒党),◆指儒生之輩,讀書人。○[唐][賈至]《旌儒廟碑》:“昔[秦]滅[羲][軒]之制,廢[唐][虞]之則,大搜學徒,竭索儒黨。”○[明][沈鯨]《雙珠記‧軍門優恤》:“幼忝為儒黨,苦寒窗青藜汗簡,未嘗廝放。”

儒臣,◆1.[漢]稱博士官為儒臣。○[漢][揚雄]《百官箴‧博士箴》:“儒臣司典,敢告在賓。”◆2.泛指讀書人出身的或有學問的大臣。○《新唐書‧宗室宰相傳‧李福》:“[大中]時,[党項羌]震擾,議者以將臣貪牟產虜怨,議擇儒臣治邊。”○[宋][陳亮]《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清][昭槤]《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曾命儒臣翻譯《三國志》及[遼]、[金]、[元]史、性理諸書,以教國人。”

儒藏,◆儒家著作的總匯。與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經相應。○《明史‧文苑傳四‧曹學佺》:“嘗謂‘二氏有藏,吾儒何獨無?’欲修儒藏與鼎立。”

儒步,◆缓慢步行。指读书人斯文的步态。儒,通“濡”。○《魏书·源怀传》:“量夫中夏粒食邑居之民,蠶衣儒步之士,荒表茹毛飲血之類,鳥宿禽居之徒,親校短長,因宜防制。”○孔令广《孔令广接待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孔玉芳到访新加坡七律一首》后记:“河南省委宣傳部長孔玉芳女史,神色清秀,儒步雅舉,穩健端莊,于威嚴中流露出和諧之氣。”

儒博,◆1.謂學問淵博。○《晉書‧張韙傳》:“[韙]儒博,曉天文。”○《晉書‧戴邈傳》:“少好學,尤精《史》《漢》,才不逮[若思],而儒博過之。”◆2.指博學之士。○《晉書‧律曆志上》:“時[淮南王][安]延致儒博,亦為律呂。”

曲儒,◆淺陋迂腐的儒生。○[明][楊慎]《辟雍泮宮》:“王制者,[漢文帝]時曲儒之筆也,而可信乎?”[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後世曲儒,或以本派分裂為道術衰微。不知學派之為物,與國家不同。國家分爭而遂亡,學術分爭而益盛。”

淺儒(浅儒),◆學問淺薄的儒生。○《後漢書‧桓譚傳》:“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清][唐甄]《潛書‧敬修》:“《詩》曰:‘我躬不閱,遑恤我後。’是淺儒之敬也,弱矣。”

辟儒,◆陋儒。○[章炳麟]《諸子學略說》:“不知譁眾取寵,非始辟儒,即[孔子]固已如是。”

名儒,◆著名的儒者。○《漢書‧匡衡傳》:“[望之]名儒,有師傅舊恩,天子任之,多所貢薦。”○[三國][魏][曹植]《魏德論》:“名儒按讖,良史披圖。”○《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二年》:“朕以[從榮]年少臨大藩,故擇名儒使輔導之。”○[明][湯顯祖]《牡丹亭‧訓女》:“[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幾番廊廟江湖。”○[魯迅]《墳‧論“他媽的!”》:“﹝‘下等人’﹞偶竊一位,略識幾字,便即文雅起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羅儒(罗儒),◆古代傳說中的善歌者。○《古文苑‧揚雄<蜀都賦>》:“[羅儒]吟,[吳公]連。”○[章樵]注:“[羅儒]、[吳公],皆善謳吟者,後人多倣其音。”

里儒,◆舊指鄉里間的知識分子。○[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上:“[唐]人無不善書,遠至邊裔,書史里儒,莫不書字有法。”○[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三:“[辛文悅],[後周]通經史里儒。○[太祖]幼嘗從其學。”

老儒,◆舊謂年老的學人。○[晉][摯虞]《答杜預書》:“變制通理,垂典將來,何必附之于古,欽以舊義,使老儒致爭哉!”[唐][牟融]《寄周韶州》詩:“十年學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嘉興]人[聞人茂德],名[滋],老儒也。”

科目儒,◆指追求科舉功名的讀書人。○[元][劉壎]《補史十忠詩‧丞相都督信國公文公》:“嗚呼忠義臣,匪直科目儒。”

君子儒,◆君子式的儒者。儒,為古代學者的通稱。○《論語‧雍也》:“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文中子‧周公》:“或問[宇文儉],子曰:‘君子儒也。’”[唐][劉禹錫]《彭陽侯令狐氏先廟碑》:“惟太保府君志為君子儒,以明經居上第。”○[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摺:“老相公,[飛卿]他是君子儒,有何罪將他吊起來。”

舊儒(旧儒),◆猶宿儒。謂年老有名望的學者。○《後漢書‧樊準傳》:“公卿各舉明經及舊儒子孫,進其爵位,使纘其業。”○《南史‧崔靈恩傳》:“[靈恩]聚徒講授,聽者常數百人……都下舊儒咸稱重之。”○[唐][杜甫]《贈韋左丞丈》詩:“左轄頻虛位,今年得舊儒。”

賤儒(贱儒),◆低賤的儒者。泛指下賤的讀書人。○[宋][陳亮]《乙巳春答朱元晦秘書熹書》之一:“學之不至,則[荀卿]有其某氏賤儒之說而不及其他。”○[梁啟超]《飲冰室讀書記》:“而衣冠禽獸之賤儒,復緣飾所謂人倫,所謂道德,所謂經義,所謂史裁者,為之文其奸,而濟其惡。”

後儒(后儒),◆後世的儒者。亦以指二[程][朱子]。○[明][王守仁]《答陸原靜書》:“但後儒之所謂著察者,亦是狃於聞見之狹,蔽於沿習之非。”○[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理》:“古人所謂天理,未有如後儒之所謂天理者矣。”

鴻儒(鸿儒),◆大儒。泛指博學之士。○[漢][王充]《論衡‧本性》:“自[孟子]以下至[劉子政],鴻儒博生,聞見多矣。”○[唐][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明史‧吳山等傳贊》:“[吳山]等雍容館閣,颺歷臺省,固所謂詞苑之鴻儒,廟堂之巋望也。”○[夏衍]《力與巧》:“看來,鴻儒們不容易懂的道理,被人認為低人一等的藝人們卻是深知此中三昧的。”

寒儒,◆貧寒的讀書人。○[宋][歐陽修]《讀書》詩:“吾生本寒儒,老尚把書卷。”○《三俠五義》第二三回:“他雖是飽學名士,卻是一個寒儒,家道艱難,止於餬口。”○[郁達夫]《為靄民先生題經公頤淵畫松》詩之一:“論定蓋棺離亂日,寒儒終不變初衷。”

道儒,◆道家與儒家的合稱。○《海內十洲記‧聚窟洲》:“我王固將賤百家而貴道儒,薄金玉而厚靈物也。”○[趙家焯]《<道教大詞典>序》:“我國學者,素認道儒為一家,[老][孔]為通家。”

大儒,◆1.儒學大師。○《荀子‧儒效》:“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汙,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2.泛指學問淵博的人。○《後漢書‧逸民傳‧法真》:“﹝[法真]﹞好學而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為[關西]大儒。”○[唐][韓愈]《讀荀》:“‘六經’與百家之說錯雜,然老師大儒猶在。”○[元]本[高明]《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春闈裏紛紛大儒,難道是沒爹娘的孩兒方去。”○[清][吳偉業]《壽王鑒明五十》詩:“當世數大儒,如君號名宿。”

朝儒,◆朝中的儒士。指在朝之官。○[唐][韓愈]《示兒》詩:“安能坐如此,比肩於朝儒。”

博學鴻儒(博学鸿儒),◆即博學宏詞。○[清][鈕琇]《觚賸續編‧趙公裕後》:“是時,適有博學鴻儒之選,公以[阮懷]應詔,得入詞苑。”○[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一:“[康熙]十七年,舉博學鴻儒,冢宰[郝恭定]、[惟訥]薦之。”參見“博學鴻詞”。

白面儒生,◆猶白面書生。○《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溫詳]之徒,皆白面儒生,烏合為群,徒恃[長河]以自固;若大軍濟[河],必望旗震壞,不待戰也。”

白面儒冠,◆猶白面書生。○[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四:“白面儒冠已問津,生涯只羨五侯賓。蕭蕭黃葉空村畔,可有攤書閉戶人?”

八儒,◆相傳[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故稱。○《韓非子‧顯學》:“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北史‧文苑傳序》:“逮乎兩[周]道喪,七十義乖。○[淹中]、[稷下],八儒、三墨之異,[漆園]、[黍穀],名、法、兵、農之別,雖雅誥奧義,或未盡善,考其遺跡,亦賢達之流乎。”○[唐][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詩:“棘寺游三禮,蓬山簉八儒。”

儒柔,◆1.柔弱,文弱。○《新唐書‧鄭畋傳》:“[璠]內輕[畋]儒柔,縱步騎鼓而前。”◆2.指文弱的氣質。○[清][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一:“初晤余時,去總角無幾,便以能屬文廩膠庠,不意其投筆指顧風雲,用儒柔奠南服也。”

上一篇新闻

白描人物画中的书法家

下一篇新闻

跨越半个地球,云知光邀您5月去澳洲学创新~寻找下一个突破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