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涌入北上广深,但真正做成事的不足1%,更别提穿越周期了。也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富庶之地,但随着产业老化和国家重心的转移,富不过三代。

不过,中国的老乡帮帮团却能混得风生水起。所谓的老乡帮帮团就是一人发现致富经,带动一群老乡赚钱,进而辐射到全国——这是同乡同业的典型业态,他们往往承包了所有人某个特定需求。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中国6大“老乡帮”,看看有没有你的老乡上榜。

NO.1 黑龙江宾县——麻辣烫帮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你知道中国麻辣烫之乡在哪里吗?

四川?重庆?贵州?

都不是,在黑龙江宾县。要知道,开店数量排名前10的麻辣烫品牌中,来自哈尔滨宾县的占了5家

而被称为“麻辣烫之乡”的哈尔滨宾县,作为杨国福和张亮麻辣烫的发起地,共有超过330家麻辣烫相关企业。也就是说,在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的宾县,平均每11平方公里就有一家麻辣烫

而就在今年2月,杨国福麻辣烫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横扫麻辣烫江湖的杨国福正式迈向港交所,冲击“麻辣烫第一股”吃货们感叹:一人一碗麻辣烫,竟然吃出了个IPO。招股说明书显示,疫情之下,杨国福实现了逆势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共计11.63亿元,净利润2.02亿元,毛利率达到了30%。

截至2021年9月末,杨国福共有5783家门店,和另一家巨头张亮麻辣烫的门店数不相上下,这两大麻辣烫巨头的门店数加起来超过了1.1万家,跟肯德基和麦当劳两家加起来在中国的门店数差不多。而排名第三的麻辣烫品牌,门店数才几百家,和“麻辣烫双雄”没法比。

江湖上有很多传说,比如传闻杨国福是张亮的舅舅,张亮一开始是杨国福店里的员工,甚至有人说张亮“偷师”了杨国福的配方

对此,张亮曾在对外专访中澄清,自己从进入行业之初就是独立发展的。不过两人的确有亲戚关系——杨国福是张亮姑家的表姐夫,二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平辈。当然,进入麻辣烫行业,张亮承认是受杨国福的影响。

现在,麻辣烫产业成了哈尔滨宾县的一大产业,还有一大批麻辣烫品牌正在赶来。

NO.2 湖南新化——打印帮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或许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为啥学校里这些打印店的小哥口音都一样,有点像湖南和江西口音,是不是他们都是湖南人。其实,没错,他们大部分人都来自湖南娄底新化县,而新化南站所在地洋溪正是新化打印王国的发家地,当地孩子人均“复二代”

在新化县洋溪镇这个9.1万人的镇子里,有5.3万人从事文印产业,遍布全国600多个市,1500多个县

目前,新化人在全国开设了6万多家文印店、2000多家耗材经营企业、3000多家复印机再制造企业,年产值上千亿元

新化人的打印店已经像兰州拉面、沙县小吃、东北饺子馆一样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存在, 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化复印产业从40年前开始发展,五十年前,两个新化人在外偶然获得了机械打字机维修技术。

以此为开端,新化人从复印小店到耗材维修,再把日本和美国的二手复印设备通过国际贸易扩散到国内,通过专业市场销售到专业复印店,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构建了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

全国的复印产业链和维修技术让新化人近乎垄断。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价格武器+血缘宗族,价格足够低,对外不开放。从复印设备、耗材到纸张,这个行业的各个部分,他们从内部都占有了,各个环节的价格,在新化人内部是透明的,对外人则是一个黑箱

外人根本干不过他们。而且在此基础上,新化人其实具备向上游突破的能力,在配件和耗材生产等上游行业,向日本等巨头发起挑战。

此外,他们还跟清华大学物理系合作,生产具备写真绘图功能的写真机。于是也就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门牌、名片、巨幅广告牌、展板等产品皆可以做,最后新化打印占据了全中国85%的市场份额

NO.3 河南鄢陵——灯光帮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在中国影视圈,很多导演用的灯光师都是河南农村娃,一个大牌灯光师月入10万,这些从河南走出的灯光师一步步占领中国影视灯光市场。无论是周迅、霍建华出演的天价剧集《如懿传》,或是张艺谋、陈凯歌执导的《长城》《妖猫传》《八佰》,这些观众热追的国产影视作品,都是鄢陵一群农民出身的灯光师一手打造的杰作。凡是热门大戏,几乎都有鄢陵人的身影在镜头之外出没。

灯光师,俗称灯爷。看起来只是摄制组的普通技术人员,却冠上爷的称号,在剧组的地位不容置疑。

电影《深山彩虹》拍摄时,有人就悄悄问导演木子耕:“听说,他们不高兴,就会把美女照成丑老太婆,把武松照成武大郎?”

灯爷最早是台湾人的地盘而后香港人接手,到河南已经是第三拨。如今,河南灯爷几乎垄断了国内影视圈,80%的灯光师都是河南人。在影视基地横店,用河南话吆喝一声,就能从隔壁剧组轻易借调灯光器材。

而中国灯爷绝大部分出自河南,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一个时代里走出农村逆天改命的传奇故事。

因为鼻祖灯光师邢建伟,通过《黄飞鸿》系列,成为“灯爷”,而他正是鄢陵人。他致富不忘邻里,把很多鄢陵人拉入这个系统中,而这些人,又把更多的鄢陵人拉了进来。

那为什么这个行业,还是一直由鄢陵灯爷牢牢把控呢?

这其实是因为,鄢陵灯爷摸着门道之后,进一步往产业链上游走,掌握了全国的影视灯光器材租赁市场大部分的影视灯光租赁公司,也是鄢陵灯爷开的。不管是去租设备时顺便找灯光师,还是委托灯光师去租设备,都是在鄢陵灯爷的网络里打转。这几年,鄢陵灯爷继续沿着影视圈的产业链往上走,开始投资影视拍摄的实景棚。这样一来,鄢陵灯爷在中国影视圈的“掌灯”地位,就进一步被巩固了。

NO.4 福建平潭——隧道帮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平潭,中国第五大岛屿,陆地面积不过371.91平方公里。尽管有着“中国马尔代夫”的名誉,但知名度并不高。

然而,这座人口45万的海岛,曾有10万多人从事着与隧道相关的工作,巅峰时期“掌握”着全国80%以上的隧道工程。毫不夸张地说,挖隧道养活了平潭四分之一的人口,也让平潭有了“隧道之乡”的美誉。


那么,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隧道工程的王者?这一切还得从上世纪海峡两岸的特殊关系说起。

平潭地处福建省东部,距离台湾新竹市直线距离不过68海里。1949年国民党残党败退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平潭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处于海防戒备的状态。

由于当时不知道何时这片土地会变成前线和战场,于是平潭人被动员起来挖防空洞、修建地下粮库和大型的军事设施,天天与岩石、土壤、流沙打交道的结果是,平潭人积累了丰富的挖隧道的经验,这为以后隧道业的发展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平潭人将目光投向全国各地的隧道建设上,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逐渐掌握了国内外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

福建人做生意向来讲究“抱团”。部分先行者在隧道工程赚到钱后,大量的平潭人经家族、亲戚、朋友的介绍,纷纷扎进了隧道业,彼此勾连、相互协作。久而久之,平潭人在隧道业声名远播,地位日益凸显。

巅峰时期,平潭人每年承包的隧道工程总额达上千亿元,占全国隧道施工工程的80%,近年来这一份额也维持在70%左右。除了抢占中国市场以外,平潭人挖隧道的足迹更是遍布西班牙、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平潭人修的隧道连起来都能从北京通到福建,大柱山、乌鞘岭、青藏高原,反正就是哪里难挖挖哪里。

NO.5 浙江丽水——超市帮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众所周知,浙江丽水的超市占领北上杭65%超市阵地,多年来,开办超市是丽水人外出创业的传统行业和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名附其实的“丽水城市名片”,在海内外形成了独特的“丽水超市现象”。

丽水“超市大军”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市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大批勤劳智慧的丽水人走出家门,从“夫妻店”“杂货铺”起步,在全国各地开办超市。

经过30年的发展,丽水人开超市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丽水籍老板开办的超市(连锁经营)门店带动就业20余万人,年营业额超1000亿元;海外有从事零售行业华侨6万余人,年营业额超140亿美元。户籍人口只有17.1万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被誉为“家家有超市老板”的超市创业大县。

目前,青田有33万华侨,分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约5万人,主要经营“百元店”商品超市。

NO.6 安徽江镇——包子帮

中国6大“老乡帮”!河南控制影视圈80%灯光,新化人均“复二代”

江镇全镇人口3.7万人,而在外从事做包子的近2万人,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南方的各大城市几乎都能看到江镇人开的馒头铺。除了在上海扎根15年、年产值达20多亿的“巴比馒头”外,“众立”“独秀”“天添”“沙士比”“馒乡人”“包客里” “反手”等江镇人创立的数十个面点品牌,都已成为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这些老板中,一年赚20多万的占40%,一年光靠卖包子卖馒头就能给全镇赚回来好几个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镇这个小镇书写了中国的包子传奇。

2008年,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授予江镇“中国面点师之乡”的称号,这一招牌被做成高大的铁皮大字,矗立在江镇镇政府大楼的楼顶,成了该镇的第一高度。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江镇做馒头,人人有一手。” 如今,你走在中国的众多城市中,尤其是江浙沪城市,只要看见以包子为主打的早点小吃店,那百分之九十都是江镇及附近地域的人在经营,且多是夫妻档。因此,有人说,江镇的财富是发酵粉发起来的。

目前,江镇面点产业发展迅速,就单单江镇籍现代化面点品牌企业就有32家。除了做包子馒头之外,江镇的蒸笼产业、厨具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现江镇镇有40多家蒸笼加工企业,整体规模突破2亿,年产蒸笼25万套,解决800人就业问题。

上一篇新闻

24加2,机场新玩家南通和嘉兴的角色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封国”,美国、马来西亚关闭部分码头,有国家实施“紧急状态法”,海外物资运输小心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